請問大家怎麼看待年輕人不願意把孩子交給老人帶的事?


首先,我認為教養孩子是父母的責任和義務,怎樣教養孩子,決定權在父母。因此,任何人,包括孩子的祖輩在內,需要尊重父母在孩子教養方面的想法和做法。當然,這裡的父母是比較成熟理智的成人,能夠承擔教養孩子的重擔。如果父母本身心智不成熟,生活不能自理,可能需要更多聽取老人的意見。

其次,老人享有寵愛孫輩的特權,沒有照顧孩子的義務。爸爸媽媽們最好端正態度,老人願意幫忙,當然感激老人。老人不願意幫忙,也不必怨恨。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人情總要還,即使是親人。

最後,如果老人願意幫忙帶孩子,而年輕的父母不願意,還是本著互相尊重的原則,友好協商。不讓帶,咱就不帶,不給帶,咱就自己帶。強扭的瓜不甜,何必執著一念,非要讓全世界聽你一人發號施令呢?


原因如下:

1,老人育兒觀念落後。很多老人還主張給新生兒綁腿,堅持要給孩子把尿,拒絕用尿不濕,早早給孩子吃鹽,嘴對嘴喂飯等落後的觀念,這些都有礙孩子的生長發育,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2,老人過分溺愛孩子。大多老人對孩子愛的沒有原則沒有底線,孩子要星星絕不摘月亮。這樣的養育,讓孩子不懂規矩,自私任性,容易養出不受歡迎的熊孩子,也不利於孩子日後的發展。

3,與老人育兒觀發生衝突,引起家庭矛盾。年輕父母常和老人的觀念和處事方法常常有所不同,發生衝突在所難免,當年輕父母要教育孩子的時候,老人如果護著孩子,職責父母,就會讓矛盾升級,本來很小的問題變得不可收拾。家裡長期的矛盾衝突,對孩子的成長也是百害無一利。


現在有很多的家長,不願意把孩子交給老人帶,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其一,老人的育兒理念落後,思想陳舊。有的老人讓剛會吃飯的孩子吃大人咀嚼過的食物,這樣是很不衛生的。

其二,老人幫忙帶孩子,在孩子的飲食結構上,老人有他們自己的育兒習慣。比如,早上做一鍋粥,孩子吃一天。這樣孩子所吃的食物營養就會大打折扣及滋生細菌,還會產生亞硝酸鹽,對孩子的肝臟增加負擔。有的老人為孩子準備的餐食,營養搭配並不合理。如果孩子喜歡吃肉的話,那麼她會每天都會讓孩子吃很多的肉,並沒有限量,甚至只吃肉而不吃蔬菜及主食。這樣做孩子的身體會酸鹼平衡度失調,從而引起多種疾病的發生。

其三,老人幫忙帶孩子,容易對孩子溺愛。孩子的所以需求不管是否合理,老人都會給予滿足。孩子要星星絕不會摘月亮,使孩子形成任性的壞習慣。

老人幫忙帶孩子的種種弊端,家長應該酌情處理。如果家長需要老人幫忙帶孩子的話,老人只幫忙接送孩子上幼兒園,教育孩子這塊最好由家長來做。另外一個重要事宜,就是在家長有時間的情況下,盡量自己為孩子做一些營養均衡的餐飲。如果家長不具備為孩子準備餐食的情況下,要和老人達成共識。最好是葷素搭配,各種蔬菜水果都要吃,那樣孩子才會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我家寶寶就是我自己在帶,什麼都不會都是慢慢摸索著來。老公也不願意讓婆婆帶孩子,他認為每一代人的育兒理念和育兒方法不一樣,自己的孩子還是自己帶的好。讓他有這個想法的是我帶孩子出門都會把小屁屁包住,而婆婆都是讓女兒露著屁股。


那天媽媽群里有兩個媽媽在為孩子愛打人犯愁,一個媽媽說孩子兩歲半快該上幼兒園了,跟小朋友在一起,別人玩了他想玩的玩具他抬手打,別人沒招他惹他,也是嘴裡喊著「打」手就揮上去了。這讓媽媽很犯愁。孩子從小是姥姥帶的,姥姥對孩子感情好得沒話說,但也把孩子慣得囂張跋扈。

  爸爸媽媽每次吵孩子,姥姥都會護著。

  另一個媽媽說他們家孩子也是姥姥帶,這個媽媽原本覺得孩子姥姥還比較注重育兒方法,譬如姥姥沒事會看一些育兒書籍什麼的。可是他家的孩子也會打人,但不是誰都敢打,而是只敢打姥姥。

  群里的媽媽都說問題出在孩子不該由姥姥帶,父母親自帶的孩子一般沒有這種毛病。這裡牽扯出一個問題,就是隔代教育!隔代教育這兩年被叫得很熱,針對隔代教育,也有不同的見解。到底隔代帶孩子好,還是父母帶孩子好?我們可以用媽媽們提供的案例說明一下:

  隔代教養情境一:

  要吃飯了,寶寶剛拿起勺子,姥姥趕緊奪過來:別弄灑了,姥姥喂你!孩子要喝水,他想自己到飲水機那裡接水。姥姥趕緊叫著:哎喲寶貝,小心燙著你的手,來讓姥姥幫你倒。倒好了會接著說:水太熱了,姥姥幫你吹吹,冷一下再喝!好了,現在可以喝了,來,姥姥端著你喝!

  矯正情境:吃飯的時候,媽媽會讓孩子自己來吃,即使灑到桌子上流到衣服上也沒關係!喝水的時候,孩子:媽媽,我渴了,要喝水。媽媽:你的小杯子在柜子里,喝水自己去倒吧。分清熱水和涼水,不要被熱水燙了!等熱水涼一些再喝。唔,真棒!現在媽媽也渴了,寶寶能幫媽媽倒水喝嗎?寶寶:可以哦!媽媽:哇,寶貝你真棒!

  隔代教養情境二:

  寶寶在看動畫片,老人歪在沙發上假寐。寶寶:姥姥,你看大雄飛起來了啊!為什麼他坐在那個上面就可以飛呢?姥姥:哦,他會開飛機吧!寶寶:不是啦,不是飛機啦!姥姥:快看吧,看完跟姥姥睡一會兒去!

  矯正情境:寶寶:爸爸,那個一閃一閃的東西是什麼? 爸爸:是火箭在夜空中飛行吧,啊,不!這個是宇宙飛船呢!寶寶想知道什麼是宇宙飛船嗎?爸爸給你講啊……

  很明顯,老人容易事事包辦,孩子很難發展自我能力,另外對孩子智力刺激不足,孩子容易缺乏活力。而父母更注重培養孩子自己動手的能力並且可以滿足孩子的求知慾以及激發孩子的活力和好奇心。同時父母可以給予孩子更好的語言以及智力上的刺激。也會有耐心引導他們去探索外部世界,培養他們廣闊的視野和良好的語言能力。

  而現實中,父母卻很難做到親自帶養孩子。因此在無法實現父母帶的情形下,爸爸媽媽要儘可能多地參與到對孩子的教養中,譬如下班後,譬如周末,儘可能多地與孩子互動,稱讚和鼓勵孩子,幫助孩子糾正不當的行為,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和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當然,老人帶孩子也不是一無是處,比如可以增加親子間的親密度,如果父母有良好的示範的話,孩子會較孝順。早教專家馮德全有本書叫《誰說爺爺奶奶不會帶孩子》,書里提到老人帶不好孩子的關鍵詞如:包辦、代溝、縱容、過度憂慮、生活閉塞、文化缺失等。但他認為如果爺爺奶奶肯放手,懂得尊重孩子渴望獨立的願望,爺爺奶奶也可以帶好孩子。馮德全為此提醒老人:有些話,千萬不能說——你爸爸小時候還不如你呢!/別怕,我去跟你爸說!/你媽不要你了!/你真笨!/看看鄰居奶奶的孫子!/你和你爸一個德行!/沒事,奶奶去幫你認個錯。/你可別像你爸似的,將來沒出息!/當班幹部太影響學習了!/小孩子問這麼多幹嗎?

  怎麼樣,這些話是不是比較耳熟?但願老人們可以以此為借鑒,在以後的育兒中多多克制。也希望爸爸媽媽們為孩子規避不良的語言環境,創造優良的探索環境,讓孩子充分地健全地成長。


孩子千萬給婆婆帶,還是自己帶比較好,我兒子剛剛滿一個月,婆婆竟然拿一塊餅給兒子舔,說是嘗嘗鹹味,婆婆農村的,從來不刷牙,可能是第一個孫子,喜歡的不得了,我也理解,可是嘴對嘴親我兒子我真的好火,婆婆是河南的,韭菜,大蒜不洗就這樣生吃,嘴巴味道大的不得了,我離她好遠都聞得到她嘴裡的味道,這樣子的婆婆叫我怎麼放心給她帶


1.年輕人不願意把孩子給老人帶。

我就是屬於這一類的,自己媽媽和婆婆我都不願意。我姐姐的兩個女兒是我媽帶大的,我看著她們長大也深知我媽帶小孩的一些問題漏洞在哪裡。而我婆婆,在從月子開始到我崽四個月大,這一段時間裡,無數觀念的差距一一顯露。相處在一起她不開心我也不開心,感覺很壓抑。因為是婆婆,一些話說的點到為止,不能太過火,但是她只當耳旁風表面一套背面一套,加上二貨老公的猶豫不決不知道該向著誰,最後兩頭受氣。最重要的是我自己在幾歲時便是由各個親戚帶大的,在大學前和父母的關係都很僵,所以在結婚前便篤定了以後自己如果有小孩,教養一定要在身邊。包括我老公因為也是爺爺奶奶帶大,和他父親常年吵架兩人相處不到一起。故我也經常以此為例子,告訴我老公如果你不想以後你兒子和你重蹈覆轍,我們就應該親自來教養他。因此而成功說服了我老公??

2.老人不肯幫忙帶小孩。

有些老人會以各種理由不願意幫忙帶小孩,或者不願意到城裡年輕人身邊帶,放鄉下帶她們是願意的。我婆婆就是屬於後者,包括她們那一個村都是這樣,小孩就應該放在農村帶哪有老人去城裡的……所以我決定要把我崽帶去城裡,請人照顧我自己上班時,她想方設法要我馬上斷奶把崽放鄉下。苦口婆心說服我、生氣批評我、包括衝口而出威脅我等都無法以後,就開始使動她的鄰舍朋友來說服我。例如當著我的面開擴音給村裡一個老人打電話,老人教她「你不要總是阻攔她,你越攔她就越要帶走,你就隨她帶去,到時她又要上班又要帶小孩,怎麼帶咯,等她累得要死時自然會拿回來給你帶的。」我婆婆在旁邊嗯嗯,我在心裡冷笑……還有吃酒席時,一桌子帶孫的老人得意洋洋「我兒媳婦回來看孫時,我孫抱都不要她抱,走的時候她要上車了,我孫趕緊跟她拜拜哈哈哈……」「我孫也是,回來根本不跟他爸媽睡覺,也不叫他們,只要我和他奶奶抱著哈哈……」一桌子的笑聲只有我心裡一片冷意。有時發現這群老人把孫、孫女變成了另一個心靈寄託 ,他們不願意孩子跟父母親近,反而得意於孩子與自己的膩歪。包括我婆婆有一次也是脫口而出「怎麼啦我的崽呀,哭什麼呀?」之後意識到口誤又馬上改成「我的孫呀」。直到現在如果我和我老公帶崽回鄉下兩天,這兩天我婆婆會時時刻刻霸佔著我兒子,不讓我們抱。她想孫我能理解,但是有時一些跟我搶的動作,讓我感覺有些過了。在我的理解,就感覺她是不是覺得一直跟她最親的我老公被我搶走了,所以她少了個寄託,現在轉移到我崽身上。

最後說一下我既工作又帶崽的方法就是請親戚帶孩子??花了錢的好處就是你是僱主,大多數情況來說都是由你做主。同時親戚放心,自己上班不誤,還可以培養親子關係。我的上班時間相對靈活,早上十點前會盡量陪崽、喂牛奶喂輔食陪玩等。晚上九點下班回來把他放我床上一起睡,半夜泡牛奶。休息就帶他出去玩。這種生活讓我尤其享受,因為捨去了婆媳之間的矛盾,又每天可以陪伴崽崽,每個月份產生的變化自己全部看在眼裡記錄下來了,這種感覺是任何東西都彌補不了的。尤其是現在愛爬愛動,會自己爬到你身上粘著你時,那種幸福感無以復加。


近幾年年輕人不願把孩子交給老人養的情況越來越多。主要原因可能還是怕老人慣孩子。對於我家情況來說,不想讓老人帶孩子還有其它原因:

老人身體不好,照看不周。

我婆婆身體很胖很胖,並且手腳有關節炎,兒子一歲半跑得很快,婆婆經常跟不上,有時候跑快了要麼就是小的磕著了,要麼老的累著了。看著總是不讓人放心,還不如自己帶舒服。

老人堅持自己育兒觀念,很難說服。

婆婆在我兒子剛加輔食時候就想在飯里放鹽,總是說放點沒事;孩子稍微有點感冒,婆婆就要用藥,還說誰誰家的就是吃這葯吃好的,特彆強勢。家裡其他人時不時在家庭微信群里發一些科學育兒的東西,她也不看,要麼就是看了就當沒看,該怎麼著還是怎麼著,誰也不聽,我也沒啥脾氣,不好老說,只能睜隻眼閉隻眼,老是這樣心裡也發堵,也心疼孩子。

其實不讓老人帶孩子也不是對老人有什麼敵意,都是為孩子好,不過為了心裡更舒坦,還是自己看孩子比較好,當然,孩子要是有什麼問題,還是要借鑒一下家裡老人的意見,畢竟他們的一些經驗還是很受用的。


大兒子讓婆婆帶了有一年時間,感受非常不好。觀念相差太多!另外,也許是我自己有點矯情吧,不想給老人帶。

1、添加輔食的時候我說少放鹽,她說寶寶喜歡吃咸,非要多放,大人吃都覺得咸。

2、我不能管教孩子,孩子不能哭,否則肯定會被她叨叨個不停,人家覺得孩子什麼都不用教,自己到年齡了什麼都會了。

3、覺得孩子跟小朋友玩有時候會被打,然後就帶著孩子獨來獨往,不跟小朋友玩了。

4、每天教孩子叫爺爺,叫奶奶,叫姑姑,從來不會教孩子叫媽媽。

5、對她女兒有說有笑,對我永遠冷臉一張。

6、覺得帶孩子是在幫我帶,我該給她錢。結婚買房生子都是我們兩個人自己掙錢,當年年輕,體量公婆貧寒之家不容易,然後自己工作攢錢自掏腰包結婚,然後婆婆覺得我可真便宜,她不用花錢,我自己還貼錢!當然,無法跟一個農村出來的文盲窮人老太太計較。

7、時不時以不給我帶孩子來要挾我。

8、果斷辭職,自己帶娃。錢可以少賺點,真心沒必要讓雞飛狗跳,雞毛蒜皮的事來毀了我們好不容易奮鬥來的幸福。

9、和公婆眼不見為凈,我自在,他們也自在。他們舒舒坦坦過著好日子,我自己的娃自己帶,自己的責任自己承擔,雖說損失了一份收入,但對一家人整體而言幸福感更高。


隨著大家對育兒的重視,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已經開始意識到自己帶孩子的重要性。

1.自己帶孩子可以給孩子更多的安全感,讓孩子在更健康的環境下成長。做過家長的朋友肯定能理解,下班回家後孩子粘著你不放的那種感覺。每個女人都有難熬的3年,但是對自己對孩子來說都是最珍貴的3年。

2. 隨著互聯網的興起,大家對育兒常識的認知度也大大提高,相對來說,年輕人的育兒理念更超前!而老人帶孩子的話許多的育兒理念都缺乏科學驗證,甚至有些農村的老人迷信偽科學,反而對育兒不利!

3. 自己帶娃有助家庭關係和諧!能夠大大降低因為育兒觀念產生的各種矛盾,有利改善婆媳關係!

4. 自己帶娃能減少老人的參與,這樣孩子父親就必須抽空加入到育兒行列,能夠大大的改善父親育兒缺位的事情,從而更能穩定住夫妻感情,有利於家庭和諧!


推薦閱讀:

我老爸因病癱瘓在床,伯父要我和他一起照顧奶奶,這應該是我的責任嗎?
夫妻是什麼?
怎麼能讓婆媳相處融洽?
請問你目睹過親人去世過的場景嗎?

TAG:家庭的和睦 | 社會 | 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