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擊炮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圖註:典型的迫擊炮發射場景,前膛裝彈,炮彈靠重力下降,觸底後引信被擊發,從而射出炮彈

大多數人印象中,所謂火炮,通常都是後膛裝彈,然後拉動火繩,擊發炮彈出膛的。但是,在迫擊炮這裡,情況卻完全被顛倒過來,迫擊炮的發射過程比較有趣,發射時炮管以一定的仰角支起來固定住,再將炮彈從炮口填進去,炮彈在重力作用下,以自由落體運動跌落到炮管底部,接著,神奇的現象就發生了,一聲炸響,炮彈從炮管內飛出,奔目標落去。它是前膛裝彈,而且也沒有拉繩擊發這個動作,顯然很另類。

其實,大家看到的迫擊炮發射過程迥異於大多數身管火炮只是一種外在的表面現象,迫擊炮和榴彈炮、加農炮這類身管火炮本質上是沒有區別的,但凡屬於火炮這個範疇,簡單來講,都得點燃火藥,產生高壓氣體,推動彈丸飛出炮管,炮彈再靠慣性飛向目標。無論榴彈炮、加農炮,還是迫擊炮,都是如此。

迫擊炮和榴彈炮、加農炮這些同類夥伴相比,形態小巧玲瓏,於是人們便想到了用最簡單的方法來實現炮彈的擊發,即在迫擊炮管內的底部設計有擊髮針,迫擊炮彈不大,一人單手就可以手持,從炮口裝入,靠重力作用在炮管內自行墜落,最後炮彈底部發射葯上的引信剛好「坐」在擊髮針上,從而激活引信引爆發射葯,炮管內迅速產生的氣體推動炮彈反彈出來,飛出膛外。一般來說,榴彈炮、加農炮,這些火炮體型較大,炮彈當然也很重,沒法從炮口裝彈,也就難以借鑒迫擊炮這種最簡單有效的發射方式了,只能採用更省力的後膛裝彈,靠人力主動拉繩擊發這種發射方式,沒有迫擊炮發射那樣簡單方便,這也是不得已為之的做法。


迫擊炮的優點是結構簡單,價格低廉,威力大。與一般火炮相比,迫擊炮重量輕,可分解成便於人力攜帶的三大部分:炮身,座板和兩腳架。然而,必須記住還需要有人攜帶彈藥。儘管迫擊炮結構簡單,但它的發射速度卻很高。

迫擊炮結構簡單的主要原因是沒有反後坐系統。除一些比較複雜的迫擊炮外,其餘都靠地面承受後坐力。正因為如此,迫擊炮只能行高射界射擊(800密位以上)。與一般火炮相比,迫擊炮的精度較差,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迫擊炮彈飛得高而且其後半部分很長所致。雖說如此,但現代迫擊炮目前能夠獲得幾乎可與一般火炮相同的覆蓋區。例如,英軍81毫米迫擊炮可將其50%的射彈投入5000米距離以外的一個60米長,30米寬的區域內。這一點可與英軍105毫米輕型火炮相比,後者可將其50%的射彈投入17000米距離以外的一個50米長,34米寬的區域內。

圖2.3 英軍81毫米迫擊炮彈   多數迫擊炮的射程都比較近,其原因是由於迫擊炮彈的飛行速度低於聲速可以看出,81毫米迫擊炮彈是靠尾翼穩定的,並有一個在大角度著發時適於獲得良好破片效應的外形迫擊炮的基本問題一直是炮膛密閉問題。當迫擊炮彈裝填後在身管內下滑時,其周圍必須有一定的間隙。否則,炮彈會被卡住或下滑很慢,從而降低發射速度。然而,當炮彈沿身管上升時,需要有良好的密閉條件,使火藥氣體不致外泄而降低初速和縮短射程。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之一是在身管底部安裝氣閥,使炮彈在身管內下滑時可排出空氣,但氣閥容易沾染火藥殘渣和卡住炮彈。另一種方法是在炮尾裝填炮彈,但這破壞了迫擊炮結構簡單的原則。最後研製了一種塑料密閉環。密閉環在火藥氣體作用下體積膨脹使之緊壓身管內壁,從而解決了英軍81毫米迫擊炮炮膛密閉的問題

迫擊炮彈炮膛密閉問題的解決方法   迫擊炮具有巨大的價值,主要因為它結構簡單,覆蓋面積大,殺傷力強,射速高和節省人力;雖然射程近,但還是可以接受的。過去,迫擊炮常常是唯一的能對付遮蔽物後敵軍的武器。但現在多數現代火炮都能實施高射界和低射界射擊,以更高的精度和更遠的射程完成迫擊炮的大部分任務。但是這些火炮結構複雜,需要更多的人員操作,重量較大,射速較低而且價格較高。然而,由於加農炮和榴彈炮射彈飛行快,而且彈道一般沒有迫擊炮彈那樣高伸,所以不容易被雷達偵察到。


迫擊炮由炮管,炮架,座板,炮隊鏡,炮彈等組成。

炮兵班一般由五六人組成,炮長,(班長,)一炮手(副班長)二炮手,三炮手,四炮手五炮手。炮長負責觀察選擇地形,接收傳達觀察所傳回的信息(連,排,班順序傳發)下達支炮,調整諸元,開炮,收炮等任務,命令。一炮手負責炮管安裝,炮隊鏡安裝,設定操作標尺,密位等任務。二炮手負責架炮支架,輔助一炮手工作。三炮手負責填埋座板,並應令將擊發裝置歸至觸發和擊發。四炮手五炮手負責搬運和裝填炮彈。特殊情況可替換和互補。

炮彈由四大部分組成,引信:可設定為瞬發和延時。裝在炮彈前部。目標步兵時用瞬發,目標固定物(如碉堡,觀察所)時用延時。彈體:內填彈藥。彈尾和底火:藥包:甴距離決定加裝幾個藥包(最多為五個)起燃燒助推作用。

發射炮彈的工作原理是,將擊發裝置設定為觸發和擊發。觸髮狀態:擊針外頂,炮彈裝填後順膛線滑下,底火碰觸擊針,完成發射。擊髮狀態:擊針內縮,炮彈裝填後,由連排班長下達發射命令,三炮手拉引擊發繩(系在擊發裝置外環扣上)完成發射任務。

彈落點修正不在本文範圍。

(全憑記憶,難免略有出入,抱歉)


  1. 老式迫擊炮,炮彈靠重力向下砸落,使彈底撞擊炮管底部的擊針,引爆彈尾內部裝的發射葯,其所產生的大量火藥燃氣將炮彈拋射出去,並以大麴度的彈道軌跡對目標進行攻擊。

  2. 底部有可控擊發裝置的迫擊炮

①通過拉動火繩控制底部擊針

②捏壓我握把扳機控制擊針


迫擊炮,以構造簡單機動靈活,可直接伴隨步兵分隊隨行戰鬥任務,是營以下直接支援火力,傳統迫擊炮,主要是以炮口裝填迫發為主,利用炮彈自身重量下滑到底部,撞擊固定撞針,擊發基本發射葯管(另加裝藥包除外),產生大量火藥氣體,將彈丸推射出去。現代迫擊炮一改傳統的發射方式,根據不同載具和口徑分為:線膛迫擊炮、滑膛、前裝彈、後裝彈、迫發與拉發相結合等等。(我軍早期裝備的82迫擊炮就是迫發和拉發相結合,如此圖)


簡單的說,你可以理解為迫擊炮底部有一個子彈即底火,當炮擊炮彈從上往下自然落體時,底部的撞針擊發底火,這時炮彈就像子彈一樣被打出去了,接著就是和其實炮彈沒區別了。它和其它炮彈的最大區別就是沒有彈殼,彈殼和彈頭是一體的。


我不是武器專家,我不懂。


推薦閱讀:

百夫長坦克MK1型號的20毫米副炮的威力和射速如何?
官宣國產電磁彈射器即將裝本國產大型水面艦船:尹卓當初沒說錯
05式微聲衝鋒槍的殺傷力
為什麼直到現在還有很多日本人對大和號戰列艦崇拜不已?

TAG:陸軍 | 科學 | 迫擊炮 | 武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