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歐洲的面積相對不大,語言卻有不少?
謝謝題主的提問。這是一個好問題。私以為,有此疑問的朋友不在少數。試著說一下自己的分析。
歐洲語種較多的原因至少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地理環境因素,這也是客觀原因。相對而言,歐洲山地多平原少,人口居住分散,導致相互之間溝通很少,使用各自的語言就順理成章了。這就像大家都住在同一個小區,儘管相距不遠,但由於交往很少,久而久之就越來越陌生。
二是歷史原因。了解歐洲史的朋友都知道,歐洲語種較多,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歐洲從古希臘時代起一直沒有一個強權政體。語言這種東西,只要沒有一個強權進行統一,長期分裂就成為必然。這就像古代中國,如果沒有實現大一統,語種數量肯定不會比現在的歐洲少。例如,春秋戰國時期各國語言眾多且差異也比較大(有專門研究這一課題的專著)。
三是民族原因。在漫長的歷史時期中,歐洲一直沒有形成所謂的「主體民族」,而且政治分裂持久。羅馬帝國解體後,基本上再也沒有出現整個歐洲大陸統一的情況,自然各國仍堅持使用本國的語言。各個民族勢均力敵,也正因如此更容易出現所謂的「民主」與「革命」。各民族都有其原始語言,即使民族同源,因國家和文化的分化,語言也隨之分化。
順便說一下,幾位文友提到的歐洲使用表音字母限制了語言統一也屬於客觀因素的範疇,但也並未完全隔絕。像法語、義大利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和加泰羅尼亞語就同屬於羅曼語族。例如,說法語的人不僅能聽懂也能看懂義大利語。
以上個人觀點難免膚淺偏頗,歡迎各位留言發表您的觀點。原創和碼字不易,若有所啟發敬請點贊或轉發。我是漫步世界遺產,斧正更多拙作,歡迎點擊右上角添加關注。謝謝。
國病來給你做個分析。
還記得高曉松在節目里說過不知道芬蘭語屬於什麼語系嗎?芬蘭語在歐洲很突兀,什麼語都像一點,但又都不是。其實芬蘭語屬於黃種語言,它與苗語、泰語、日語有很接近的語音模式。芬蘭語里乃這個語音非常多,而乃就是指黃種。例如英語乃是九和夜晚的意思,夜晚又出自越和汪,汪是狼和狗叫聲。都是指黃種,比如苗語第一人稱就是王。
芬蘭還叫薩米,就是黃種N系。我認為他們是匈奴的一支,被漢武帝擊敗後輾轉去到了歐洲。也有可能是更早時期古希臘時期去的,因為希臘語一半也是類似日語、苗語。有興趣的人可以通過翻譯軟體對比希臘語與日語、芬蘭語、英語的區別就會感受到。芬蘭語和希臘語稱中國都是K娜,與拉丁、俄語的七娜以及日耳曼的搋娜不同。歐洲還有一個公認像日語的巴斯克語。日語、苗語其實更接近黃種原生語言,漢語是由上古創造的書面語演化而來。
歐洲人的來源很複雜,所以語系眾多。我大體分一下來源。
第一、最熟悉的是日耳曼人受到漢朝擊敗匈奴的連鎖衝擊由歐亞大草原進入歐洲。這樣日耳曼自身就有一個語系。另外日耳曼還帶著一支跟隨的奴隸軍團,就是北歐基因I系。這個奴隸軍團一定也有自己的語言特點。
第二、羅馬帝國主要是白匈奴,白匈奴就是與斯拉夫人一致的群體,所以拉丁語系與俄語發音非常類似,有很多彈小舌的語音。西班牙語、葡萄牙語、義大利語都類似這個路子。
羅馬帝國並不僅僅只有白匈奴,在倫敦古羅馬古墓里發現了兩具中國人的遺骸。從蘇格蘭、法國能發現黃種文化的影子。這是很奇怪的。比如蘇格蘭風笛和裙子類似苗族,法語有湖北湖南四川話的味道。法國人還高矮參差不齊。現在的問題是究竟有沒有黃種基因,這是一個謎。我估計,西方人就是發現也不會說的。羅馬帝國與秦人代表的西戎是一個聯姻集團,也就是黃匈奴與白匈奴的關係。所以羅馬存在黃匈奴再正常不過了。凱爾特人從名稱看,凱就是指黃種,也許包括印第安。《史記》里的八元可能指白種,八愷就是指黃種。凱爾特人里估計是有黃種的,但後世是否存有就不一定了。
第三、歷史上還有一支是由中東、北非進入歐洲的群體。比如英國的威爾士語與西班牙加泰羅尼亞語與冰島語、亞美尼亞語、馬其頓語是口音、鼻音很重有磁性的一種語言。這個語言在印度和巴基斯坦地區也有。我估計這個語系是古代曾經在中東、印度河流域那個文明留下的語言。雲南玉溪、昆明官渡話就帶有這種語音。估計與回民有關,使得明朝漢人進入漢語也受到影響。
第四、後來阿拉伯人、猶太人進入歐洲,歷史上後來的匈奴進入歐洲。日耳曼人留下的突厥進入歐洲。德語雖然是日耳曼語,但很明顯有斯拉夫語語音存在。
我們稱歐洲人為歐羅巴,但其實歐羅不是他們。歐是叫狗的語音,就像咕咕叫雞,咾咾叫豬。歐洲很複雜,就像建築也分了中國式風格和中東式風格兩種。斜頂是中國式風格。
白種是從古中國走出去的,所以民居建築與中國建築大體一致,都是木質斜頂為主。石頭建築是從中東、希臘、羅馬開始的。
這就要說到拼音文字的優劣了,拼音文字特別好學,什麼都可以拼出來。
羅馬人進入英格蘭後,當地人沒有文字,羅馬人聽到當地人把水叫做/?w?:t?/,於是記錄下來拼做water,當地人發現,這個文字很好用啊,他們所有的語言都可以拼寫出來,於是就使用了這一套拼音文字。
日耳曼人同樣原因也採用了拼音文字,但他們對水的叫法和英格蘭人不一樣,於是他們按照自己的發音把水拼做wasser。
你看,德語和英語的差別就出來了。
古時候交通不便利,同一群人分開了,發現了一個新物品,他們的叫法發音不一樣,於是拼出來的單詞就不一樣,日積月累,雖然他們還能大致聽懂對方,但他們說的話已經屬於不同語言了,比如葡萄牙語和西班牙語就很接近。
俄羅斯等巴爾幹半島的人,使用的是以希臘文為基礎創造的西里爾字母,同樣屬於拼音文字,烏克蘭語和俄語的差異比我們一些方言還要小。
那麼中國呢?也得從表意文字優劣說起。表意文字不好學,我們把水讀作水,但水的發音和水這個文字有關係嗎?沒關係,文字得單獨學,像英語等拼音文字,你能發音說出來,就很容易寫出來。
秦始皇統一文字之前,各個地方的發音不一樣,寫的文字也不一樣,如果就繼續這樣下去了,也許中國就會有好多套文字系統,但秦始皇統一後推行書同文,把漢字寫法給定了標準。
歐洲如果有秦始皇,可以給拼音文字寫法定立標準嗎?定立不了,因為拼音文字就是根據發音拼出來的,發音不統一,拼出來的單詞就沒法統一。
隨著漢族不斷遷徙,一家人到了一個新地方不斷繁衍,他們對水的發音漸漸變了,但水這個寫法卻很難改變,因為漢字的發音和文字是分開的,這樣日積月累,他們的發音可能就變成了現在的某種方言。
漢族也在不斷和其他民族融合,比如漢族到了一個新地方,這個地方的原住民對水的發音和漢族不一樣,他們沒有文字,於是他們接受了漢字,也把水寫作水,這樣他們書寫漢字,發音不同,這個發音也可能就是我們現在的某種方言。
現在信息溝通方便了,推廣普通話,因為文字一樣,統一發音就要容易的多。假設今天歐洲統一了,要統一發音,那就等於把原來的文字給廢掉了,這難度太大了,或者說就是不可能。
在這裡說一下為什麼所有方言里廣東話最強勢呢,不僅是因為香港,更多是因為廣東話有個優勢。
當年李光耀在新加坡推廣普通話,新加坡移民大都是來自福建,他們向李光耀抗議,為什麼香港可以用廣東話而新加坡不能用福建話?李光耀沒有說因為要和中國大陸交往之類原因,而是說,廣東話可以用文字寫出來,有一套自己的文字系統,如果福建話也可以用文字清晰的寫出來,那就推廣福建話。最後結果就是新加坡人統一用普通話的發音。
很簡單,這就是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最大的區別。
這兩者的區別不僅造成歐洲語言眾多,而且也是中國能夠大一統而歐洲小國林立的重要原因。
表音文字的特點是音與單詞是一一對應的,是以語音來標註的文字系統,這會與其口語達成一定的吻合。
也就是說,嘴裡發什麼音,選幾個發音相對應的字母疊加到一起,就是一個單詞。但單詞本身與其背後的意義是分離的。
中國很多地方都有十里不同音的說法,如果採用這種表音文字的話,那意味著每一個地方,每一種鄉音都會帶來一種文字,文字加上區域認同,就會形成種族和民族認同,形成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就會形成不同的國家,從而形成分裂。
表意文字的區別又在哪裡呢?
表意文字都是由古代的象形文字演化而來,其特點是每一個字有自己的含義,但與發音卻是分離的。
與上面的表音文字相比較,表意文字尤其是原始的表意文字,它是一種現實的圖畫,你能很快猜出其背後的含義。
但你絕對不會知道他的讀音,??。而表音文字則正好相反,一個單詞擺在你面前,你很容易讀出來,但你絕對不知道它的意思。??。
今天中國有再多的方言,你寫出來的字都是一樣的,你也會認同自己是個中國人。但歐洲不會。比如英國人事實上是日耳曼人的一支,盎格魯薩克猻人,但他們絕對不會和德國人認親戚。因為分隔上千年,語言文字都已經完全變了,已經沒有認同感了。
語音是最容易變的,但事物的意義卻是基本固定的,一千年前的牛是牛,今天的牛還是牛,但唐的雅言卻不是今天的河南話。
幾百年前的莎士比亞是莎士比亞,但發音卻變化巨大,所以今天已經沒有幾個人能看得懂莎士比亞的原稿,因為發音變了,文字也就變了。
表意文字的繼承性更強,所以中國能夠延綿數千年而不中斷,更要感謝秦始皇,他「書同文」。但表音文字卻沒有這個能力,所以歐洲從來無法統一。不管是亞歷山大帝國羅馬帝國還是什麼神聖羅馬帝國,都無法維持長久,而且分崩離析以後就煙消雲散了。因為表音文字的發音永遠是無法一致的,尤其是在交通不便的古代,發音關聯著文字,文字也就無法統一,文字無法統一,國家也就分裂了。
表音文字的這種特點,也就決定了即使歐洲有拿破崙希特勒,他也無法「書同文」,無法做到長久的統一。
上天其實挺照顧我們的,對吧
中國這麼大為什麼基本都是漢語?歐洲不大語言卻很多,這是為什麼?其實造成大家這種印象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對漢語的定義,二是中國老祖宗的一個偉大發明。漢語的定義
其實按照國際通行語言劃分標準,漢語是漢藏語系漢語族下13種漢族方言的統稱,也就是說漢語其實是一個語族。如果按這個標準,歐洲基本上也都屬於印歐語系下的五個語族,即日耳曼語族、羅曼語族、凱爾特語族、波羅的語族和斯拉夫語族。這樣一比中國和歐洲語言數量差別也就沒那麼大了。
(歐洲的語言劃分,主要就是上文提到的五大語族)
而且石頭君知道,說漢語有13種方言,肯定有許多朋友會站出來反對,說光我們一個省或者一個市甚至一個縣就不止13種方言。但這13種方言只是大致的劃分,差不多是彼此能聽懂的方言都劃分成同一種方言。比如按照現在主流的劃分方法,從東北到雲南這個非常廣大的區域,都可以劃分成官話方言區或者北方方言區,但這不是說這些地方的方言都一樣,而是他們相對接近,彼此大致能聽懂。當然再細分可以細到超級細,像許多朋友說的那樣,一個縣就劃分出幾種方言,但大的劃分就是這樣。
(漢語的方言劃分)
而歐洲那些語言,其實許多語言之間的差別是和漢語不同方言之間的差別差不多的,比如羅曼語族的六種語言法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義大利語、羅馬尼亞語和加泰羅尼亞語,相互之間的差別其實非常小,很多時候精通一種語言,不用學就能大致聽懂或看懂另外兩到三種語言。而另外一些語言甚至根本就是一種語言,因為政治原因被劃分成了兩種語言,比如最典型的塞爾維亞語和克羅埃西亞語。所以大家經常會看到說有的人會說六、七種語言,其實在很多時候,這也跟歐洲語言之間相似度很高有關係。所以中歐語言數量的差別其實在一個方面跟這種對語言的不同認識標準是有關係的。
華夏先祖的偉大發明但即使考慮到語言定義的問題,中國的語言數量還是要比歐洲少非常多。比如漢語只有1個語族,13種方言可以大致對應歐洲每個國家的語言,這樣漢語最多也就能分成13種語言,和歐洲有40個左右的語言相比還是要少多了,而中國的人口可是歐洲的兩倍還多,這是為什麼呢?而且在佔中國一半左右的土地上,其實大家的方言都可以被歸入一類,即官話方言或者北方方言,這在歐洲也是不可想像的。
在石頭君看來,這裡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華夏先祖的一項偉大發明,就是我們的漢字。跟世界其它主要文字相比,漢字是唯一的表意文字,而其它所有主要文字都是表音文字。而漢字表意這個特性,使得漢字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不受方言讀音的影響,也就是無論怎麼讀,寫出來都一樣。
比如大家在看石頭君這篇文章的時候,可能在心裡是用各種千差萬別的方言在讀的,可能你用陝西話,我用廣東話,他用湖南話,她又用山東話,如果說出來可能誰聽誰都聽不懂,但卻都可以用同樣的文字表達。而這種情況在歐洲語言里是完全不可能的,歐洲語言都是使用拼音文字,只要發音有一點不一樣,寫出來就也不一樣了。
(英西法德等語言里問好的詞,其實除了法語之外,其它詞都是一個詞,但因為發音多少有些差別,所以每個語言里的詞寫出來都不一樣)
而文字和讀音的這種密切關聯,其實是會在一定程度上助長語言的分化的,因為不同語言可以很容易形成自己的書寫標準,這樣就很容易加速不同語言的分化,最後形成語言越來越多的情況。而漢字這種和讀音相對分離的書寫方式,卻可以延緩語言分化的速度,這也是中國的語言數量要遠遠少於歐洲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所以漢字是我們中國能形成共同語言乃至共同文化和民族認同的一個極其重要的因素,是遠古的祖先們為了讓我們大家儘可能保持團結一個充滿智慧的發明,在今天作為世界最大民族的我們更應該珍惜漢字,規範地使用漢字,把這個優良的傳統發揚光大!
先糾正一點:歐洲並不是不大,整個歐洲的面積相當於我國的面積。只不過小國林立而已。因此,此題應改為「中國人那麼多,基本都是漢語,而歐洲人少,卻語言多種」這樣表述更為準確。
為什麼中國這麼一個多民族、多文化融合的國家,以及是超級人口大國卻基本上用漢語了?
這個問題不難回答,但是很有啟發意義。
一、基本都用漢語,並不是近代才有的以華夏族統一後(秦漢)之史上的第一個大敵——匈奴為例。
你絕對想像不到,和漢朝為敵的匈奴人也使用漢文與漢語,史書載:
《史記》、《漢書》:「(匈奴人)毋文書,以言語為約束」。
按照這個說法,匈奴人雖然沒有文字,但卻有自己的語言。
但是,很奇怪的是,匈奴人卻很早就開始使用漢字:
戰國時的趙國賜予匈奴人的官印,上書「匈奴相邦」。
發掘於南西伯利亞的匈奴阿巴坎宮殿建築遺址中的出土瓦當,上書漢字:「天子千秋萬歲,常樂未央」。
東漢時期漢廷賜給西北地區的少數民族盧水胡人(匈奴與月氏為主體)的官印
而目前所發現的此類帶文字的匈奴出土文物,大概有幾十例,讓人詫異的是,竟然全部都是漢字!沒有發現任何一個匈奴文字——這不僅表明《史記》與《漢書》的記載是準確的(沒有文字)。而且表明:匈奴的統治階級至少是會漢語的,時間也非常悠久,從戰國到漢末,都有四五百年的歷史。
你說,漢語怎麼可以如此強大呢?
二、漢字可能存在的幾個統一過程之猜想這個原因,毫無疑問是:因為文字實現了統一&同於文化實現了統一。
文化上的統一,自不必多說,自武王伐紂,周代商後,以周公為首及後世孔子等儒家思想提倡與發揚光大的「華夷之辨」奠定了華夏文化為廣義中國地區乃至整個東亞地區的文化領軍地位。
以周成王五年或六年上半年間的第二次「成周大會」為例,是次大會上,周人成功的號令了幾乎整個東亞的所有部族參與:
他們都接受了周王室的冊封,成為了周的臣子——權力上的統一,帶來了文化上的統一,所以周朝才打出「天子工蒞中國而撫四夷」。而文化上的統一就進一步的杜絕了其它族群發展自己文字的可能性。
從孔子的「雅言,《詩》《書》執《禮》一句可看出,漢字的壟斷性質。
另外,周人的文字(篆文)是來自於殷商的甲骨文和金文。
那麼,我們又可以由此推測出:殷商之時,應該已經完成一定程度的文字統一。
以周人早期的「周原甲骨」為例,這就是一個實打實的文字統一的歷史案例:
雖然成系統的甲骨文字,目前只有在周原才發現有,但這並不能否定其它部族可能也同樣受到了影響(周人身為大族都已經如此,況其它小族乎?),尤其是殷商王朝是一個銳意開疆拓土的朝代,其權力的統一必然帶來文化與文字的統一,這是可以想像的。
而「周原甲骨」帶來的深度啟示是:這批甲骨文被認為是武王之時,也有另一種說法是文王時就有,但不管哪種說法,都是晚商時期才出現的。那麼,在周原甲骨之後,我們從周代的出土青銅器的銘文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周代的所有諸侯國完全採用了甲骨文字——也就是漢字,作為唯一文字。
這就更加有力地證明了:文字已經完成了基本統一。
我們也可以看到:自周起,一直到清末以前,中國的少數民族以及周邊地區90%都使用漢字作為唯一文字。只有少數幾個部族曾經創造過自己的、且與漢字不同類型的文字,如蒙古人、吐蕃(西藏)人、突厥人,還有滿族人。
這四個能夠創造出自己的獨有文字的族群,都有各自的特殊原因,蒙、滿自不必說,因為他們倆是唯二兩個曾經征服過華夏文明的民族。而吐蕃則因地處青藏高原,自古以來長期遠離華夏地區,因此得以發展出自己的文字。至於突厥,則因為唐時中西方的交流進入大發展時代,且西方有個可以大唐並肩的阿拉伯帝國,突厥才有了創造自己獨特文字的條件。
而其它的歷史上有代表性且創造過文字的少數民族,從上面提到的匈奴開始、到後來的鮮卑、契丹、女真、西南夷(以南詔國與大理國為代表),以及周邊的朝鮮半島、越南、日本等,他們要麼是直接使用漢語,要麼就是「漢字夷語」——無論如何都脫離不了漢字系統:
由此可見,文化與文字上的雙重統一,是中國乃至整個東亞「同文同種」的根本原因,既然都深受漢文化與漢字影響,那麼,語言上自然也被統一。
第一個原因,像其他答主說的,這是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的區別。
幾乎所有歐洲語言的來源都是拉丁語,而拉丁文是一種表音文字。天長日久之下,各地都有了自己的方言,這時候,表音文字的劣勢出現了,因為表音文字是根據發音不同而變化的,在各地發音不同的情況下,文字書寫必須發生變化,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不同的語言。
而漢語則不同,無論各地發音如何不同,漢字的書寫都不會有變化。倫敦到莫斯科不過兩千公里,中間的語言文字已經換了好幾種。而黑龍江到海南有四千多公里,卻文字語言相同,這就是漢語的偉大之處。
除了漢字本身的特點之外,也和中國古代的政治文化體制有關。自秦始皇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天下以來,中國兩千年來一隻都追求大一統,雖然中間有短暫的分裂,卻從來沒有哪片地方想長久的從中國脫離出去。無論是九州大地上哪裡的文人,都必須說漢語寫漢字,到首都去考試做官,大一統王朝和科舉制度保證了中國的文字統一性。
其實在古代推廣普通話之前,各地的方言差別是非常之大的,實際上現在也一樣,各地的方言發音的差別不嚳外語。比如康有為朝見光緒帝,兩個人雖然都很激動,很想暢快的談一場,條件卻不允許——康有為是廣東人,光緒帝完全聽不懂他的粵語,所以兩個人交流要帶翻譯,十分費力。經過一次失敗的交談之後,兩個人決定放棄了語言交談,全部通過文字書信,雖然北京口音和廣東口音的差距像外語一樣,但文字上卻沒有絲毫區別,這點讓歐洲人覺得十分神奇。
比如德語,德語分為幾種,德國北部和南部所說的德語差距極大,這種差距不僅僅體現在發音上,而且在文字上也迥然不同。很多單詞寫法不一樣,甚至連語法都不盡相同!雖然名為一種語言,實際上已經是兩種語言了。看看歐洲的情況,不得不再一次感嘆我們的祖先對文化制度設計之巧妙啊。
不知道歪果是什麼情況,但是中國還是知道一點。語言只有漢語,但是我們方言多,官方是普通話,漢語方言常以地域大致劃分為八大方言:官話方言、晉語、湘語、贛語、吳語、閩語、粵語、客語。官話方言也分東北官話、北京官話、冀魯官話、膠遼官話、中原官話、蘭銀官話、西南官話和江淮官話。下面就不細分了,慢慢理會。
我們那有個集市叫:回龍集
本地人叫它:鴻隆基 就是這發音 集還帶點兒化
在鄭州長大 回老家,我都不知道哪是哪 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 200公里的距離 鄭州說話和周口說話也不一樣
首先,先明確一下,文字和語言的問題。
漢語說的是指漢族人說的語言,但是要注意的是,漢語中有八大方言,粗略可以分為南北兩大方言區,互相之間不能互通,現在全民普通話那是因為國家層面將華北平原北京話作為基準音推廣的結果,之前南方人也是聽不懂北方方言的。
而漢語雖然有這麼多分化方言,各地也不相通,但是因為漢字的存在,使得在書面溝通上,全國各地都一樣。而且,漢字是世界上唯一一個中間沒有斷層、一脈延續至今的古老文字。
漢字起源於商朝甲骨文,傳說為倉頡收集創造出體系。在隨後的年代,甲骨文慢慢演變為金石文,後經秦朝官吏將公文用字化圓成方,並規範了各地的用字,形成了著名的「隸書」。自此,我們熟悉的方塊字流傳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在此期間,無論是外族侵略,還是統治,都沒能將漢字消除,因此,基於漢字體系的漢語雖然變化劇烈,但終究還是一個中國,一種文字,文化一脈相承。所以,應該說是中國這麼大,文字是統一的,但是語言是不一樣的,普通話只是漢語的一種基於方言演變的標準音。漢語方言之間的差異,還是非常巨大的。
說完中國,我們再來看歐洲。說到歐洲的語言和國家,我們不得不考慮羅馬帝國以及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影響。
現在存在於歐洲各國的語言,均可劃分為印歐語系,歐洲語言中又以英語、德語為代表的日耳曼語系和以意語、西語、法語為代表的羅曼語係為主。本質上,其語系起源於古羅馬語。隨著神聖羅馬帝國的崛起,地中海沿岸都操著古羅馬語,也就是拉丁文。但是因為歐洲和中國一樣,地緣廣闊,在不同地區的拉丁語會和當地土語結合,也就形成了各有特點的口音。
這樣的口音隨著神聖羅馬帝國的瓦解,一些地方勢力的崛起,日耳曼蠻族的入侵以及維京人的影響,使得歐洲處於一個割裂狀態,文化上也受到很多外來文化的衝擊,因此在之前帶有口音的拉丁語基礎上,結合了外來口音和語言規則,從而形成了各種不同的語系。但是兩大語系,日耳曼語和羅曼語,其根本依舊是拉丁語,其文字也是拉丁文為基礎。
與中國不同的是,拉丁文因為神聖羅馬帝國改信基督教的緣由,一般只允許貴族和宗教人士學習,平民只說不寫,缺乏群眾基礎。而漢字則是全民都可以學習,受眾較廣。這就導致了,在隨後的戰爭中,拉丁文字因為羅馬帝國的衰落而衰落,但是漢字卻不受外族影響而能傳承。
少了統一文字的支持,自然語言就會脫離之前的統一文字而發展,變得越來越不同。
推薦閱讀:
※歐洲左翼的彷徨與轉型
※塞普勒斯海外生活全面解析,通往歐洲的任意門!
※張曉群: 基督教為何能贏得古代歐洲人民的心
※大堡薦 | 大戰前夕的歐洲自駕之旅
※我為什麼移民匈牙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