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雍正即位後,他的親生母親死活也不想當皇太后?
雍正親生母親叫德妃,是烏雅氏,是在康熙十二年的時候,入宮成為一名宮女,康熙十七年的時候生下了雍正,因為烏雅氏的地位比較低微,所以雍正就交給了孝懿仁皇后撫養,孝懿仁皇后是佟國維的女兒,隆科多的姐姐。
由此可見,雍正打小就離開了生母,那麼雍正與德妃的關係可能就不那麼親了,畢竟一個孩子沒在母親的身邊,長大後,都會比較生疏的,兩人之間的親情也會淡一些。
康熙十八年,因為有生皇子的原因,被冊封為德嬪(嬪次於妃),康熙十九年的時候,生下了皇六子胤祚,只不過胤祚只活了六歲就病逝了。康熙二十年,與惠嬪(皇長子之母)、宜嬪(皇九子之母)、榮嬪(皇三子之母)一起冊封為妃,成為德妃。
康熙二十四年生下皇十四子胤禎,康熙六十一年,康熙帝駕崩,雍正繼位,尊德妃為皇太后,上徽號仁壽皇太后,雍正元年五月二十三日病逝,終年六十四歲,葬於康熙的景陵。
根據《清世宗實錄》里的記載,德妃聽說繼位的是雍正的時候,竟然說,雍正成為皇帝,並不是我所期待的,有些人可能會誤以為,這個是在謙虛,說她沒想到自己的兒子竟然能成為皇帝。
其實,顯然並非如此,德妃的意思是說,她沒想到是大兒子雍正繼位,而不是小兒子十四阿哥繼位,她是希望自己的小兒子繼位的,那同樣都是自己的親生兒子,為什麼大兒子登基反而不高興呢?
另外,雍正要給德妃上徽號仁壽,德妃也拒絕了,她認為,應該等康熙入葬後再加這個徽號,另外,皇太后應該搬進慈寧宮,但是德妃也拒絕了,一直住在永和宮。
有些人會認為,很多老人都比較小兒子,這個有一定的原因,但並不是主要原因,前面有說過,雍正從小就不是由德妃撫養長大的,而是由孝懿仁皇后撫養長大的,她認為雍正是孝懿仁皇后的兒子,而不是她的兒子,而十四阿哥才是真正自己的兒子。
另外,雍正本人的性格也有一定的關係,因為雍正的性格比較急躁冷酷,就像雍正王朝裡面說,他是個冷麵王,這個也可以解釋為什麼十四阿哥不跟自己的親哥熟,而是跟八阿哥他們玩到一塊去。
總的來說,德妃認為雍正不是自己養大的,跟自己也不親,而十四阿哥是自己生自已養的,跟自己也比較親,她自己是希望十四阿哥當上皇帝的,另外,她也知道,十四阿哥是跟八阿哥一起的,現在雍正當皇帝了,十四阿哥也沒有什麼好果子吃了,自然就各種不情願,不樂意,不高興了,所以沒幾個月就去世了。
(傳聞,雍正帝的生母烏雅氏是撞柱子死的)
雍正帝的生母叫「烏雅氏」。烏雅氏,滿洲正黃旗,原護軍參領威武之女,順治17年(1660年)生,十幾歲就被選入皇宮,成了康熙帝的一名低級嬪御。
烏雅氏生下雍正帝的第二年,即康熙18年(1679年),被晉封為德嬪。一直到康熙27年(1688年),先後為康熙生了6個孩子,可以看出康熙帝是非常寵愛烏雅氏的。(《甄嬛傳》烏雅氏)
烏雅氏的皇后之尊,是在康熙死後,兒子雍正帝給她封的。烏雅氏一生有非常多的傳聞,其中當以她的死因不解,當時社會上廣傳她是撞上柱子死的。母親為什麼不想當皇太后?話說,兒子當上了皇帝,自己馬上成為皇太后,應該是件至高無上的事情!可是烏雅氏卻是一反常態,寧願死,也不要當這個皇太后。這是為什麼呢?
一、母子倆關係很差
就在康熙帝死後,烏雅氏揚言要自殺追隨先帝而去。自古以來兒子當上皇帝,哪有皇太后要去尋死覓活的,可見,他們母子倆關係好不到哪去,最後好在雍正帝苦苦哀求,說你要是尋死,我就不當這個皇帝了!烏雅氏這才消停了。(雍正帝軟禁十四弟胤禵)
二、不想搬進慈寧宮,因為慈寧宮是「寡婦宮」
清朝,當上太后之後,要入住慈寧宮,但是,很多人將這個地方稱為「寡婦宮」。
烏雅氏堅決不搬,堅持還是住在永和宮。
三、拒絕上尊號
當上太后之後,皇帝要身為皇太后的母親上尊號。雍正皇帝打算用「仁壽」兩個字用作母親的尊號。這其實是十分正常的事。但是母親烏雅氏以先皇的梓宮還沒有入葬皇陵為由,拒絕接受尊號。後來的慈安皇太后、慈禧皇太后、隆裕皇太后,她們當上太后時,她們的尊號都是在先皇的梓官入葬前上的。可見,上尊號的時間,和先皇梓宮有沒有入皇陵沒有關係。烏雅氏這就是在無事生非!
(農民裝扮的雍正帝)
四、拒絕接受兒子雍正帝的行禮
新皇帝在繼位後,舉行登基大典之前,要給太后行大禮,然後再要接受群臣的朝拜。可是當烏雅氏得知這個登基程序後,卻說:
「我自從當上妃子後,先帝在世時,我也沒有做什麼貢獻,我的兒子能當上皇帝,我做夢都不敢想,我兒子登基,接受大臣的朝拜就行了,幹嘛還要給我行禮!"
總結以上幾點,可以看出,烏雅氏是一個非常「作」的女人。
烏雅氏是怎麼死的?由於雍正是通過殘忍的手段奪得皇位的,所以朝中有很多誣陷他的傳聞,其中就有,雍正帝的母親之死,是他逼的。(《甄嬛傳》皇太后請求雍正放了十四弟)
話說,雍正帝當上皇帝後,將自己的十四弟胤禵從青海前線召回京城,並且將胤禵軟禁起來。胤禵是烏雅氏的另一個兒子。烏雅氏得知後,要求雍正將自己的親弟弟釋放,開始雍正帝不同意,烏雅氏一氣之下,一頭撞在鐵柱子上,當場身亡。
《清實錄》對烏雅氏之死也是一字不提,只說皇太后因「哀痛至極」、「積哀日久」,是積怨太深而去世的。文圖:搞史人
歡迎關注。
雍正的生母是德妃烏雅氏,也是康熙第四位皇后孝恭仁皇后。
不過孝恭仁皇后並非是康熙生前冊封,而是母以子貴,在雍正繼位後,被尊為皇太后的。
有意思的是,皇太后是後宮諸多嬪妃為之奮鬥一生都想得到的尊位,孝恭仁皇后卻百般推託,死活不想當,這是怎麼回事呢?
(德妃烏雅氏劇照)說起來,這事還和雍正有關。
德妃是包衣奴才出身,起初只是康熙身邊的侍女。
由於她長得漂亮,且人又伶俐,久而久之,便得到康熙的青睞,生下皇四子胤禛。
在清朝,位份在妃以下的,是沒有資格養孩子的。
當時正逢康熙最寵愛的皇貴妃佟佳氏才喪子不久,康熙便把胤禛交給佟佳氏代為撫養。
佟佳氏雖說未被封為皇后,但她已經統攝六宮,代行皇后之權,在後宮地位顯赫。
佟侍氏對胤禛亦是視如己出,細心照料。
時間一長,胤禛對佟佳氏的感情很深厚,反而對久不在身邊的德妃冷淡之極。
不過,德妃倒是憑著育嗣之功,得以進為德嬪,好歹是沾了胤禛的光。
德妃亦是個聰明人,深知在後宮中,想要籠絡康熙,光是以色事人肯定不行。好在她特別能生育,後來陸續又生了3女2男,一躍成為後宮生育最多的一個。也正因此,她得以一步步被封為德妃。
不過,中途死了兩個孩子,到她成為德妃後,才生下皇十四子胤禵。
由於已是妃嬪之位,有資格養自己的孩子了,所以胤禵從生下來就由德妃親自管教。
胤禵一歲多的時候,佟佳氏病逝,胤禛回到了德妃的身邊。
對於佟佳氏的死,胤禛滿懷悲傷。但胤禛的表現在佟佳氏看來,有趨炎附勢的嫌疑,再加上胤禛性格內向,並未向她表示出親生母子該有的模樣,所以德妃一直不太喜歡他。
轉眼,胤禛和胤禵都成人了,也都文武雙全。特別是胤禵,更是在眾多皇子中出類拔萃,深得康熙寵愛,她也跟著母以子貴,得康熙賞賜頗多。所以,要說以哪個兒子為傲,那德妃還是覺得胤禵更有出息些。
康熙四十七年,康熙廢黜了太子胤礽,引發了九子奪嫡的事件,胤禛和胤禵也都捲入其中。
胤禵年輕,不懂得政治的複雜,他又素與胤礽不睦,所以他立刻旗幟鮮明地支持當時最有希望競爭儲位的皇八子胤禩。
而胤禛則要保守的多,他既不能確定康熙是否真心廢太子,也不能肯定胤禩就一定會成為繼任太子,所以他哪邊也不得罪,和誰都一團和氣,並且還把自己包裝成一個富貴閑人,似乎他無心皇位。
隨著胤禩被打壓和太子再次被廢后,胤禛和胤禵最終成了奪儲的對手。
胤禵年輕有為,深得康熙器重,在西藏叛亂的時候,被欽點為撫遠大將軍,率清軍三十萬奔赴青海平叛。
當時,朝野都認為康熙是有意讓胤禵平叛,好立軍功服眾。
(胤禵劇照)
不過,胤禛也沒閑著。
他留在京城,有更多的機會接近康熙,常常對其噓寒問暖,極盡孝道。
同時又把康熙交待的工作完成得極為出色,讓康熙很滿意。
胤禛從不顯山露水地把內心的想法表達出來,他依舊與僧道為伍,亦常四處遊玩,還自嘲是「天下第一富貴閑人」,似乎對目前的生活非常滿意。但暗地裡,胤禛又趁著遊山玩水的借口,四處結交好友,廣納幕僚,為爭得儲位鋪排計劃。
在康熙身體每況愈下的時候,胤禛舉薦年羹堯為陝甘總督,得已控制了胤禵的兵權。
同時,時任九門提督的隆科多亦常被他親熱地稱為舅舅。之所以會這樣稱呼,是因為隆科多是佟佳氏的弟弟,而他曾得佟佳氏撫養,因此他一直稱佟佳氏為母,那隆科多自然為舅了。
當然,胤禛的表現再度讓德妃不滿,覺得白白生了他,不過是個吃裡扒外的東西,因此,愈發不喜歡他,說他陰險,心意難測。
康熙六十一年,康熙病逝於暢春園。
隆科多作為康熙臨死前見的最後一位大臣,在康熙去世後,宣讀了康熙留下的遺詔,胤禛遵遺詔繼位。
此後,隆科多迅速戒嚴了北京城,並建議胤禛先舉行登基大典再為康熙舉行葬禮。
年羹堯亦在西南嚴密盯著胤禵的一舉一動,為胤禛爭取時間。
胤禛能做皇帝 ,顯然出乎德妃意料。所以,當她得知胤禛繼承大統時,不光沒有祝福他,反而對胤禛脫口而出:「你能繼承皇位,這不是我預想的。」
(兄弟相爭)按道理,胤禛繼位後就要尊德妃為皇太后,為其上徽號,並在登基大典上要向皇太后行禮。
誰知德妃不僅不接受徽號,還不肯受胤禛的跪拜。當著眾人的面說: 「皇帝誕膺大位,理應受賀。與我行禮,有何緊要,概免行禮!」
為了能讓登基大典順利舉行,朝臣們連番勸說德妃。德妃才勉勉強強接受了胤禛的跪拜禮。
誰知,在把康熙葬於景陵的時候,德妃又堅稱要為康熙殉葬。
胤禛和眾位大臣們只得苦勸良久才作罷。
隨後,不服氣的胤禵仗著德妃寵愛,在朝堂上處處和胤禛唱反調,又被嚴厲責罰。
胤禛這種不念同胞手足的冷酷,讓德妃怨意頗深,因此她對雍正更是敵視,堅持不肯移居皇太后才能居住的永和宮……
德妃的反常舉動,在不明就裡的大臣們看來,只能說明胤禛的皇位來路不正。所以一時朝野都盛傳胤禛能繼位,是使了一些黑手段的,比如弒父、改詔……
其實,德妃之所以不肯做皇太后,也因為她覺得胤禛皇位不正,覺得蹊蹺。再加上她更疼愛胤禵,認為胤禵才是理想的接班人。所以當結果出來後,她好生失望,再加上胤禛對胤禵無兄弟之情,所以她才會有這一系列反常舉動。
(參考史料:《清史稿》)
剛看到這個題目,可能很多人都會感到很不理解。親生兒子當上了皇帝,自己被尊為皇太后,這是多麼榮耀的事!換了別人的媽恐怕做夢都要笑醒了。可這雍正皇帝的老媽烏雅氏,非但沒有應有的歡欣喜悅,反而是種種「不情願」。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根據現有的史學資料分析,有書君認為,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 、太后對雍正心存惱恨。在清宮劇中,我們看到的烏雅氏太后總是一副病懨懨又鬱鬱寡歡的神情。好像自從雍正登基以後,就沒見太后高興過。
據說,當時雍正登基的消息傳入後宮,烏雅氏很不屑,異常冷淡地說:「欽命吾子繼承大統,實非夢想所期」。烏雅氏還曾下懿旨稱:「我自幼入宮為妃,在先帝前毫無儘力之處。將我子為皇帝,不但我不敢望,夢中亦不思到。」
各位看官,有木有覺得這當媽的說的話有點令人匪夷所思?親生兒子當了皇帝,讓人覺不到一點喜悅之情,倒是很有些憤憤然。
雍正舉行登基大典前,烏雅氏不接受行禮,還百般推脫不肯配合。她甚至不接受雍正給予她的皇太后徽號,還說先帝梓宮未葬入山陵皇太后不應上徽號。而其實,她這完全就是託辭,因為清朝根本就沒這規定。
她這麼說,明顯是不承認自己是皇太后,也就是不承認雍正是皇帝。她還堅持不按規矩搬進慈寧宮,處處跟雍正找彆扭。
烏雅氏這一系列的表現是為什麼呢?她是在替自己的小兒子胤禎抱不平。原來雍正還有一位同母胞弟——十四阿哥胤禎。
雖然是親兄弟,但是「可恨生在帝王家」。老四胤禛和老十四胤禎感情十分冷淡,一點也不親。本身就帶有政治敏感性的兄弟關係,又因為在「九子奪嫡」事件中,老十四站在八爺一隊而更加水火不容。
因此,雍正一上位就把從西北回來的胤禎的王爵革去,只保留個貝子身份。不僅如此,雍正還趁著送康熙梓宮到遵化東陵的機會責令胤禎留在遵化守靈。
守靈,就是變相軟禁啊,十四皇子的境況真可謂凄慘,這做兄長的也委實夠狠毒了。
「天下爹娘疼小兒」,小兒子被哥哥欺負,當媽的心疼這是容易理解的。不過烏雅氏的偏心也是太明顯了。俗話說「手心手背都是肉」,兄長對弟弟嚴苛,她大可以去跟兒子好好理論。
畢竟兒子是一國之君,做母親的以不受禮,不受徽號,不移宮這些讓他很丟面子的事來發泄心中的不滿,是不是有點過分呢?
我們接著往下看:
二、雍正即位,太后心中很失望。烏雅氏先後為康熙帝生養了三子三女,十四阿哥胤禎是她最小的一個兒子。對這個在身邊長大的老兒子烏雅氏寵愛有加,並且寄予了濃厚的希望。
雖然一母所出,雍正跟弟弟胤禎在母親烏雅氏心中的分量可謂山水之別。母親為什麼如此偏心,大概與這兩人的性格也不無關係。雍正皇帝我們都知道,他生性冷酷,且比較剛毅,眼裡揉不得沙子。無論對下屬還是家奴甚至嬪妃都很嚴厲。這樣的人一般不容易與人親近,讓人有距離感。
而十四子胤禎本就跟母親親近,加上在外與八阿哥胤禩交好。胤禩可是歷史上出了名的八賢王啊。耳濡目染,胤禎便從八阿哥身上學到些儒雅賢達之氣,不光母親烏雅氏格外喜歡,更得到了父親康熙帝越來越深的喜愛。因此,在烏雅氏眼中,小兒子胤禎才是儲君的不二人選。
康熙五十七年,康熙認命皇十四子胤禎為撫遠大將軍,授命西征。出征當天,儀式極其隆重,規格和天子出征差不多。這是大清王朝第一次以皇子為大將軍。當時朝堂上下議論紛紛,普遍認為康熙有意傳位給皇十四子胤禎。烏雅氏對於兒子有望繼承大統,更加充滿了希望。
可是皇四子胤禛意外登基了,夢想破滅,希望落空。烏雅氏心裡大受打擊,內心的失望可想而知。
而當時流傳的關於胤禛篡改康熙遺詔,遺詔本來寫的是傳位給十四子胤禎的說法,則令烏雅氏失望之餘更加劇了對於雍正的憤恨。
話到這兒,那位看官說了,說了半天,烏雅氏太后跟雍正皇帝找彆扭,前後這不都是因為十四子胤禎嗎?這就奇怪了,都是她身上掉下來的肉,老太太為啥這麼厚此薄彼呢?這便是第三個原因。
三、因為從小沒有撫養,烏雅氏對雍正感情很淡薄。雍正曾自稱母后是出身於「本朝舊族,創世名家」,史書上也說,烏雅氏是正黃旗滿洲人,為護軍參領,加封一等功威武女。
但其實,這份履歷是假的,是雍正登基後,為了遮掩自己母族出身低賤的事實而造的假。烏雅氏祖父額參真實的身份是內務府包衣,也就是奴才出身。
由於出身微賤,烏雅氏在康熙十七年生下雍正時,按清宮的規矩,她沒有資格撫養這個兒子。因為只有嬪以上的後宮主位才有資格撫養皇子,所以,雍正一滿月就被抱去給貴妃佟佳氏撫養了。
雍正過繼給了佟佳氏,那麼在皇族的玉蝶上,四阿哥就是佟貴妃法律意義上的兒子,跟烏雅氏就沒關係了。加上養母佟貴妃疼愛,年幼時的雍正跟母親烏雅氏基本沒有交集。也就不會有什麼感情。
雍正長大後,雖然也有向生母請安或者祝壽的見面時間,但因為自小親情疏離,對母親也沒有多少親近感。雍正曾親口說過:「生恩不及養恩大。」在他的心目中,佟佳氏才是他的親媽,生母烏雅氏,只不過是個熟悉的陌生人,親熱不起來。
少不更事,雍正還經常以自己的母妃是佟貴妃而洋洋得意。大家想想,烏雅氏出身微賤,親生兒子一出生就被人奪走撫養,自尊心已深受傷害,雍正這些無心炫耀的話,更是好比在她傷口上撒鹽。
所以,烏雅氏對雍正的感情,非但沒有母子之間的親密,反而是有些厭惡,憎恨的。因為這個大兒子總是會讓她想起卑微歲月里的種種無奈和屈辱。
據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烏雅氏並非不情願當太后,她是不願意當雍正的太后。對於小兒子繼承王位希望的落空,對於做哥哥的如此狠心露骨的欺負弟弟的惱恨,還有對小兒子落難的心疼,讓她實在意難平。
這一起皇宮秘事,對我們現世人亦不無警醒:它讓我們看到了長期在自卑與壓抑中生存的烏雅氏太后如何變的倔強偏執而且情緒化;看到從小缺乏親生母親陪伴關愛的雍正成年以後的冷酷,敏感而多疑;更看到了一段被制度戕害蒙了陰影的病態的母子關係。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複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這個問題,簡單說就是:一個被別人領養的孩子,和自己親媽之間的愛恨糾葛。親媽不親,親媽只愛小兒子,而不愛大兒子。
這個「被領養的皇子」,就是四阿哥胤禛,後來的雍正帝。而這個「小兒子」,就是十四阿哥胤禵,後來的大將軍王,也是最後與雍正帝 爭皇位最凶的那個一奶同胞的親弟弟。
怎麼回事呢?
△雍正帝 胤禛(畫像)
四阿哥的身世
當年康熙帝,與一名 內務府包衣女子(烏雅氏),生下了一名皇子(四阿哥胤禛)。這個烏雅氏呢 身份低微,康熙帝就將四阿哥 過繼給了身份尊貴的佟貴妃(佟佳氏)撫養,由佟貴妃一手負責悉心養育成人,陪護關心,傾注母愛。
於是,四阿哥與養母佟貴妃,感情甚濃,待如親母,而與真正的生母烏雅氏 感情比較冷淡。這就是「生恩不及養恩」吧。
按照皇族玉蝶,康熙帝將四阿哥過繼給了佟貴妃,那麼在玉蝶上,四阿哥出身世系就是在佟貴妃下面的,這裡是有過繼程序和文書的,四阿哥就是佟貴妃法律上的兒子,法律上已與生母烏雅氏沒有半毛錢關係。
後來,四阿哥靠自己摸爬滾打才當上皇帝後,還能反過來將 沒撫養過自己一天、也從未關心過自己一次的烏雅氏 封為地位尊貴的皇太后,已經夠對得起她了。烏雅氏還玩矯情、使性子 死活不願當這個皇太后,說實話烏雅氏也不自己想想,她憑哪一點配貴為太后呢?
十四阿哥的身世說回當年的包衣女子烏雅氏。
△ 德妃 烏雅氏(畫像)
烏雅氏,生下四阿哥後,得到了康熙帝的恩寵,從內務府包衣奴才的身份,提升成為康熙帝的嬪妃。後來地位逐漸提高,又為康熙帝生了一個皇子(在康熙帝子嗣排行十四,即十四阿哥胤禵),此時的烏雅氏已貴為德妃。十四阿哥,由德妃烏雅氏撫養長大。
說到這裡,大家就明白了,四阿哥胤禛和十四阿哥胤禵,其實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但雖為親兄弟,老十四和老四卻一點也不親,感情十分冷淡。反而,老十四從小到大與八爺他們玩一起,關係更親近。
十四阿哥,聰明英武,也受到了康熙帝的寵愛。在「九王奪嫡」中,康熙帝也似有流露出傳位十四阿哥的風聞。於是,這些信息德妃烏雅氏,也早有耳聞,並對自己傾注母愛的這個小兒子,內心自然是充滿期許的。
△十四阿哥 胤題
一場驚心動魄的「九王奪嫡」爭到最後,大阿哥、太子、八爺黨等皇子,紛紛相繼被淘汰出局,最後皇位的終極爭奪戰:只剩四阿哥和十四阿哥,這一對親兄弟之間的爭奪。
最終,不顯山不漏水的四阿哥胤禛,坐上皇位。這與德妃烏雅氏心裡的期許,大相徑庭。
德妃烏雅氏,微詞頻頻,一直流露出「雍正皇位來路不正」,皇位本應該是自己小兒子十四阿哥的意味。九王奪嫡後,好不容易得到皇位的雍正帝出於朝廷穩定考慮,不顧烏雅氏反對,將十四阿哥囚禁在宗人府,免得再和八爺黨勾結,興風作浪。但這在只知愛子心切的烏雅氏心裡,卻是一道過不去的坎兒,母子幾乎反目成仇。
兄弟倆,都像親媽一樣犟其實,德妃烏雅氏是個倔脾氣、情緒化,她生的兩個兒子四阿哥、十四阿哥在這一點上都太像她,何嘗不是一個比一個犟。
四阿哥是雷霆手段,又狠又犟,而十四阿哥簡直是犟到了新高度。當年老十四,就和老爹抬杠杠上了,氣得他老爹康熙帝肺都快炸了,老康熙大罵「逆子不孝」,怒而拔劍差點要殺了這嘴巴犟、脾氣犟的老十四,眾人阻攔下才作罷。
德妃烏雅氏心裡憤憤不平,給了雍正帝很多難堪,讓雍正帝丟盡面子。康熙帝下葬的時候,烏雅氏不顧雍正帝顏面,使性子死活要留下給先帝守陵,雍正帝奉念孝心封她當皇太后,她愣是不願意做,還說了一堆諷刺抱怨的話。
雍正即位後,就鬱鬱而終。
老四、老十四,都是烏雅氏的親生兒子,母愛卻是天壤之別。一個無論怎麼做都不受親媽待見,而另一個,彷彿啥也不必特意去做,卻得到了全部母愛。
你覺得這公平否?
【原創:峰子哥;歡迎關注 加留言!】
兒做皇帝,己升太后,這本是雙喜臨門的好事!怎麼還死活不想當皇太后,並因此鬱鬱而終了呢?一開始還自殺呢?到底怎麼了?
不是不想當,而是太悲傷!為何太悲傷?來看事真相!
包衣出身的烏雅氏,以其驚為天人的顏值,以其淡然賢淑的秉性,從默默無聞的秀女到德妃,她只用了八年!她深受寵愛,有子女共六人,最著名的當屬她的老大雍正胤禛和她的老六胤禵。
她最喜歡的是皇十四子胤禵,最討厭的是皇四子胤禛。請問為什麼?
①不只是老十四比老四脾氣好。
②也不只是養胤禵沒養胤禛。
③更不只是兩人派系不同:胤禛初支持太子,後單幹;胤禵初支持老八,後爭嫡。
④關鍵是自己最喜歡的被自己最討厭的取代還被囚禁,自己卻愛莫能助,心好痛!
在烏雅氏看來:胤禛就是垃圾股,胤禵是潛力股。胤禛喜怒無常,難以相處,不支持人,更沒人支持,沒有握兵。
胤禵耿直真誠,易於相處,支持熱門老八,後來老八支持他,手握重兵,少年英雄。
誰知垃圾股是潛力股,潛力股卻是垃圾股!烏雅氏想不通,還會怨天不公!
胤禛即位胤禵最不服,烏雅氏很意外:咋是胤禛即位呢?【欽命吾子繼承大統,實非夢想所期!】而憤怒。這話,弄得雍正很尷尬。烏雅氏讓雍正放了他弟弟,雍正不放。烏雅氏就辦雍正難看,上徽號不要,尊太后不要。只要他放了他弟弟,還因此自殺未遂。雍正大概表示等等,烏雅不能等,一刻都不能等!母子冷戰嚴重,雍正本來脾氣就不好,難免衝撞烏雅氏。
烏雅氏在怨上天的不公中,在對先帝的緬懷中,在對幼子的擔憂中,在對(她的)長子憤怒中,百感交集,憂憤無奈,鬱鬱而終!
謝謝大家。
不是不想當太后,是不想給大兒子胤禛當太后。
胤禛的生母烏雅氏,滿洲正黃旗人,胤禛是她生的第一個男孩,生胤禛時烏雅氏只是一般宮人。第二年烏雅氏被封為德嬪,這肯定是因為她生育了皇子的緣故。因此這時的德嬪烏雅氏肯定也對這個自己生的第一個兒子寄欲厚望,希望母憑子貴。
當時儲君是胤礽,胤礽是嫡出,又有索額圖那樣的外家,烏雅氏肯定是想也沒想過讓自己的兒子能奪嫡當儲君、將來當皇帝。但如果兒子爭氣能有和碩親王的爵位並掌實權,將來她也能當個王府太后頤養天年。君恩似水,轉眼紅顏老去。不敢期寵愛常在,這也是不現實的,但為自己的未來考慮誰不想能任借兒子富貴安穩一生?
問題是胤禛被佟貴妃抱去養,當成了自己的兒子。佟貴妃是一等公佟國維的女兒。佟貴妃後來又被立為皇后。這樣的養母在宮內地位尊貴,這樣的外家在朝中又有勢力,很難說童年時的胤禛沒有巴結過養母。如此一來難免疏遠生母,也許和生母烏雅氏的不睦從這時候就開始了。
烏雅氏後來又生了皇六子胤祚,胤祚早夭。再生皇十四子胤禵,胤禵活下來,並且成為廢太子後奪嫡爭儲的一個重要人物。而且康熙晚上很看重胤禵,委以重任,待之特殊。這本來是父親對兒子的正常喜愛,但很有可能讓烏雅氏以為這就是要立儲傳位的信號。
當然,康熙心裡以儲君的標準看中哪位皇子決計不會告訴烏雅氏。所以當雍正初繼位時烏雅氏表現極其反常,拒絕受賀、拒絕上徽號,甚至已經到了干擾大典程序,明顯鬥氣的程度,完全不顧體制。種種推脫理由無非是因為極端的失望。一是因為素來和大兒子胤禛不和,又非常希望小兒子胤禵能當皇帝,那樣的太后當得才能舒心。二來,胤禵素來和胤禩等人一黨,對於自己同母兄長胤禛當皇帝也非常不滿。雍正繼位後胤禵擺明和哥哥過不去,雍正又一點不給弟弟面子,奪權封個空頭郡王,又說了些什麼「若怙終不悛,則國法俱,朕不得不治其罪」等等這樣的話。兩個兒子鬧得不可開交,烏雅氏如果欣然當了太后,那明顯就是站在大兒子一邊,那當然是不可能的事。
其實每一個女人尤其是妃子,她們的最終奮鬥目標都是太后,這是毋庸置疑的,而烏雅氏更是因為雍正帝也就是胤禛的出生從小小宮女被封為德貴人,按理說她應該盼著自己的兒子上位呀?可是實際情況卻完全相反,她卻反而不承認自己兒子的皇帝,這其中有什麼貓膩呢?
在這裡我就說一下這個當上了皇太后女人的一生,德妃烏雅氏,是不是感覺名字很熟悉呢,對,就是楊冪爆火的電視劇《宮》裡面的德妃,因生育四阿哥有功,母憑子貴,一步步走上後宮官第二老大的位置。而她的出身一般,入宮後被冊封為常在,看過《甄嬛傳》的人都應該了解這個位分並不高,要說這德妃肯定是有手段的,要不她怎麼能在如此險惡的宮廷環境下生下康熙的第四個兒子,可惜以她當時的位分無法撫養皇子,被迫骨肉分離。從小孩子就不是養在自己身邊的,能親嗎?
皇四子被抱養到佟佳氏貴妃那裡,烏雅氏去看小時候的雍正卻被孩子陌生的目光所刺痛,就這樣,空間隔離了血脈相連的親人。更糟糕的是,烏雅氏有了其他的皇子女,這時候她已經被封為妃嬪了,自然可以親自見證自己孩子的成長,也就是小十四,後來的鼎鼎有名的大將軍王。自然而然的,母子兩越走越遠,等到康熙帝駕崩後,德妃內心深處還是最希望跟自己朝夕相處的十四阿哥繼位。
當時有民間流傳著一種說法,這個雍正的皇位來路不正啊,德妃更是跪哭在殿前直指雍正搶了他弟弟的皇位,因為在康熙臨死前只見過隆科多一個人,人太少沒有說服力呀!各路人馬都開始動作起來,可惜人家雍正這邊有智囊戴鐸、後台隆科多、名將年羹堯、還有近年來比較出名的李衛,四大天王一聯手橫掃數字軍。
雍正的生母烏雅氏也在其登基不久病逝了,在這種愈加冰冷的感情維繫下,雍正和他的親弟弟在皇權爭奪中開始兄弟殘殺,德妃也是為了十四子的安全最後妥協,要知道天家無親情,最後承認雍正的皇位。
歸根到底,這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人人都是先考慮自己的利益,德妃最後承認雍正的皇位再一個是因為她也要顧全大局,她背後還有家族要支撐著。
雍正母親是烏雅氏,這個烏雅氏為康熙生了六個子女,最後都早夭,只剩下了皇四子胤禛,皇十四子胤禵還有一個女兒。
但是這個烏雅氏包衣奴才出身,出身比較低賤,可能因為顏值比較高,得到了康熙帝的寵愛,但是在她生下雍正的時候,因為地位還是比較低賤,沒有資格親自撫養這個兒子,所以剛剛滿月的四阿哥就被送到佟佳氏那裡去了。所以雍正從小就和佟佳氏生活在一起,雖然是親生母子,但是雍正還是和佟佳氏更加親近。
生下雍正後一年,烏雅氏母憑子貴,被封為德嬪,後又因生下皇六子(早夭)又被晉陞為德妃,所以皇十四子胤禵是由德妃親自撫養的,自然要比胤禛更加親近一些。加上是自己年紀最小的孩子,一般父母對小兒子也會有些偏愛吧。
康熙晚年,九子奪嫡愈發激烈,而烏雅氏的兩個兒子,四阿哥胤禛和十四阿哥胤禵都參加了這場皇位爭奪之戰,並且這兩個人都是很有機會奪嫡成功,康熙對十四阿哥也是非常看中,甚至很多人都信誓旦旦以為胤禵會繼承大統,當然,烏雅氏也是這麼以為的。可是在這場奪嫡大戰中,胤禛卻奪得大寶,這讓人聽了真是大吃一驚,萬萬沒想到的事情,當德妃聽到這個消息也是「實非夢想所期」。
自始至終烏雅氏就沒想過胤禛會繼承皇位,她心心念念的是胤禵會繼承大統,或許在她的眼裡雍正並配不上皇位的寶座,相反胤禵是遠遠比胤禛更加優秀的。
雍正繼位之後,這個親媽卻處處和自己的兒子唱反調。
雍正新帝登基的時候按理說是要給皇太后行禮,但是這個烏雅氏卻推脫不幹,說康熙服喪期間,這樣朝拜不合規矩之類的話,弄得雍正很沒面子。給她上徽號,她不肯接受,並且不肯搬到太后的寢宮,她的種種表現都是對雍正皇帝的不支持。加上雍正繼位之後對胤禵也是種種打壓,雍正四年初,就軟禁了了他,一直到乾隆皇帝繼位。
烏雅氏對雍正的意見肯定也表現在他對自己親弟弟的不斷打壓上。
作者:金滿樓
雍正和他母后烏雅氏的關係也是挺逗的。
按說呢,烏雅氏只有兩個兒子,一個是老四雍正,一個是老十四胤禵,可這媽對待兩個兒子卻沒有一晚上端平。
為什麼會這樣呢?主要是因為烏雅氏生雍正時,其宮中地位不夠高而沒能親自撫養,雍正從小就交給皇貴妃佟佳氏帶養。
因為這個原因,烏雅氏雖然是雍正的親生母親,但後者卻與佟佳氏更加親近一些。這就是所謂的「親生不如帶養恩」吧?
而老十四就不一樣了,他是從小由烏雅氏帶大的。因此,烏雅氏對待兩個兒子態度有明顯的差別,也還屬正常吧!
但之後,也就是康熙末年,九王奪嫡越演越烈,烏雅氏的兩個娃,四爺和老十四都有機會,而且從最後幾年看,康熙對老十四十分重視,因此也有傳言說老十四可能會繼位。
對此,烏雅氏大概也有聽聞吧!但最終的結果,卻是四爺獲勝。
據說,烏雅氏在聽到這個消息後,其第一反應是:「欽命吾子繼承大統,實非夢想所期!」
這是什麼話!哪有自己兒子做了皇帝,做母親的不但不怎麼高興,反而說自己做夢都沒想到的?此話豈不是大大的不吉利?
烏雅氏的話,其實透出兩層含義:一是並不看好雍正,有懷疑的意思;二是覺得應該另有其人,可惜最後大位所得非人。
不用說,烏雅氏想必是希望自己的小兒子、也就是十四阿哥胤禵繼位了。
於是乎,之後烏雅氏對雍正的種種不配合也就看出端詳了。
雍正繼位後,按慣例給母后上徽號,可烏雅氏卻說,不願接受「天子以四海奉養聖母一人」的威福,居然要以死相殉,隨大行皇帝康熙而去。
這也太不給雍正面子了。
之後,皇帝行登基典禮,而按例須先到皇太后處行禮。孰料,烏雅氏卻又說:「皇帝誕膺大位,理應受賀。與我行禮,有何緊要,概免行禮!」
這簡直是一再給雍正唱反調了。
這事還不算完。在送康熙靈柩下葬後,烏雅氏又說不要返回皇宮,就留在皇陵給亡皇帝作伴,這是一再的給雍正出難題,弄得後者一點辦法沒有。
事實上,皇太后一再和雍正鬧彆扭,也是因為雍正一再打擊老十四的緣故。
而從母子性格來說,烏雅氏和胤禛頗為相像,包括一胞所生的十四阿哥,也都是十分倔強而情緒化。
最終,在雍正二年,皇太后突然去世,有人說這是雍正因為十四阿哥的事和皇太后大吵一場後,皇太后怒而觸柱而死。
這個當然只是傳聞,因為皇宮的柱子上是沒有血的。
但背後的隱情,誰又知道呢?
推薦閱讀:
※歷史上的皇后都是丞相的女兒嗎?
※【歷史原型挖掘】《沙家浜》中的阿慶嫂原型考證
※《曾國藩:撿了個歷史 「大漏」》
※一座堅守了900天的鐵城:三年挨了25萬發炮彈
※彼岸花開:走馬,皇位繼承也要遵循基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