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舌戰群儒是真的嗎?
說起諸葛亮在江東的所作所為,大家第一反應通常都是舌戰群儒。
這個故事是虛構的,因為不見於正史。然而在我看來,即使不從史書中找答案,舌戰群儒的故事也不能相信。
所謂辯論,並不是用道理壓倒對方,因為這是無法做到的事。辯論的輸贏,在於聲音的大小,或者說在於己方人數的多寡。
在文學故事和政治宣傳中,我們相信諸葛亮可以談笑間讓江東謀士們啞口無言。可大家只要經常光顧互聯網論壇就會明白,通過辯論讓對方啞口無言的情景,似乎從來都沒有出現過。因為無論你多有道理,總有人能夠想方設法地噴你。
回到舌戰群儒的話題本身來看,曹操到底是漢臣還是漢賊?這是爭不出結果的,因為正反方都能找到大量的理由來證明自己正確。既然這一點爭不出結果,那麼接下來的衍生話題,諸如「歸順曹操是不是正確」、「曹操的軍隊是不是很強」等等,也沒有繼續辯論的必要了。
無論是投降曹操還是抵抗曹操,主要的出發點永遠都是對於自身利益的判斷。但拿到檯面上去說,所有人都不會提利益兩字。所以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正反雙方辯論得精彩激烈,雙方似乎都有道理,這就是因為雙方的利益點不同。而一旦利益點不同,就永遠不要指望能夠用言語來征服對方。
再看看身份,張昭是什麼身份?諸葛亮是什麼身份?他們之間如果要辯論,通常也是隔空交戰,坐在一起的時候通常都是一團和氣的。
大家想想那些喜歡在互聯網相互攻擊的明星,他們在互聯網互相攻擊,但生活中見面,大多都會選擇無視對方,有誰見過他們在面對面的時候爭得不可開交呢?這裡涉及到面子的問題,大庭廣眾之下互相撕咬實在有失風度。
真正能夠幫助江東諸臣分出勝負的,只能是既定事實。能不能戰勝曹操?別拿嘴說,自己體驗一番就知道了。
當孫權決定聯合劉備抵抗曹操的時候,跟大家玩什麼舌戰群儒了嗎?沒有。孫權直接把刀抽出來砍掉桌角,然後告訴大家:「誰敢再說投降,這就是他的下場。」
舌戰群儒誰贏了?當然是孫權贏了;這證明孫權口才極佳嗎?當然不是。
如果孫權砍掉桌角的同時說:「誰敢再說抵抗曹丞相,這就是他的下場。」諸葛亮就是再能說,又有什麼用呢?
批判的武器,永遠代替不了武器的批判。
只有明白了這個道理,我們才能正確地評估諸葛亮的功勞有多大。諸葛亮之所以能夠為劉備集團立下聯孫抗曹的大功,絕不是因為他口才一流,而是他統戰工作的水平一流。
第一,諸葛亮必須想辦法團結江東主戰派,溝通思想,統一認識。只要主戰派能夠團結統一,投降派的氣焰就不敢太囂張。而一旦主戰派們也是各自為戰,自然容易被投降派逐個擊破。
第二,積極拉攏和說服中立派。這需要持久的耐心,就如某廣告幾十年如一日的洗腦一樣,只要一提起這個產品,廣告詞自然而然會從你的腦海中蹦出來。諸葛亮就是希望中立派一聽見曹操的名字,立刻就能想到諸葛亮對曹操的負面評價。雖然不至於讓中立派倒向主戰派,但至少會對主戰派抱以同情之心。
第三,等到大勢已定的時候,再想辦法溝通孫權。讓孫權明白,江東的主戰派是可以大用的。屆時不用諸葛亮多說,孫權自然會抽刀讓投降派閉嘴,諸葛亮的工作就算圓滿完成了。
如果諸葛亮不能理清思路,做好上述三件事,那他的口才再好也是無用的。
喜歡玩辯論的朋友請記住一個真理:只要支持你的人足夠多,你就算胡說八道也會被當做宇宙真理。任何敢於反對你的人,都將被你的支持者打倒,這就叫「言出法隨」。
辯論賽和輿論戰其實都是一回事,誰人多誰心齊,誰就能搶佔高點。
能夠體現諸葛亮工作成效的,就是孫權的態度。孫權的態度是怎樣的?很多人說:孫權一直猶豫不決,是魯肅、周瑜和諸葛亮堅定了他的決心。
這句話對一半,後半句對,前半句錯。
堅定孫權抗曹決心的人,的確是魯肅、周瑜和諸葛亮,但孫權並沒有猶豫不決。因為孫權從未想過投降,而是在等待支持者現身。
正如魯肅說的那樣:我們當臣子的人投降,不會有太大損失,因為曹操還需要我們幫他繼續治理江東。但孫權是主公,只要孫權投降,就永遠不會再有稱孤道寡的可能了。
這個道理難懂嗎?通俗易懂!孫權不明白嗎?如果孫權連這個道理都不明白,他的智商該有多低呀?
但孫權不能主動站出來說我們應該抵抗,因為當時的江東,並沒有足夠分量的人物站出來為主戰派說話,整個江東都是一片投降論調。如果孫權在這個時候站出來說要抵抗,等於自己走到了大批投降派的對面。且不說以後到底是投降還是抵抗,就算真的決定抵抗曹操了,那孫權用誰來工作呢?大批文臣都被逼到對立面了。
很多時候,政治人物說的話其實都是廢話。表面聽起來非常高明,但其中的道理就是初中生也能想明白,這種話有什麼高明之處呢?
解讀政治人物的話,是要根據他這番表態所體現的意圖。前文寫劉備初見諸葛亮的時候我就說過,劉備和諸葛亮談了什麼,其實不重要。因為雙方初次見面,不可能說什麼高度機密的內容。但劉備和諸葛亮見面這件事才是最重要的,因為這說明劉備開始了和荊州少壯派的接觸,而荊州少壯派也積極響應了劉備。
這種行為,比什麼話都管用。
魯肅說:主公不能投降,投降你就沒機會稱孤道寡了;諸葛亮說:將軍不能投降,我主公劉備是大英雄,絕對值得依靠;周瑜說:主公不能投降,我要收拾曹操,簡直輕而易舉。
政治上肯定,外交上肯定,軍事上肯定,這三位表達了同一個態度:你做決定吧,我們無條件支持你!孫權有了這樣的支持,還有哪個投降派能威脅孫權呢?於是孫權直接拍板,弄死曹賊!
你的決策是否正確?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決策能否得到重量級下屬的支持。如果得不到這樣的支持,你的任何決策都沒有施行的可能。
謝邀。
蜀漢武鄉侯、丞相諸葛亮一生輔佐昭烈帝劉備、後主劉禪,可謂鞠躬盡瘁,更因《三國演義》的傳播,在民間有極高的美譽,「舌戰群儒」就出自《三國演義》「第043回 諸葛亮舌戰群儒 魯子敬力排眾議」。
這段記載實在是太過精彩,悅史君當年看書和電視劇的時候,都忍不住為諸葛亮的慷慨激昂多次點贊。
然而,這個事情的真真假假,悅史君給大家一一剖析。
第一,《三國演義》版本
在《三國演義》中,魯肅將諸葛亮帶到大堂上時,諸葛亮先後與張昭、虞翻、步騭、薛綜、陸績、嚴畯、程德樞等人激辯,最後的結果是「眾人見孔明對答如流,盡皆失色」。
悅史君舉諸葛亮與張昭這段最精彩的例子,大家感受一下:
肅乃引孔明至幕下。早見張昭、顧雍等一班文武二十餘人,峨冠博帶,整衣端坐。孔明逐一相見,各問姓名。施禮已畢,坐於客位。張昭等見孔明丰神飄灑,器宇軒昂,料道此人必來遊說。
張昭先以言挑之曰:「昭乃江東微末之士,久聞先生高卧隆中,自比管、樂。此語果有之乎?」孔明曰:「此亮平生小可之比也。」昭曰:「近聞劉豫州三顧先生於草廬之中,幸得先生,以為『如魚得水』,思欲席捲荊襄。今一旦以屬曹操,未審是何主見?」孔明自思張昭乃孫權手下第一個謀士,若不先難倒他,如何說得孫權,遂答曰:「吾觀取漢上之地,易如反掌。我主劉豫州躬行仁義,不忍奪同宗之基業,故力辭之。劉琮孺子,聽信佞言,暗自投降,致使曹操得以猖獗。今我主屯兵江夏,別有良圖,非等閑可知也。」昭曰:「若此,是先生言行相違也。先生自比管、樂——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樂毅扶持微弱之燕,下齊七十餘城:此二人者,真濟世之才也。先生在草廬之中,但笑傲風月,抱膝危坐。今既從事劉豫州,當為生靈興利除害,剿滅亂賊。且劉豫州未得先生之前,尚且縱橫寰宇,割據城池;今得先生,人皆仰望。雖三尺童蒙,亦謂彪虎生翼,將見漢室復興,曹氏即滅矣。朝廷舊臣,山林隱士,無不拭目而待:以為拂高天之雲翳,仰日月之光輝,拯民於水火之中,措天下於衽席之上,在此時也。何先生自歸豫州,曹兵一出,棄甲拋戈,望風而竄;上不能報劉表以安庶民,下不能輔孤子而據疆土;乃棄新野,走樊城,敗當陽,奔夏口,無容身之地:是豫州既得先生之後,反不如其初也。管仲、樂毅,果如是乎?愚直之言,幸勿見怪!」孔明聽罷,啞然而笑曰:「鵬飛萬里,其志豈群鳥能識哉?譬如人染沉痾,當先用糜粥以飲之,和葯以服之;待其腑臟調和,形體漸安,然後用肉食以補之,猛葯以治之:則病根盡去,人得全生也。若不待氣脈和緩,便以猛葯厚味,欲求安保,誠為難矣。吾主劉豫州,向日軍敗於汝南,寄跡劉表,兵不滿千,將止關、張、趙雲而已:此正如病勢尫羸已極之時也,新野山僻小縣,人民稀少,糧食鮮薄,豫州不過暫藉以容身,豈真將坐守於此耶?夫以甲兵不完,城郭不固,軍不經練,糧不繼日,然而博望燒屯,白河用水,使夏侯惇,曹仁輩心驚膽裂:竊謂管仲、樂毅之用兵,未必過此。至於劉琮降操,豫州實出不知;且又不忍乘亂奪同宗之基業,此真大仁大義也。當陽之敗,豫州見有數十萬赴義之民,扶老攜幼相隨,不忍棄之,日行十里,不思進取江陵,甘與同敗,此亦大仁大義也。寡不敵眾,勝負乃其常事。昔高皇數敗於項羽,而垓下一戰成功,此非韓信之良謀乎?夫信久事高皇,未嘗累勝。蓋國家大計,社稷安危,是有主謀。非比誇辯之徒,虛譽欺人:坐議立談,無人可及;臨機應變,百無一能。——誠為天下笑耳!」這一篇言語,說得張昭並無一言回答。
而這番激辯最後被黃蓋打斷,隨後黃蓋和魯肅帶諸葛亮去見孫權,諸葛亮與孫權的對答也是非常精彩的:
獻茶已畢,孫權曰:「多聞魯子敬談足下之才,今幸得相見,敢求教益。」
孔明曰:「不才無 學,有辱明問。」權曰:「足下近在新野,佐劉豫州與曹操決戰,必深知彼軍虛實。」孔明曰:「劉豫州兵微將寡,更兼新野城小無糧,安能與曹操相持。」權曰:「曹兵共有多少?」孔明曰:「馬步水軍,約有一百餘萬。」權曰:「莫非詐乎?」孔明曰:「非詐也。曹操就兗州已有青州軍二十萬;平了袁紹,又得五六十萬;中原新招之兵三四十萬;今又得荊州之軍二三十萬:以此計之,不下一百五十萬。亮以百萬言之,恐驚江東之士也。」魯肅在旁,聞言失色,以目視孔明;孔明只做不見。權曰:「曹操部下戰將,還有多少?」孔明曰:「足智多謀之士,能征慣戰之將,何止一二千人。」權曰:「今曹操平了荊、楚,復有遠圖乎?」
孔明曰:「即今沿江下寨,準備戰船,不欲圖江東,待取何地?」權曰:「若彼有吞併之意,戰與不戰,請足下為我一決。」孔明曰:「亮有一言,但恐將軍不肯聽從。」權曰:「願聞高論。」孔明曰:「向者宇內大亂,故將軍起江東,劉豫州收眾漢南,與曹操並爭天下。今操芟除大難,略已平矣;近又新破荊州,威震海內;縱有英雄,無用武之地:故豫州遁逃至此。願將軍量力而處之: 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不如早與之絕;若其不能,何不從眾謀士之論, 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權未及答。孔明又曰:「將軍外托服從之名,內懷疑貳之見,事急而不斷,禍至無日矣!」權曰:「誠如君言,劉豫州何不降操?」 孔明曰:「昔田橫,齊之壯士耳,猶守義不辱。況劉豫州王室之胄,英才蓋世, 眾士仰慕。事之不濟,此乃天也。又安能屈處人下乎!」 孫權聽了孔明此言,不覺勃然變色,拂衣而起,退入後堂。……
便同魯肅重複出堂,再請孔明敘話。權見孔明,謝曰:「適來冒瀆威嚴,幸勿見罪。」孔明亦謝曰:「亮言語冒犯,望乞恕罪。」權邀孔明入後堂,置酒相待。數巡之後,權曰:「曹操平生所惡者:呂布、劉表、袁紹、袁術、豫州與孤耳。今數雄已滅,獨豫州與孤尚存。孤不能以全吳之地,受制於人。吾計決矣。非劉豫州莫與當曹操者;然豫州新敗之後,安能抗此難乎?」孔明曰:「豫州雖新敗,然關雲長猶率精兵萬人;劉琦領江夏戰士,亦不下萬人。曹操之眾,遠來疲憊;近追豫州,輕騎一日夜行三百里,此所謂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者也。且北方之人,不習水戰。荊州士民附操者,迫於勢耳,非本心也。今將軍誠能與豫州協力同心,破曹軍必矣。操軍破,必北還,則荊、吳之勢強,而鼎足之形成 矣。成敗之機,在於今日。惟將軍裁之。」
那麼,史書上到底是怎麼說的呢?
第二,《三國志》版本
《三國志》「卷三十五 蜀書五 諸葛亮傳第五」記載:
時權擁軍在柴桑,觀望成敗,亮說權曰:「海內大亂,將軍起兵據有江東,劉豫州亦收眾漢南,與曹操並爭天下。今操芟夷大難,略已平矣,遂破荊州,威震四海。英雄無所用武,故豫州遁逃至此。將軍量力而處之: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不如早與之絕;若不能當,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今將軍外託服從之名,而內懷猶豫之計,事急而不斷,禍至無日矣!」
權曰:「苟如君言,劉豫州何不遂事之乎?」亮曰:「田橫,齊之壯士耳,猶守義不辱,況劉豫州王室之胄,英才蓋世,眾士慕仰,若水之歸海,若事之不濟,此乃天也,安能復為之下乎!」權勃然曰:「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十萬之眾,受制於人。吾計決矣!非劉豫州莫可以當曹操者,然豫州新敗之後,安能抗此難乎?」
亮曰:「豫州軍雖敗於長阪,今戰士還者及關羽水軍精甲萬人,劉琦合江夏戰士亦不下萬人。曹操之眾,遠來疲弊,聞追豫州,輕騎一日一夜行三百餘里,此所謂『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將軍』。且北方之人,不習水戰;又荊州之民附操者,偪兵勢耳,非心服也。今將軍誠能命猛將統兵數萬,與豫州協規同力,破操軍必矣。操軍破,必北還,如此則荊、吳之勢強,鼎足之形成矣。成敗之機,在於今日。」權大悅,即遣周瑜、程普、魯肅等水軍三萬,隨亮詣先主,并力拒曹公。
在諸葛亮的傳記里,並沒有提到任何與東吳大臣們的辯論,只有與孫權的部分吻合。
《三國志》「卷四十七 吳書二 吳主傳第二」記載:
是時曹公新得表眾,形勢甚盛,諸議者皆望風畏懼,多勸權迎之。惟瑜、肅執拒之議,意與權同。瑜、普為左右督,各領萬人,與備俱進,遇於赤壁,大破曹公軍。
在孫權的傳記中,只是有不少大臣勸說孫權投降曹操,周瑜、魯肅反對,但這只是東吳君臣間的辯論,與諸葛亮無關。
《三國志》張昭、虞翻、步騭、薛綜、陸績、嚴畯、程德樞等人的傳記中,沒有任何與諸葛亮接觸的隻言片語。
因此,諸葛亮舌戰群儒除了與孫權的一部分,其他的精彩只是羅貫中老先生的總結和妙筆生花。
但,悅史君覺得雖然不是史實,但真的是非常值得一讀!
作者:悅史君(資深媒體人,文史專家,作家,多平台簽約作者,書評人,文學專欄主編 公眾號:歷史這樣說)
寫有趣的歷史,講真實的傳奇……
我是悅史君,2018我們一起努力!
小說中孔明舌戰群儒確實很精彩,但車邏輯怎麼記得《三國志》里疑似舌戰群儒的是那個套馬杆的漢子諸葛恪呢,就是那個驢臉諸葛瑾的兒子。
話說諸葛恪這個小夥子,從小就機智的不要不要的,並且東吳論嘴皮子溜他稱第二當時沒人敢稱第一,年輕時的諸葛恪也比較愛出風頭,其生平故事裡也有巧言「拿下」孫權、張昭、范慎等人的記載,也算得上間接的舌戰群儒了(反正就是腦子好,懂得隨機應變,能應對各種辯論話題)。而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為了說服吳主和自家皇叔聯合起來抗曹隻身去東吳求聯合,東吳的謀士們普遍保守,甚至有陣陣投降的氣息。但孔明憑藉自己的個人魅力和三觀將東吳的一幫老頭子們「懟」的服服貼貼,終於兩家決定聯合抗曹,這個經典的故事也被我們代代傳頌著。
在歷史上諸葛亮去談和時可就沒有那麼多東吳的謀士陪他嘮嗑了,其舌戰的對象只有孫權一人。諸葛亮和孫權年齡相仿,自然腹黑的孫權願意聽他說話(孫權當時可能在想:我的天哪,終於不用聽張昭bb了,還是同齡人沒代溝啊),而諸葛亮也是「直搗黃龍」,告訴孫權說你快完蛋了,孫權倒是很淡定,言外之意說滅也是先滅你家主公,孤地理位置好,還有十萬兵馬,不怕!之後諸葛亮就耐心的給孫權講這其中的利害關係,終於說動了孫權,決定試試看能不能把曹操趕回北方。
完了,就這麼簡單,並沒有小說中那樣的跌宕起伏。
在元代的《三國志平話》中,這一段故事就稍微有點變化了,此時的諸葛亮不但對不識趣的張昭大吼,還殺了曹操的來使,,使得孫權不得不去抗曹,一點都不儒雅啊。而羅貫中或許是參考了平話當中的片段,又為了美化孔明,就在小說中寫下了一出教科書般的舌戰群儒「辯論賽」了。
文/車邏輯的邏輯
大外交官諸葛亮
諸葛亮「舌戰群儒」是小說《三國演義》中的精彩章節。可在真實的三國歷史上,諸葛亮「舌戰群儒」卻沒有發生過,屬於小說家羅貫中在其作品中的藝術誇張、渲染杜撰。
面對曹操率軍大舉南侵荊州的不利局勢,諸葛亮親赴東吳,以「三寸不爛之舌」說服猶豫不決的吳主孫權和劉備聯合起來共同抗拒咄咄逼人的曹操,這確實是歷史事實,但他「舌戰群儒」的戲劇性場景卻不曾發生過。
話說曹操在官渡大破袁紹後,即刻揮師南下,攻伐荊州。劉表的繼承人劉琮見曹軍大舉襲來,慌了手腳,他聽了王粲的遊說,遂不戰而降,使曹操不費一兵一卒便輕易取了荊州。駐軍樊城的劉備獲悉這個消息,忙率軍南走,來到夏口(漢口)。
諸葛亮建議道:「如今事態危急,請將軍立即派我到江東孫權哪兒去求援」!此刻,孫權正領軍據守柴桑(今江西九江),採取「坐山觀虎鬥」的態勢。
諸葛亮披星戴月地坐船趕到柴桑遊說孫權道:「當今海內局勢大亂,孫將軍起兵佔據江東(長江以東),劉豫州(劉備時為豫州牧左將軍)也興兵收復了漢水以南的一些地方,和曹操競爭天下」。
他接著說:「現在曹操平定北方,又乘勢奪得荊州,可稱威震四海啊。曹操實力雄厚,一路勢如破竹,局勢變化如此之快,很難逆轉,致使一介英雄無用武之地,所以劉豫州才流亡至此啊」。
「願孫將軍您好好衡量衡量自己的實力,好好審視一下擺在眼前的情勢。如果您能集結東吳部眾,舉兵和雄踞北方的曹操對抗,那還不如早點和他徹底決裂;要是您覺得無法和曹操的百萬雄兵抗衡,那您最好按兵不動,坐觀成敗,或乾脆向北俯首稱臣算了?!我觀察如今的您,對外假稱服從曹操,其實內心猶豫不決,舉棋不定;像您這般優柔寡斷,不能應付、解決一絲一毫的危機, 塌天之禍即將臨頭了」!
孫權懟道:「既如此說,那你家劉豫州為何不立即投降曹操呢」?
諸葛亮答曰:「劉豫州是漢室後裔,他英才蓋世,深得百姓和士卒的仰慕、擁戴。如果他興復漢室的事業不成功,也只能歸於天意,哪有反過頭去投降曹操,屈居其下的道理」?孫權聽後,勃然變色道:「我可不願率東吳十萬之眾和獻上寶貴的土地去受制於人啊!我意已決。曹操人多勢眾,劉豫州又新敗於他手,怎麼克服當下面臨的嚴重困難,實在很棘手啊」。
諸葛亮見孫權已被說動幾分,且已聲明他不願降曹,心中有了底。
他趕緊接著說道:「劉豫州雖然在長坂坡吃了敗仗,但關羽率領的水軍和生還的士卒加起來還有上萬精銳。劉琦統領的江夏兵也不下萬人。曹操的軍隊雖然人數眾多,但從北方長途跋涉而來早已疲憊不堪,他手下最精銳的『 虎豹騎』在追擊劉豫州時,一天一夜要馳奔300餘里 。這已是強弩之末的徵兆了,此乃兵家之大忌 」。
「況且,曹軍將士都是北方人,本就不諳水戰,一上船就迷糊。再說荊州軍民歸附曹操,實在是迫於其大兵壓境的形勢,絕不是真心服從。只要將軍您調兵遣將,派數萬人馬和劉豫州聯合抗曹,遠道而來的曹操大軍必敗」。
諸葛亮還對孫權認真分析道 ,一旦擊敗曹操,他勢必引敗軍北歸。如此一來,孫吳、荊州的勢力就會強盛起來,鼎足而立,三分天下的局面也就自然而然的形成了。
他特彆強調:「整個事情的走向與成敗,就看將軍您今天的決定了」。孫權聽後,心裡很高興,也很振奮,亦增強了他戰勝曹操的信心。他決定在部下中徵詢意見,以統一認識、一致行動。恰在此時,曹操下來的戰書送達,孫權看罷內心大恐,不但他自己又遲疑不決起來,而且他「以書示群臣,莫不響震失色」。孫權的手下立即分成兩派:以張昭、秦松為首的主降派和以周瑜、魯肅為首的主戰派。兩派激辯不休,一時間誰也說服不了誰。
幸好大都督周瑜是個堅定的主戰派,他力排眾議,耐心說服孫權聯劉抗曹。孫權堅定決心後,派遣周瑜、程普、魯肅率領三萬水軍,隨諸葛亮赴夏口一帶去見劉備。孫、劉兩家軍隊聯合起來,積極準備,奮力抗拒曹操大軍。
建安十三年(208年)11月,「赤壁之戰」爆發。周瑜利用東南風起對曹軍船陣施以火攻,然後水陸並進,乘勢衝殺,曹軍大敗,「人馬燒溺死者甚眾」。孫、劉聯軍乘勝掩殺,追殲潰逃中的曹軍,一直追到南郡。曹操引殘軍退至鄴城(河南臨漳),再也無力南進。赤壁之戰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以弱贏強的經典戰例。赤壁之戰的完勝,也是諸葛亮聯吳抗曹的勝利,是他制定「外結好孫權」之策的一次成功實踐。這次勝利,保存了早已危若累卵的劉備集團的實力,也為日後劉備立足荊州、進取益州、最終三分天下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諸葛亮舌戰群儒雖不是真實歷史,但他說服孫權聯劉抗曹卻真有其事,是毋庸置疑的歷史事實。
【答題寫作不易 剽竊必究】【插圖源自網路】
18載商業運營,因為熱愛,所以執著;因為專註,所以專業!南疆商務群英匯就是我!
個人認為,舌戰群儒確有其事,但不可能是諸葛亮,按歷史所知輪廓來說,我覺得更應該是周瑜。
200年,孫策遇刺,臨終將軍國大事託付於孫權,此時東吳內憂外患,年僅18歲的孫權根本無法穩定全局,這時,周瑜攜同張昭、呂范、程普,以君臣之禮相待,使得他人不敢再有異議,這才將局勢穩定下來。
202年,官渡之戰後,曹操勢力猛增,兵威日盛,以挾天子之便下書要孫權將孩子送去做人質,孫權雖是不肯,但奈何與群臣商議均不能決斷,這時又是周瑜立場堅定,堅決反對。曹操得知這一情況後,派出蔣干想說服周瑜為己所用,但被周瑜光明磊落地拒絕了。
曹操後來北方統一後,進而佔領荊州,兵鋒直指江東,揚言「奉旨南征,大軍八十萬,會獵江東」,東吳震動,持降曹論者不計其數,就連長史張昭也在其中,他們說:「曹公豺虎也,然託名漢相,挾天子以征四方,動以朝廷為辭,今日拒之,事更不順,且將軍大勢可以拒操者,長江也。今操得荊州,奄有其地。劉表治水軍,蒙沖鬥艦,乃以千數,操悉浮以沿江,兼有步兵,水陸俱下。此為長江之險,已與我共之矣。而勢力眾寡,又不可論。愚謂大計不如迎之」(《三國志·吳書·周瑜傳》)。孫權雖是不願降曹,但因年輕歷淺,在群臣之中更無那樣大的魄力來斷然拒絕大從數人的建議,在是戰是降之間游弋,於是持抗曹論的魯肅見此情形,不得不建議孫權將周瑜從外地召回。
魯肅,我們都知道,也是一個相當有戰略眼光的人,在周瑜去世後,也曾一統江東兵馬,成為大都督,這時,這樣建議的目的很簡單:一、給孫權一定的時間來認真思考,緩解當前降曹者群情激昂的重壓;二、相信周瑜會持堅決抗曹的立場;三、希望藉助周瑜之力,來力挽狂瀾,打擊降曹論的囂張氣焰,從而堅定孫權抗曹的決心;四、及時做好戰爭準備。事實也證明,正是周瑜歸來之後,孫吳才正式確定了抗曹的基本思路,但在這確定之前,勢必會一番精彩絕倫的唇槍舌戰,以當時情形來看,能夠有能力力挽狂瀾的,也只有周瑜,只是這一番舌戰群儒,為神化諸葛亮所需,被三國演義移花接木了。接下來,因為劉備敗給曹操後率殘兵敗將欲渡江,恰在當陽與魯肅相遇,為共圖大計,劉備於是這才進駐夏口,派出諸葛亮謁見孫權,孫吳與劉蜀至此才聯盟,達成一致抗曹的共識。
也就是說,孫吳先是確定了抗曹決心之後,兩家才結成聯盟,那就說明,在兩家聯盟之前,諸葛亮還沒到江東,他又如何舌戰群儒?再說,就算諸葛亮有機會到江東,當時劉備可是剛剛大敗,在這種情況下,諸葛亮以一個弱旅之使者謁見孫權,孫權及東吳群臣又如何容得諸葛亮囂張?誰又會以他的建議為最終決策方向?因此,綜上所述,個人認為真正舌戰群儒的只能是周瑜,而非演義中所說的諸葛亮。在此之後,孫吳與劉備結成了聯盟之勢,由周瑜統軍三萬,與曹軍在赤壁對峙,在赤壁之戰中,諸葛亮也並未參與,演義中所說諸葛亮借東風、氣周瑜、草船借箭等膾炙人口的故事,事實上都不存在。
後來,由於曹軍不習水性,為此將戰船用鐵索相連,是為連環船。然後,周瑜採用了黃蓋詐降之計,選擇了一個刮東南風的夜晚,乘風而去,曹操在毫無防備之下,戰船毀損無數,於是大敗退卻,「時風盛猛,悉延燒岸上營落。頃之。煙炎張天,人馬燒溺死者甚眾,軍遂敗退,還保南郡」(《三國志·吳書·周瑜傳》)。
這時,劉備趁機攻佔了武陵、長沙、零陵及桂陽四郡,赤壁一戰後,以左將軍領荊州牧,後又向孫權借南郡,至此,三足鼎立之勢已初露端倪,三國之爭正式登場。
個人水平有限,如有不同觀點,請下方留言交流,殊為幸哉!
我是南疆商務群英匯,專註於商業管理、商務合作、業務培訓、商業運營等,以團隊實力為依託,為您服務是我的榮幸!
諸葛亮舌戰群儒羅老的《三國演義》杜撰的,史書只是記載諸葛亮面見孫權,東吳主戰派和主和派相爭不下,最後是周瑜說服孫權出兵抗曹。諸葛亮只是一個使者,跟魯肅的作用差不多。
《三國演義》作者在對歷史的把握上,明顯的表現出了擁劉反曹的傾向,以劉備集團作為描述的中心,對劉備集團的主要人物加以歌頌。對曹操集團則是極力揭露鞭撻。在羅老的時代,隱含著人民對漢族復興的希望。羅老的諸葛亮「舌戰群儒」,更是把諸葛亮的口才表現的惟妙惟肖,諸葛亮以其超人的膽識同東吳群儒展開舌戰,並以其滔滔辯才是對手一個個皆成「口下敗將」,最終說服孫權,孫劉聯盟從此形成。
非常可能是假的!演義中舌戰群儒很可能是其他人物雜糅的結果。魯肅和周瑜傳都有一些此謎團的影子。
《三國志、諸葛亮傳》,諸葛亮出山的時候劉備集團堪稱史上最危急時刻,劉備跑來跑去,此時是無處可退,存亡在此一舉。諸葛亮去拜見孫權,陳述利害。要說論戰的話,諸葛亮只論戰了孫權一人。
仔細想想也是如此,此基本上是演義杜撰的情節,孫權怎麼可能讓一個外人和自己的各位臣下「坐而論道」呢?而且在沒有孫權授意的情況下,把內部機密問題和人心浮動報到外人諸葛亮耳中,豈不是在開玩笑?所以,很有可能是假的,但卻是小說中的精彩情節,在電視劇中也是大書特書。
要說戰群儒,那可以看看《三國志、周瑜傳》,當曹操「帶甲百萬」南下時,劉琮不戰而降,天下有歸屬曹氏的態勢。大多數文武表示這仗沒法打,曹操軍隊猶如虎豹豺狼,而賴以防禦的長江天塹,在曹操得了荊州以後,也起不到作用。周瑜力排眾議,當即表示曹操是漢賊,捨棄騎兵打水戰,他們沒優勢,並且水土不服。還拍一波馬屁,稱孫權明主,繼承父兄的遺志。
在演義裡面,諸葛亮不僅把江東才士罵的夠嗆,還把孫權氣的夠嗆,使用激將法。其實這也是沒有的。
在《魯肅傳》中,諸葛亮誇孫權如何如何,孫權很開心。氣孫權的人則是這個「老實人」魯肅,乃激說權曰:「彼曹公者,實嚴敵也,新並袁紹,兵馬甚精,乘戰勝之威,伐喪亂之國,克可必也。不如遣兵助之,且送將軍家詣鄴;不然,將危。」(《九州春秋》)意思是曹操太強了,不如派兵相助曹操,並且還要把將軍家送到鄴城(做人質),如果不這樣做那你和東吳就太危險了。孫權大怒。後又想明白了。
所以說演義里諸葛亮舌戰群儒,更可能是周瑜舌戰群儒,而諸葛亮激孫權這個情節也是沒有的,魯肅才是激將法真正的主人。
肯定不是真的,因為促成孫劉聯盟的人其實是魯肅,在曹操大軍壓境之時,魯肅向孫權建議「今表新亡,二子素不輯睦,軍中諸將,各有彼此,加劉備天下梟雄,與操有隙,寄隅劉表,表惡其能而不能用也,若備與彼協心,上下齊力,則宜安撫,與結盟好,如有離違,別做圖之,以濟大事」。這是魯肅最早提出的孫劉聯盟的版本,此時的聯盟對象是劉備以及劉表二子,但是前提是次三人齊心協力的情況下,但是魯肅以弔喪的名義達到荊州後,形勢已經急劇變化,「表子綜已降曹公,備倉皇奔走,欲南渡江,肅徑迎之,與備會,宣騰權旨,極陳江東強固,勸備與權并力」。這段記載已經明明白白的說明,魯肅帶著孫權的結盟使命,在劉綜已經投降的情況下,迅速找到劉備,轉達了孫權的結盟之意,於是「劉備甚悅,即共定交,備遂到夏口,遣亮使權,肅亦反命」。至此,孫劉聯盟的大框架就已經形成。而諸葛亮出使江東不過是代表劉備與江東方面商談聯盟的具體細節以及戰後利益的劃分問題,所以,根本不存在《三國演義》中那樣,劉備在走投無路之下,幸虧諸葛亮單槍匹馬赴江東,憑三寸不爛之舌,「舌戰群儒」「智激孫權」「巧激周瑜」,憑一己之力把孫權拉到自己的戰車上,借孫權的力量打敗曹操,然後巧取荊州,為劉備開創了三分天下的局面。以劉備當時的實力和諸葛亮卑微的身份,以及劉備集團流離失所如喪家犬般的境地,他根本沒有資格在江東諸公面前搖唇鼓舌,只能是老老實實的代表劉備向孫權申明結好之意。然後帶著與孫權談妥的聯盟條件回夏口復命,所以,不僅「舌戰群儒」是子虛烏有,連後面的「智激孫權」「巧激周瑜」「草船借箭」「借東風」都是羅貫中一個人杜撰出來的。
這個其實不能一概而論。
就好像空城計,我個人認為是真的,但如果有人說這是假的我也不會打他。
那麼說一下我認為舌戰群儒是真的的觀點吧。
孫權很傲,雖然年少但是萬兜鍪。不可能就這麼輕易地見一個小勢力(至少當時還是小勢力)的使臣(想想鳳雛受到的待遇吧,雖然鳳雛不是使臣,但是他也是和諸葛亮齊名的,姑且可以對比),極有可能為了顯示江東的威嚴,讓他先見見群臣,領會一下江東的銳氣,殺殺他可能的威風,讓他唯唯諾諾老老實實地來見自己。
東吳文臣不是吃素的,他們不可能願意讓一個外來者毀掉自己的主張。所以在大堂上和諸葛亮舌戰群儒,這也是很有可能的事。而且他們不會不知道諸葛亮,諸葛瑾都在江東了怎麼會沒有私底下聊起來過,當年諸葛瑾還打算讓諸葛亮投奔孫權來著。
諸葛亮如果有這樣的機會,也絕不會拒絕。能樹立威信,還可以提高劉備勢力在江東的地位,而且依他本人的才華而言,也不會怵頭。
那麼這是我認為舌戰群儒是真的的觀點,如果諸君有誰想看看認為舌戰群儒是假的的觀點,我就不多說了,隨便百度一下就有。畢竟——詆毀諸葛亮只為出名的,比比皆是。相信我,很好找。
諸葛亮舌戰群儒當然是假的。一,舌戰群儒原是孫權與謀臣一次討論會,針對曹軍之事,以張昭為首的一些文官主和,武官主戰。孫權急召周瑜回來。大會上周瑜對形勢作了分析。並講出戰而勝之可能性,最後孫權釆納周瑜意見,一致抗曹。諸葛亮拿別人的東西打別人的臉。
二,舌戰群儒之時,諸葛亮還躬耕於南陽。
推薦閱讀:
※曹操最想收買的四大虎將:得其一二,可提前30年定三國
※張遼和關羽是如何成為摯友的?
※遊戲結合歷史地理,審視歷代Koei《三國志》對遼東的地圖製作
※成功路上,誰才是真正的朋友?
※十勝十敗論——郭嘉是怎麼分析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