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族譜好多都是後世重修的,到底靠不靠譜?


要清楚族譜到底靠不靠譜,可以從兩個方面來了解,一是族譜的編纂過程,二是族譜的內容。

正如題主所問的那樣,是後世「重修」的,那麼有重修,就一定有初修或者稱創修。創修族譜一般是族內某些讀書人出於敦本篤支之意而創修(這裡還應該了解墨譜,墨譜是沒有付梓刊刻出來的族譜,影響力不如付梓譜,但可以作為族譜編纂的重要線索),其後,會有族人不斷進行增修,增修一般都是在老譜的基礎上進行增補,約定成俗的是三十年一修,儘管往往限於資金、戰亂等各種因素,很多宗族難以達到,但是還是有宗族能夠保持族譜修撰的連貫性(如皇族玉牒)。所以,如果說因為是重修的,所以族譜就不靠譜顯然是不成立的。

而從族譜內容來分析,最主要的是世系,尤其是始遷祖以後的世系,常常佔據族譜的大部分,所以,對於這部分內容,族譜的記載還是比較真實的,但始遷祖以前的世系就值得深究了,因為很容易出現所謂的攀附等現象。除世系以外的內容,如墓址、文集等,也比較真實,甚至有的族譜會保留很重要的史料。

那麼,影響族譜可靠性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呢?第一個因素是時間,時間越遠,對前代的記憶就越模糊,記載也就可能出錯。其次,就是修譜人的水平,修譜人水平越高,族譜價值越高,如清末著名方誌學家王葆心,其主持修撰的《東安王氏庚申宗譜》仿照方誌體例,總共分為一百五十四卷,其中譜首六十卷,世系圖考九十四卷,譜中對祖先遷徙來源、族內名人等進行了詳細的考證,此外還包含明末「蘄黃四十八寨」等重要史料。再者,還有資金等其他因素,實地採訪、族譜刊刻等都需要大量資金,許多族譜編纂之後,因為缺乏資金無法刊刻,所以只能成為墨譜,也有很多宗族因為資金匱乏,所以只能無限推遲續譜的時間。

《東安王氏宗譜》(圖片來源於百度,侵權請刪)

所以,如果從尋根角度來講,族譜是否靠譜,這個的確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而如果就學術研究來說,正如許多學者達成的共識一樣,我們其實不必要去糾纏族譜的記載到底符不符合歷史事實,更重要是考察「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記載」這一事實。


尊祖敬宗是傳統中國人最重要的觀念之一,祖宗不僅是我們的生命之源,而且投入祖宗的懷抱也是中國人的魂歸之所,不能葬入祖墳對中國人而言是十分悲哀的事情。祖墳,祠堂,對於傳統的中國人而言,十分神聖!

與祖宗崇拜相伴隨的,還有家譜。很多家族都有家譜,家譜記載了一個家族的譜系。人們也都很看重自己的家譜,自家人口繁衍一定要想著將來在家譜上有個登記,彷彿上了戶口,找到了組織。家譜也有著一定的學術價值,是重要的民間文獻,對於研究歷史學、社會學、人類學等等,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價值。

但是,中國的家譜,往往又不靠譜!而且越是悠久的家譜,就越不靠譜!中國有句老話,窮不過三代,富不過百年。真正數百年而不倒的家族,鳳毛麟角!對於修家譜這件事情來說,往往是富人的專利。當人們窮得叮噹爛響的時候,是想不起來修家譜的!就算是有人讓你修家譜,你也覺得自己辱沒祖宗,算了,還是不修了!阿Q連自己姓什麼都不清楚了,他認為自己應該是姓趙的,趙老太爺不讓他姓趙!如此這般,經歷了幾代人以後,誰還能記得起自己的先人是誰呢?

比如我吧,我知道我的太爺以下的名諱,再往上就不知道了。原因就在於,我太爺是闖關東才到了今天我戶口本上的祖籍地。而我爺爺的父親,也就是我的曾祖父所在的村子,也不是他的老家,那是先曾祖逃荒到了那裡,才落了腳。更往上是從什麼地方逃難來的,實在搞不清楚了!假如我發達了,可能我也會修族譜。但是,我該如何去尋找我的祖先呢?

由於職業的原因,我接觸過一些民間的族譜。看了他們族譜,讓我一個學歷史的人,感覺到汗顏!在這些族譜之中,讓我見識了中國人想像力之豐富!比如在所謂浮光山陳氏家族的族譜中,他們幾乎把一切他們聽說過的姓陳的人都拉來做了自己的祖宗。在他們的族譜中,陳蕃和陳寔成了親兄弟,他們兩個都是東漢後期人,但是陳蕃是汝南人,陳寔是潁川人,怎麼可能是親兄弟?陳蕃字仲舉,陳寔字仲弓,他們兩個人都是自己家的次子。

中國人的一大陋習就是愛給自己攀上一個名人當祖宗!比如朱元璋本人出生貧寒,他爹朱五四,他爺爺叫朱六一,幾輩貧農,他爹死了連個埋的地方都沒有。後來當了皇帝,也試圖給自己找個顯赫的祖宗。後來有一次見到一個福建地方的官員來京城彙報工作,恰好這個人姓朱。朱元璋就問他,你和朱熹什麼關係。他說,臣雖然也是福建人,也姓朱,但是臣真的和朱熹沒有關係。朱元璋聽罷,就感嘆到,這個小臣都不攀名人的高枝兒,朕貴為天子也不能亂認祖宗了。後來朱元璋乾脆宣稱朕本淮右布衣!

還有一個趣事,張獻忠到四川見到了張飛廟,他一看張飛也姓張,於是就決定認下這個祖宗。他讓手下的秀才們寫篇祭文,秀才們寫了好幾次,他都不滿意。最後張獻忠來到張飛廟對這張飛的塑像說道:「你老子姓張,咱老子也姓張,咱們就聯了宗吧,上饗!」

我所看到的族譜中充滿了這樣的攀附。還有的族譜中說他們家祖宗當年被商王招為駙馬,有的說他們家祖宗娶過蕭何的姑娘。這和阿Q說當年自己祖宗當年如何闊綽,沒什麼兩樣!

人們除了攀附死人,更重要的是攀附活人!東漢末年,賣草鞋出身的劉備來到許昌,見到了傀儡皇帝漢獻帝。漢獻帝需要有個依靠,劉備則需要一個身份的背書。於是漢獻帝與劉備兩個人建立了宗親關係,劉備被尊為皇叔。後來劉備雖然沒有能幫上漢獻帝什麼忙,但是「大漢皇叔」卻成為劉備的一塊招牌!

劉備和漢獻帝多少還是有點血緣關係的。漢獻帝是漢景帝之後,他是漢景帝中之子長沙定王劉發之後。劉備也是漢景帝之後,他是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中山靖王劉勝的墓地已經被人們發現,出土了大量精美的文物,其中就包括金縷玉衣。只不過,劉勝生前就說過,自己作為諸侯王,沒有機會建功立業,自己就要享受人生,於是他一生總共生了一百二十多個兒子!這一百二十多個兒子,傳到東漢末年,已經數不清繁衍了多少後代。所以,劉備這個皇叔也真不怎麼值錢。你說你是皇叔,我還是皇上他大爺呢!

畢竟劉備和皇帝之間還是有點血緣。更多的則是根本不管什麼血緣,完全看實際的需要。《紅樓夢》里就講到了賈雨村因貪污被罷免之後,因緣際會走了賈政的門路得以重新復職。既然大家都姓賈,少不了大家五百年前是一家。於是相互之間敘一敘家譜,就成了很自然的事情,就這樣他們之間成了親人。至於他們之間到底有沒有血緣關係,那倒成了次要的事情。

說到這裡,有人或許會說,你這麼說未免極端,難道傳襲幾千年的孔孟族譜也不靠譜?的確如此,即便是曲阜孔家的家譜,也當不得真。比如孔令貽號稱是孔子第七十五代孫,其實我們學歷史的人都知道,從孔子到孔令貽之間實在無法建立起經得起歷史學檢驗的完整譜系!至於亞聖孟子,司馬遷在《史記》之中給孟子寫過一篇傳記,總共不過百餘字而已。從可靠的先秦文獻,我們實在沒有辦法獲得更多關於孟子家庭的信息,我們不知道他的父親是誰,也不知道他的母親是誰,至於他的妻子兒女,更無從知曉!後人們不僅知道了孟子的父親叫孟激,他的母親姓仉,而且還製造出了完整的譜系!

連孔孟聖人之家尚且如此,其他的家譜就更可想而知了。北洋軍閥吳佩孚在下野之後,閑極無聊,還曾經考證出自己是軒轅黃帝的若干代孫!對於我的這位同宗,佩服已經不足以表達的感情了!


不是很靠譜。比如我90%以上的村民姓同一個姓。以前在祖先好幾代都比較窮,窮到連字都不認識的那個時期都沒記族譜。後來生活比較富裕才有一些人提倡修族譜。剛開始以為我們是四川眉山那邊移居過來的。後來福建還有同個城市的同姓過來尋親才修改了以前的錯誤。

可能好多人認為現在的基因驗證比較靠譜。但萬一那一代剛好是抱養的怎麼算?如果是入贅至少多少保留一點同姓基因。比如像隔壁鎮有一個姓氏就是一對母女招贅後形成的一個村莊。人數算不少了。已經有兩個大隊了。

還有就是村裡其實有一小部分人其實是其他姓氏改過來的。這些人自己也知道,但久了估計他們的後代也不知道他們本來的姓氏是什麼。估計他們不想讓後代知道只是為了讓他們更好地融入這個村。保守這個秘密也是對自己後代的一種保護。這些是同村小姓自己改的,也有一些是被大姓逼迫改姓的。

(圖片來源於網路)

比如我們同鎮的某姓就喜歡逼迫其他姓氏的人改為跟他們同姓。這究竟出於什麼目的?好奇怪的傳統。大姓逼迫小姓走給他們後代騰出生存空間還好理解。不過這些人剛開始被迫改姓後也沒改變自己的輩序,一直到幾年前他們才統一了輩序。但地方名字還是沒改。比如洪厝曾厝謝厝。。。。。。而作為他們的隔壁村我們這個姓氏也飽受摧殘,甚至被對方告到官府那邊導致被抄村了。而且這傳統也沒有因為現代文明的衝擊而改變。農村知青下鄉後不少知青留在了他們村也被要求改跟他們同姓,好在現在國家比較強大,他們不敢採用暴力手段。現在不少外來打工族子弟在那村裡讀書也被老師改了姓氏。不過他們都沒將錯就錯。

所以我覺得族譜不靠譜。重修族譜最好得多方求證,有可能的話還得靠現代的基因技術。


靠譜的有,但不多。但個人認為絕大多數不大靠譜。

中國的改朝換代,除了宋太祖陳橋兵變,滿清皇帝遜位等個別案例,其餘無不是在腥風血雨中,在戰亂殺戮中完成交接的。覆巢之下安有完卵?連士大夫權貴階層尚不能保全性命,況黎民百姓呼?在兵荒馬亂的環境下,在保命與保譜之間抉擇,我想都是選保命。即使有的家族攜譜逃生,在顛簸流離中,也是生死各由天命,即使有幸逃生,也可能是兄弟父子天各一方,所以很難能有流傳有序的譜書存世

所以,個人覺得家譜如果是在清朝修的,譜中關清以前的明、元、宋等記載,大多不可信。如果有幸有明朝修的譜存世,那明以前的元、宋、唐等記載也不大可信。因為古代沒有U盤,沒有百度雲,口口相傳,難免有誤。即使記載於案,也有破損遺失發生。

還有,中國人歷來有為長者諱為尊者諱的習慣,更有攀龍附風的心理,所以對於某些人聲稱的傳承,除孔孟顏曾等及張天師後裔,大多都可一笑置之。


國有史,名流千古,家有譜追宗敬祖,淵源流長,讓後輩子孫知來濃去脈,我見過一部黃氏譜,清末版,和九七版,清未版敘譜之人是按照老版抄寫,也就是明未版,而明未版開基始祖可能因文化原因,譜敘過於簡與歷史不相符合,九七版修譜之人為了增加譜敘內容,依然不查歷史,錯字連偏,麻痹族人,我把清未版譜敘,和九七版寫出來讓各位看看,清末版,原系指揮在陝西省,鳳翔府,大壩村,棗兒街,高坎大屋基,居往啟祖黃仲呂,都爺敕封,威振邊關,湖南,湖廣,都堂公子,黃仁,黃常,因元順帝回都,洪武登基,陳友諒擁兵不服,奢崇明踏藺四川明帝龍顏大恕,封黃仁為金甲將軍,黃常為鎮標都督,敕受黃金印一棵,亡命符一道,上方劍一口,先斬後湊,命弟兄二人轉撲,麻城,孝感鄉鄰近,最後我把九七版,譜敘發上來,讓各位看看對比歷史,


所謂族譜好多都是後世重修的,到底靠不靠譜?這首先要從族譜的內容、作用及編寫過程來看。族譜的內容主要有序、祖訓、家訓、世系表、堂號等等。每次修家譜一般都會有序,而序的內容大多是介紹修譜過程及家族現狀等,其中不乏溢美之詞。而初次修譜的序中還有介紹一世祖以前的傳承沿革及祖籍等問題,一般應該實事求是,不確定的用據傳等字眼,當然也有編寫者存在傍名人等情況,杜撰是某某名人之後,此情況應該是所謂的不靠譜,但不影響後世世系表的真實性。祖訓一般是歷史上家族中德高望重者或成就較高者的具有指導意義的言論,被本族後世所認可而作為祖訓。家訓是本家族共同遵守的行為準則。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世系表,他是記錄本族共祖的後世詳細傳承關係的歷史圖藉,每次修譜後族譜都會有族內成員閱讀,應該不會有較大紕漏,即使有也會在下次修譜時糾正。一個宗族可以沒有堂號,也可以有很多堂號,堂號是以血緣關係、地域範圍等等命名的鬆散組織。除少數家族外,現有的族譜大多是明初以後編寫的,可以說由明初至今家譜能延續下來的一般都是名門或望族,因按修譜規則一般三十至六十年修譜一次,比較正規的譜書現在已經是十數次續修了,而每次修譜都要耗費大量的人力、財力等。族譜有很多作用,但主要作用是源宗親之始末,悉祖系之由來,就像中華民族,商朝以後有很多文字、實物佐證,可以說歷史基本明晰,商以前的歷史仁者見仁罷了。


姓氏說來真不靠譜,本人姓潘,但爺輩不是,爺爺三兄弟,因為家族變故,老大留在老家繼承族姓習姓,老二我爺爺過繼潘姓就我們這支,老三過繼到張姓,一族到我們這輩三姓,別說更遠的了,人在那家就是什麼姓,現在遇到同姓的,別人說我們五百年前是一家子,確實,我繼承了潘姓,就是潘家的人了


我們家族是十年一修譜,祖譜記載始祖陳胡公滿,後潁川郡陳寔,後遷福建,再遷溫州瑞安,先祖陳傅良,在瑞安還發現南宋時期祖墳群。本人還是相信我們家譜真實的。福建,浙江一帶非兵家要地。家譜保留比較完好,文革期間,我爺爺堂嫂把我家族譜偷偷保留。明朝遷我村,始祖至今已近20世。


不靠譜,記事有假,但什麼輩份,還是比較正確的,這個還是自然淘汰了,我父親還有個什麼字輩份,到我這就沒了不講究了,一般家族出富豪大官名人才會去講究,才會去修族譜,這個分支散支還可能查得到,其它隨時間沒落了,除了姓氏就沒了,但教育後代要出人頭地,金榜題名,光宗耀祖的想法不會改變,才有望子成龍這成語了。


任何姓氏的譜上,開派祖總是一位驚天地泣鬼神的大人物,沒有這個大人物就族上天光,問題是開派祖嗎?我劉氏是彭城堂,那時的劉季應該不止十八代祖宗吧?當然也有對的,但大多是附會。除開開派祖,其餘的應該八九不離十。


推薦閱讀:

《小偷家族》每一顆都需要被善待的心
你還知道自己家族的排行字輩嗎?
我給家人留了親手寫的家族食譜
五代同堂是什麼感想?
魯國臧氏家族的興衰

TAG:家族 | 社會 | 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