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書店都變味了?
本人04年開始從事藝術設計類圖書直銷工作,以親身經歷談談圖書銷售渠道的變化,及其興衰。
我是第四代專業圖書直銷員,第一代為香港、台灣人,以香港為基地,珠三角為前沿,轉售國內各大城市。二、三代以出版招募四代直銷人員成立公司為主要經營模式,後來又轉戰網路。但無論一、二、三、四代基本無人開實體書店,頂多為一些實體書店供貨。08年以前書是供不應求,出去帶些書給客戶挑選,一天基本賣個幾十本沒問題。我經常上午帶一箱、下午帶一箱,基本售完。08年之後,以服務老客戶為主,到12年生意依然不錯。12年後隨著互聯網的興起,許多資料在網上可以免費獲得,客戶購書熱情減。再加上網上銷售平台的興起,直銷價格沒競爭優勢。還有緊接著各大出版社、大型圖書公司紛紛在網上平台開店,所以現在第四代直銷人員已大部分轉行。我也僅僅服務一些老客戶而已!
實體書店如果只賣書結果會很慘。2010年以前有個同行投入100多萬做實體書店,還是在有直銷人員的情況下,沒撐過三年全賠了。後來出版社投資1000萬給他做編輯公司,同樣三年不到也失敗了,只落了一倉庫庫存書。
據我所知,現在方所及誠品的書銷售時儘管不怎麼打折,但卻無法給公司整體贏利帶來幫助,主要靠租金優惠和其它產品贏利。西西弗的圖書較貼近大眾,有風投投資及產品供貨優勢,雖風頭正勁,但為長遠發展和平衡股東利益,也難免要引入其它產品服務。說白了,這只是生意需求而已!
兩難的是,由於實體書店為了平衡收支,圖書折扣普遍較高。但網路平台的價格優勢一目了然,所以實體書店難免淪為圖書免費展示店,不知道有多少人都是在書店發現好書後,再到網上購買。這也正是實體書店及直銷人員轉行的間節原因。
更直接的原因是大眾閱讀習慣及購買習慣的轉變。書店正在向社區型、交際型、休閑型轉變。它可以為某一類特定人群服務,雅昌藝術館的百萬藏書,年服務費大概12萬(記不清了)。也可以為大眾提供一個交際休閑的場所,方所、誠品、西西弗無不在此範疇。
我曾經觀察過地鐵上的人群,90%都在看手機,1%的人會看書,餘下的9%什麼也不做,在公司上班或到家後看書的數據我不知道。但足以說明問題!
更為現實的是:圖書已變成室內軟裝的一部分。工作原因,我經常接觸到軟裝公司或會所、咖啡廳採購人員,給他們提供精裝中、外文特價圖書,用做室內裝飾。這類書特點是:精裝、全彩、厚重、銅版紙、大開本、折扣低。以建築、室內、景觀、商業空間、美食類圖書為主。當我第一次給重慶一個做會所的客戶配這類書時,我的心情是絕望的,但現在已麻木了,因為客戶的需求才是市場。再說出版社、書商們壓倉的書是永遠也清不完的,當你看到幾千平米倉庫里的書山時,心情同樣也是絕望的。
不要感慨或詰責為什麼書店商業味道太濃,也許你看看自己在實體書店裡購買了多少書,就大致能猜出原因了。當然還有一原因:國內有質量、有觀點的書不是你想出版就能出版的。每本書都有留底備案,責編才不願拿前程來賭。所以造成翻來覆去的選題,抄襲類同的內容,一切以賺錢為目的行為,這些也是大家不願買書的原因之一。
最後說一句:實體書除了閱讀學習之用外,還可以收藏,裝飾,但避免不了沒落的趨勢,所以實體書店為了生存只能改變。
圖書,在讀者與書店經營者之間的概念,天差地遠!
在讀者眼裡,書是精神食糧,是知識的載體。讀到一本好書,就是在與一個高尚的人對話,自已的精神境界,會在無形中開闊不少,閱讀者本身也將受益無窮!
在經營者眼裡,圖書是商品,是與柴米油鹽一樣的商品。經營者在挑選圖書的時候,首先考慮的是圖書的銷路問題。也就是說,這本書上架後,有沒有人買,圖書的價格是不是貴,讀者是不是可以接受,能賣出多少本,經營者能賺多少錢等等。經營者如果不事先將這些事考慮清楚,僅僅站在讀者的立場,只要是高質量的圖書,就統統上架,經營者將血本無歸。有許多暢銷的圖書,其質量並不太高,但它迎合了讀者的某種特殊需求,所以暢銷,所以能賺大錢。不少書店就是靠這類品味不高的暢銷書才維持下去的。
書店不是圖書館,書店是企業,是要賺錢的企業。書店考慮的事,第一是銷路,第二是銷路,第三還是銷路。別拿象牙塔里的思想來評價書店,這不合理,也不現實,人家也是要穿衣吃飯的。
隨著社會和網路的發展,人們購物越來越傾向於網路購物,書籍與其他生鮮類或者電子類產品不同,運輸時破損風險較低,盜版容錯率較高,實效性不強。加之實體店成本越來越高,各類電子書籍的增加,所以實體店越來越難做,必須轉型啊。
變味?是變得不單純了,還是功能外延了?這些是需要大家從自身角度去考量的。時代進步與否不清楚,但一切都是在進行時,要麼適應要麼捨棄,書香之味終尚將留存。
推薦閱讀:
※現代版清明上河圖價值多少?
※桐陰秋暢是名畫嗎?
※中國古代三皇五帝中的五帝是指?
※《孫子兵法》這本書在現代軍事中還有用武之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