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民軍制;戰國徵兵制;秦漢服役制;隋唐府兵制;宋募兵制;明世襲兵役制,內容是?


中國歷代實行的兵役制度,可概括為以下幾類:民軍制(夏、商、周),徵兵制(秦、漢),世兵制(三國、魏晉、南北朝、遼金及元代),府兵制(隋、唐代中期),募兵制(唐、宋、明、清後期),部落兵制(遼、金、元建立政權前),衛所兵制(明代前期),八旗兵制(清初世兵制衍變),綠營兵制(募兵制衍變)。【民軍制】夏、商、周時代,兵役寓於田制之中,有受田權利的成年男子,都有服兵役的義務,平時耕牧為民,戰時出征為兵。西周時規定每家出一人為「正卒」,隨時準備出征;其餘為 「羨卒」,服後備兵役。軍隊的核心由王家和貴族子弟組成。

【徵兵制】戰國時期,各國遂逐步實行郡縣徵兵制,它是周民軍制的沿襲與擴大。服役年限擴大為15歲至60歲。楚襄王時,齊攻楚東部(包括今南京地區)地區,楚大司馬昭常負責防守,準備「悉五尺(六尺為十五歲——編者注)之六十」,徵兵「三十餘萬」,可見小於15歲也可徵集。秦統一中國後,國力集中,戰爭相對減少,雖仍實行郡縣徵兵制,但有所發展。服役年限秦為17歲傅籍(登記)為更卒,20歲轉服兵役為正卒。漢為「年二十始傅」,「年二十三為正」。秦漢都是到60歲止役,但有爵位時,56歲即可止役。傅籍後為更卒,每年服徭役一月。服兵役稱正卒,服役兩年。正卒有材官、騎士、樓船士的區別,南京地區的正卒,多為樓船士。南唐保大二年(944),又正式實行徵兵制。徵發平民為鄉兵,每7戶征1人,其兵仗、器械,由7戶分攤購置。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之初,南京地區沿用清代的招募制,一直延續到直系軍閥孫傳芳統治時期。民國25年(1936),南京國民政府頒布「徵兵令」,推行民役法,實行徵兵制,規定:「男子年滿18歲至翌年1月1日起役,至年滿45歲之年12月31日除役」,但每年徵兵應徵者寥寥,最後只得按「三丁抽一」(兄弟3人的抽1人),「五丁抽二」的方法抽丁服役。民國34年(1945)後,國民黨當局為發動內戰,大量徵兵,抽籤制被取消,採取「抓壯丁」和買賣壯丁的強制辦法徵兵。【世兵制】三國時期,為防止強征或收降來的士兵逃亡、叛變,將士兵家屬聚居一處集中管理,嚴加控制,自然形成父亡子代、兄終弟及、世代為兵的軍戶。世兵制正式形成。西晉是世兵制全盛時期,中、外軍全部成員均來自軍戶世兵。至東晉時期世兵制已不能保證軍隊的兵源。除採用一切手段補充軍戶外,還實行募兵以擴大兵源。招募之兵與世兵不同,既非終身為兵,更非世代為兵。或者有事招募,事罷遣回;或者服役一定時間,至期複員。此外,募兵還有一定的入選條件,並給予相當的優惠待遇。東晉的募兵帶有志願兵性質,比世兵士氣較好、戰鬥力也較強。南朝初期,世兵制仍是正規兵役制度。但由於世兵社會地位卑賤,生活困苦,士氣極為低下。統治集團為鼓舞士氣、提高軍隊戰鬥力,往往以解除軍戶為手段。劉劭曾「焚京都(今南京市——編者注)軍籍,置立郡縣,悉同司隸為民」。劉道濟曾「免吳兵三十六營以為平民,分立宋興、宋寧二郡」。劉義隆為帝後,也曾將積極擁護劉宋王朝的一部「軍戶免為平民」。軍戶數量有限,屢改民戶,加以逃亡和戰爭損耗,日趨減少。不得不採用募兵。不僅各地鎮將「廣募義勇,置為部曲」,居住於京師(南京)的各將軍,不論是否有統兵之職,也都各自募兵。皇帝直接控制的台軍,還設有募兵的專門機構「台坊」,長期招募,以補台軍缺額。戰爭緊張時,亦實行強制徵兵。至梁、陳時,募、征之兵的社會地位亦逐步下降,皇帝詔書中將「兵、騶、奴婢」並列。士兵大量逃亡。採用嚴刑峻法,亦難制止。梁規定士兵一人逃亡,一家補兵,「合家又叛(逃——編者注),則取同籍,同籍又叛,則取比伍,比伍又叛,則望村而取。一人有犯,則合村皆空」。以致「發召兵士,皆面鎖械,不爾便即逃散」。至陳時,世兵制已實際消失。元代實行徵兵制基礎上的世兵制。被征為軍人的全家即為軍戶,不得更改,父死子繼,世代為兵,戶絕者征別民以補之。凡屬軍戶,應出成丁男子一人至指定地點當兵。如逃亡則以次丁補之。兵丁的軍馬、兵仗及日常生活費用,除口糧外,均自身負擔。為保證漢軍軍人應役,實行正、貼戶制。以兩三戶或四、五戶合併出一兵,丁力強者充軍,其家稱正軍戶,亦稱軍頭,弱者出錢津貼正軍戶,供購置裝備等之用,稱貼軍戶。【府兵制】府兵制是在世兵制和徵兵制基礎上發展而來,形成於隋。最初挑選勇壯農民當兵,平時仍從事生產,免其本身「租庸調」(唐初來自人丁的主要稅源),利用農閑從事軍事訓練。平時戰時均由各級軍官督率,自立軍籍,不入地方戶籍。規定3歲以下為黃,10歲以下為小,17歲以下為中,18歲以上為丁,丁開始服兵役,60歲為老,老則止役。役齡內府兵,輪番服現役。未服現役的兵,由管理軍戶的軍坊坊主或鄉團團主領導。平時定時、定期集中訓練,有事則應召從軍出征,至隋開皇三年(583),改為21歲開始服兵役,縮短三年役期。開皇十年,軍戶改為編入民戶,只有在民丁征入軍府服役後才歸軍府管轄。並將止役年齡改為50歲。這種兵農合一的兵役制度,建立在均田制基礎之上。全國設十二衛府分統全國軍隊,應服役的府兵,分隸各地軍府。軍府稱鷹揚府。唐代沿襲隋制,各地軍府改稱折衝府,府兵服役年限,初沿隋制,玄宗時(712~756)一度改為25歲服役,50歲止役。【募兵制】唐代中期以後,府兵制逐漸衰敗,遂實行募兵制。至五代時,募兵、徵兵完全取代府兵制。應募入伍的士兵,在臉、手、臂等處刺字染墨,終身不退,以防止逃亡。北宋兵源,主要靠招募,實行募兵制。招兵時,據兵之身材高矮,確定分隸上、中、下禁軍和廂軍。每年進行挑選,根據體力技術,優者上升,廂軍升禁軍,禁軍升上軍,上軍升班直;劣者下降軍級,或為「小分」(半俸)「剩員」(另外組編成營)。剩員多為曾立有戰功人員,衣糧為原來之半,終養其身。南宋基本沿襲北宋兵役制度,仍以募兵為主。

【世襲兵役制】是明清時期的

【衛所兵制】明代,採用唐府兵制的形式、元世兵制的內容,結合秦漢以來的屯田制,實行衛所兵制。弘治七年(1494),以徵兵成立民壯隊伍,頒行簽民壯法,以里(110戶為1里)為徵兵單位,州縣七八百里以上者每里簽兵2人,五百里者簽3人,三百里者簽4人,百里以上者簽5人。平時由都司或衛所訓練,戰時發給行糧,聽調出征。嘉靖二十二年(1543),「增州縣民壯額,大者千人,次六七百,小者五百」(《明史·兵志》)。至隆慶時期(1567~1572)實行父子三人籍一子,兄弟三人籍一弟的辦法,每年進行3個月的訓練,不願者可交費於官,由官代募,變為「征銀以充招募」。【八旗和綠營兵制】清代前期實行八旗和綠營兵制。八旗兵丁為世兵制,「人盡為兵,世代相襲」。耕戰結合和旗兵世襲為八旗兵役制度之特點。綠營為募兵制。但一經入伍,即編入兵籍,終身為兵。綠營兵規定一律募本地人充任,不得由外地或無固定籍貫之人充任。綠營按額定人員規定一定的比例,發給兵丁的部分子弟每月五錢餉銀,稱為余丁。由於余丁較多,很少另募,以致不少綠營兵數代當兵,形成「親族相承,視同世業」,已由募兵制轉化成世兵制。清朝中期以後,八旗、綠營相繼因腐敗而失去戰鬥力,勇營成為經制軍。湘軍、淮軍以及防軍,均實行募兵制。採取兵自招、將親選、先選將、後募兵的方式。至清朝末期,湘、淮、防、練軍相繼裁撤或因腐敗而失去戰鬥力。清廷開始仿效西法,建設新軍。新軍系合成軍隊,對官兵的選用要求較嚴。軍官必須在陸軍學堂畢業。士兵則實行義務兵與選募相結合的兵役制度。《新軍制方案》中,有關於徵集、入伍、複員、轉役、軍官退伍等兵役制度。南京徵兵分局規定應徵兵丁年16歲以上、25歲以下,身高四尺六寸以上。凡五官不全、體弱、手舉不能及百斤及有暗疾者不取。還要求來歷清楚、應募時須報三代家屬住址和指紋箕斗數目。凡吸食鴉片、犯有罪案和城市遊民一律不取。


推薦閱讀:

【百家講壇】 國史通鑒【春秋戰國篇】(五)一鳴驚人

TAG:文化 | 秦漢 | 春秋戰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