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璀璨的漢文學史上沒有出現史詩?
嚴格的來講,漢民族確實沒有屬於自己的史詩。哪怕是詩經中的《生民》、《公牛》、《綿》、《皇矣》、《大明》這幾篇較為完整的描述了周的開創史,亦不能稱之為史詩。這幾篇中篇幅最長的是《皇矣》,但也不過三十一句而已,這反應了漢民族文學的一個特點——文字簡練,微言大義。而這個特徵與史詩動輒成百上千行的風格大相徑庭。漢民族獨特的語言風格,在創作上就不貼近史詩的風格。當然,這並不說明漢文學比其它文學低等,只是風格不同而已。
再有,與史詩相伴生的,一定是神話。中國上古神話精彩紛呈,但大多數表現的都是人與自然的對抗,較少涉及人際關係、神際關係、神人關係的對抗,這天然的讓後世繼承的文學題材相對單一,較少出現史詩中英雄與英雄之間對抗故事。
此外,中國的神話保存得極為碎片,沒有產生一個完整的神話系統,按照魯迅先生引日本學者的理解,造成神話不發達的原因一是中國古代先民重實事而輕玄想的性格,二是儒家立世,「上古荒唐之說」不足為道。縱觀中國文學,確實如他所言,更加關注現實,儒家「子不語怪力亂神」的價值觀對此影響極大。
茅盾先生則認為,中國神話不發達的原因之一乃是中國的神話被歷史化了,而且被歷史化得很早。這個說法也能解釋漢民族沒有史詩的原因,我們沒有史詩,不需要史詩,我們將那些故事都變更成了史,而那些浪漫的想像,我們將其純粹文學化,成為了詩的部分。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漢民族並不像其它少數民族和國家一樣有著史詩產生的土壤,我們有「史」、有「詩」,但沒有史詩。
謝邀。誰說我國沒有史詩? 只不過漢語言文學中沒有罷了。
從已經搜集到的資料看,我國藏族民間史詩《格薩爾王傳》有120多卷、100多萬詩行、2000多萬字。僅從字數來看,遠遠超過了世界幾大著名史詩的總和。荷馬史詩《伊利亞特》共24卷,15693行;《奧德修記》也是24卷 12110行。印度史詩《羅摩衍那》全書分為七篇。舊的本子約有24000頌,按照印度的計演算法,一頌為兩行,共有48000行。最新的精校本已壓縮到18550頌,37000多行。《摩訶婆羅多》是一部內容十分豐富的史詩。全書分成18篇,一般說有10萬頌,20多萬詩行,在《格薩爾王傳》被外界發現和認識之前,曾被看作是世界上最長的英雄史詩。
那麼漢語言文學中為什麼就沒有這個品種呢?首先我們就必須了解什麼是史詩。
什麼是史詩?
文字尚未出現時,史詩最初是純口述式記錄的,在傳達過程中,聽眾聆聽史詩後,會用口述形式將史詩世代相傳,隨著時間而增添情節,最後被整理、加工,以文字記載成為一部統一的作品。
從文學類型的角度歷時地看, 史詩代表了在一個特定口頭傳統中得到充分發展的、在較高階段上達到的語言藝術成就。
漢語言文學中為什麼沒有?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中國古人對文學批評的標準或者理論吧。
南朝人劉勰的《文心雕龍》以孔子美學思想為基礎,兼采道家,全面總結了齊梁以前的美學成果,細緻地探索和論述了語言文學的審美本質及其創造、鑒賞的美學規律。它提出的「辭約而旨豐,事近而喻遠」,「隱之為體,義主文外」,「文外之重旨」,「使玩之者無窮,味之者不厭」等說法。詩文的內容不是一般經典的道與理,而是和理、志、氣相聯繫的「情」,其形式不是一般的言,而是和「象」與「文」相結合的有「采」之言。他還說:「文之思也,其神遠矣,故寂然凝慮,思接千載;悄焉動容,視通萬里。吟詠之間,吐納珠玉之聲;眉睫之前,卷舒風雲之色。」 認為語言文學既再現著客體的物貌,又抒發著主體的情與理、志與氣。所以說,很難想像一部長達數千甚至上萬行純敘述性的長詩能夠在漢文學寶庫中擁有一席之地。
因此,漢語言文學中沒有史詩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國人思想模式的限定——中國人重"領悟",重"微言大義"。中國人的所作所為似乎不要別人馬上知道,而要人想一想後"悟"出來。表現在文學上,貴含蓄,忌直白;繪畫上,貴潑墨寫義,而把工筆勾勒視為"畫匠"而乏"大家風度";戲劇上,提煉了許多"程式",而忌生活化的寫實;園林建築上,貴曲折,"步換景移",忌一覽無餘。中國古代的詩詞歌賦極少有長達數十行或者數百行的詩篇。不是寫不出來,而是因為如平鋪直入就味同嚼蠟了。
這就是為什麼漢族沒有將"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的故事寫成史詩,而是把他們變成了神話小說或者傳奇故事中主人公的原因。
謝邀。中國的文學藝術形式,竊以為夠豐富的了。您所說的沒有出現史詩,這怎麼可能呢?只是長短而已,又不是能力達不到;再者說了,史學以詩這種形式一定好嗎?還是頗多爭論的。愚以為,被魯迅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就非常好,即凝鍊,又易懂。史詩作為一種文學藝術形式,受當時的歷史條件制約,比如印刷術、造紙術等,而不得已採取相對凝練的表達,事實上,這種表達是有缺憾的,這給大家的解讀帶來一定的困難。我們今人也不要以為缺少長篇史詩,是中國文學的短板。
謝邀。史詩是一種文學體裁,內容為民間傳說或歌頌英雄功績的長篇敘事詩,它涉及的主題可以包括歷史事件、民族、宗教或傳說。
有人說,很多國家都有史詩,中國為什麼卻沒有?這個問題其實是有爭議的。
1、中國少數民族有三大史詩,包括藏族的《格薩爾》、蒙古族的《江格爾》和柯爾克孜族的《瑪納斯》。
2、漢文學呢?也有。比如《生民》、《公劉》、《綿》、《皇矣》、《大明》、《孔雀東南飛》、《北征》、《南山》。
所以,題目問的是不是漢文學沒有超長篇史詩呢?
如果這樣問,就顯得非常可笑了,為什麼漢文學一定要按西方文學的模式來發展?
要知道,在文學史上,漢文學的發展比西方的要早得多。西方的早期英雄史詩一般是一種以長篇敘事為體裁講述英雄人物(來源於歷史或神話中)的經歷或事迹的詩,比如荷馬的史詩作品伊利亞特和奧德賽,這些早期史詩實際上是口頭詩歌。
但中國在至少四千年前已形成完善的文字體系,已經不再是只靠口頭記載歷史的階段,我們在三千年前就有文學水平很高的《尚書》,在二千年前就有了記載整個民族歷史的《史記》。
那時,希臘的歷史還要靠盲詩人荷馬來不停的吟唱才能記錄下來。
所以,回答那些極力推崇西方文化的人們,就算是中國沒有《荷馬史詩》那樣的超長篇史詩,那又怎麼樣呢?
(一起讀史,分享心得,請您關注我。)
謝邀。第一,希臘史詩最初是民間流傳的,後來才被荷馬整理成文。當其時,中國的老子和孔子在世,已經有了比較先進的思想和文化。第二,荷馬史詩誕生的時候,希臘還未形成一個完整的國家,還處於小城邦的鬆散的聯盟狀態,而當時中國正於周朝統治時期。第三,從歷史上看,漢民族對於神和宗教的迷信程度較之其他民族要輕。第四,希臘史詩是英雄史詩,與其同時誕生的中國的《詩經》卻多反映的是民事,國事。論偉大,《詩經》不亞於希臘史詩。第五,綜上所述,漢文學所以沒產生史詩的原因,是民族的特點以及民族的文明發展的程度決定的。一一以上便是我的一點認識,僅供參考。
其實史詩說的好聽而矣,不過就是一場傳說。西方所謂的史詩還有西藏的格薩爾王。明顯吹牛。中國之所以沒有史詩恰恰是中國文明的興盛,文字很早的出現了。文字作為文明記錄的載體,它本身也需要載體。故在當時對文字載體艱難的製作和書寫,根本記錄不了那廢話連篇的所謂史詩。所以因為文字很早的出現,紙的發明太晚,所以中國的文字變得很簡潔卻包涵了很多信息,一部"史詩"就變成了黃帝本紀。史詩不過是體現了文字出現的太晚的證據,沒有文字,沒有記錄文字的載體,只能口口相傳。
在漢代並不十分推崇詩歌,也不能說實話反映當朝不良風氣,如司馬遷記述真實歷史,漢武帝認為在揭露他醜惡一面,司馬遷數遭刑,最後受宮刑,忍辱寫史,之後追隨屈原而去。無論在哪個朝代還是當下,只准對政法機構歌功頌德拍馬屁說好話,很難說實話,韓非說難孤憤是也!一些趨炎附勢歌功頌德阿諛奉承的詩歌自不足看,自然少寫為妙。如果在一個君主英明任賢太平盛世,如貞觀之治,平民能暢所欲言,實話實說,國家長治久安,賢不遺野,其詩歌情節帶有真實性自然流傳。隋唐以前詩歌並不多,由於國家分裂戰亂頻繁民不聊生,有幾個能有閑心吟詩作賦,扶劍當歌!撫今追昔!
史詩是什麼?憶語,想像,揉雜著歷史、傳說和神話,是編寫者的粉飾和誇張吹牛,傳播的受眾是誰?文盲或半文盲。
中華民族幾千年的信史傳承,使得史詩這樣相對低級的記載傳承方式沒有空間。
比如荷馬史詩,比如格薩爾王傳,你要去蕪存菁,才能還原歷史。漢族人不用,平王東遷後的歷史一筆筆的寫在哪裡呢。幽王之前也有人記載,被犬戎破壞,佚散了。信史在,野史自然退避。更無需編成韻文來彈唱。
住著巍峨廣廈,小孩子問父母,家裡為什麼沒有茅屋。
首先你要明白史詩出現的歷史背景,以詩歌形式記錄歷史是因為當時民族文化水平低,好多尚為有系統的文字,沒有記載的工具,只有語言,所以只能口口相傳。而漢文明不需要這樣,我們從甲骨文到今天的簡體字都是一脈相傳的,我們的文明一直站在巔峰,除了最近這300年。你這個問題轉化一下,就如同問有錢人家,為什麼你們沒有酸菜吃,我察,有魚有肉我為何要吃酸菜???
首先要搞清楚什麼是史詩?它是口頭流傳的上古英雄傳說。摻雜著歷史事實,想像誇張。是一些文化不發達的民族記錄歷史的一種方式。漢族為什麼沒有史詩?我們有春秋三傳!有國語,有戰國策,有二十四史……寫得明明白白的,還要什麼史詩?有個兄弟說得好,你住著華廈,卻問我家為什麼沒有茅屋?
推薦閱讀:
※兩次上浙大,兩次被勸退:不吃讀書的苦,就要吃生活的苦
※堅持讀書7年,我得到了3樣東西
※談讀書 黃慕春
※讓孩子愛上讀書的九種方法
※讀書和不讀書的人,連顏值都差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