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可以加熱嗎?


白酒是可以加熱的。大多冬天的時候,由於天氣比較寒冷,人們在飲酒時,如果白酒在室溫下存放著直接打開喝,那麼相比較胃裡的溫度,差別比較大,會直接刺激到胃,會影響飲酒體驗。

但是加熱也是有方法的,比較普遍且正確的是用溫酒壺,間接的通過水浴加熱。

  1. 把開水倒入大壺裡面;

  2. 然後酒盅里倒入白酒後放置大壺裡;

  3. 最後用配套的小酒杯蓋住酒盅,防止由於溫度過高導致酒揮發跑走,酒盅里的液面應不超過大壺裡的水面,這樣效果更好

由於白酒是易揮發的,加熱過高會影響白酒的風味,其實我覺得白酒的最佳飲用溫度是常溫20攝氏度左右,這個溫度下才是此種酒最實在的口感,你能品出此酒的優劣。

鑒於白酒特殊的性質,隨著溫度變化,酒度會相應的改變,過高過低會極大的影響白酒的口感,這也是很多人可能會奇怪,「為啥一樣的酒,冬季夏季感覺酒味不一樣了,口感也變了」

至於冷喝好還是熱喝好,和個人飲酒習慣,飲酒閱歷的豐富度有關。習慣低度酒的建議冷喝,喜歡高度濃郁酒香,醇厚口感的可以適當加熱

因為釀酒所以懂酒,努力做一個會喝酒的酒友,以酒會友,歡迎關注交流,有了解釀酒的請私信


很多小說和電視劇中經常會有說煮酒論英雄這句話,或者是夥計/掌柜的燙壺酒來,說的就是把酒熱一熱再喝,在東北很多地方就有燙酒喝的習慣,特別是在冬天的時候,那很多人就會問了,這樣被加溫過的白酒還能喝嗎?會不會對身體有傷害的,今天就讓我這個東北小編給大家說說白酒到底可以不可以加熱。

要說酒的問題我們就要先說一下酒精在體內是如何代謝的,我們經常說喝酒傷肝,主要是因為酒精的分解或氧化過程是需要在肝臟中進行的,酒精進入到肝臟會被一種稱為醇脫氫酶的物質把乙醇變成乙醛,乙醛再被另一種叫做醛脫氫酶的物質將乙醛變成醋酸,經過體內的一些化學反應最後變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體外。

我們都知道酒中不光含有乙醇還含有一定的甲醇,甲醇的性質不穩定,乙醇的沸點在21攝氏度,甲醇的沸點在64.7攝氏度,加熱後的白酒中甲醇和乙醇會被揮發掉,這樣不容易傷害飲酒人的身體健康,主要是因為甲醇會人的視力是有一定傷害的。

但是酒加熱也別太過,太過反而容易傷害到我們的肺,所以喝酒的時候要在酒不冷不燙的時候飲用,一般建議白酒入口的溫度在30-40攝氏度就可以了,而且熱酒不容易讓人喝醉,太熱了酒中的的乙醇被揮發了,口感又不會太好。

熱酒的時候不是把酒放進鍋里煮,加以可以用一個乾淨碗裝上熱水,再把白酒杯放到碗里,很快就會加熱好的。


在看老電影時,經常會看到這樣的鏡頭,客人走進酒館,沖掌柜或者夥計喊一句:「燙壺酒!」。這裡的「燙」就是把酒加熱喝的意思。白酒加熱後有什麼好處呢?白酒可以加熱喝嗎?

燙熱的白酒,可以將酒中甲醇等不利於人體健康的物質揮發掉一部分。甲醇對人的視覺神經有害,但其沸點是64.7℃,當用沸水加熱後,就會變成氣體蒸發掉。

乙醛會增加酒的辛辣味,攝入一定量,飲者就會頭暈,導致醉酒的首要因素就是乙醛。而乙醛的沸點只有21℃,用熱水加溫,就可以使它蒸發掉。

此外,酒在加熱過程中酒精也會揮發一些。當然,對酒加溫要有一定限度,如果太熱,會使酒中的主要成分乙醇大部分或全部揮發掉。而且,酒太熱,飲後會傷肺。

正確的飲酒方法,就是要在酒不冷不熱時喝,古人有「溫酒」、「暖酒」之說,原因也就在此。明代陸容在《寂園雜記》卷十一中有這樣一段記載,「嘗聞一醫者雲,『酒不宜冷飲』,頗忽之,文章來源於佳釀網謂其未知丹溪之論而云然耳。數年後,秋間病痢,致此醫治之,雲,『公莫非多飲涼酒乎?』予實告以遵信丹溪之言,暑中常冷飲醇酒。

醫雲,『丹溪知熱酒之為害,而不知冷酒之害尤甚也!』予因其言而恩之,熱酒因能傷肺,然行氣和血之功居多,冷酒於肺無傷,而胃性惡寒,多飲之,必致郁滯其氣。而為亭飲,蓋不冷不熱,適其中和,斯無患害」。

清代曹雪芹在《紅樓夢》第八回中也有如下描述,「這裡寶玉又說,『不必燙暖了,我只愛喝冷的。』薛姨媽道,『這可使不得,吃了冷酒,寫字手打顫兒。』寶釵笑道,『寶兄弟,虧你每日家雜學旁收的,難道就不知道酒性最熱,要熱吃下去,發散的就快;要冷吃下去,便凝結在內,拿五臟去暖他,豈不受害?從此還不改了呢。快別吃那冷的了。』寶玉聽這話有理,便放下冷的,令人燙來方飲。」

無論白酒或黃酒,溫熱以後,不僅對身體有好處,且也會使酒的味道更鮮美。熱飲白酒,確實是一種很好的做法。

如果你也喜歡酒 那就關注作者,這裡是酒友們的集合地,加入我們尋找志同道合的酒友


首先可以肯定的一點是白酒可以加熱(燙著喝)喝!過去或稱舊社會老人們喝酒??尤其是在家裡喝酒??都要燙一燙(或稱坐一坐)再喝?為什麼?有兩個好處:

一是能降低白酒的酒精度,大家都知道酒精具有易揮發性,一般用開水燙過的白酒由於其內部酒精的揮發,白酒的度數就會明顯降低,低度酒喝著不易醉,這是其一。

其二冬季飲酒如果白酒溫度過低會增加其純酒精的含量(幾乎沒有損耗)飲用這樣的低溫白酒容易上頭,再者喝到胃裡也不舒服,不如用開水或熱水燙一燙再喝喝著舒服,也不容易上頭。

當然這都是過去的傳統,也就是冬天喝酒??的習慣,夏天大熱天喝酒??就沒必要再去燙著喝了,酒本身已有溫度,再燙也喝不到嘴裡去。這裡需要說明的一點是無論加熱也好,燙著喝也好,應該都是針對純糧酒說的,現在的勾兌酒我認為燙與不燙意義就不是非常大了,不過大冬天喝酒??還是建議燙一燙再喝這樣喝著入貼、妥帖也舒服。另外一點就是這都是老人們喝酒??的習慣,年輕人冬天還吃雪糕呢!燙不燙著喝就無所謂了。


本人是東北人,鐵嶺這旮瘩的,記得小的時候看爺爺們喝酒都是燙酒喝,因為東北冬天比較冷,都比較喜歡喝燙過的白酒,現在自己幹起來白酒行業,白酒不能直接加熱,直接加熱的話超過一定溫度酒精揮發後就影響口感,可以選擇倒入器皿里後在準備個碗或者大口的容器倒入熱水,再把裝有酒的器皿放進去,燙過後的酒口感更佳,自家釀的東北小燒酒燙著喝口感最佳。東北黑土地盛產的高粱、玉米、大米、優質的地下水,傳統工藝釀造。家裡有肉牛養殖場,酒糟喂牛一舉兩得了。


這個問題需要加個季節條件。不是說一年四季都要溫熱喝,譬如大夏天就不用溫著喝。那麼,白酒什麼溫度喝著味道最好?科學的結論是30幾度。為什麼?道理是這樣的:

首先的是味道。白酒的味道來源於酒裡面的醇類物質,這個只有固態釀造酒才有的,酒精兌水的酒沒有。醇類物質極易揮發,30攝氏度開始活躍。這時候美酒未進口,酒香已入鼻,正所謂未飲先醉,必然的感覺個好來。

其次是口感。人的體溫是37攝氏度,表皮溫度低於這個度數。30幾度的酒溫正適口,不熱不涼,進口舒適,下喉順暢,所以喝著舒服。

結論是,夏天,包括春秋,酒溫在自然溫度就20幾度的時候,不用溫酒。但在冬天,酒溫低於15攝氏度情況下,就要溫著喝。需要注意的是,最好的隔水溫,不可明火溫酒,而且不要超過35攝氏度,否則會燙嘴,酒也不那麼香醇了,因為香味都被熱跑了。


白酒完全可以加熱的!

北方的冬天,天寒地凍的,在我們這裡,冬天喝酒都是必須要加熱的!

喝酒之前,把酒倒在大一點的裝酒的酒壺裡,我們家也有,我爺爺,我爹最早用的是小鋁壺,後來是瓷壺。

這個壺上邊是漏斗形的壺嘴,下邊是圓肚形的,大小不一樣,最多也就能裝半斤白酒吧,邊喝邊往壺裡添酒,把這個酒壺放在裝滿熱水的大杯子里,熱水涼了再換上熱水。

後來簡單了,再熱酒就直接用酒瓶子熱,一斤裝的白酒,放在一個裝熱水的盆里或者什麼器具中,但是有一點要注意,那就是要把酒瓶子的蓋打開才能熱,否則的話可能一加熱,酒瓶子里的酒的熱氣一上來,會有危險的!

冬天喝熱酒,就是把酒溫熱了喝,酒這麼一熱,喝到嘴裡,酒香更濃,酒一進肚子里,也是熱呼吸的非常舒服的!

白酒溫熱,古人就是這麼喝的,三國演義里,關老爺酒尚溫時斬華雄,大家一定都會記得起這個典故的吧!

有那麼一句話是:喝涼酒,花髒錢,早晚都是病,也就告訴我們冬天不能喝涼酒的,喝涼酒傷胃,傷肝,傷脾的,所以冬天喝白酒的時候,最好還是溫熱了喝是比較好的!

【社會現象,家庭問題,綜合觀察,全面解析。請您關注從善如劉的悟空問答!】


黃酒是可以加熱的,白酒應該是不可以嗎?

我還第一次聽說白酒是要加熱的。因為喝白酒總是小口小口的喝。所以就是冰的也無所謂的,到嘴裡肯定是熱了。

但是黃酒啤酒因為度數低,所以喝的時候是大口大口的。你小口小口的,喝的時候容易變味。包括紅酒。

白酒你放在那邊不會變,為他的口味是恆定的。所以我認為不需要加熱。

送給你些火腿腸下酒喝。????????


白酒當熱可以加熱喝。在我的記憶里,我們老家每到冬天喝酒都要把白酒加熱才喝。

逢年過節,還是辦酒席(生日、婚喪嫁娶)專門安排一位「熱酒」的人專職「熱酒」。那個時候散酒居多,瓶裝酒少,每家都有一個陶土製的敞口罐子,把酒倒入罐子里,放在火爐旁邊,(火爐是那種就是一堆柴禾點燃,人圍一圈烤火)盯著不能打忘逛,不然酒會燒煮開溢出浪費。剛一開,就給專門為客人倒酒的人,去給每張桌子上的客人「斟酒」,這時火爐邊又有另一隻酒罐放在那兒,不至於斟酒的人手裡沒酒。

古書里也有記載,比如《水滸傳》,那些好漢一進酒店,就先叫道「先燙一壺酒來」,這肯定是為白酒加熱了。

可惜,幾十年了,已忘了加熱後的白酒滋味了。


推薦閱讀:

金門高粱白金龍和823
市場上就真的沒有口感接近飛天茅台的醬香酒了嗎?
釀酒技術篇: 白酒的口感如何保障?
黃酒是怎麼釀製的?喝起來和白酒有什麼區別?
你平時在和朋友喝酒時,都會玩哪些好玩的遊戲?

TAG:白酒 | 社會 | 美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