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死後,是誰繼續統領蜀軍?


諸葛亮在臨終前,曾秘密上書給皇帝劉禪,交待後事,其中就說,軍國大事可以交給蔣琬來接手。

(諸葛亮)密表後主(劉禪)曰:「臣若不幸,後事宜以付(蔣)琬。」

當時,丞相府的長史有兩人,一個是蔣琬, 一個是楊儀。諸葛亮認為楊儀性格不好,心胸狹窄,所以把機會留給了蔣琬。

諸葛亮死後,發生了魏延不肯撤軍的事,楊儀與魏延發生衝突,互相指責對方叛逆,最終魏延軍發生嘩變,魏延身死。然後蜀漢大軍撤軍,楊儀自認為自己平定魏延有功,加上自己是諸葛亮的長史,回到成都後,自己能夠正式接管軍政大權。

據說楊儀還私下給自己算命能不能如願,結果負責算命的都尉趙正說沒可能,楊儀非常不高興。

果然,大軍返回成都後,皇帝劉禪下詔拜蔣琬為尚書令、益州刺史,楊儀只拜為中軍師,並無實權,楊儀氣的不行。

楊儀的性格弱點在此時就爆發了,他甚至說出:「早知道現在這樣,我當初在諸葛亮死後就應該投魏國去!」這話一出,那還了得!朝廷直接將楊儀免為平民。

最後,楊儀自殺。

蔣琬這個人,諸葛亮是沒有看走眼的,他氣度不凡,在諸葛亮逝世後那段時間裡,他和往日一樣正常工作,不悲不喜,從容淡定,大家都很佩服他。

此後蔣琬拜大將軍,並開府治事,雖然他不是丞相,但是權力已經是最高。當初,東曹掾楊戲、督農楊敏都曾得罪過蔣琬,蔣琬身居要職後也並未以權謀私,打壓報復,可見蔣琬此人的人品還是很好的,諸葛亮選他作為繼任者,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有一說一談歷史,無偏無倚話蒼生。歡迎喜歡三國故事的朋友關注我。


諸葛亮死後,是誰繼續統領蜀軍?姜維是在諸葛亮北伐時被諸葛亮收服的,諸葛亮稱他,「姜伯約忠勤時事,思慮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諸人不如也。其人,涼州上士也。」 「須先教 中虎步兵五六千人。姜伯約甚敏於軍事,既有膽義,深解兵意。」諸葛亮死後,把軍權交給姜維,姜維展現出他軍事才能獨特的一方面。他繼承諸葛亮的戰略思想,認為北伐才是蜀國能夠生存的,認為只有把魏國把戰場放在魏國領土上打,才不會影響國家的政治、經濟。這跟後來德 國希特勒軍事思想是一致的,都不會想把戰火放在國內,而是放在別的國家裡。

姜維的十一次的北伐,可是說跟諸葛亮一樣是無功的,因為他遇到了比他更有軍事才華的將領導,鍾會和鄧艾。鍾會圍攻漢、樂二城,又另派軍進攻關口,蜀將傅僉格鬥至死,而蔣舒卻開城投降。鍾會見關口已經攻下,於是長驅直入,姜維和廖化只好放棄陰平,與張翼、董厥會合,退保劍閣。鍾會寫信勸降姜維,但姜維不作回應,鍾會久攻不下,於是商議,準備撤還。而鄧艾從卻在由景穀道偷渡,進兵至綿竹,擊破諸葛瞻,劉禪開城投降,並敕令姜維投降。姜維軍士各個都拔起刀劍揮砍石頭髮泄心頭的憤怒,但無可奈何,姜維率軍向鍾會投降。

姜維的北伐加重了蜀的經濟困難,因此,也得到很多人的反對,第一個是黃皓的反對,第二個是蔣琬的反對,這兩人都說了同一個理由,就是到諸葛亮去世時,姜維跳槽到蜀國還不到六年。作為降將他本就沒有什麼根基,跟隨諸葛亮的時間又太短,沒來得及建立什麼功勛。儘管深得武侯欣賞和信任,但顯然不具備做接班人的資格。這個理由現在看來是很對的,但是當時為什麼沒有辦法讓姜維不去北伐,看來只有諸葛亮在才能限制姜維的行動。

姜維自認為諸葛亮是他軍事上的老師,是諸葛亮一手帶出來的,諸葛亮將兵法傳授與姜維,是希望姜維作為蔣琬、費禕的軍事助手,彌補此二人在軍事上的短板。而在寫給蔣琬的信中把姜維海誇一通,應該是希望由蔣琬來保護他、培養他、重用他。


我們先來講個悲劇人物,魏延。很多人都以為魏延是叛徒,其實不是。史書《三國志》說的很明白: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還者,但欲除殺儀等。平日諸將素不同,冀時論必當以代亮。本指如此。不便背叛。

這段話給我們交代了兩點:一,魏延並沒有想叛蜀,他只是想除掉楊儀。二,魏延以為自己能接諸葛亮的班。

可事實上呢?諸葛亮從一開始就看不上他甚至一直放著他。比如諸葛亮在五丈原,臨終時說:秋,亮病困,密與長史楊儀、司馬費禕、護軍姜維等作身歿之後退軍節度,令延斷後,姜維次之;若延或不從命,軍便自發。

諸葛亮的這段話說的很清楚,他死後,蜀軍撤退。如果魏延不聽話,那就別管他,必須撤退。

你看,諸葛亮從一開始就沒打算把權力交給魏延。那麼交給誰了呢?

劉禪曾經問過諸葛亮,諸葛亮推薦的人選是蔣琬。第二人選是費禕。有人把姜維當成諸葛亮的接班人,其實不是。

標準答案,就是蔣琬和費禕,實際上後來也的確是二人掌權。


諸葛亮死了之後,繼位的是蔣琬。

三國演義裡面蔣琬並不出色,歷史上記載的蔣琬卻是十分的出色。諸葛亮還沒死的時候就跟劉禪說,如果他死了,就讓蔣琬接他的班。所以後來阿斗就照做了蔣琬統率了蜀國。

諸葛亮剛死的時候人心惶惶,大家都擔心怎麼辦?蔣琬是慢慢走來,不緊不慢,不慌不張,漸漸大家看蔣琬這麼沉著冷靜,大家也心也就安定下來了。

蔣琬他是個內政高手,而且氣量很大,比加楊戲作為上司的蔣琬找他講話,有時候他理都懶得理。還有一個原來誣陷他的,後來因為犯事被抓了,有些人以為蔣琬會趁機落井下石,但是蔣琬秉公處理。

內政是他的長處,但是帶兵打仗卻不是他的長處,蜀國在他統率守過幾年之後,都沒有出去打仗,最後阿斗下昭對他說,咱們現在都已經準備好了,你怎麼不去北伐呢?蔣琬只能說哦,我知道了後來還沒弄好計劃就死了。

蔣琬死掉之後是費禕接任,費褘死掉之後是姜維接任。


感謝邀請!·

諸葛亮死後,統領蜀國軍政大權的是蔣琬。依舊是先上一段原著:

福謝曰:「福奉天子命,問丞相百年後,誰可任大事者。適因匆遽,失於諮請,故復來耳。」孔明曰:「吾死之後,可任大事者:蔣公琰其宜也。」福曰:「公琰之後,誰可繼之?」孔明曰:「費文偉可繼之。」福又問:「文偉之後,誰當繼者?」孔明不答。眾將近前視之,已薨矣。

蔣琬是誰?蔣琬字公琰。與諸葛亮、董允、費禕合稱「蜀漢四相」。在諸葛亮的《出師表》中,曾經提到過「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之所以沒有提到蔣琬。蔣琬當時是任命為丞相府長史參軍,留統丞相府的一切事務。也就是諸葛亮北伐的時候,籌集糧食,組織運輸,補充兵源。這種事情一般都交給能力強、可信任的人來辦理。可見當時是作為接班人來培養的。

蔣琬本人能力如何呢?諸葛亮對他的評價是「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三國志》作者陳壽對「蔣琬方整有威重」。

蔣琬這個人年輕的時候好酒,因好酒而荒廢政務,險些被劉備處死,後來也是諸葛亮保舉才得以免罪。諸葛亮之所以保舉也是因為其才能。自此之後也就沒有醉酒的記錄,並憑藉自己的才能一路升遷。

在諸葛亮死後,後主劉禪不再設置丞相。將蔣琬任命為尚書令(實際也相當於丞相)不久又加行都護,假節,領益州刺史,遷大將軍,錄尚書事,封安陽亭侯。並在公元238年開府治事,加大司馬。

蔣琬接班後的表現是既不大喜,也不顯哀愁之色,使得蜀漢很快就安定下來。諸葛亮去世是公元234年,蔣琬去世是246年,掌權將近12年。在任期間主要作用維護蜀國穩定。雖然在應變策略上不如諸葛亮,但也為北伐做出過努力。

蔣琬認為,諸葛亮生前的出征路線道路艱險,來往不便,不如從水路征伐,沿漢水、沔水東下襲擊魏國的魏興、上庸二地,並建造了不少戰船。後來因病未能成行。朝中官員大多認為:水路出兵容易,但萬一失敗則回返不易,不是上策,在蔣琬死後,後任都未採用這條方案。

蔣琬在任期間,北伐雖未能實施。但為蜀國的穩定和修養生息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諸葛亮臨終時,把軍政大權交於了蔣琬。因為蔣琬在諸葛亮眼中是最好的接班人選。諸葛亮在平時已經培養了蔣琬,因為蔣琬心胸寬闊,精通內政,辦事沉著隱重,很有軍事頭腦,而且跟隨劉備多年,始終忠心耿耿,在軍中很有威望,很得人心,有著一定的才能。所以諸葛亮在臨終前把統帥之權交給了蔣琬,蔣琬死後,費礻韋為軍師,費礻韋死後,董允為丞相,並稱為「漢蜀四相」。


諸葛亮在五丈原臨死之前,將統領蜀軍之令交給了蔣琬。可惜,自桃園三結義的兄弟關羽,張飛,劉備相續逝後,蜀國己呈滑落之勢,諸葛亮和蔣琬都未能挽救蜀國,阿斗也成了亡國之君。


諸葛亮臨終把大權交給了蔣琬,蔣琬後是費禕。蔣琬費禕在具體統軍上還是依賴於姜維,這在《三國志.蔣琬費禕姜維傳》中有明確記載:「亮卒,維還成都,為右監軍輔漢將軍,統諸軍,進封平襄侯。」


推薦閱讀:

劉禪若嫌孔明功高震主,要殺之,諸葛亮會效仿樂毅叛投敵國嗎?
怎樣解讀村上春樹的新作《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
亦舒筆下的角色,有哪些是以真實的人物為原型的?

TAG:諸葛亮 | 三國 | 文化 | 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