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象棋的名稱是如何得來的?


大家知道,「軍棋」是以部隊編製及兵種特點創製而成,所以名為「軍棋」;「圍棋」因有圍困至死的特點,故叫「圍棋」。那麼「象棋」為什麼後來要叫「象棋」呢?

關於象棋名稱的來源,歷來說法很多。有人根據漢代劉向《說苑》里的「燕居則斗象棋而舞鄭女」等著述,認為象棋的名稱最早出現於戰國時代也有人以晉末北周武帝於天和三年 ( 公元 568 年 ) 製成的《象經》為據,認為象棋是周武帝宇文邕所發明,等等不一。這些看法,我認為是棋史專家和歷史學家所探討的問題,但對於一般的象棋愛好者來說,則不必下功夫去鑽故紙堆去搞什麼研究考證。其實,形象地解釋什麼叫象棋,我認為更有道理,也更有意思。有人曾說:面對棋盤,細看棋子,一邊有 " 相 " ,另一邊也有 " 象 " ,二字相連,就是 " 相象 " ,再取 " 象 " 字,即為棋名。這種解釋似為戲談,但也不是毫無道理,因為 " 象 " 字在古代有天象、氣象、物象、形象、象徵等多種含意。所以象棋這個名稱中的 " 象 " 字,表示著人類運用自己的智慧駕馭萬物表象之意,是人類實踐活動的一種綜合性的表示。

象棋最突出的特點是採用了兵戰形式,由雙方互相攻守,這是古代戰鬥生活的一種形象反映,也是我國古代兵戰和兵種名稱所留下的寶貴 " 史料 " 。例如:車、馬,就因古人有車戰和馬戰而產生,也可以籠統地說它們代表著古代的騎兵,卒就是步兵,數目為五,可能是因春秋時代戰國兵制上有五人為一伍之制,並規定作戰時士兵只能前進不能後退的法令,因而決定了象棋盤上的兵卒有進無退的步法。將 ( 帥 ) ,原是古代帝王的代稱,將 ( 帥 ) 要親自衝鋒陷陣,擔任千軍萬馬的總指揮,這卻與象棋中的將 ( 帥 ) 不能出城有些對不上號了,其實這樣的規定也並不是憑空而來的,古代帝王居於宮中權力極大,協助他治理天下的官員,如 " 相 " 、 " 士 " 之類,誰敢冒犯帝王呢 ? 誰又願招來殺身之禍呢 ? 因此,創製和改革象棋的人就不讓將 ( 帥 ) 出城了,否則皇帝被人殺來砍去的,實為封建社會倫理上的大不敬。如此,誰還敢下棋 ?

由於象棋的製作是根據古代兵戰的形式演變而成,因此,棋子的設計上還保留了顯示武器發展變化的標記, " 炮 " 和 " 炮 " 的分別,就很能說明這一問題。秦漢時期,象棋只有將、車、馬、卒等兵種,到了唐代,象棋中才有了 " 炮 " 這個兵種的出現。據《唐書》記載,那時打仗 " 以機發石為攻城 " ,象棋中也根據這一特點而出現了石 " 炮 " ,到了宋代,出現了用火藥製成的火 " 炮 " ,象棋的 " 炮 " 也就改成了 " 炮 " 了。據此,有人認為: " 炮 " 是象棋中最後出現的一個兵種,這話不無道理。 "

象棋的產生和發展,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至宋代形成定製。別看它只有 32 個子和 64 個格子,這其中蘊藏著無盡的機巧和風雲變幻,它是我們祖先機敏和智慧的結晶,小小的一副象棋,能使人廢寢忘食,能使人為它的風采痴迷一輩子呢。

現代,象棋人有32枚棋子,其中以「兵」數最,威力之巨莫過於「 車」,而其中獨尊者又屬「將、帥」。可是,為什麼偏以那埂踟皆不盡意的「象」為棋名呢?對此眾口難一。

有人認為,象棋之名由於棋中具「象」。但最早的象棋並沒有「象」這個子,雙方名六子,「梟」一「散」五。又有人指出,「象」是由人名而來;也有人認為,象棋之「象」是指天文中的「象」。但這些依據似乎都嫌不足。

另一種說法有一定道理:古時常把象徵刺殺技擊的舞蹈稱「象舞」,如《詩 躑頌序》中說:「維清,奏象舞也。」因為周文王時有擊刺的戰鬥技術,武王作樂,象徵擊刺排練為舞蹈,取名「象舞」。因此,象棋應說是一種象徵戰爭廝殺的棋戲。《潛確居類書》云:「雍門周謂孟嘗君:足下燕居,則斗象棋,亦戰國之事也。蓋戰國用兵,故時人用戰爭之象為棋勢也。」類似的記載也可見於公元前1世紀大學者劉向的《說苑》,其中稱象棋是因為「用戰爭之象為棋勢」而得名。

從棋子名稱來看,將、士、象、車、馬、炮、兵都代表了古戰爭中武士、軍械。北宋司馬光改象棋為「七國象戲」,用偏、裨、弓、駑、刀、劍、炮等武官官職與軍械名稱為棋子名稱。至於《楚辭 跣魂篇》以及《韓非子》、《戰國策》中所提到的「梟」與「散」,史學家們認為分別具有「將」和「卒」之意。因象棋是模擬戰爭的棋戲,在古時還被當作學習「用兵布陣」的埂踹。象棋是以象徵戰爭而得名,又名象戲,這種說法其依據似乎較為充足一些。

還有一種說法,說是韓信發明:韓信替劉邦打敗了項羽,創立了漢室江山。但大功告成之後,竟被劉邦的老婆呂后設計抓進大牢。韓信下獄後,獄吏鄧孔十分尊重他,也知道他受了冤屈,因此對他生活關心備至。

  一天中午,鄧孔送飯菜給韓信時,忍不住流下眼淚,韓信問道:「你為何落淚?」鄧孔說:「聽說將軍刑期不遠,又想將軍雄才大略,為皇上創立基業,卻落得如此下場,豈不叫人悲傷?」韓信聽後,坦率地說:「鄧伯放心,皇上曾經下過旨意,不斬韓信,因此我不會死。再說,前不久我已奏明皇上,還要寫一部兵書,上獻朝廷,下傳後代哩!」

  誰知,韓信話畢,連飯還未用上,就見黃門官到監獄傳劉邦旨意,說:「韓信乃是在監犯人,不得擅著兵書。」韓信一聽,知道呂后從中作梗,看來自己命已不長啦!

  鄧孔見此情景,心中也十分難過,就哭著跪在韓信跟前。韓信問道:「為何如此?」鄧孔說:「昏君聽信呂后胡言亂語,不讓你寫兵書,請將軍授我兵法,以傳後代,為將軍揚名。」韓信聽後,不時搖頭說:「我韓信滿腹韜略,尚死於毒婦之手。如我將兵法教你,你頂多也像我韓信一樣,恐怕也得不到好下場。現在你是我的好朋友,我豈能連累於你。」鄧孔說:「將軍,我不害怕連累,請您相信我。」

  韓信思考再三,說:「好吧,你既愛好此法,三日後再談吧!」

  三天後,鄧孔來見韓信,韓信與鄧孔面對面席地而坐,只見地上畫了個大方杠,分敵我兩方,中間一條界河,內寫「漢界」,「楚河」。一邊布著十六方小紅紙片,分別寫上帥、士、相、車、馬、炮、兵等字樣;另一邊布著十六方小藍紙片,也分別寫上將、士、象、車、馬、炮、卒等字樣。

  鄧孔見後,面露驚異之色,說:「這是兵法?」韓信說:「你莫小看這小小的方格,在這裡能容納千軍萬馬的大戰場哩。當然這十六方小紙片,各代表一方。用兵時只要文武結合,上下一致,通盤籌劃,配合有方,就會千變萬化,百戰百勝。你精通此法後,用於兵事,可無敵於天下。」

  鄧孔聽後,大喜道:「著實新奇。」韓信接著說:「好,若有人問你,你就說是『玩奇』吧。」鄧孔聽後,雙膝跪地,就拜韓信為師,終日陪伴韓信,在獄中學習兵法。

  韓信死後,鄧孔辭去獄吏,在家專心致志研究。為圖方便,他把圖格畫在紙上,並削木為子代替小紙片,但可惜的是他只研究「玩奇」,沒有與實際結合起來,傳不了兵法。

  事後,因為這東西是木頭做的,後人就把「玩奇」的「奇」字改為「棋」,又因為用棋子布陣,既像打仗,卻不是實戰,所以就稱它為「象棋」。


象棋一詞最早出現於戰國時期。《楚辭·招魂》中就對其形制以及玩樂方法作過專門記載:「蓖蔽象棋,有六簿些;分營並進,道相迫些;成梟而牟,呼五白些。」意思是說,用玉石(即蓖)做成的相當於骰子。(即蔽)大小的象棋,每方共有6顆;比賽的方法是分曹並進。(指必須兩人或兩組對局聯賽),相互進攻,逼迫對方於死路;最後是贏者「牟」(指成倍)取勝利。擊敗了敵兵(春秋時兵制,以5人為伍),而發出了勝利的歡呼。慢慢的就叫象棋了。


我好像有人邀請回答過類似的問題了吧!重複一次,兩個解釋:一是象棋暗藏九宮八卦之象,所以謂之象棋。二是在圍棋發明後,有人又發明了這種兩人對弈的棋類,圍觀的人問發明者這是什麼棋?發明人說和圍棋一樣也是圓的,有相像之處,於是就叫做象棋了!


推薦閱讀:

圖中這局棋該如何破解?
為什麼硨磲圍棋那麼多人喜歡?
象棋里有沒有誰先走誰輸的殘局?
象棋下得好有什麼技巧?

TAG:日本將棋 | 棋牌 | 體育 | 象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