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價位相同的50定和18-55mm的畫質相差這麼大?


為什麼價位相同的50定和18-55mm畫質相差這麼大?

這裡以佳能50mmF1.8定焦和18-55mmF3.5-5.6ISII變焦為參考來分析。

鏡頭影響畫面的畫質主要是成像的反差和解析度。

佳能50mm F1.8定焦鏡頭MTF曲線圖:

MTF曲線是反映鏡頭成像品質的曲線,具體怎麼看呢?

 1. 圖的橫坐標:從左至右,代表成像平面圓心到邊緣的半徑尺寸位置。左邊為零,是鏡頭中心,最右邊是像場半徑最邊緣,視鏡頭像場大小而定,尺寸單位是毫米。 

 2. 圖的縱坐標:從下到上,從零到1,沒有單位,代表成像素質達到實物狀況的百分比。1就是100%,顯然這是不可能的,曲線只能無限接近於1,永不能等於1。  

3. 所以,理想的鏡頭成像曲線,應該是一條「高高在上」的水平橫線,從畫面中央到邊緣,都是1。但是實際上,這隻能是一條從最高點往右,逐漸下降的曲線,表示鏡頭在中央成像最好,越往邊緣越差。 當然,高級鏡頭,成像曲線在大多數位置可以做到近乎水平,最後在邊緣的某一點,急劇下降,所謂「嘎然而止」,這是好鏡頭。 

 4. 粗線是「管反差的」,細線是「管解析度的」;  黑線是「最大光圈下」、藍線是「f8光圈下」。

根據上圖示,我們可以知道,在相同焦距段,相同的光圈下,50mm定焦拍出來的畫質要好一些。當然上面參數只是一個參考,並不能完全真實反應一個鏡頭到底拍出來的畫質行還是不行。

這些都是由什麼決定呢?總的來說是鏡頭結構決定的,鏡頭結構又決定鏡頭的光圈、通光性、色彩還原性、眩光等等。


同價位的定焦頭畫質肯定比變焦頭好,因變焦頭結構複雜得多,很簡單的道理,在製造成本都差不多的前提下,只能犧牲畫質來滿足變焦的功能了。況且18-55是一隻殘幅頭,更是沒得比了。


你說光圈大/畫質好,我就跟你比室內合影,,同是C幅50定就是等效75mm接近中焦的鏡頭視角,你連標準鏡頭都不是了吧,數碼相機時代不同了,攝影器材知識不能死記硬背/人云亦云,要與時俱進,不斷地學習和思考。為什麼數碼單反/無反微單相機都是配套標準變焦鏡頭,膠捲135單反相機的變焦鏡頭也是應新聞記者的專業需求而研發生產的,要學習相關的攝影歷史知識,還要注意觀察專業攝影師/新聞體育攝影記者經常使用的大小三元大光圈專業變焦鏡頭,出題目的小編也要認真學習/思考,別再犯這種智傷腦殘的宇春病啦!


定焦鏡頭鏡片間的相對位置固定,整個鏡組是一個整體來移動。變焦頭通常是庫克三片頭的演變,中間鏡片或鏡組來移動,組合成不同的焦距和光圈,移動的鏡組理論上肯定是沒有固定的鏡組穩定。另外在生產的時候,鏡頭廠家也會把好一點的材料用在定焦頭上,畢竟定焦頭的定位要高於變焦頭,通常是這樣的,不排除有變焦的變態頭。還有個問題,如果變焦頭採用塑料材質,會出現越使用,精度越差,越松垮的問題。


前提是拍攝的時候光圈快門感光度是否一樣

有沒有對焦正確!

在來關注在相同場景下參數一樣的時候還是否畫質不一致?

決定畫質的不僅僅是鏡頭哦!

喜歡攝影的可以留言一起交流心得

也可以關注頭條號

一起進步


定焦鏡頭結構簡單,50定焦歷史悠久,經過無數代更迭與研發其光學素質必然比1855好很多。拿一支恆定光圈和非恆定光圈鏡頭做比較是不公平的。1855 只是為了迎合初級單反市場的產物,畢竟 對於從未涉獵單反且預算不太多消費者,讓其拿出一台單反甚至高於入門單反的錢,去購買一支恆定變焦鏡頭是不太可能的。 第一次買單反的消費者,多數人都認為相機和鏡頭是一起賣的。


問題很簡單,鏡片雖然透光,但還是有損失。一片玻璃你可能感覺不到,但同時放20片玻璃,你還能清晰看見玻璃對面的景色嗎?定焦鏡片少結構簡單,成像質量高就是這個原因。


推薦閱讀:

TAG:佳能 | 定焦鏡頭 | 攝影 | 相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