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脈CT與造影檢查,哪個檢查更好?
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 )是20世紀80年代出現的一項新的醫學影像學檢查技術,是計算機與常規X線血管造影相結合的一種新的檢查方法。
伴隨著介入放射學的發展,DSA設備和性能也在不斷改進,動脈DSA方法,特別是選擇性和超選擇性動脈DSA,可以廣泛的應用於全身各個部位血管造影劑全身各部位經血管性的介入治療。
目前在冠狀動脈的檢查中,常用的方法為冠脈CTA及DSA。二者在臨床應用中各有利弊。其中冠脈CTA檢查在各大醫院被廣泛應用,此檢查有很多優點:1.創傷小,只需建立一個靜脈通道;2.檢查時間快,一般從開始準備到結束時間控制在5分鐘左右;3.輻射劑量小,隨著科技的發展,CT機的硬體發展較快,目前在冠脈CTA檢查的機型中比較典型的是西門子的第二代雙源,其具有的FLASH技術,能夠在1s內掃描完一個心臟,輻射劑量極低。
缺點:1,對心率要求較高,如果患者心率不齊或者過速,將無法完成圖像採集;2,對呼吸有一定要求,患者需要進行屏氣,如果屏氣不佳,將導致圖像出現斷層等現象;3,造影劑劑量較大,腎功能不佳者屬於嚴格禁忌。
對於DSA,其對冠狀動脈的檢查,是目前冠狀動脈病情評價的唯一金標準。其優點為:1.對患者心率要求不高;2.無需患者屏氣;3.造影劑相對較少;4.能夠實時觀察冠脈狹窄程度或者血流狀況;5,在評價冠狀動脈的狹窄程度後,可以進行相關的治療,如安裝支架等。
缺點:1.輻射劑量大,由於檢查時間相對較長,需要實時觀察血管情況,患者與醫生同處一室,對二者而言,輻射劑量較大;2.創傷性大,冠脈的DSA檢查,發展的初級階段是通過股動脈進行穿刺,對患者的創傷較大,不容易恢復,長時間的按壓穿刺部位,容易導致此處皮膚損害等,目前比較常用的通過橈動脈穿刺,穿刺部位無神經損傷,能夠減小穿刺點的併發症,減少患者術後觀察時間,進而降低檢查費用,還能夠使患者下肢無損傷,進而活動舒適;3.檢查準備時間長,並且費用相對較高。
對於冠狀動脈的檢查,僅僅出於診斷目的,臨床上CTA已成為首選的檢查,陰性預測值極高,對臨床可疑冠心病的患者,都首選CTA。
在每天的臨床工作中最常遇到的問題就是:到底冠脈CTA和冠脈造影有什麼區別?哪一個更好呢?今天我就這個問題與大家交流一下。首先列舉兩個活生生的病例來說明問題吧。
1、患者劉女士,中年女性,間斷出現胸悶、胸部刺痛感1年。患者1年來間斷出現胸悶以及胸部刺痛感,每次胸悶持續時間長,最長的時候1-2天,胸部刺痛感1-2秒鐘即可緩解。來門診就醫能夠很明顯感受到患者對於病情的焦慮。追問病史患者無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冠心病危險因素,也沒有長期口服避孕藥等病史,未停經。這個患者十分焦慮,生怕自己是冠心病。我建議患者行holter、運動平板心電圖、心臟彩超結果都是大致正常,但是這些檢查正常仍然不能打消她的顧慮,最後我建議她行冠脈CTA檢查,最後結果提示她是正常冠脈,沒有冠心病。
2、患者李先生,中年男性,間斷胸痛半年就診。患者近半年來每當生氣著急時出現胸痛不適,發作時候伴有出汗及後背緊縮感,上訴癥狀經休息或者含服硝酸甘油2-3分鐘可以自行緩解。患者有高脂血症、高血壓,最近診斷的糖尿病,同時患者有25年吸煙史,長期應酬飲酒。患者就診後表示要求做「冠脈CTA」,我建議患者不要再考慮冠脈CTA,可以直接行冠脈造影檢查,並向患者及家屬解釋病情,建議他們做好植入支架治療的心理準備。
大家看,以上這兩個病人,我給予的建議是不一樣的。從這兩個患者身上我們就能簡單說明冠脈CTA和冠脈造影的作用不一樣。這兩個檢查之間不存在誰好誰壞的問題,而是不同情況下使用不同檢查手段的問題。對於冠心病危險因素少,癥狀不典型的患者如果有必要可以考慮行冠脈CTA檢查,起到第一步篩查的作用,同時傷害小,費用低;而對於患者病情基本已經明確存在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的患者還是應該首選冠脈造影,因為你即使第一步先用了CTA後面也可能接著做冠脈造影術,實際上患者的CTA檢查是一種浪費和傷害。並且對於這類患者來說冠脈造影術之後很可能還要有進一步的治療措施,比如說支架植入術。
最後跟大家說:這兩種檢查各有各的優勢和不足,患者需要哪種檢查還需要到專業醫院就診決定。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是冠狀動脈血管發生動脈粥樣硬化病變而引起血管腔狹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壞死而導致的心臟病,常常被稱為「冠心病」。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從前只有逢年過節才買一些平日捨不得買的食物,現在呢,想吃什麼就買,每一天都像過年。因此,患有冠心病的人群越來越多,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都被查出患有冠心病,並頻頻發生猝死事件,它已不再成為「老年病」的代言。大家有沒有發現,身邊的親戚朋友總有人患有心梗,放了心臟支架或是做了心臟搭橋手術,可見患冠心病的概率如此之高。冠心病患者去醫院檢查拿著醫生給開的檢查單的時候,總免不了產生這樣的一連串的疑問,「冠脈CT是什麼,冠脈造影又是什麼?兩者有什麼區別,哪個檢查更好?」下面我來給大家普及一下冠脈CT和冠脈造影這兩種檢查的選擇及區別。
冠脈CT和冠脈造影是心內科常見且實用的檢查,用於冠心病及心血管疾病的診斷,有不少患者都聽說過或已經做過。冠脈CT和造影檢查,都是冠狀動脈的影像學檢查,用於判斷供血系統的管路是否通暢。原理相同,都是向冠狀動脈中注入造影劑,使冠狀動脈和周圍的組織形成一定的對比,來顯示血管的阻塞情況。
1.冠脈CTA
通俗易懂的講,做冠脈CT的患者躺在CT機床上,用高壓注射器從靜脈注入造影劑,造影劑就會從外周的血管到達冠狀動脈,CT機採集造影劑進入冠狀動脈的瞬時影像,通過計算機處理,就形成了冠脈CT影像。
優點:它是非創傷性檢查,檢查時間短,安全性高;它不是手術,不需要局部麻醉,在門診就可以完成檢查,無需住院;準確性高,能準確了解冠脈病變部位及狹窄程度,它可作為冠心病的篩查方法,冠脈CT檢查結果顯示是陰性,約98%即使再進行造影,也不會發現冠脈狹窄問題;檢查適應症非常廣,還可發現冠脈以外的病變;費用低,僅是冠脈造影費用的1/6。
缺點:該檢查對病人心率要求高,心率不齊的病人,採集的圖像會產生偽影,從而導致檢查失敗,圖像不能診斷。當冠狀動脈嚴重鈣化,也會影響CT診斷醫師對冠脈真實狹窄程度的判斷,而冠脈造影就完全沒有這一短板。
2.冠脈造影檢查
冠脈造影屬於介入手術,醫生通股動脈或者橈動脈,插一根導管到病人的冠脈開口處,直接在冠脈開口處,釋放造影劑。當造影劑在血管中充盈後,通過多角度的拍片,可以看到動態的供血過程。
優點: 冠脈造影檢查是冠心病診斷的「金標準」,可以明確冠狀動脈有無狹窄、狹窄的部位、程度、範圍等,並可據此指導進一步治療。直白講,如果術中發現冠狀動脈狹窄,經家屬同意,介入醫生可直接在冠狀動脈狹窄部位放入支架使嚴重狹窄或閉塞的血管恢復通暢,它是一種結合檢查與治療於一身的診治方法。
缺點:該檢查為有創性檢查,需住院才能進行此項檢查,操作複雜,費用相對冠脈CT昂貴,而且不能了解冠脈以外的情況。
冠脈造影和冠脈CT都需要應用碘造影劑,造影劑都有腎損害的潛在風險,腎功能不全的病人禁做這兩項檢查。另外,對碘造影過敏的患者,同樣不能進行這兩項檢查。
對於這兩項檢查,選擇哪一種還得根據患者情況,癥狀重、心絞痛發作頻繁的高度可疑冠心病患者建議直接進行冠脈造影,因為這種病人可能冠脈病變很重,做完冠脈CTA發現嚴重狹窄,還得再次做冠造去放支架。對於輕症患者、不典型胸痛癥狀的患者、冠心病低風險患者、無癥狀的高危冠心病患者的篩查、冠心病支架植入術後複查的患者即可選擇冠脈CTA。
謝邀。
冠脈CT及冠脈造影均是冠心病的有效檢查手段,但是因為具體檢查方法的不同,在選擇上還是應因人而異的。下面進行較詳細的介紹:
1. 冠脈CT:
冠脈CT,全稱冠狀動脈經CT血管成像。
冠脈CT的優點是快速、無創。一般來說,如果自覺有心絞痛或心肌缺血的癥狀時,在
門診就診時醫生會更傾向於給患者開出該項檢查,患者可以在輔助心電圖、心臟彩超的同時,通過冠脈CT明確或排除冠脈病變。冠脈CT檢查一般門診預約,檢查時間10-15min即可完成,在檢查過程中影像科醫生會在提前埋入患者皮下的留置針中打入造影劑(一般為含碘造影劑),這也是冠脈CT成像的原理。檢查結束後,患者需要稍多喝些水,以利於造影劑充分代謝。一般來說,一年3次以內的攝入該劑量造影劑的檢查對人體損害很小。因此,可以說冠脈CT是一種快速、無創且相對準確的診斷冠脈疾病的方法。冠脈CT的檢查費用在公立三甲醫院的費用是800元左右。
但在我們初診時,如果冠脈CTA上明確看出冠脈有意義的狹窄需要進一步處理,那麼冠脈CT能給予介入治療或者外科搭橋手術的提示作用就較小了,需要進一步做冠脈造影來決定處理的方式及具體部位,即我們常說的,是該放支架還是該做搭橋。換句話說,冠脈CT有排除診斷的價值,但是在確定診斷及指導治療上作用稍差。
2. 冠脈造影
冠脈造影,大家可能耳熟能詳,但凡就診過心血管專科的患者,可能都會被建議「如果想
確定是不是冠心病,還是做冠造」。的確,到目前為止,冠脈造影是臨床診斷冠心病的金標準,對指導治療更是最可靠的依據。因此,相對於冠脈CT而言,其最大的優點就是更加精確的判斷冠脈狹窄的部位、程度,更好的幫助我們選擇恰當的治療。
但是,冠造檢查是有創檢查,而且這種檢查是通過導絲穿刺進入周圍動脈(橈動脈、股動脈為多),沿血管走行將導絲抑制推送到心臟根部,打入造影劑。因此風險性相對冠脈CT更大,國內外因為冠脈造影檢查形成主動脈夾層的比例在萬分之五左右。另外,做冠脈造影檢查因涉及住院費及耗材費,費用上也要比冠脈CT貴些。
綜上所述,冠脈造影與冠脈CT是診斷冠心病的兩種最常用且最準確的方法,但有各自的優缺點和適應證。在選擇上,相信醫生會根據每位患者的癥狀輕重、病史的長短,以及初診複診的不同,選擇最適合患者的檢查。
冠狀動脈CTA和冠狀動脈造影都是評價冠狀動脈是否存在病變以及指導治療的重要手段,兩者各有優缺點,也各有利弊,在不同情況下選擇不同的檢查方式,需要根據情況來決定,不能一成不變的認為冠狀動脈CTA好或者冠狀動脈造影更好。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冠狀動脈CTA啥東西?
冠狀動脈CTA是一種冠狀動脈無創檢查,其檢查的主要原理是在冠狀動脈內使用高壓注射器將造影劑迅速打入冠狀動脈血管內,再使用CT快速多層掃描和圖象重建技術,生成冠狀動脈圖象的一種技術,能基本了解冠脈病變部位及狹窄程度。
冠狀動脈CTA有啥優勢?
1.無創:冠狀動脈CTA是一個「無創、快速、準確」的冠心病檢查手段,成為許多需要了解冠脈情況患者的福音。比起介人冠狀動脈造影,心臟CT最大的優點就是無創。
2.更好評估斑塊情況:當然除了無創,與冠脈造影相比,心臟CT對於測量冠脈鈣化斑塊負荷、了解冠脈管壁及冠脈外情況、檢查先天性冠脈發育異常等也有優勢。
3.風險更小:冠脈CTA因為無創,且無侵入性操作,所以,和冠狀動脈造影相比,其風險更小。
4.費用更低:冠狀動脈CTA比冠脈造影費用要低廉很多,且安全性高,副作用相比更少。
冠狀動脈CTA有啥缺點?
1.圖像為靜態圖像,相比冠狀動脈造影血管情況評估更差;
2.對心率和操作重建要求更高;
3.受血管鈣化情況影響較大;
4.因為是靜態圖像,不能評價血流情況及其流動方向。
冠狀動脈造影是啥東西?
冠狀動脈造影是一項用於檢查冠狀動脈血管是否正常的一項常用檢查放手。其是一種有創操作,需要將造影導管經外周動脈送至升主動脈,然後送到冠狀動脈開口,從而靜推注入造影劑,使冠狀動脈顯影的一種方法。冠狀動脈造影也被稱為診斷冠心病的「金標準」。
冠狀動脈造影有啥優勢?
1.動態多角度展示血管情況,對病變評估更為準確,也能對治療方式提供更為準確的指導作用。
2.對心率和其他條件要求更低,適合更多人群進行造影檢查。
3.可進行直接介入治療,檢查同時治療更為安全有效。
4.受血管鈣化等影響較小,可較好的判斷血流流向和血流情況。
冠狀動脈造影有啥缺點?
1.有創操作:因為需要將造影導管送入冠狀動脈開口,有創操作,所以病人可能更為不適。
2.風險更大:因為是侵入性操作,所以風險更大,併發症可能更多。
3.費用更高:和冠脈CTA相比,費用更高。
4.不能反映血管壁及斑塊的情況:和冠脈CTA相比,血管壁的情況不如CT顯示更好。
如何選擇做CT還是做造影?
1.對於不適原因明確為冠心病的病人,首選造影,而對於原因不明的胸部不適,首選CTA。
2.擬行外科手術需要評估冠脈情況的情況首選CTA。
3.擬行冠脈介入或者冠脈外科手術的情況首選造影。
4.臨床確診或者高度懷疑冠心病者首選冠脈造影。
5.搭橋患者評估橋血管,首選CTA。
6.評估介入效果或支架效果以及溶栓術後情況首選造影。
其實描述這麼多,很簡單的來講,對於有進一步治療以及原有明確的病人,首選造影。其次,可首選CT進行評估。
而最簡單的方法,其實是謹遵醫囑。因為醫生需要不同維度的了解你的情況,就需要作出不同的檢查,有時候,我們需要把冠脈CTA和造影都做了,才能更好的判斷下一步怎麼辦?
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目前冠心病是全球最常見的死亡原因,其致死的人數超過所有的腫瘤死亡人數總和,可以說冠心病已成為了威脅人類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是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據研究資料表明,我國的冠心病發病率與國際水平高出1倍,且我國每年死於各種冠心病的人數估計超過100萬,而其中有20%的患者因為不重視,死於突發心肌梗塞。因此,冠心病的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就顯得尤為重要。在我們懷疑自己患有冠心病時,醫生一般要根據一些臨床表現來綜合判斷,比如是否有典型的心絞痛發作、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當然在做診斷的時候一些輔助檢查是必要的,目前冠心病的常見的檢查有靜息心電圖、動態心電圖、運動負荷試驗、冠脈CT和冠脈造影等。雖然說正確診斷冠心病是醫生的事,但作為患者或健康人,簡單了解一下冠心病的診斷技術,還是大有裨益的。那麼,今天筆者就來說說大家比較關心的冠脈CT和冠脈造影。
一、冠脈造影
冠脈造影是用特殊形狀的心導管通過手腕或大腿根的橈動脈或肱動脈、股動脈送到主動脈根部,分別插入左、右冠狀動脈口,注入少量的含碘對比劑,在不同的投射方位下攝影可使左、右冠狀動脈及其主要的分支得到清楚的顯影。冠脈造影是目前診斷冠心病比較確切的檢查方法,可明確冠狀動脈狹窄的病變部位以及估計其狹窄程度,因此,冠脈造影常常被我們稱為冠心病診斷的「金標準」,其優點在於結果的可靠性、準確率極高,但缺點比較明顯,那就是費用比較高(約5千左右),國內一般需要住院檢查,需要在手術台上操作,最重要的須將導管經穿刺插入身體,屬於創傷性檢查手段,可能在穿刺部位、途徑的動脈、冠狀動脈甚至全身造成一定的損傷。目前診斷冠心病最準確的方法還是冠脈造影,但不是所有的病人,只要懷疑或考慮是冠心病,都不管三七二十一全做冠脈造影,要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而定。
二、冠脈CT
冠脈CT的基本原理與傳統的CT是一樣的,但冠脈CT在檢查前需要血管注入小劑量造影劑,在平掃心臟血管的時候,造影劑能使冠脈顯影,然後再通過一些軟體設備,進行冠狀動脈二維或三維重建,將冠脈製成立體圖像,就能看出冠脈血管是否存在狹窄。冠脈CT可用於判斷冠脈管腔狹窄程度和管壁鈣化情況,對於判斷管壁內斑塊分布範圍和性質也有一定的意義。冠脈CT具有非侵入性、費用低、靈敏、特異、準確以及不需要住院檢查的優點,屬於無創的檢查手段。但冠脈CT成像質量易受患者心功能、心率、心律、呼吸等因素影響,清晰和準確程度不如冠脈造影,冠脈細小分支不能充分顯示,對冠脈血流的動態觀察不如冠脈造影。另外,X射線有一個特性,那就是遇到鈣化病變或金屬的時候會被大量吸收和反射,所有鈣化病變或金屬支架後的結構就無法很好的顯示,造成偽影,影響結果的判斷,因此,嚴重鈣化病變和支架植入術後的患者不推薦進行冠脈CT檢查。
總之,冠脈造影和冠脈CT各有優點,各有缺點。在確診冠心病需要做冠脈造影還是冠脈CT要因人而異,但一般來說都是從無創再到有創,建議冠心病患病可能性在15%~50%的患者優先考慮冠CT檢查;對於臨床上不傾向冠心病但又需要排除冠心病以及對冠脈造影手術過於恐懼、介入或搭橋術後療效評估的患者可以選擇冠脈CT;對於冠心病可能性較大或病情嚴重的患者則建議冠脈造影等其他檢查;對於冠心病癥狀很典型的老年人,在結合其他信息高度懷疑為冠心病時應該直接進行冠脈造影。但不建議沒有冠心病癥狀或其他依據的健康人群常規檢查冠脈CT或冠脈造影來排除冠心病,畢竟兩者都有一定的輻射損傷,況且費用也比較高。另外,也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做冠脈CT和造影檢查,比如對於碘或造影劑過敏者是不能檢查的,患有嚴重心肺功能異常、嚴重腎功能等患者也需要詳細評估後,才能完全檢查。
最後要說明的是,任何一個冠心病的確診,都要通過癥狀、體征、輔助檢查等綜合評估,即使冠脈CT或造影檢查結果正常,也只能說明血管沒有明顯狹窄,如果有血脂異常等危險因素存在,很多時候血管就已經有粥樣硬化斑塊了。另外,本文只是為了讓大家對冠脈造影和冠脈CT的優缺點有所了解,不作為推薦使用,如果您懷疑或需要確診是否患有冠心病時,最好尊重和考慮專科醫生的判斷和推薦,畢竟他們才更懂得您適合做哪一種檢查。
喜歡的記得關注、點贊,謝謝。
要什麼不一樣的觀點,在下方留言評論,大家一起交流一下。
參考文獻:1、《內科學》葛均波、徐永健主編,p227~256;2、《疾病康復》張紹嵐主編,p284~292;3、惠慧;《冠心病診斷標準「冠脈CT」PK「冠脈造影」孰優孰劣》;4、丁亞輝;《冠脈CT能代替冠脈造影確診冠心病嗎?》(ps:資料來源於365醫學網,如有不當,請聯繫刪除)
圖片來源:網路,如有不當,請聯繫刪除。
冠脈CT和冠脈造影是心內科常見且實用的檢查,用於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診斷,有不少患者都聽說過或已經做過。
但這兩種檢查到底是什麼?有什麼區別?哪個檢查更好?
春雨居佳醫生邀請到閔穎醫生,和大家來聊一聊「造影和冠脈CT檢查,哪個更有用?」
{!-- PGC_VIDEO:{"thumb_height":360,"vname":"18-春雨居佳公開課--第18期 冠脈CT和造影檢查哪個更有用.mp4","neardup_id":7533310534554008179,"thumb_width":640,"sp":"toutiao","vposter":"http://p3.pstatp.com/large/119900076c4e927ee0e0","vid":"e76a1c10fd9f4662a1af5f8b50628268","video_size":{"high":{"h":480,"subjective_score":2,"w":854,"file_size":24610604},"ultra":{"h":720,"subjective_score":2,"w":1280,"file_size":39437847},"normal":{"h":360,"subjective_score":2,"w":640,"file_size":18432651}},"duration":534,"hash_id":7533310534554008179,"thumb_url":"119900076c4e927ee0e0","md5":"eae5f5c2829512bb081ef1be7504a405","vu":"e76a1c10fd9f4662a1af5f8b50628268"} --}
冠脈CT和造影檢查,都是冠狀動脈的影像學檢查,用於判斷供血系統的管路是否通暢。
原理相同,都是向冠狀動脈中入駐造影劑,讓冠脈里有造影劑的血液,和周圍的組織形成一定的對比,來顯示血管的阻塞情況。
1、冠脈CT檢查
實施方法:
您躺在CT機上,從外周血管給您推入造影劑,在3個心博到4個心博周期內,造影劑就會從外周的動脈到達冠狀動脈,形成切片式的冠脈的影像,將影像疊加起來,就形成了冠脈CT檢查結果。
試用場景:
冠脈CT在報告為陰性,判定不是冠脈狹窄的時候是金標準。
比如說,一個患者說自己可能有點缺血,心電圖上有點改變,而這種情況是冠心病的可能性比較小,但不能排除的時候,選擇做冠脈CT檢查很好。因為一旦檢查結果顯示是陰性,那就不用再做進一步的檢查。
2、造影檢查
實施方法:
造影類似於手術,通股動脈或者橈動脈,插一根導管到病人的冠脈開口處,直接在冠脈開口處,釋放造影劑。當造影劑充盈在血管中後,通過多角度的拍片,可以看到動態的供血過程,這個是冠脈造影檢查。
試用場景:
造影檢查是判定冠脈狹窄的金標準。
比如說你的心電圖和各項指標提示,你是冠心病的可能性比較大,而且狹窄程度比較高的時候,建議您做造影檢查。因為它更準確,能判斷出血管的狹窄程度。
甚至有時候,在做造影的過程中,會放一個血管內超聲在斑塊上,去探查下斑塊的情況,如果醫生髮現您的血管有80%,甚至85%的狹窄的時候 ,可能會直接介入手術。
冠狀動脈CTA和冠狀動脈造影都是檢查冠狀動脈的檢查,前者是單純的檢查功能,後者是金標準,還兼有治療放支架的功能。兩者檢查沒有哪個更好,只能哪個更適合自己。
什麼是冠狀動脈?要了解兩種冠狀動脈的檢查,首先要知道什麼是冠狀動脈。冠狀動脈是人體非常重要的動脈,因為它是營養心臟的血管,如果這些血管堵了、壞了,那麼心臟就沒有血液供應,就會出現心臟的肌肉梗死,梗死了心臟就會停止跳動,這就是冠狀動脈心臟病的原理,目前最常見的冠狀動脈病變是動脈硬化,斑塊形成,導致管腔狹窄,冠心病。
那麼要看冠狀動脈這個血管有沒有問題,就有冠狀動脈CTA和造影檢查,這兩個檢查有什麼區別呢?
冠狀動脈CTA檢查這個檢查是CT的範疇,檢查前要詢問有沒有碘過敏,有沒有肝腎功能不全等,因為要通過血管打入造影劑。檢查前還要控制心率,一般控制在50-65之間,如果心率過快,心臟跳的過快,就像拍照一樣動了就看不清楚血管了。呼吸也要配合,檢查前有技術員專門訓練呼吸配合。做完檢查後,要大量喝水,促進對比劑排泄,所以對檢查要求比較高。
一般是懷疑有冠狀動脈問題的,可以先做冠狀動脈CTA檢查,可以很直觀的觀察動脈有無鈣化斑塊,管腔有無狹窄,如果管腔狹窄達75%以上,認為是重度狹窄,癥狀很明顯時,可以評價要不要放支架。
圖為冠狀動脈CTA檢查,動脈顯示良好。冠狀動脈造影冠狀動脈造影,俗稱的介入檢查,是有創的檢查。通過股動脈穿一根導管經過動脈進去人體,一直到心臟冠狀動脈的位置,通過打入碘對比劑,把冠狀動脈顯示出來,可以清晰的顯示動脈有無病變,有無斑塊,管腔有無狹窄,這是評價冠狀動脈病變的金標準。如果看到管腔狹窄嚴重,或者動脈有閉塞了,還可以馬上裝支架起到治療的作用。
圖為冠狀動脈造影檢查,動脈管腔下載。但是這個檢查輻射量大,不僅患者接受了輻射,醫生和操作者都在檢查室里一同接收輻射。這個其實全是手術的一種,所以費用更高,所以並不作為常規檢查,而是用於做了冠狀動脈CTA發現問題,或者臨床嚴重懷疑冠狀動脈有病變需要馬上安裝支架才會做這個造影檢查。
所以兩種檢查沒有哪個最好,只有哪個最合適自己。每個癥狀和自身情況不一樣,需要選擇的檢查也是不一樣的。
我是小影大夫,想了解更多醫學知識,請關注我。
兩個都是檢查冠脈的比較好的方法,只是不同的檢查手段,不同的檢查作用,適用的範圍不一樣。
首先,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CT和造影的概念,CT利用掃描成像的原理將狹窄的冠脈呈現出來,而造影則需要插導管注入造影劑,進而進行顯影。
其中,冠狀造影的具有創傷性,整個過程持續的時間長,而且花費相對較高,被認為是檢查冠心病的金標準,能夠不同角度的顯示血管的病變情況,而且檢查過程中對外界的條件要求較低,能夠全面的檢查血管的變化情況;但是這有創操作,一方面具有一定的風險性,另外花費高,對血管壁的檢查不是很清晰。
而CT屬於無創操作,操作相對簡單、相對快捷,具有自身獨到的優勢。比如,能夠較好的、較清晰的檢查出血管壁的情況,另外CT檢查風險小,相對來說,花費也不是很多,適用的人群等多。但相對而言,CT檢查結果多為靜態形式,所以無法實現實時動態評估。
一般而言,到底是做CT還是造影,醫院醫生會根據病人情況決定的。醫生依據的主要標誌是如果懷疑是冠心病,可以用CT粗略的判斷一下到底是不是冠脈有問題。如果CT檢查後發現,冠脈堵塞的比較嚴重,需要手術時,會做造影,以準確判斷堵塞的具體問題。
其實這個問題根本不用擔心,醫生會根據病人的情況,包括適應症和禁忌症等,幫你選擇最好的檢查方法的。
指導專家:李淑琴,副主任醫師,河北省永年區婦幼保健院內科主任。主持省級科技成果一項,參與市級科技成果一項。在核心期刊發表論文多篇,國家級期刊發表論文十餘篇。參與編寫醫學著作一部。
擅長疾病 : 內科常見病診斷及治療,冠心病,高血壓,高血脂,腦梗塞,腦出血,糖尿病,甲亢,甲減,面神經炎,慢性支氣管炎等。
覺得本文有用,歡迎點贊或推薦給朋友,並關注【醫聯媒體】。
我覺得這兩種檢查應該輔助炎症因子的檢查!
急性冠脈綜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常見的心血管疾病,發病率較高,該病對患者的傷害極大。ACS現在可分為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非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及不穩定心絞痛。
發病原因與細胞因子如N末端B型鈉尿肽前體(NT-proBNP)、超敏C-反應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有著密切聯繫。認為NT-proBNP、hs-CRP、HCY與急性冠脈綜合征密切相關,同時也研究三者與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及氧化應激反應因子之間的相關性。
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心肌所受牽拉增加,導致腦鈉肽(BNP)在患者體內過量表達,BNP合成首先是合成前體N末端B型鈉尿肽(pro-BNP),然後在裂解為BNP與無活性的分子NT-proBNP。BNP可以保護心血管,利尿,降低患者心肌負荷,從而對抗急性冠脈綜合征。因NT-proBNP半衰期較長利於監測,所以常用其來推斷BNP的分泌情況。最近研究表明,超敏C-反應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是用來監測急性冠脈綜合征預後的獨立危險因子。血清中兩者的含量越高該病發生率越高。HCY是具有損傷血管功能的一類氨基酸分子,能夠參與冠脈病發生的多種途徑。超敏C-反應蛋白能夠參與炎症發應造成血栓與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形成。
急性冠脈綜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常表現為粥樣斑塊表面破損和斑塊脫落,形成血栓,導致冠狀動脈血管內血液流速下降、血管急性栓塞。急性冠脈綜合徵發生過程中,心肌細胞存在不同的缺血狀況,導致心肌收縮力量能力降低、心室肌細胞的負荷增加,心肌牽拉力增加。該病的形成主要是由於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形成血栓堵塞血管造成。急性冠脈綜合徵發病原因與細胞因子如NT-proBNP、hs-CRP、HCY、血清炎症因子、氧化應激反應關係密切。
所以這兩項檢查應該輔助炎症因子的檢測。
推薦閱讀:
※心臟支架手術後,你還應該注意這些!
※【冠心病知識大全】冠心病的發展歷史
※冠心病2年,服藥2年,心血管王醫生看過後:原來是假冠心病
※心血管醫生告訴您:冠心病沒有癥狀為什麼還要堅持服藥
※上海呵護家的老人科普冠心病適宜的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