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真的很可怕嗎?
死,真的很可怕。每個人在生前的時候都會說一句,死,有什麼可怕的,但當你真正處在那個時刻的時候,你就會知道有多可怕了。我們公司有一次組織去麗江玩,出發的時候大家都是興高采烈的,到麗江以後玩的也非常的開心,但歸程的時候,我們在飛機上遭遇了很強的氣流,當時飛機才起飛半小時,突然整個飛機劇烈的晃動,機務人員都已經開始說讓抓緊扶手,栓好安全帶,遇上強氣流了,這個時候已經有乘客開始尖叫了,我們每個人臉色都是蒼白的,嚇得冷汗直冒,當時我心裡都已經在盤算我要是遭遇不幸,我的保險能給我父母賠付多少錢了,還好幾分鐘後飛機平穩了。但那個時候,說真的,真的就有種從鬼門關一趟游,平安落地後,我們部門所有人去聚了個餐,吃完後還去K了個歌,目的就是慶祝大家死裡逃生,也慶我們都是一起經歷過生死的人。以前就覺得死有什麼可怕的,不就是眼睛一閉不睜嗎,現在覺得,人的生命真的只有一次,我要更活得小心翼翼了,最後,很鄭重的告訴大家,死,真的很可怕,希望大家都不要有這種經歷。
自己親身經歷過兩次瀕臨死亡的邊緣:一次是小時候溺水,當時自己在水裡看著太陽、心裡想:難道我就這樣死去嗎?卻絲毫沒有恐懼感……自己另一次是中煤氣,自己當時不知道咋回事、以為是得了心肌梗塞之類的急病,只感覺心臟像被手攥著似的、呼吸困難、走路還得扶著牆、吐了一天,自己還納悶:前一天坐的車、不可能第二天還暈吐吧……所以,現在也一樣感覺死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生不如死……
當你想死的時候,你覺得死不可怕,當你不想死的時候,你就會覺得死,很可怕。這就是我的答案。
最簡單的,關於老死,也就是壽命年齡到了,很多老人在生命的最後那幾日,或者那幾年,都是很釋懷的,我覺得他們並不害怕死亡,相反的,有的時候還對這件事看的很開。我奶奶在世的時候,經常說這一輩子也活夠了,我問奶奶,難道你不怕死嗎?奶奶笑笑,死了就死了唄,有什麼好怕的。當時我真的挺不解的,或許這個答案得等到我老的時候才能揭曉吧。
還有一類人,他們也不覺得死可怕,那就是對生活極度絕望,這個可以參考很多跳崖跳樓的人,有的是生活受挫,覺得沒有意義,有的是經受病痛折磨,不再想受這種苦難,怎麼說呢,還是那句話,當你想要結束這一生的時候,那死亡就不可怕。
最後,生命不易,且行且珍惜,加油。
死可怕嗎!不可怕,因為人固有一死。唯一害怕的,不是壽終正寢,而是意外離世。
有生就有死,這是從出生開始就知道的人生結局。
小時候,當看到親愛的外婆躺在那個小小的棺材裡面的時候,當時就知道外婆在睡覺,也許睡一覺就可以起來, 但是這一覺卻在之後的歲月中,只能靠照片來想念,那時候的我對死有了一種認知。之後就一直讀書工作,身邊的親人也都健康的活著,所以死亡於我而言,只是一個概念的詞。
到後面慢慢的長大,看著身邊的人因為各種事情而離世,其實我發現,死可怕,不可怕,但是唯一可怕,只是你死亡的方式,因疾病,意外.......
就如我身邊的親人突然離世,我害怕.....
害怕突然就剩下自己一個人,
害怕到處有你的影子,而找不到你
害怕這一生,我還這麼長
對於死亡,我只想說,珍惜自己和身邊的人!不要去管著那些死亡,人能活多久,誰又能知道呢!
那要看怎麼死!如果正常的生老病死不可怕,如果是年紀不大且正好上有老,下有小。你又正好是獨生子女,那就很可怕了,因為太多的牽掛,太多的放不下!
記得那是六年前,我閨女才一歲。我因身體不適,去醫院檢查,結果說肚子裡面長了個腫瘤。當時腦子就混亂了,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才一歲的孩子,眼淚瞬間往下淌,根本止不住!
然後想到了父母,我是家裡面的獨生女。就想著他們以後怎麼辦,我萬一有事他們能承受得起嗎,想了一切能想的。比如如何安排孩子給我媽照顧,這樣我媽能夠活下去的動力和勇氣,孩子也能受到比較好的教育和環境。
想到了怎麼給父母和孩子留錢和後路!想到了孩子爸爸再找一個,對孩子的影響!那感覺簡直不能用言語來表達。就是眼淚怎麼也止不住,一直流,一直流!
後來病理出來是個良性的。過後那幾天的煎熬,以及看透生死的感覺的一直影響我以後的生活態度,要積極樂觀面對生活。一直到現在!
我當時都沒想過自己!所以死對於自己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有牽掛和未能達成的願望!生活在當下,且行且珍惜吧!
其實死不可怕,怕的是死之前知道自己要死了或想死沒死成,而痛苦的受著折磨,這才可怕。
我從小就想當兵,看著那些衝鋒打仗的英勇戰士,我就熱血沸騰,每當他們犧牲的時候,我就很傷心,當時就想也許直接打死了應該感受不到痛苦,也就不害怕了吧!
就像我們村的李嬸,當年和老公鬧矛盾,最後想不開,跳樓自殺,結果沒有死成,反而把自己摔了個半身不遂,現在每天躺床上或坐輪椅上痛苦的活著,每次聽家裡人提起她,都是唉聲嘆氣!
今年李嬸乘家裡人不在的時候又喝葯自殺,還好被家人及時搶救,才沒失去生命,而她留下了遺言,說她現在每天活得比死還難受,當初沒死成,她就後悔跳樓了,可自己現在這樣比死還痛苦,她害怕的不是死,害怕的是以後她的後半生該如何是好。所以死不可怕,怕的是死之前知道自己要死了或想死沒死成,而痛苦的受著折磨,這才可怕。(以上只代表我的想法,僅代表我個人想法,謝謝!)
死亡,可能對於有些人來說還很遙遠,但是生命是很脆弱的,你永遠都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一個先到。現在的一些不懂事的年輕人常常說到「死有什麼可怕的」「我不怕死」「不就是死么」等等,他們為什麼會那麼說,還說得那麼振振有詞,無非就是他們覺得自己離死亡還遠的很,他們並沒有體會過那種瀕臨死亡的絕望感。
講一下我的親身經歷的事吧,以前我也覺得「死亡」這個詞離我實在是太遙遠了,不就是一死嘛,眼睛一閉,兩腿一蹬。直到今年年初,我下班回家的路上,騎著我的小電動,都快要到家了,心還想著回家做點什麼好吃的。結果在轉彎的時候被後面的一輛麵包車撞翻在地,而我自己都還沒有反應過來就在地上滾了幾圈了,那一瞬間腦子是懵的,就躺在地上感覺全身疼得厲害,動也動不了,整個腦子嗡嗡作響,那時候就覺得我是不是要死了,第一次那麼的害怕死亡,害怕見不到明天的太陽,害怕離開家人!等再次醒來,看到家人圍在我身邊的時候,我很慶幸我還活著。那一刻就覺得這個世界還有很多漂亮的風景,好吃的美食等著我去看去吃去玩呢,我得好好的活著。那一次是第一次覺得死亡離我那麼近,那麼的可怕!
皇帝不稱朕,專註史評與時評我以為,死本身並不可怕,許多人慢慢地被病痛活磨死,更多的人,「啪」一下就死了;可怕的,是對死亡的想像。
比如一個要跳樓的人,想到縱身跳下後筋斷骨碎的慘狀,就不寒而慄,但他還是要跳,說明對死亡的害怕已遠不如對生的畏懼;而那些久為病痛折磨的絕症患者,恨不得說死就死,他們已是生不如死。
可見,死亡並不可怕,死亡只是生命終結的一個儀式。
對於死亡,年老的人更比年輕人少了許多忌憚,對「走」的話題愈加坦然。過去人老了,還會提前備置棺材壽衣,天天「睹物」,心情渾然無驚。若是年輕人,早驚呼為「凶宅」了!
死亡是人人須面對的,當人老時(擱現在,或在八十開外吧),眼愈花,生命的終點看得愈清楚,他們不會奢望從閻王殿的生死簿上「開小差」,相對於死亡,他們更關切死前的養老。
少年,初生牛犢不怕虎,他們不怕虎,更不畏死。對死,他們漠然無感。年年夏天,多少少年因貿然涉險而死。死了,也就死了,生命之花未開而敗,他們的父母都沒足夠的時間為他傷悼——「得趁年輕,再生一個」!
到了青年,一生事業未成,許多酸甜苦辣未品,卻自以為看盡了長安花,參透了人生風景,為區區小事,便要輕舍人生。那些鬧著尋死的,不多是「年輕猛如虎」之人?
也有少數不幸的年輕人,花才剛剛綻放,就被命運之神摧敗在病床上。這時,他們最怕死。
多年以前,我在電視台做記者,曾有一個女同事,姓黃,二十多歲,人長得漂亮,家境也很好。一次在辦公室,她給人打電話,說到自己牙齦經常流血。旁邊一個同事就對她說,牙齦流血得小心哦,某某就是牙齦流血,一查就是大病,很快就死了。
我們都笑說他烏鴉嘴。沒想到,「烏鴉嘴」竟說真了。女孩後來到醫院檢查,就發現得了絕症(什麼病忘了),果然幾個月後就死了。當她病危時,我曾到醫院去看望過。她住在單人病房裡,房間里光線很暗,她蓋著被子,圍在厚厚的帳子里,床邊放著一些醫療設備。那時她還沒有男朋友,只有父母陪在旁邊。剛好醫生進來檢驗,我聽她說:「醫生,你救救我吧!」聲音之凄慘絕望,我到今天還記憶猶新,還有那陰暗的病房和病房裡壓抑的氣氛。
女孩死後,我沒參加她的追悼會,聽說在告別儀式上,已經去世的她穿著婚紗,父母哭的死去活來。
年輕人,只有無敵的病魔才能讓他了解自己對生命有多麼期盼,而無病無災時,卻是無懼於死亡。
我還曾到監獄採訪過一個死囚犯,那是一個身材高大的人,年紀約在三十多歲。當他從號子里被提出來時,身著灰藍相間的豎條囚服,手腳都戴著鐐銬,一步一挪地走過來。現在留在我記憶里的,就是他從樓道陰影里緩緩走出來的身影,還有他接受採訪時,異常謙恭的態度。我當時不禁很同情他,因為知道他這個樣子,就是對自己罪行的悔過和對生的奢望。
我想,人面臨生命註定的驟然終結時,他們不是害怕死,而是期待生。
一轉眼,人到中年,許多人已經活麻木了,對生命有了更多的感悟,對生命卻未必有更多的依戀。因為,生活太辛苦!然而,中年人又特別害怕死。
這就是中年人相對於青年人的「沉穩」,他知道他每一步步子邁出去,都會牽涉到許多親人,上有老下有小,豈是一死能免其責的!
您若是中年人,當您認真思考死亡的話題時,您首先想到的,肯定不是對死的畏懼,而是憂心,「我若去了,他(她)們怎麼辦」?對死的恐懼,要在於此!
人生的責任感,全由死亡來考驗。
少年死了,馬上有新生命替代。青年人死了,留下父母漫長的悲哀,且可熬;他的配偶,「趁年輕」,也還有出路。網上常有人講笑話,說某某死了,老婆就是別人的呢。正是此意。
唯中年人死了,頂樑柱一倒,房舍也面臨坍塌,活人愈加悲慘。
所以,人到中年,最怕死。與其說他怕死,不如說他怕死的太早,令家人無著無落。他捨不得,放心不下,不甘心!
至於怎麼死,是被「嘣」掉,車撞死,水溺死,還是病死,以及死後那具殭屍是被火燒還是被蟲子啃,他卻無暇顧及。
所以,自殺者中,活了一半的中年人最少。
順利熬過中年,到了老年,父母多送終了,孩子們結婚了,孫子也有了,同時腰酸腿軟、三高、糖尿、尿無力等各種毛病也找上門了,吃東西不香了,慾望也減弱了,媳婦老公也變「老伴兒」了,滿面都是褶子了……活不活,也就那樣吧!哈哈,談起死,也能開口一笑。
這就是生活,沒有什麼特別的劇情和故事線,只要大體不拍出(自拍自演)一部悲劇,就可稱足矣!
別想太多,死也不那麼可怕,想多了,就成怕死鬼了。那是自尋煩惱,不如一切從對命運的期待中坦然面對。(皇帝不稱朕答題)
死亡,是每個人都需要面對的問題。也是古今中外許多哲學家都在探討的一個終極問題。大部分人一想到死,心裡就充滿恐懼。這是人性所致。人之所以怕死乃是生存意欲的本能。如果有人說不害怕死亡,多少有點虛假成分。只是害怕的程度不一樣而已!
小時候無聊,經常胡思亂想,有時候就會想到死,只要一想起自己死了,這個世界就與我無關,看不到和我一起玩的人,看不到太陽和月亮,看不到花草和樹木。心裡就會特別的難受。頭腦一片空白,心跳急劇加快,有種無法言說的痛苦!
後面長大了,陸續學習了一些關於死亡的書籍,對死亡的恐懼就淡了很多。蘇格拉底曾說過。「哲學是為死亡所做的準備」。而叔本華認為人害怕死亡是因為人生存意欲的本能。只要生命延續下去。就要滿足自己無休止的慾望,而慾望是人痛苦的根本,而擺脫痛苦的根本只有走向死亡!
對於死亡的恐懼,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對於死亡的無知,所以歸根結底是恐懼無知,而恐懼無知是深埋在人性深處的黑洞。國內有一本書《西藏生死書》——我們是一個沒有死亡準備的民族。關於活著這件事,死亡是最好的老師。這就是西方人追求的活法:向死而生。
我們害怕死亡,很大程度上源於我們沒活夠。我們害怕死亡,才會對生命更加敬畏。我們害怕死亡,才會探討生命的意義和價值。
所以死亡是活著最好的老師,一個人這一輩子如果活好活夠,那麼死亡來臨的時候,也會平靜的對待。因為圓滿的人生不會留下任何遺憾。沒有遺憾的人生不會害怕死亡!
生,是從無到有,從無限到有限。
死,是從有到無,從有限到無限。
生命本就是一個圓,沒有死亡哪有重生。
就讓它塵歸塵,土歸土。因為你我本是塵土,終要歸於塵土!
有書君認為人們對死都會心懷畏懼,都害怕死亡,但當你看透了生命的本質後,你會發現死並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可怕。
一、生命本身就是一個生死輪迴,沒有人逃的過這結果,這是每個生命的終極走向,也是自然規律,這時的死只是自然規律的表現。
二、每個人的心中都有自己所追逐或信奉的東西,就是每個人認為生命的意義和價值。
這世上有很多人把信仰看得比生命還重,就像抗日戰爭時期的戰士一樣,他們視死如歸,這時的死是一種對信仰的守護。
三、人的一生的價值決定它的不是長度而是寬度,所以?很多人在可以奮鬥的年紀努力奮鬥,在可以愛的年齡好好愛,去領略了生活的百態,歷經紅塵滄桑。
在那時讓他們已無遺憾,心也淡然,這時的死只不過是一種生活方式的終結。
四、每個人都渴望活著,但也有在生死邊緣掙扎的人,他們活著比死了還痛苦,這也是為什麼世界各地有實行安樂死。那時死是一種解脫。
五、人們對死的害怕多半源於未知,源於對擁有的不舍。
而當你看透生活的本質,明白世間萬物皆是空時,死只不過是換了一個空間維度的存在。
人的生命終將走向死亡,這是每個人都必經的結果,沒有人可以逃離,但當我們真正認清了死它便變得不那麼可怕。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複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推薦閱讀:
※你現在的生活,也許不是你想要的,但絕對是你自找的
※獅子,大海,絞肉機(上)
※皮一下
※會淡忘,不會遺忘
※魔幻森林紀事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