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王朝強盛一時,北魏石窟、石刻非常有名,但是它的金銅佛像存世量大嗎?如何辨別?
亦文亦物談古迹藝術:北魏石窟如此有名,金銅佛像怎麼如此少見?該如何辨別?
(感謝邀請,本文約1141字,閱讀需用時4分鐘)
我國金銅佛像的造像歷史由來已久,它們往往造型生動,製作精良,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後收藏價值,但長久以來卻被藝術品市場忽略,直到2000年後才有質的提升。
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佛教題材的東西在收藏界原先相對較冷僻,普通收藏者知之甚少,也不遠涉及。但隨著佛教題熱度的重溫,這一類以往要歸入「雜項」的收藏也逐漸成了香饃饃,因而有了新的分類名稱:佛教造像。
2006年,香港蘇富比秋拍上,一尊名為「明代永樂鎏金釋迦佛坐像」作品以1.2億港幣成交,創下了當年佛教藝術品拍賣的世界最高紀錄。2013年,蘇富比還也拍賣同名的一件佛像,這次的價格為2.36億港幣,此後各大拍賣會價格屢創新高,金銅佛像聲名鵲起。
但是,當前成交的金銅佛像多為明代、清代作品,較之再早一點的時期則幾乎沒有,這說明此類文物之前一直不太流行,存世量確實特別少。
北魏年間的石刻、石窟不少,規模宏大,造像巨壯,但提到北魏王朝的金銅佛像,一般收藏者又似乎完全沒有概念的樣子。那麼,北魏王朝的金銅佛像到底有沒有呢?它的藝術價值和鑒賞特點又是什麼呢?目前,存世的北魏金銅佛像中,有明確紀年的還真不算多,以太平真君元年(公元440年)的朱雄造坐佛像和太平真君四年(公元443年)的菀申造立佛像和太平真君五年(公元444年)銅立像為代表。
北魏早期金銅佛像,深深的受到印度笈多王朝的藝術影響,佛像面容非常像今天的印度人,額頭寬大,耳朵高垂,身穿通肩大衣,衣服緊緊貼在身體上,體現著佛像的壯美。
這個時期的造像特別少,是因為緊接著在太平真君七年,北魏太武帝就宣布滅佛了,佛教造像被大批量焚毀,流傳下來的那就是窖藏類比較多,可謂鳳毛麟角。
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間,佛法重興,金銅佛像再一次達到高峰,這時的作品被稱為「太和式」,佛像的髮髻呈波浪式,身穿袒右袈裟,有的背後還出現了大面積的背光,上面還有火焰紋,佛像或立或坐,分布在四足方座上,一定要注意,這個時期的造像是方座而並無蓮台。
當然,以上說法也並非能概況北魏的全部情況,北魏後期造像確實走向了瘦骨清像,佛座上的人物也逐漸成組出現,一佛二菩薩二弟子成為主流,在出土實物方面也有考古例證,不過流失海外的不少,其他有名的則多數集中在北京,名單如下,供有心人查訪:
1、 阿行造觀音立像 太和十三年(河北省博物院藏)
2、 劉遺通兄弟造觀音立像,太和六年(美國菲利爾博物館藏)
3、 吳道興造觀音立像,太和二十二年(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4、 吳洛宗造觀世音立像,太和十一年(故宮博物院藏)
5、 趙*造觀音立像,日本私人收藏
6、 郭武曦造觀音立像,故宮博物院藏
7、 比丘僧慧教造觀音立像,日本藏家收藏
關注【亦文亦物】,實地考察山西國寶,看更多頂級經典文物、古迹藝術
謝邀!你這問題牽涉到歷史、地理、文物、考古等多方面的知識,本人知識淺薄,回答不上了,抱歉!
北魏佛像一般山東青州比較多,青州博物館是全國收藏北魏佛像最多的博物館。目前市面上很難見到北魏佛像,尤其是保存完好的佛像。物以惜為貴,所以很難用具體的價格來衡量其價值。但我記得青島典藏拍賣公司辦公室內就供奉一尊北魏佛像,是青州早些年時候出土的,後來被青島藏家收藏了,再後來流轉到青島典藏公司。你可以問問看看他們對這些比較諒解。
謝邀回答問題,對不起,我對北魏時期的金屬佛像方面知之甚少,不能答覆您,實在是很抱歉。
感謝邀答,也清接受我的歉意。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