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的預防面神經麻痹呢?
什麼是面癱?
面癱學名「面神經麻痹」,俗稱「歪嘴巴」、「吊線風」,是以面部表情肌群運動功能障礙為主要特徵的一種疾病。它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不受年齡限制。一般癥狀是口眼歪斜,患者往往連最基本的抬眉、閉眼、鼓嘴等動作都無法完成。
面癱分為中樞性和周圍性,臨床常見的為周圍性面神經麻痹。每年11月到次年5月是面癱發病率最高的時段。
患了面癱後要及時到醫院就醫,及早治療,80%以上的患者預後較好,但是若治療不及時,面神經功能恢復不徹底,大約有10%左右的病人會出現面肌抽搐、眼閉合不全、笑時嘴歪等後遺症。
面癱有哪些癥狀?
一般面癱起病較急,部分患者在起病前幾天有同側耳內、耳後或頸後疼痛。「面癱」絕大多數為一側性,且右側多見,多表現為病側面部表情肌癱瘓,前額皺紋消失、眼裂擴大、鼻唇溝平坦、口角下垂。在微笑或露齒動作時,口角下墜及面部歪斜更為明顯。
多數患者在早晨洗臉時發現一側額紋變淺或消失,眼睛閉合費力,口角歪向健側,鼓氣時患側口角漏氣或刷牙時漏水。進食時,食物常滯留在病側齒頰間。病變部位較深者,可有同側味覺喪失或聽覺過敏,自覺飲食無味。病情多在3~4天內達高峰,一周後開始逐漸恢復。部分面癱患者可伴有同側外耳皰疹和頭暈,也稱為亨特綜合症。
面癱有4個早期預警癥狀:
1、額肌高低不一:患者額部患側肌紋變淺,紋理消失,額肌功能受限,皺眉時健側額肌高,患側低,呈現不等的台階形狀。
2、眼瞼上下難閉:由於患側眼輪匝肌麻痹,上下眼瞼不能自然閉合,出現數毫米間隙,上眼瞼上抬無力,下眼瞼外翻,淚液外流等癥狀。
3、鼻孔變小變薄:患者鼻部癥狀明顯,患側鼻唇溝變短變淺,重者鼻唇溝消失,鼻翼變形,鼻孔變小變薄,鼻孔不一樣大。
4、唇珠鼓腮漏氣:口裂形態變化,人中溝偏移,張口受限,特別是因口輪匝肌麻痹,唇珠上下不能集中,鼓腮漏氣。
引起面癱的原因有哪些?
導致面癱出現的很大原因是血運供給紊亂從而引發麵神經缺血,普遍認為這個學說比較合理,特別是因為受涼風襲擊引起的血管神經機能紊亂,導致小動脈痙攣。當面神經出現水腫的情況時,由於血管的壓迫,導致缺血很嚴重,從而使面癱患者的面神經通過的血液供給受到嚴重的障礙,影響神經的傳導,支配面肌運動的功能暫時的喪失,從而引起面癱。
面癱分為周圍性面癱和中樞性面癱兩種,這兩種面癱發生病變的位置不同,中樞性面癱是指面神經發生病變是在腦內的面神經核團以上;周圍性面癱是指面神經發生病變是在腦內的面神經核團以下。兩種面癱致病原因差異也很大。
中樞性面癱通常由腦血管病、顱內腫瘤、腦外傷、炎症等引起。周圍性面癱常見病因有病毒感染、中耳炎、自身免疫反應、腫瘤、神經源性、創傷、中毒、先天性面神經核發育不全等。
常見病因:
1、受涼
睡覺的時候,如果不注意保暖,在空調下或者是窗前吹風,容易引起面癱。調查顯示,有53%的面癱患者發病前患側頭部受到過冷風、冷水等刺激,名列面癱的原因排行的第一名。這說明面神經微循環障礙在面癱發病過程中佔了主導地位。很多患者是在體力活動後出了一身汗,為圖一時痛快,用電扇或空調對著頭直吹,殊不知此時人體的抵抗力正處在最低點,遇冷後神經的血管發生了痙攣,導致面神經缺血水腫而引發了面癱。
2、疲勞
過於疲勞也是引起面癱的原因之一,因為疲勞而出現面癱的幾率也是非常高的。超過五分之一的面癱患者發病前幾天有過度疲勞史,排在第二位。值得注意的是,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競爭越來越激烈,人們需要面對來自工作、學習、社交、家庭生活等各方面的壓力,有十分之一的面癱患者承認得病前遇到了自己難以承受的心理事件,如親人離去、家庭危機等,這也是引發麵癱的原因之一。
3、感染病毒
人們在生活中,如果感染上某種病毒,也是容易出現面癱的。一般是耳部帶狀皰疹佔大部分原因,患者在發病前會有頭痛,耳後根部麻木,發燒等癥狀的出現,另外,中耳炎、腦膜炎、賽泉炎、流感、猩紅熱、瘧疾、多發性顱神經炎、局部感染等也是感染引起的面癱的原因。
4、神經源性和醫源性面癱
也有不少面癱是由其它的疾病等原因而導致的,比如神經源性面癱,是由於神經改變引起的面癱,例如:腦血管病、腦腫瘤等。創傷性,如各種車禍或工傷引起的顳骨骨折、面部外傷等,這些原因引起的疾病是由於創傷或者其他原因導致的面部神經的損傷和改變,致使其支配的肌肉發生了運動性障礙。由於在醫院進行手術等治療導致的面部癱瘓,如腮腺手術、乳突手術、牙科治療、扁桃體切除手術等引發。
5、分泌性中耳炎
出現面癱的原因還有可能是潛伏性的分泌性中耳炎導致的,在面癱治療的過程中,行減壓手術的時候,面癱患者會常常會發現有乳突氣房內含有棕黑色粘性液體,和非化膿性中耳炎的分泌中耳炎鼓室內的分泌物相似,這也是面癱出現的重要原因。
面癱有哪些後遺症?
面癱後遺症一般是指面癱病程超過3個月,因治療方法不當而延誤病情或者經多種方法治療仍未痊癒的情況。面癱後遺症是由兩部分組成的,一部分是患側麻痹的神經沒有完全激活,功能未完全恢復所遺留的部分病症;另一部分是接受損傷性治療所造成的,如針灸。
1、面肌無力、麻痹。由於面癱恢復不全發生軸索再生錯亂所致,患側多遺留不同程度的面肌無力和麻痹現象。
2、特發性眼瞼痙攣。為雙側眼瞼肌痙攣,肌電圖顯示面肌不同步放電,頻率正常,可能系錐體系統功能紊亂所致。
3、面肌顫搐。為面肌個別肌束細微的顫動,常侵入周圍眼瞼肌肉,多限於一側,可自行緩解。
4、習慣性痙攣。為小型痙攣,面肌無目的刻板性或反覆跳動,多見於一側。
5、無抬眉運動或抬眉低,大、小眼或眼上瞼鬆弛,抬眉時嘴角上錯、閉眼時牽動嘴角、鼓嘴時眼小,鼻唇溝淺,面部僵硬、滯食、流淚。
面癱後遺症得不到及時治療,不僅僅會造成患者面容怪異,更為嚴重的是會導致患者肝、腎、臟腑功能及微血循環系統受到影響,久而久之,則會導致腦、腎、臟腑功能衰竭、氣血虛弱、失眠憂鬱、面肌攣縮、聯帶運動、面肌痙攣、上瞼下垂、精神病等病症的發生,危害人身健康。
怎樣預防面癱?
預防面癱要注意遠離誘發因素,使其避免發生或複發預防面癱的發生及複發應做到以下幾點:
1、注意保暖,遠離風寒
乘車時不要使耳後長時間受冷風吹襲或迎風大笑很多年輕患者是由於長期在寒風中騎摩托車或在坐車;工作時開窗,經常面部直吹冷風造成的另外年老體弱、病後、過勞、酒後及患有高血壓、關節炎、神經痛等疾病的人,更應多加註意,儘可能不要迎風走,避免長時間吹電風扇
2、合理膳食
合理制定食譜,應多食含粗纖維及動物蛋白的膳食,如瘦肉、豆類、骨肉湯等,有味覺障礙的患者應注意食物的冷熱度,以防燙傷口腔黏膜。由於面神經炎患者咀嚼不便,常出現飯菜卡在患側口腔的情況,相對進食量減少,故應加強飲食護理,從少量食物開始,指導患者將食物放在健側舌後方,細嚼慢咽。避免堅硬、生冷刺激的食物,因進食時食物常常滯留於患側齒頰之間,囑患者飯後及時漱口保持口腔清潔,或每日口腔護理1~2次。
3、注意休息,減少光源刺激
面癱預防和治療期間都應注意休息,保證睡眠充足,避免各種精神刺激和過度勞累,以利於疾病的康復少看電視、電腦,因光源刺激可影響癱瘓肌肉的恢復
4、適宜運動,增強體質,避免病毒感染
多進行面肌功能鍛煉,如抬眉、雙目緊閉、鼓腮、努嘴等每天用熱水泡腳並加以按摩,每天睡前熱敷面部在早晨或傍晚較涼爽時根據自身情況選擇適宜的體育項目,如散步、體操、跳舞、打太極拳等長期堅持,會使體質循序漸進地得到提高,對風寒的易感性和抗禦能力也會大大增強。
之前有過面癱病史的病人尤其要警惕反覆發作,如出現面部肌肉跳動、輕微麻木,就要抓緊到醫院診治。
得了面癱怎麼辦?
1.非手術治療
原則:促進局部炎症、水腫及早消退,並促進神經功能的恢復。
(1)對於面神經炎引起的周圍性面神經麻痹,如為病毒感染可用抗病毒、營養神經、糖皮質激素、B族維生素等藥物。
(2)保護暴露的角膜及預防結膜炎,可用眼罩,滴眼藥水、眼藥膏等;
(3)按摩,患者自己對鏡子用手按摩面癱面肌,每日數次,每次5~10分鐘。
(4)物理療法,常用的有超短波、低中頻電療、激光、藥物導入等。
(5)針灸治療。
2.手術治療
在保守治療3個月後面神經麻痹仍未恢復,測定面神經傳導速度及面肌肌電圖檢查均無反應即電位活動者,可採用外科手術治療。
需要提醒的是,必須在藥物治療一周後,才可進行針灸理療。而不能在其急性發作期針灸理療,否則非但沒有效果,還會拖延病情。
關於面癱有哪些誤區?
臨床上,因對面癱的起因、診斷、治療和預後判斷方面存在認識誤區而導致病情延誤或加重的患者不在少數,應該引起足夠重視。
1、面癱是因為「吹風」引起的
正確認識:面癱是內因、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
面癱通常發生在季節變換或溫度變化明顯的時候。近些年,空調、電扇的普及,造成室內外溫差明顯,對著窗戶吹風或睡覺,都會導致面癱的發生。可能有人會問,同樣吹風、忽冷忽熱,為什麼有人沒事,有人卻發病呢?實際上,個人的身體狀態對發病與否起著重要作用。
疲勞、睡眠不佳、情緒低落或激動,以及女性在妊娠或月經期等,都是易發病因素。因此,要預防面癱,不僅要避免風寒邪氣對面部的直接襲擊,還應注意勞逸結合,保持平和心態,多鍛煉(如散步、慢跑、做體操,放風箏、打球、爬山等),多吃蔬菜和水果,以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
2、把面癱當「中風」
正確認識:「中風」可以出現面癱,但面癱不一定是「中風」
有的患者發現自己「不能閉眼、不能皺眉、嘴歪眼斜、直流口水」後,—下子就懵了,以為自己患了「中風」,就此背上很大的精神包袱。其實,絕大部分面癱患者都是普通的「周圍性面癱」。
周圍性面癱與大腦病變(「中風」)引起的「中樞性面癱」的發病原因不一樣,嚴重程度以及治療方法也不同。後者常伴有「中風」的其他癥狀,如頭痛、嘔吐、偏癱、失語、半側肢體麻木、大小便失禁等。雖然兩者都有面部異常的表現,但還是有明顯差異的。必要時,可通過頭顱CT或磁共振檢查以明確診斷。
3、面癱不治療也會很快康復
正確認識:大多數患者需要正規治療,以免留下後遺症
研究表明,神經損傷後的再生速度為每天2毫米,因此,面癱從起病到恢復一般需要4~6周。雖然面癱有一定的自愈性,少部分體質較好、癥狀較輕的患者,即使不治療也能慢慢恢復,但對大部分患者而言,及時、系統的治療還是必需的。
特別是那些重症患者,若起病早期得不到及時、正確的治療,容易出現嚴重的併發症和後遺症。另外,由於面癱存在一定的複發傾向,故即使已經治癒的面癱患者,在生活中仍應注意避免上述誘發因素,預防病情複發。
4、面癱徹底治癒的標準就是嘴正了
正確認識:眼、眉、嘴都要正
面癱的痊癒標準是什麼?有些面癱病人就沒有正確的認識。絕多數人認為只要人中穴看上去正了,即嘴不歪了,就治好了。實際上,如果單純依據嘴正了來沾沾自喜的結束治療,很多成了掩耳盜鈴與拔苗助長。當時看上去,很成功,事後呢?經過一段時間,後遺症產生了。為什麼?因為根本就沒有好轉。
要避免這種治標不治本的治療欺騙你的眼睛,很簡單,病人要把握好幾條:一,使勁閉眼,眼閉的很緊;使勁抬眉,兩側眉抬一樣齊;使勁鼓嘴,人中穴的上下一樣直。上述三種標準,才是面癱真正的痊癒。如果只是嘴正了,而不理會閉眼抬眉,那麼,肯定會治標不治本,沒有痊癒!
本文編自網路,不代表三甲醫院網觀點,其中若有文字或圖片侵犯您的權益請聯繫三甲醫院網刪除。貼膏藥比打針吃藥要快 針灸治療面癱也不錯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