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羽生在武俠小說中的地位為什麼下降那麼多?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眾星朗朗不如孤月獨明,不是梁羽生先生在武俠小說中地位低,而是金庸先生太過耀眼。

我最喜歡的武俠小說家是金庸先生,每次拜讀大作都有一種欲罷不能的感覺,心情隨著書中故事起伏,久難平靜。

金庸先生的小說,我是全部都看過的,而且看了不止一遍。梁羽生先生的書我也看過,不過在看了幾部之後,就沒有了看下去的耐心,所以至今未曾把梁羽生先生的小說讀完。

以個人文化修養來說,我是沒有資格去評價兩位先生的,我只能以一個讀者的身份,講一下拜讀兩位先生大作時,個人的感受。

一、情節設計。

讀金庸先生的小說時,有一種感覺,裡面的故事總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銜接的非常緊湊,而且很多故事的設計,都是在被動中尋求主動,人物被劇情引著走,讀起來非常暢快。

而讀梁羽生先生的書就沒這種感覺,梁羽生先生的小說,感覺像是一個老者,在講述一段江湖往事,刀光劍影下的驚心動魄,似乎已經隨著歲月減去了幾分顏色,不如金庸小說那樣鮮明、動人。

二、文化民俗的代入。

在金庸小說中,這類的情況是很常見的,金庸先生經常會用大量的篇幅,去寫一些無關武俠,卻深有文化內涵的事物。

比如說,《天龍八部》中段譽被困曼陀山莊的那一段,金庸先生借段譽之口,大談特談關於茶花的故事。其中「十八學士」這種茶花是有的,花瓣排列多為十八輪,而非小說中所寫的十八種顏色的花。這也是金庸先生學識淵博,文采斐然的緣故,任何典故都能信手拈來,並加以改編,還讓旁人看的津津有味,這就很見文學功底了。

而梁羽生先生的小說,這類型的故事就很少,偶爾寫出來,也是寥寥幾筆,未加深入解析,相對在這點上來說,金庸先生的小說就憑添了不少顏色。

三、人物的刻畫。

先說點題外話,我讀《盜墓筆記》還有《鬼吹燈》時,發現裡面都有一個胖子,而且這兩個胖子都心胸寬廣,性格靈動,說話幽默有趣。我覺得,這類人物存在的價值,就是為了讓小說更有趣味性、可讀性,畢竟誰都願意自己的生活,過的有趣,而不是枯燥乏味。

金庸先生的每部小說,都必然有這樣的人物,或者直接主角就是這樣的性格,俗話說不打罵不熱鬧,嬉笑怒罵皆成文章。而在梁羽生先生的小說中,大多人物都顯得中規中矩,不是說這樣不好,只是這樣一來,在閱讀過程中少了些樂趣,讀多了中規中矩的故事,難免會感覺疲倦,如果出現一個有趣的角色,會大大增加閱讀的趣味性。

對於一個喜愛閱讀武俠小說的人來說,金庸小說的出現,自是人生一大快事,可如果少了梁羽生先生的著作,也難免會覺得人生有遺憾,兩位先生各有所長,文壇地位同樣重要,至於喜歡讀哪位作家的作品,這就是個人愛好了。

堅持原創,我是驛城異客憶鄉人,歡迎關注點贊,不勝感激!


雖然問得有點莫名其妙,但還是試著回答一下。

新武俠的發端,的確是從梁羽生開始的。他當時看了香港的兩個幫派的武師打擂台,雖然打得很難看,像王八拳一樣亂揮舞。但是,這個打擂台的炒作過程,激發了梁羽生的靈感,寫了第一本新武俠小說,書名叫《龍虎鬥京華》。

自此,他寫了一本又一本武俠小說,在報紙上連載。

梁羽生有個同事叫金庸,兩人下圍棋聊天喝茶,指點江山。無聊的時候,金庸也看了梁羽生的武俠小說,受到梁羽生武俠小說的啟發,決定動筆寫這種類型的小說。

兩個大師寫武俠,其他人先後也投入武俠小說的創作中去了。在那個時代,寫武俠的人多,看武俠的人更多。

作者多了,他們的武俠小說,自然會被讀者分出個高低來。

按當時的看法,梁羽生是寫新武俠小說的開創者,而金庸和古龍是新武俠小說的發揚光大者。其他武俠小說作家,基本上淪為陪襯。這也符合每一個行業的發展規律:最後總是兩匹馬在爭奪市場的第一和第二,其他人爭奪市場剩下的20%的份額。

那麼問題來了,梁羽生在武俠小說史上的地位,怎麼排?

首先,他肯定比不過金庸和古龍。這倒不是說,他的地位下降,一切用事實說話。梁羽生武俠小說的特點,是文筆細膩,全書的情節構思也沒問題。但,他敘事的節奏太過拖沓了;言語溫婉,卻缺乏趣味。最大的問題,是他寫作的最大毛病,總是每一部武俠的開頭寫得非常好,中間就筆力不逮了,後面更加軟綿,屬於典型的虎頭蛇尾。

其次,金庸的武俠跟梁羽生的剛好相反,開頭好像平平淡淡,一旦鋪開,越到後面,情節越奇詭,故事越光怪陸離,展現了作者非凡的想像力和知識厚度。讀者從中獲得了很多很多知識素養,越看越有收穫。

再次,古龍的武俠小說,雖然做不到金庸那麼厚重又有趣,但他好歹也闖出了自己的一條路子,用現代意識的手法去寫古代武俠,直接拉近讀者,降低讀者閱讀的難度。

通過對比,梁羽生敗在想像力的短缺,敗在文筆的平淡。這麼說,是跟金庸和古龍相比較而言的。他跟其他武俠小說作者來比,他還是很厲害的。

梁羽生的武俠地位,沒有無所謂的下降一說。他本來就是那個位置。


首先講梁先生是非常優秀的武俠小說作家,創作了大量膾炙人口的作品,其愛國主義、民族主義的立場非常鮮明,流行至今。

梁先生的武俠小說是傳統章回小說向現代小說過渡中的作品,原因在於,傳統章回小說是以故事性作為描述方法,以道德作為標準來架構作品空間。熟悉中國文學史的同學都很清楚,中國文學到明清時代,大量章回小說突然噴薄而出,這固然有文學發展的必然性,也有經濟社會發展的市場需求。而梁先生的作品的正是以傳統章回小說作為基石來展述新的故事。

但是,傳統章回小說有很多重大的缺陷,首先是因為道德的正確性而使「人」的建塑不豐滿,故事的衝突生硬而無「人」味。寫作方法以白描為主,缺乏眾多故事線的衝突引發的高潮等等......

而金先生的小說應是完全擺脫了傳統章回小說的套路,屬於典型的「香蕉」小說,故事線索的多頭引進、埋伏、懸念等等,從西方戲劇理論來講,金先生的作品應是披作中國歷史人物的西方戲劇。人物豐滿,不以道德來作為構建人設的標準,故事線索眾多,因故事線而引發的人設衝突帶來的小說高潮部使人慾罷不能。再則,金先生對人物內在心理的描述也是同時代內優秀的作家,而對心理的述描則是傳統小說與現代小說最重大的區分。也同樣可以理解為「個人的舞台」及「符號式人物」的區分。

我們不應簡單的將中西文化對立起來的視角,與金先生、梁先生同時代的優秀中國話劇作家,曹禹、老舍等同樣也是西方戲劇的引進者與探索者,《雷雨》中大段的內心獨白,故事線的巨大衝突引發觀眾巨大的共嗚,這本身也是戲劇理論的重要所在。

我不贊成梁先生與金先生作品相比較的看法,都很好,只因同一時代的不同方向而己。

傳統白話小說也有很強的地方,需要繼承者努力挖掘而己。


梁羽生既傳承中國古典武俠小說的優秀傳統,其行文章法、文化內涵、語言特點等都留有古典小說的影子;同時,梁羽生又大開現代武俠小說之先河,賦予了與古典武俠小說不同的新風氣,是現代武俠小說的引領者。總的來說,梁羽生是一位非常值得尊敬的小說家。

然而,隨著時代潮流的發展,武俠小說的作家群體中湧現出越來越多的優秀創作者,他們如芳華競春奇葩鬥豔,都具各自的寫作特點、各有自己的思想與情懷。其中最為卓著者當數金庸、古龍。相形之下,梁羽生的著作便漸漸顯出了頗多不足,因此在武俠小說的文壇裡面也漸有了江河日下之勢。

在這裡,暫不論古龍,因二者的寫作風格迥異,幾乎沒有什麼對比度;也不論卧龍生陳青雲等之流,因其畢竟不能稱之為武俠大家。就單與金庸做一做比較吧!

小說,無論武俠與否,都是寫人,塑造人物,所以先談談梁老與金老二者的比較。梁羽生是一個非常傳統的文人,深受傳統文化的影響,因此其筆下的人物道德色彩濃烈,正邪嚴格區分,人物的社會內涵豐富,但人物性格單一,有概念化、公式化、臉譜化的詬病。這也是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所至;而金庸筆下的人物個性則要豐富得多,因金庸小說本來就具有一種反傳統精神,小說人物常常亦正亦邪,多遊走於道德與邪惡的邊緣,具有「一半是魔鬼,一半是天使」的複雜性與矛盾性,而人物思想性格的複雜、矛盾又是奠基在生活本真的複雜、矛盾之上,這樣,人性的發掘就有了深刻而廣泛的社會意義。而且金庸的筆觸更為細膩,能描寫人物微妙而複雜的情感。由此也說明了金庸除了深厚的傳統文化功底,也受西洋小說與戲劇的影響較深,反應了金庸作為小說家更具有兼容並包的胸懷。據悉,金庸本來同時也是一位知名的劇本作者。

再談談小說情節,這也是小說的一大要點。二者對情節雖都善於精巧的構思與鋪排,但在這方面金庸還是更勝一籌。金庸更善於製造懸念,令其層出不窮,伏線引出千里,環環相扣,能比較完美地前後彼此呼應。與之相比,粱羽生小說就沒有你們引人入勝了。武俠小說情節前工後拙,開篇十分吸引人,以後的情節則漸趨平淡,顯得有點才氣不足。金庸武俠小說恰恰相反,往往開局平平,隨著情節的展示,人物紛紛湧現,情節盤根錯節,主於巍峨,枝葉繁茂,寵大縝密的構思,詭異莫測的布局,奇蹟聯翩,迴環波動,攝魂奪魄,迴腸盪氣。記得某評論家曾說過類似的話:金庸的才思如同一爐火,小說情節猶如爐火上的一壺水,火越燒越旺,水越來越滾。這在《笑傲江湖》、《射鵰英雄傳》中就很明顯,前者只是從武功平平的富家子弟日常打獵為起筆,沒料到不斷牽出了那麼宏偉的江湖世界;而後者就更為經典了,由說書人張十五為開篇,再一點點演繹出了宋元之交時江湖兒女的那些離奇弘遠的悲歡離合。

談到武俠,就離不開武功。梁羽生的武功描寫也具有相當強的道德屬性,如正派武功的招式正大光明,力道柔和,象徵著善良、仁慈,以攻敵防衛與修心養性為主。而邪派武功則非常霸道,歹毒殘忍,意味著邪惡。正派武功循序漸進,發展緩慢,但根基紮實,邪派武功進展神速,卻容易走火入魔,貽害終身。總體來說,梁羽生描寫武功比較單調乏味,如「指南打北,指東打西」諸語就重複出現了許多處。而金庸的「武功」就豐富得多,也更令人神往。金庸善於將武功描寫與中華民族與傳統文化精神融合在一起,如琴棋書畫,數理易學,醫卜星象等皆可化為絕世神功,並在武術境界裡面納入了中國傳統的儒、釋、道精神,賦予了武功震撼人心的力量。金庸「武功」還有一個特點,就是詼諧有趣,在激烈的打鬥中插入笑料,令人捧腹。

最後,再談談二者著作中的藝術性。梁羽生的小說中規中矩,雖有大量的詩詞作為點綴,但仍難掩其瑜瑕疵品,啰嗦繁瑣之處甚多;而金庸的文筆則要高妙得多,語言精練簡潔而又精緻典雅,對人物、景物甚至如音樂等抽象的東西描寫也極為精彩。另外,金庸著作能給予人的那種責任擔當、家國情懷等精神方面的鼓舞也非同一般。

綜上,梁羽生作品有開創武俠世界之功,而集大成者當屬於金庸。就文壇地位而言,梁羽生雖不及金庸,但最高的敬意應給予已經羽化仙去的梁老!


誰說下降的?梁羽生一直是武俠小說三大宗師之一,和金庸古龍齊名的只有梁羽生,而我在心目中,梁羽生僅次於金庸,梁羽生比不上金庸的是故事結構布局以及人物塑造,但是文筆和古典文學功底梁羽生在武俠作家中無人能及!我特喜歡他的書,到處都是詩詞歌賦琴棋書畫,而且他把中華萬里河山寫的秀美無限,讀他的武俠,尤其進入一座座古典園林,桃花叢中,充滿了詩情畫意!還有一點,梁羽生是武俠作家中最倡導女權主義,女性獨立的,他筆下的女性有不依賴於男人和愛情而活的,還有女性直接作為第一主角,另外他對人物的心理描寫非常細膩,記得《散花女俠》里女主角於承珠對比張丹楓和鐵鏡心時的比喻,一副少女心事和情懷錶現的恰到好處!當然我聽過很多人說不喜歡梁羽生,是因為他的故事往往虎頭蛇尾,而且敘述拖沓,我也遇到過,比如《劍網塵絲》就是對話和回憶太多,我也讀著不舒服。可是作為古典文學和傳統文化的愛好者,依然對他的小說情有獨鍾。其實梁羽生不是不會寫故事,要不然他也不可能完成35部武俠小說,我覺得喜歡傳統文化的人應該不會排斥梁羽生吧,最後我發現梁羽生的女性讀者比較多,大概是他對女性情懷寫的比較細膩而且最尊重女性吧


梁羽生的文風沒有速度感,比較老派,現在這個時代喜歡的人比較少。但是梁羽生有一個優點,他在當年的武俠小說作者中是少有的尊重女性獨立意識的人,他的筆下創造了一系列有個性的女俠客的形象,比如白髮魔女,厲勝男,凌雲鳳,武玄霜,這些不依附男子,有獨立人格的女人非常有魅力。在今天這個女性消費導向的時代,梁的人物故事能挖掘出更多現代的東西。而這一點這也正是金庸小說中所沒有的。


說得再多,雖然很有道理,可最重要的,是沒有多少翻拍成電視劇,尤其這些年頭,早就塑造出多部經典的金庸系列射鵰,射鵰等還在不斷翻拍,古龍的陸小鳳,楚留香,小李飛刀等雖然比不上金庸系列卻也是真正的武俠第二人。至於梁羽生,看過多年武俠的人們當然都會了解他一些,可絕大多數人了解一部作品都是靠著電視劇的。

甚至絕大多數人了解射鵰,神鵰等知名作品,卻根本沒看過原著小說。

正如經典版西遊記讓《西遊記》這個ip無論價值還是名氣都十分強大,可實際上它和原著也差得太遠了。

電視劇為了種種需要都會不斷進行改編,絕大多數人通過電視劇了解西遊的人都不會知道,真正的西遊其實十分殘忍,血腥。連唐僧本人,都親手挖掉了殺父仇人劉洪的心,像豬八戒的殘忍,沙僧吃人的為常,孫悟空五短身材卻能被妖怪稱為可怕的臉。


在學校時看梁羽生的《冰川天女傳》《七劍下天山》等覺得好看,等年齡大了就覺得千篇一律,就是那麼回事,就象老農民評論戲曲;私定終身後花園,落難公子中狀元,不是姑娘招相公,就是奸賊害忠臣,奸臣怕的戲完。梁羽生書中的詩詞對聯水平不低,可看武俠小說的有幾人有興趣看這些,梁羽生書中情節太過平淡扡拉,人物性恪一成不變這一點比金大俠差遠了。金庸書中討人性國民性的剖析己經到了一流文學作品的水平,不也書中約人物已不能用簡單的好壞來分了。尤其是對那些未出場人物的沒置更增加了神密感。如黃裳,孤獨求敗,林朝英,夏雪宜,袁崇煥等。梁羽生的書適合中學時代認為世界非黑既白時閱讀,到了認識到社會複雜性時就會覺得太幼稚J。順便說一句,瓊瑤阿姨的小說也一樣。只不過是一樣的酒不一樣的瓶子罷了。


頭條放屁者越來越多,使人忍無可忍。而對於一位仙逝的長者肆意抹黑更是道德敗壞。關於金、梁、古在武俠小說地位名家早已定論實在不需要阿貓阿狗都來評論。我只說不通之處,什麼時候調查發現梁羽生地位下降的?有根據嗎?第二梁羽生五二年開始寫書,金庸五五年開始,都是同一時代,並非相差多少時間,所謂後來者超越對於今天來說這句話毫無意義,你五二年就開始看了?除非你殭屍轉生差不多。


我倒不這樣認為。我第一次看武俠是《射鵰英雄傳》。那時如饑似渴恨不得一夜看完。可以說是全身心的投入。然後是《雪山飛狐》沒看完。古龍的也看過辦部本。梁羽生的也看過一本的三分之一。但我看完了也就看完了。基本沒記住多少。然而我先前看過的《三俠劍》里的故事卻如數家珍。當代的武俠小說已經行成了一個套路。變換不大。只不過換了作者。看多了那股新鮮勁逐漸退去。現在消磨時間我都不會去看這類小說。記得瓊瑤的愛情小說在當時也很盛行。可是看多了。就不相信書中的故事了。公式加定律的東西總讓人感到膩煩。所以什麼類型的小說作者都不要去模仿別人。這樣的寫小說最後的結果是兩敗俱傷。先前的導師地位下降。後來的學生默默無聞。每天都吃一種飯。即使是山珍海味人也有厭倦的時候。所以我說不是梁羽生的地位下降了。是人們看武俠小說的興趣下降了。墊定當代武俠小說根基的可以說是梁羽生和金庸。古龍也算一個吧。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人都會記住。怎麼說梁羽生地位下降了呢?


推薦閱讀:

小議張丹楓
原來魯迅、梁羽生都是《金瓶梅》研究專家

TAG:梁羽生 | 武俠 | 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