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哪些書可以提高文筆?
首先,謝邀!
其實,這個問題有點寬泛!我也只能是姑妄言之。希望能夠有些用處!
行文結構屬於文筆,遣詞造句屬於文筆,古今典故也屬於文筆,甚至標點符號的合適應用都讓文章的閱讀體驗有很大的改善。
雖然文筆中有很多內容,但也會分出個主次。
我個人認為,文章首先要語句通順,言辭達意。這也就要求筆者需要對自己寫下的每一個字、每一個詞、每一句話的語境有清晰的認識。字詞的意思還可以在詞典上找,語境把握便只能考廣泛閱讀了。這部分可以多看雜誌周刊。
其次,行文習慣和句式結構。不同的句式結構,會給人不同的體驗。比如,紅樓夢中的「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嫻靜時如嬌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這些不長的句子卻極為生動形象。與這幾句對應的是動物世界中「冰雪消融,萬物復甦,又到了交配的季節,空氣中充滿了荷爾蒙的味道」,一樣的生動形象,不一樣的味道。
當然,可能這樣對比不是很合適,我只想說要清楚自己寫的是什麼!小說有小說的句式,議論文有議論文的句式。這個部分,就需要範文的力量了。要寫武俠小說,就先拜讀金庸古龍。要寫新聞稿,最好多看看新聞聯播。範文看得多,文章下筆自然就有那個范。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就是這個道理。
如果說,言辭語句搭了一篇文章的基礎,那行文句式就是一篇文章的骨架結構,而最後的這些則限制一篇文章的高度。把文章比做人,言辭語句確定是人,行文句式確定是健全的人,而是不是一個漂亮的有內涵的人就得看最後這部分。
最後,古今中外,典故事例,名言警句,老幼雅俗。這些是一篇文章的味道所在。如果一部小說裡面所有人不分老幼口吻都是一般,那隻能是小白文。如果一篇議論文沒有合適的論據,那和說明文也就相差無幾了。這些東西才是讓文章發光的主體,才是文筆的主要體現。這些東西是什麼呢?是日常的積累。
日常的積累,沒有捷徑。只有多看、多想、多寫,才會有積累。寫文章就像是揮毫潑墨,積累就是在想方設法讓筆下的紙張變大,紙張夠大才能盡興,否則便是乘興而來、敗興而歸。一篇文章,自己都不滿意,別人又怎麼會感覺好呢?
想法粗淺,閱後一笑即可!
文章的表達,講究真、達、雅、活、廣。真,指忠實於內心;達,指通曉明白,信息無歧義;雅,指不粗俗,文雅,修養;活,指形象、生動、活潑、有趣、奇正;廣,指表達有多重及多層維度、眼花繚亂的視角及對象、奇詭豐沛的想像力及關聯聯想、豐富的知識與閱歷、信手拈來的厚重歷史與文化。
同一內容,可有無限的不同表達。
內容如果深刻,極具哲理,如《道德經》,這時,文筆可能是多餘之物,肆意玩弄文筆,可能會損害內容的深刻本身。
增添文筆的書,最源頭是《詩經》《莊子》《荀子》,其後《離騷》,其後是《漢賦》,其後是唐詩宋詞及散文。
自先秦諸子之後,中國文人,再無思想,只有情懷。……
其實我覺得無所謂文筆。所謂文為心聲,只要能準確表達你想說的東西就行了。但是行文風格各有不同,錢鍾書的俏皮幽默,魯迅的辛辣深刻,林語堂的書生意氣,各人都不一樣,看得書多自然會有所體會。金庸是大家風範,古龍短小靈動,梁羽生的書卷氣很重……
推薦閱讀:
※口腔扁平苔蘚可以吃甜酒嗎?
※近視會遺傳嗎?眼一生提醒!你可能就是孩子近視的元兇
※張一山自曝一直在生病,到底是什麼病?
※總咳嗽,有沒有快速止咳的辦法?
※眼管家:誰說近視一定要戴眼鏡?不戴眼鏡照樣看清無壓力!
TAG: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