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季為何心絞痛、心肌梗死高發?
冬春季心絞痛、心肌梗死為何高發?冬春季心絞痛、心肌梗死高發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氣候變化的影響
寒冷空氣的刺激,會使人交感神經興奮,導致心率加快,引起全身血管收縮、血液黏稠度增加,不僅會引起心絞痛患者的血壓升高,同時也會使患者冠脈血管阻力增大,使冠脈血流量減少。輕者會引起心肌缺血缺氧,誘發心絞痛;重者則會引起冠脈血管的急性痙攣和收縮,導致冠脈內原有狹窄處的斑塊破裂,血栓堵塞血管而導致急性心肌梗死的發生。
生活方式的改變
寒冷的天氣也會促使一些人的生活方式發生改變,如人們戶外活動會明顯減少;在飲食習慣方面,北方人冬季更喜歡吃涮火鍋、烤肉等高熱量、高脂肪的食物,認為這種吃法更能讓自己驅寒保暖、提氣舒適……總之,這種戶外活動量的明顯減少、飲食結構的較大改變、吸煙飲酒量的相對增多等情況,不僅造成了患者短期內體重的大幅增加,導致各種糖、脂代謝等的明顯異常,也會使血液循環的速度明顯減慢,容易形成靜脈血栓,並容易誘發心絞痛,尤其是增加了心肌梗死和猝死發生的風險。
「暖氣病」的影響
冬季的北方室內暖氣供應較足,再加上很多中老年患者不願意開窗通風,很怕著涼感冒,致使室內悶熱,空氣長期比較乾燥,空氣的流動性也非常差,而且室內外溫差懸殊、各種致病菌滋生得較多較快等,都容易誘發或加重一些疾病,如呼吸道感染、過敏性疾病、心絞痛等。尤其是那些抵抗力較弱的老年患者,對外界環境的變化更加敏感,身體的抵抗力也較差,更容易出現心絞痛加重或突發心肌梗死等情況。
心絞痛發作晝夜節律性變化的影響
心絞痛、急性心梗的發作有明顯的晝夜節律性。大量的臨床觀察與動態監測結果證明,心肌缺血的發作頻率以上午6~12時最為多見,而急性心梗與心絞痛猝死也以這一時間段高發。近年來血管造影的研究也發現,冠狀動脈的張力清晨高於下午。冠脈和心肌缺血的這些節律性的變化再加上冬季清晨寒冷空氣的刺激,就更容易使心絞痛患者病情反覆發作,甚至導致急性心梗發生。
高焱莎,中日友好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教授。
——追隨您的心聲 提供專業回答——
歡迎關注「中老年保健雜誌」頭條號,更多健康信息等您看~~~
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心血管科張亮副主任醫師介紹:
首先,環境溫度在冬春季頻繁變化,冷暖交替,另外人們常常採用室內取暖,人反覆頻繁出入溫度相差比較大的環境,血管容易產生痙攣。
第二,由於天氣寒冷,平時穿著的衣服比較厚重,活動也比較少,經常呆在一個密不通風的環境里,如果再不注意保持水分的補充,就容易產生血液的瘀滯,產生循環的障礙,導致血栓事件的出現。
第三,根據我國國民生活的習俗,冬春季節長假比較集中,在節假日人們容易過度的飲食,生活沒有規律,原有的生活節奏被打亂,使一些有代謝性疾病的病人因為這些原因導致一些代謝情況的加重或者惡化,更容易產生冠心病的誘發因素。
另外,在這個季節里呼吸道病毒感染高發,往往肺部感染加重會使心臟的缺血缺氧加重,心臟的工作負擔增加,對本身供血不足的患者,更容易產生心肌缺血的癥狀,同時,因為感染會加重一些慢性病人的基礎情況,比如腎功能不全或貧血加重,也容易使心絞痛更加頻繁的出現。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