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觸怒不周山的原因是什麼?
這個神話是隱喻人進入後天的生長過程。為什麼呢?看我慢慢說一下道理:
中國很多上古神話都具有象徵性和隱喻性,正因如此,我們才可以從很多個角度去解釋它,無論是從天地日月變化、山川地理變化,還是從國家社會變化、生產方式變化都解釋的通,本來一體,外在表現肯定有共性。
根據天人一體總體思想,將神話寓意理解為人生或修道過程別具新意,也很合理,因為中華文化即是道,一切圍繞著道或修道、悟道。
因此共工怒觸不周山裡面,共工、祝融分別是水神、火神,寓意人體五行中的腎水和心火,不周山寓意脊柱方向的任督二脈。
水神打不過火神才發了怒,寓意人身進入後天由水火既濟進入未濟,腎水隨著年齡增長消減,心火隨慾望越多越強,腎水不能常滅心火,使得任督脈循環能力減弱,導致人縱向氣脈「不周山」折斷。
而人先天也就是出生之前的狀態是平衡的,出生後必定會打破原有平衡而進入新的循環,如果循環合道,人的修行有望,所謂合合四象復修身。循環無道,便是神話里說的「天柱折,地維決…」。
共工又作龔工,中國上古神話人物,又稱共工氏。為中國古代神話中里掌控洪水的神仙。傳說中共工形象兇惡,人面蛇身而紅髮,性情愚蠢而凶暴,野心勃勃,是黃帝系部族長期的對手。在中國上古奇書《山海經》中記載,傳說共工素來與火神祝融不合,因「水火不相容」而發生驚天動地的大戰,最後以共工失敗而怒觸不周山。另外還有一種說法,共工氏是黃帝王朝時代的部落名,共工與驩兜、三苗、鯀列入了合成「四凶」。
比較廣泛的一種說法是:共工是在黃帝王朝的五帝中顓頊帝時代一個比較強大部族的首領,活動在輝縣(今天的河南省輝縣市,輝縣市又稱為共城,為共工的故鄉)一帶。據說共工氏姓姜,是炎帝的後代。共工氏是神農氏之後,又一個為發展農業生產做出過重要貢獻的人。他發明了築堤蓄水的辦法。關於他的傳說,幾乎全與水有關,最有名的故事是:共工怒觸不周山。黃河的經常泛濫威脅到了部落的生存,共工率領大家與洪水英勇搏鬥,他們採取「堵」而不是「疏」的辦法來治水,未能根治洪水,但是為後人治水積累了經驗。共工是我國最早的治水英雄,被後世尊為水神。共工治水表現出來的永不言敗的精神,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之後與顓頊爭奪部落盟主地位,而顓頊則利用民眾迷信的心理,聲稱共工治水會「觸怒上天」,導致共工失去支持,最終失敗。而共工為捍衛自己的治水大業,撞山自殺,以表示「看,這樣都沒有『觸怒上天』」。共工與顓頊爭奪帝位的故事,後被演繹成「怒而觸不周之山」的神話。
歡迎交流,敬請關注「山色歸讀」!
「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強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與祝融戰。不勝而怒,乃頭觸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維絕。」出自,《史記·補三皇本紀》。 共工:中國上古漢族神話傳說中的水神。掌控洪水。在中國古代奇書《列子》中記載,共工與顓頊爭奪帝位沒有成功而憤怒的撞向天柱不周山。 不周山:是古代漢族神話傳說中的山名,最早見於《山海經·大荒西經》:「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據王逸注《離騷》,高周注《淮南子·道原訓》均考不周山在昆崙山西北。相傳不周山是人界唯一能夠到達天界的路徑,但不周山終年寒冷,長年飄雪,非凡夫俗子所能徒步到達。不周山具體在哪裡有多種說法,最常見的說法是帕米爾高原。 祝融:古代傳說中的火神。為夏官官名與大司馬是同義詞。祝融是楚國社會公認的楚國始祖,也是炎帝的火師。
共工氏蒼冀兵敗撞不周山是發生在顓頊時,但非《淮南子》說得那麼玄乎激烈。《淮南子》用的是一種比擬寫法。如果信之,那就上大當了。根據書中描寫,那是一場火山爆發,至少也是一次敦煌不周山大地震,一人之力,如此之大,可能嗎?不可能!返樸歸真,神話不神!還有二個可能,一是共工兵敗時,正好遇到地震,尤如上世一九七六年唐山大地震,中央三駕馬車去了西!再一個可能是,共工兵敗是冬天,在山上遇到了雪崩,即便咳嗦一聲,也會山崩地裂!
共字甲骨文為雙手抬東西夯實之意,就是修黃河大河大堤部落,觸字不是用頭頂,是方言鋤草、挖土的意思,不周山,就是不能種粧稼的土石方,就是天然黃河大堤的意思,至於該話題目原因應該是部落戰爭失敗與敵人同歸於盡!
根據神話傳說,是爭奪權利的失敗。於是忽就是這樣的
共工是一部落首領,負責水事。顓頊氏則負責火事。冰河時代後,氣溫不斷升高水患不斷,受到顓頊部落指責,兩個部落間發生了戰爭,最後共工戰敗,怒觸不周山。
推薦閱讀:
※雲岡石窟,皇家風範的佛教石窟藝術寶庫
※清史稿·努爾哈齊之為父報仇
※第十六章 壞消息與好消息——帕里宗叛逃事件與談判
※回憶1949年的開國大典
※歷史上真實的如懿:歷史上真有如懿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