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媽媽每天為全家洗衣做飯,卻仍然和家人矛盾不休?


媽媽每天為全家洗衣做飯,卻仍然和家人矛盾不休,我認為是主要是因為經濟和情緒的原因引起的。

下面是一個真實的例子:

我有個朋友,是個很獨立的職業女性。她的原生家庭環境非常好,爸爸是一個企業家,媽媽就是全職婦女。雖然生活無憂,她的爸爸對媽媽也挺好的,而且沒有什麼小三小四類的擔憂,但是,朋友很小的時候,就立志不做家庭主婦。

她說,爸爸雖然對媽媽很好,可是,媽媽在家裡沒有地位,雖然家裡的活都是媽媽做的,家裡也整潔非常,什麼都沒有問題,可是,如果家裡有一點點髒了、亂了,有一點點不符合爸爸的要求,爸爸就會數落媽媽,說干點家務活都做不好,而媽媽只是唯唯諾諾的收拾。媽媽想給點錢外婆用,還要低聲下氣的問爸爸要。她愛他們,但是,不想自己的家庭生活是這樣的,所以,她不要做家庭主婦。

(圖片來自網路)

從提問和朋友的例子來看,媽媽雖然在家裡很辛苦,很重要,可是,卻也是個吃力不討好的活。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媽媽在家裡的地位低,沒有經濟來源。

一、地位低

試想一下,一個家庭,是不是地位越高的人,越難被人埋怨和責怪?一個家庭,就如同一個公司一樣,越是職位高的人,所受到的責難和重視程度,是不是越高?

媽媽在家裡很重要,也很辛苦,洗衣做飯,所以家務都做完了,卻依然得不到大家的體諒和尊重,不就是媽媽在家裡沒有地位的表現嗎?

她所有的工作,其實,請一個保姆就可以了,甚至可以比她做得更好。而且,媽媽還是一個不用錢的保姆,沒有付出,不用擔心收不回成本,沒有任何的成本輸出壓力,所以,沒有人心疼。

二、沒經濟實力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架構。一個人,連自己的生活都無法把控的人,如何去把控別人,如何讓別人聽從和敬畏?

在爸爸的眼裡,媽媽就是吃閑飯的,在爺爺奶奶眼裡,媳婦就是靠兒子養的,不用上班,舒服得不行,如果讓我不高興了,我幹嘛要讓你高興?

(圖片來自網路)

三、人的原因

一個媽媽勤勞,承包了家裡大部分的家務,就會導致一些人無事可干,閑的慌,而這類人喜歡做什麼?挑毛病啊,所以,媽媽有什麼做的不好,或者是做得不合他們的意了,就會挑毛病,沒事找事做,家庭矛盾就出來了。

此外,有些媽媽卻有個壞習慣,雖然自己把所有的活都承包了,卻又看不慣家裡不幹活的人閑著,看見了,就喜歡嘮叨幾句。

還有些媽媽呢,還生怕你把她的活幹了,讓她無事可做,她嘮叨你,卻不讓你幫忙,你幫忙,還挑剔你做得不好。

如果是這樣,是不是也是家庭矛盾不休的原因呢。

(圖片來自網路)

總之,媽媽每天為家裡洗衣做飯,還和家裡矛盾不休,不是因為地位低,沒有經濟來源,就是因為自己本身性格有缺點而導致的。


看到這個問題,我陷入了沉思,我想起了我的媽媽!

我的媽媽不僅僅是個家庭主婦,還是個上班族!近兩年,二胎政策開放,我哥嫂也加入了二胎潮流,小孩的出生給家裡帶來了歡聲笑語,但也給媽媽加重了很多負擔!比如,每天早上6點多起床去菜市場買新鮮的菜,熬湯做飯;比如,每天做好早餐緊接著又要去上班;比如,中午也要回來做飯吃完收拾好立馬又得上班;晚上,當然也一樣,然後每天晚上還得把家裡全拖一遍!媽媽最開心最放鬆的時候就是吃完晚飯收拾完之後去跳廣場舞的時候,那必然,帶小孩的事就落在了嫂子一個人的身上,當家裡人要求我媽不要出去跳廣場舞,在家帶小孩的時候,我媽會說,難道我自己一點私人時間,一點樂趣,放鬆放鬆都不行了嗎?由此,矛盾就出來了…我覺得這矛盾來源於以下這幾個方面:

一,家庭成員每個人的需求不同,溝通不到位,互相體諒、包容不夠。

在我家,爸爸和哥哥是外出賺錢的主力,不可能長時間待在家裡,分擔家務以及帶小孩。在家裡就是我媽和嫂子的相處,我媽認為她每天做的已經夠多了,既要洗衣做飯又要打掃衛生,還要工作賺錢,最後還被說做的不好,心裡著實委屈。這個時候媽媽就希望家裡人能體諒她的辛苦。嫂子一個人帶小孩很累,幾乎離不了身,幹不了其它的事情,想要做點其它的都得跟小偷一樣,趁著小孩睡著的時候偷偷做,很多時候事情做到一半小孩有可能就被驚醒,哭鬧了。相信很多帶過小孩的人都能體會。那這個時候嫂子就希望有個人能幫下忙,哪怕在家裡稍微幫忙看看小孩就行。能唯一指望的人是誰,當然只有我媽了,我媽做不到,那就只有埋怨了。

如果這個時候,我媽和嫂子能夠多多溝通,比如家務活誰有時間誰就做點,分擔分擔。然後互相也多體諒體諒,媽媽體諒嫂子一個人帶孩子不易,能稍微放棄點自己的樂趣幫忙照看下孩子。嫂子能體諒媽媽上班累還要做家務,自己能幫忙就幫忙,我相信,這個家庭因為這個而產生的矛盾就沒有了。

二,經濟實力很重要。

我媽媽為什麼每天要這麼匆忙,還要去上班呢?家裡已經有兩個主力去賺錢了。因為近兩年我家在市區買了房,又買了車,現在是每個月既當房奴又當車奴,而今年又在裝休,家裡的積蓄全用完了,家裡面的開支又非常大,月月水電煤氣費用就是很大的一筆開支,還不說其它,媽媽為了減輕負擔,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還依然要去上班,賺點家用!

如果我家這兩年不膨脹的這麼厲害,有積蓄的話,我媽完全可以先幫忙帶小孩,等小孩稍微大點,可以讓我媽和嫂子自己選擇誰上班誰在家帶小孩。

三,每個人的性格不同,生活習慣不同。

就我們做兒女的,和爸媽的生活習慣都不一樣,但是我們能看慣,能包容,甚至說幾句都不會放心上。可是,婆婆和媳婦就不一樣了。你看不慣我,我看不慣你,兩個最主要的家庭成員一有矛盾,接著我爸和我哥就會順帶加入戰爭,哥哥聽多了嫂子說的,自然會和我媽提意見,然後,循環往複,矛盾不斷加深!

這又回到了第一條,溝通以及包容的重要性!

這就是我家裡的情況,我相信,每個家庭的情況都是不一樣的,但是只要我們能做到多溝通,多體諒,多包容,即使家裡沒有多大富大貴,也能生活的很和睦!祝願所有家庭都能家和萬事興!


我估計這輩子也當不了這樣全能的媽媽。

任勞任怨,這個詞,我不喜歡,也不追求。

一直幹家務,我會覺得很煩躁很累,然後就會和老公來幾句小抱怨:「親愛的,我好累呀!」

老公就會說:「別收拾了,挺好的了。」要不然就是:「那我幫你干這些吧。」

生病了,我還比較容易「自我矯情」。(這個詞是朋友為我量身定做的)

最近感冒,發燒頭疼,什麼也不想做,躺在床上休息。

上一年級的女兒,在旁邊做作業,隔半個多小時就會給我倒杯水;

兒子說讓我拿著錢,帶我坐計程車去看醫生;

老公回來看到我難受,給我推拿;

……

生病時,我覺得我應該是被照顧的那一個。

如果在我生病的時候,讓我去做什麼工作或者家務,我就會覺得很委屈。

孩子們和老公都很關心我,讓我的難受程度都減輕了很多。

甚至感覺偶爾生個小病,感受一下被照顧被呵護的感覺,挺不錯的。

還有,如果我的生活中只剩下做家務,心情也不會好。

畢竟,我爸媽辛苦供我上大學,不是為了柴米油鹽的,或者說,不是只為了柴米油鹽的。

  1. 和朋友一起參加讀書會,學習學習;

  2. 去瑜伽館做做瑜伽,放鬆放鬆;

  3. 帶著孩子們看場電影,娛樂娛樂;

  4. 去逛逛街,買點漂亮東西;

  5. 當然,去學習和去給家長與孩子們上課,是最讓我神清氣爽的事情了,因為我喜歡,更因為能幫助到別人,讓我很有價值感;

  6. ……

只有在生活中穿插著這些活動,我的心情才會一直保持很好,能量滿滿。

等到孩子們都長大了,不用我陪伴了,我想,那時候我的工作就不只是在生活中穿插的工作了,我會有個更加充實的工作或者事業,讓我實現更多的價值!

在當下,我最大的價值,就是把孩子們培養成獨立、自信、有社會能力的人!

同時,能幫助別的家長和孩子,也會讓我很開心。

希望每個人都能善待自己,多多關愛自己。

更好的愛自己,才能更好的愛家人。

更好的愛自己,才能給孩子們做出一個榜樣,讓孩子們長大後也能好好的愛自己。


沒有看到題主的故事,就來說說我身邊類似的情況吧。

我姑姑就是這樣一個任勞不任怨的老人,和家裡的大大小小都有摩擦,姑父對她是厭煩勝過心疼,孩子們對她是躲避多於親近。

姑姑的家庭婦女生涯一做就是38年,表哥今年36歲,表姐32歲,她們和姑夫就是姑姑生活的全部。這麼多年裡,姑姑的生活就是圍繞做飯洗衣收拾家和干農活,沒有自己的愛好,沒有自己的職業,沒有自己的人生。

姑姑和表哥表姐以及我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如果當初她不是怎麼怎麼,現在一定比誰怎麼怎麼,如果當初沒怎麼怎麼,現在一定不會這麼這麼。說的特別像祥林嫂,偶爾聽聽會很感激她的付出,聽多了,也變成了理所當然。

姑父喜歡喝酒打牌,這個愛好有40年了,根本不可能改,但是姑姑最近卻針對他這一點吐槽?再吐槽,根本原因是表哥表姐結婚以後姑姑閑了下來,沒事情做就愛上了跳舞和旅遊,別人都是老伴陪著,她卻是孤身一人。因為這,和姑父熱戰冷戰了好幾個月,最後姑父不肯妥協,姑姑就從要求變為了冷嘲熱諷,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怎麼可能沒有矛盾。

表哥表姐都在外地生活,姑姑忙碌慣了想去帶孩子,但是因為從小祥林嫂似的教育,表哥表姐強烈要求姑姑自己享受生活,姑姑知道她們嫌棄自己以後,有事沒事就逮著她倆訓斥一頓,讓孩子們更不願意和她多聊。

生活就是這樣,人心就是這樣,感情就是這樣。姑姑其實是這個家裡最大的功臣,但是所有功勞都被她無所排泄的精力和壞情緒給淹沒了。

女人啊,還是要有自己的生活,當生活不只有當下的苟且,還有遠方的田野,就不會要求別人來配合你,而是自己去追逐太陽的明亮了。

我最欣賞那位83歲才開始畫畫的奶奶,女人自立,任何時候都不晚。丈夫孩子家人永遠都不是你生活的全部,只有你自己過的好,所有人才會因為你的光彩生活被照耀而對你更好。


媽媽和家人關係怎樣,主要取決於丈夫的態度。如果丈夫疼愛,分擔家務,則一家人會其樂融融。

然而現實情況是,婚前被寵上天的女孩子們,結婚多年後在家裡的地位已經一瀉千里。丈夫早就膩了,只想躲得遠遠的。孩子們也嫌她嘮叨。每天做飯洗衣還被挑三揀四,媽媽真是身心俱疲。

人在長期疲憊的狀態下,很容易暴躁,這時候就算家人不來找媽媽的麻煩,媽媽也很可能會「情緒爆發」,導致和家人矛盾不斷。家人只好躲著媽媽,然而根本矛盾並沒有解決,矛盾會一次次爆發。

我一個遠房表姐就是典型例子。她丈夫找了個歌廳小姐同居,還賣掉了家裡唯一的房子。但真可能離婚么?她38歲了,工資很低,體重200多斤,不修邊幅,還有個孩子,只能湊合過。她現在混得,連出軌的資格都沒有了。

為什麼現在年輕人離婚率這麼高?因為80後、90後的女孩子們不再是50後,60後,他們願意去爭取幸福,不再一輩子忍辱負重。

說到底,做飯洗衣值不值錢,得看你是誰。英國鐵娘子撒切爾夫人每天給家人做個早餐被當作美談,但一個家庭主婦每天做飯洗衣只會被當作理所當然。

婚後的女人一定要保證自己的賺錢能力,和美麗的容顏。一方面錢和美貌也可以解決生活中90%的煩惱,另一方面這也是一種震懾力。遇到讓自己不爽的情況,可以像張雨綺一樣,做一個漂亮的轉身。

當然,任何家庭有矛盾都是在所難免的。希望大家遇到問題時都能及時溝通,妥善解決。畢竟,「媽媽開心,一家人才會幸福」。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媽,面對每天做不完的家務,我都鬱悶的不行,但是我是很樂觀的人,特別是這一年,先生和孩子們都很尊重我,很是體諒我,做為一個女人,會掙錢不管家也不行,在家裡忙上忙下,不與人溝通也不行,處理好人際關係很重要,和家人愉快相處更重要,有點智慧人生的意思。經營好一個家,女人起到至關重要的決定。

女人也需要一個發泄口。

我就是全職媽媽,平時送完孩子我都會去爬山,這段時間因為下雨,我一直在家裡,每天忙的事一件沒少,心情卻差的不行,脾氣相當壞,動不動就凶完孩子凶老公,生活中天天忙著,重複著一種事,完全沒有自我,這種感覺很是糟糕,就像一個人迷失在海上,那種心靈上的孤獨是無法比擬的,我也感覺這樣下去自己就會瘋掉。然後我就改變自己,比如再忙都留點時間給自己,看書,做瑜珈,聽聽故事等等,做點自己內心很充實的事,找找心中那個曾經的夢。

多引導媽媽少生氣,少計較,經常吵鬧容易生病

女人是最辛苦的,經常心情不好,就容易生病,人生其實很簡單,你改變不了現狀,那就想辦法改變自己,一個家,每個人都要多包容多理解,家和萬事興嘛。但是一個巴撐也是拍不響的,如果一個人退了一步,別人也不好意思再爭吵下去,像是平時媽媽忙來忙去,節日或者周末,完全可以讓她休息一下,也讓她感覺到你們的愛。

女人要有自己的空間,自己的興趣,這樣內心就會更充實,做什麼也不會覺得累,心情好,一切都會更好。希望能幫到你。今日話題:女人如何快樂的智慧人生,有哪個竅門?


謝謝邀請,這個問題讓人很心痛,最起碼我經歷的時候自己是很難過的比如我奶奶生日,我媽花幾千給她買羽絨服,她數落我媽媽,我兩個嬸嬸拼錢花30塊錢買一套保暖衣,她樂的開花

1.刀子嘴豆腐心,這種主婦,其實什麼都幹了,但是總要說的很難聽,所以矛盾肯定不斷,再碰到玻璃心的一家人,爭吵不休

2.沒有底線,我媽媽那樣的,說什麼都干,被長嫂如母這句話壓了一輩子,沒怎麼好好養我,倒是把我那些叔叔養的一個個毛病多脾氣大。這種不實矛盾不休,而是是不是自己的事最後都會變成自己的錯,人家兩口子吵架,會說是我媽出的主意,她又不會跟人講,就是默默認了,然後變成我們家的矛盾

3.還有一種雖然幹活,但是也真挑事,跟干不幹活沒關係,大家心裡的惡婆婆就這樣,自己願意幹活還要搬弄是非

感覺題主這麼問,更像是第二種,也是最普遍的一種,還是把自己放的太低,別人欺負總說忍忍就過了,我媽總是說我退一步海闊天空,其實其他人就是在逼你,看你什麼時候萬劫不復。基本也改變不了,就是這種人,善人碰上無德的老人再加上沒良心的親戚,要麼忍要麼滾。欺負你的人是抱團的。突然這些人有人幫你說話,你更要提防他們,要不就想著讓你背黑鍋要不就還有其他坑讓你跳。

我現在經常跟我媽說一句話,誰來家都讓他們走,不高興了就來找我,來家吃飯要不他們自己做要不就出去吃,寧願花錢也不要花錢找罪受。

如果這種情況,最可能改變的方式,就是你很強硬,保護你媽媽。我現在偶爾回家,他們說話挑刺什麼的,我才不管是誰,直接硬懟,根本不需委婉,他們聽不懂。

我叔生病來我家養病,嫌我爸媽伺候不周到,說我媽粥煮的不好喝,我就說:媽以後不做不錯,人家想吃什麼自己知道,你管那麼多幹嘛。我老公在家做飯,他非要過來,來了我就都收了,吃屎吧


關於這個問題,我深有感觸。我是一個兩個孩子的寶媽,公公婆婆年紀大了,沒辦法只能自己親自帶。兩個小孩一帶就是七年,在這七年里,老公上班掙錢,然後其餘大大小小的事全部自己一人承擔。因為兩個孩子壓力大,就老公一個經濟來源,所以這些年裡自己很少買新衣服,化妝品也很少用,大部分時間都是以素顏示人。整日為家庭瑣事操心,又沒有注意保養,已經漸漸淪為黃臉婆。

在家帶小孩那麼久其實心裡也苦悶的很,脾氣漸漸地也變得焦躁起來,有一次跟老公起了爭執,他一句話瞬間讓我淚崩。他說我天天就知道花錢不知道掙錢!聽後我氣憤地說,我花錢都花在哪了?我可買過幾件新衣服和化妝品嗎?我又說,說我不掙錢那你在家帶小孩做家務,我出去掙錢去。聽完他不出聲了。

這件事後,我也開始了深思。為什麼自己任勞任怨,為整個家操碎了心,到頭來卻是吃力不討好!因為你光想著他人卻忘了自己。一個連自己都不把自己當回事的人,他人還會把你當回事嗎?女人就應該先學會自愛。從那以後我開始打扮自己,然後找了很多資料來學習提升自己,又在網上找了一份兼職。現在家庭地位提升了很多,幹家務的時候叫老公幫一下忙,他也會欣然接受了。

所以說,女人不管什麼時候都應該獨立,自信。不要為了家庭而迷失了自己。

希望我的分享能給大家一些啟示。也歡迎大家發表自己的評論看法,大家一起交流交流。


我們小區有個媽媽就是這樣。她孩子上小學了,她每天接送孩子,然後為全家人(老公,公婆)洗衣做飯,按道理應該是屬於賢惠的媳婦,可是就是與家裡人矛盾不斷。

後來我聽小區其他人說這個媽媽太喜歡埋怨了。雖然是在勤懇幹活,但是她特別喜歡抱怨自己累。而家裡人聽到她抱怨就煩,然後就矛盾不斷。她是那種在家人面前敢怒不敢言的人,抱怨完了還不敢不為家裡人做飯洗衣,因為她沒有經濟來源。

俗話說,一個巴掌拍不響。媽媽雖然勤懇但是嘴巴喋喋不休,老是抱怨,總覺得自己受了很大的委屈,這就是導致與家人矛盾不斷地原因。

當然,並不是說讓她只埋頭做事,不說話。我覺得發泄可以,但是要有度,而且要看人,據說她是見到人就抱怨。家裡人讓她出去找事做,她也是幹不了三天就抱怨累啊之類的不幹了。

所以說,凡事不能只看一面,我覺得做一個不依附他人,不喋喋不休的媽媽是最好的。

以上只是我的個人想法,如有不妥之處請見諒!


大家好,我是妮兒媽咪。育兒之路你我相伴,不離不棄,我們一起交流育兒路上的酸甜苦辣!如果喜歡我的育兒生活,請關注我吧!


有人問妻子:你是職業女性還是家庭主婦 ?

她回答說:我是一個全職主婦,我的工作每天24小時.....我是一個「媽媽」...我是一個妻子...我是一個女兒...我是一個媳婦...我是一個鬧鐘...我是一個廚師...我是一個女傭...我是一名教師...我是一名侍應...我是一個保姆...我是一名護士...我是一個雜工...我是一個顧問...我沒有周休假...我沒有病假...我沒有年假......我的工作不分晝夜.....我必須「隨時候命」,但得到的酬勞是:「你整天在做什麼?」

圈圈以前看見過一張漫畫,一個妻子背著兩個孩子和丈夫,步履維艱、滿頭大汗,她哭喪著臉,而背上的丈夫和孩子卻笑呵呵的。這不就是中國式婚姻的常態嗎?妻子承擔起了全部家務,盡心儘力地照顧家裡的每一個人。

舅媽舅舅結婚三十年都和和睦睦,每次去他們家吃飯,都會看到舅舅在幫舅媽打下手做飯,兩個人在廚房裡一個負責洗菜擇菜,一個負責蒸煮,席間廚房不斷傳來他們的歡聲笑語。

家務活沒有佔據她生活的全部,而他們一家三口對家庭的經營,讓每一個人的角色都能很好發揮作用。

舅媽幾十年如一日面容姣好,生活沒有把她逼成了黃臉婆,沒有把她變成戾氣滿滿的怨婦,她懂得適度的付出,懂得如何讓丈夫和兒子共同進入家庭角色。

婚姻中所有的付出都要適可而止,一個沒有底線總是任由別人召之即來揮之即去的人,久而久之就會喪失自身的價值。

你要讓家裡人明白,你愛他們,才會傾囊而出,但不意味著他們可以無條件的索取。每個人的精力都有限,不可能一直額外透支。

聰明的女人懂得使用技巧,偶爾撒嬌可以代替你悶聲不吭的任勞任怨,用分工的方式可以減輕你身上的重擔。我們都要明白愛從來不是一昧的付出,不必總想著自我犧牲自我妥協,你本該在婚姻生活中遊刃有餘,而不是把自己變得一文不值!


推薦閱讀:

頭回聽說,懷孕這事兒還能傳染?
為何新生兒第二晚哭鬧呢? |育兒
跟婆婆在育兒觀念上有分歧?我是這樣溝通的,有效又不傷和氣
流口水!來看看別人家的寶寶假期都在吃什麼輔食?(附食譜)
父母如何對待孩子的犯錯行為,決定孩子的一生。

TAG:家庭戰爭 | 媽媽 | 社會 | 育兒 | 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