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真的有楊家將嗎?


這個問題老梁來回答。

人說這活到老學到老,學到哪八十仍嫌少。老梁每天讀書往哪腦細胞里塞知識,今天就趕巧了,恰好讀了一點關於楊家將的事,也就在這裡給大傢伙嘮叨嘮叨,順帶著回答一下題主的問題。

咋說呢?咱大華夏曆來就是個重英雄識英雄的地,如果您是一位英雄,不好意思咱這歷史會大書特書這麼一段,而且在民間還自發的,給您著書立說,順道演繹小說啥的供人頂禮膜拜。

尤其是這精忠報國的事,更是被人津津樂道,小時候老梁每到十二點蹲收音機跟前聽評書,啥《楊家將》《薛家將》《呼家將》聽一遍都不過癮。

那麼問題來了歷史上真有著楊家將嗎?老梁可以很肯定的告訴大家還真有。但人說藝術來源於生活但高於生活,怎麼個高發呢?老梁給大傢伙掰扯掰扯。

楊家將領軍人物——楊繼業

楊繼業那是楊家人的老資格,打一開頭的時候人家就不叫楊繼業,叫楊業,這楊繼業是戲裡的名。

咱大山西太原這嘎達刨食的老人們養育了這老英雄。打小這馬背上的各種騷操作別人會的他會,別人不會的他也會,掌中的長弓搞個彎弓射大雕啥的更是不在話下,瞅瞅鋼盔里裝的哪大腦殼滿滿的智慧,用咱大白話講,那叫頗有韜略。

開頭的時候,人家是五代十國里最後一國北漢地頭上的大將,咋說呢?這人的名樹的影,牛掰到被自己人起外號叫「無敵」,咱戲文里瞅的楊無敵就是這麼來的,這軍功扣腦袋上摁都摁不住。

這不北漢開國皇帝劉崇,將自己的姓扣下來按他腦袋上,並賜予了名——繼業,得,就這麼一轉臉的功夫,改名換姓叫劉繼業了。

大傢伙都知道五代十國的時候,咱大華夏那叫個亂,能在這個時期活下來的人,都是祖墳里冒青煙的主。回頭咱瞅瞅北漢,這地頭可小,扒拉扒拉只有三萬五千二百戶的人口。這北漢被拍死也是早早晚晚的事。

當年宋太宗要搞北漢的時候,就聽說過楊業的大名,羨慕的不得了。這不一傢伙就把楊業帶著他的主子給懟到了古城裡去了。

這時候北漢已經到了外無援兵,內無強兵的時間點上了,古城的陷落就是個遲早的事。楊業一摸大腦殼就對北漢末帝劉繼元說:「咱降了吧!」

說道這裡,也許就有人不樂意了,扯犢子了的說:「他不是楊無敵嗎,咋就讓懟的要投降嘍?」

這就叫形勢比人強,你一個人再牛掰,手上連十個手指頭都攏不齊,你拿什麼跟人家打。

這不宋太宗趙光義這就樂呵呵的接受了北漢的地盤,順帶著召見了楊業。君臣之間開了一場開誠布公的盛大「趴體」。

這宴會上就命令楊業改回楊姓,而且肯定了他的為人和能力,並十分隆重的將代縣這塊和契丹接壤的地交給了楊業,拜他為代州刺史鎮守邊疆。

楊無敵的敗亡

楊無敵就是楊無敵,契丹那些個混蛋拿著狼牙棒跑來騷擾,每次都被楊業懟的丟盔棄甲,只有哭著回去的份。搞死契丹駙馬,活捉契丹馬步軍都指揮使,到了最後,這契丹人一瞅見楊業的旗號,手巴掌一拍寬腦殼,那叫個頭痛,仗也不打了掉屁股就跑路嘍。

咋說呢?楊業的無敵是咱老百姓和國家的福氣,可他這就被同僚們的嫉恨,一幫人給趙光義上書,玩了命的給楊業上眼藥水。

這玩意趙光義瞅了之後,直接封好丟給了楊業,而楊業該幹嘛還幹嘛。

可這時間到了986年,遼國換皇帝,趙光義點了一堆大將,分三路就要往死里懟遼國,順帶著收復燕雲十六州。

開頭的時候,大軍拿下雲州、應州,寰州和朔州,但豬隊友曹彬被人家給踹趴下了,一幫人沒得辦法只能撤退。

於是大傢伙帶著四個州的百姓撤退。遼國一瞅屁股被你搞一傢伙,完事你這就要跑,沒這道理。這不攆著北宋一幫人屁股後頭捅。

這個時候,那個潘美(就是潘仁美)要求楊業出去頂,這沒得說,楊業就去了。

說好的潘美會在路上接應,可楊業懟完了遼國,回頭到接應的地頭上,連個鬼影都沒有,楊業知道自己個被潘美給耍了。

沒得退了,楊業拼光了自己手上的兵自己也殺了數百遼兵,最終戰馬重傷被人家給活捉了,二兒子楊延玉戰死。

楊業絕食三日而死(並非戲文里說的自殺撞死的)

這潘美潘大將軍降三級,至於監軍丟了官,趕到了金州搞了個流放喝起了西北風。這世人恨潘美恨的牙痒痒,一齣戲文就把個潘美釘在了恥辱柱上,現在都沒下來過。

楊業七個兒子,長子的官做到了防禦使,二子戰死,其餘兒子做到了供奉官或者殿直。

至於佘太君這只是個藝術形象不是歷史人物,她最早出現元雜劇中。

十二寡婦征西這是流傳於准格爾地區一個傳說,她們各守一城與西夏展開交鋒最終大敗西夏大軍。

這些個傳說只是人們不願意楊業就這麼走了,大傢伙秉承著老子英雄兒好漢的原則,一遍又一遍的敘述,一遍又一遍的講述中豐滿了楊業的故事,就成了我們現在瞅到了《楊家將》

好了,今天就寫到這裡,喜歡的朋友加個關注,順手點個贊呦!


歷史上真有楊家將,但真正的楊家將與演義中楊家將的事迹相去甚遠。

演義中的楊家將至少有七代,以金刀楊令公楊業為中心,向上可以追溯到五代後梁時期的金刀楊會,往下直接到南宋初年名將楊存中(楊沂中),其中有令公令婆(楊業和佘賽花)、七郎八虎(楊業的七個兒子)、楊門女將(楊家的媳婦、女兒、燒火丫鬟)等。

更有甚者,把《水滸傳》中的青面獸楊志、岳家軍名將楊再興,甚至金庸小說中的楊鐵心、楊康、楊過都弄假成真,認定為楊家將的後人,讓人哭笑不得。

正史上雖沒有「楊家將」這個英雄群體,但以楊業為代表的楊家三代為將,赤膽紅心,忠君報國,為北宋守邊的事迹卻是真實的。

一代楊家將楊業

楊業本是北漢將領,曾與北宋為敵,北漢被北宋所滅後,楊業歸降北宋,被宋太宗趙光義任命為知代州兼三交駐泊兵馬都部署,主要負責山西一線對遼防務。

楊業熟悉山西地形以及遼軍戰法,智勇雙全,因而對遼軍作戰屢戰屢勝,尤其是著名的雁門關一戰,大敗遼軍,被遼軍稱為「楊無敵」,此後一見楊業旗幟,必定敬而遠之。

楊業後來在雍熙北伐中受命掩護百姓撤退,因監軍王侁陷害、主帥潘美(奸臣潘仁美的原型)拒不發兵救援,被遼軍俘虜,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楊業拒不投降,絕食三日而死。

戲曲演義中說楊業頭撞李陵碑而死,是為了突出楊業的忠烈而虛構的情節。

二代楊家將楊延昭

真實的歷史上,楊業確實有七個兒子,但除次子楊延玉隨楊業戰死,長子楊延昭子承父業外,其他5個兒子大多是低級武職,並未帶兵打仗,史料也沒有事迹記載。

在楊業的兒子中,楊延昭各方面最像楊業,他的事迹也最像楊業。

楊延昭主要活躍在宋真宗時期,在河北一帶防禦遼軍,並在與遼軍作戰中屢戰屢勝,被宋真宗稱讚「治兵護塞有父風」,遼人認為北斗七星中的第六顆主鎮北方,是他們的剋星,因此把英勇善戰的楊延昭看作是六郎星下凡,專門克制自己,尊稱其為楊六郎。

三代楊家將楊文廣

戲曲演義中,楊文廣是楊宗保的兒子,楊延昭的孫子,但真實的歷史中,楊文廣是楊延昭的兒子,楊宗保是演義虛構出來的一代人。

正史中的楊文廣主要活躍在宋仁宗時期,既曾追隨范仲淹守御西北,與西夏作戰,也曾隨狄青南征,最終官至定州路副都總管、侍衛步軍都虞侯。不過在演義評書中,楊文廣被塑造成一個妻妾成群、艷福齊天的男人,擁有19個老婆,讓人十分無語。

雖然真正歷史上的楊家將與演義中楊家將的事迹相去甚遠,但楊家將忠君報國的精神卻一直為人民敬仰和懷念。

我是專註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作者:民國史學者、專欄作家王凱

說起楊家將,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楊繼業、佘太君、楊六郎、楊宗保、穆桂英、楊文廣以及孟良、焦贊等等,這些名字我們在評書、戲曲和連環畫中常常見到,可謂是耳熟能詳。

歷史上真的有楊家將嗎?

宋太祖趙匡胤陳橋兵變建立大宋後,與宋同時存在的還有個史稱北漢的小國。北漢有個將軍叫楊崇貴,因作戰勇敢受到北漢開國皇帝劉崇喜愛,楊崇貴後被劉崇收為養孫,於是改名劉繼業。

北漢位於今天的山西一帶,劉繼業是太原當地人,熟悉地形。當時遼國經常在雁門關一帶劫掠,北漢皇帝便派劉繼業鎮守邊關,遼人從此不敢來侵。北漢被宋滅後,劉繼業投降了宋軍,宋太宗聽說過劉繼業的名字,於是派他繼續鎮守雁門關,以防止遼國騷擾。降宋後劉繼業改回本姓並更名為楊業,流傳至今的《楊家將演義》中稱其為「楊繼業」,估計是受了劉繼業影響。

山西雁門關

楊業和其長子楊延昭都是北宋時期的抗遼名將,父子都曾鎮守邊關,其中楊業戰死沙場,楊延昭也死於任上。楊延昭的兒子楊文廣後來也成為一名名將,在《楊家將演義》中被塑造成楊延昭的孫子。 戲曲中的楊家將形象

當時楊家雖然出了楊業、楊延昭和楊文廣這些名將,但北宋時期並無楊家將這個稱呼,楊家幾代人的地位和職務也沒有評書和戲曲中那麼耀眼。在真實歷史中,楊業和楊延昭都當過北宋的兵馬都部署,這是個作戰時的臨時職務,可以帶兵獨當一面,類似於今天的方面軍司令官。

至於演義中的其他人物譬如佘太君、穆桂英等人,就屬子虛烏有了。


1

那天黃昏,殘陽如血。

已與遼軍廝殺一整天的楊業,帶著創痛、疲憊,和僅剩的殘軍,來到了陳家谷。

出戰之前,楊業哭著與自己的頂頭上司潘美告別,並請求在陳家谷預先設下步兵強弩,等他轉戰到此的時候接應支援。

他對潘美說,如果不這樣做,則「無遺類」矣!

潘美答應了他。

然而此刻,模糊的視線透過血水和夕陽,楊業發現陳家谷空空然。

約好的援兵一個也沒有出現,遼軍的鐵蹄聲卻在耳邊轟轟迴響,越來越近,越來越近。

楊業拊膺大慟。沒有援軍,也就沒了生還的希望。他對身邊殘存的將士說,你們都有父母妻兒,跟我一起死在這裡,不值。快跑!活下來,把今天的事報告給皇帝!

眾人卻都哭著不肯走。

遼軍追兵到了,夕陽之下,血色為山谷又添了幾抹紅。

楊業力戰,「手刃數十百人,身被數十創」,卻因戰馬重傷,終被遼軍擒住。陳家谷的宋軍,果然「無遺類」。

▲ 楊業(?-986),影視劇照

遼軍統帥耶律斜軫見生俘楊業,便親自來勸降。

此情此景楊業似曾相識,宛若七年前,在太原城頭。

那時楊業的老闆不姓趙,姓劉。

2

楊業,原名重貴,跟後晉出帝石重貴一個名。

少年時期的楊業,倜儻任俠。不好讀書,卻善騎射,每次出去打獵,打到的獵物總比別人多。曾有豪言壯語:

「我他日為將用兵,亦猶用鷹犬逐雉兔爾。」

由於其父楊信,是北漢的麟州(今陝西神木)刺史,所以從弱冠之年開始,楊業便在劉崇帳下效力。

劉崇?北漢的開國君主。

公元951年,後周太祖郭威黃袍加身,滅了後漢。同年,割據河東的劉崇在太原稱帝,其國史稱北漢。

由於與後周有不共戴天之仇,北漢要想立國就必須打著「正統」的旗號與中原政權爭鬥,正如三國時期的蜀漢之於曹魏一樣。南方的越、閩等國,尚可向中原政權稱臣,保一方割據,保一時平安;但北漢不行,它只能不停地戰鬥。

楊業在北漢為將,便意味著他將與後周,以及後來的宋朝為敵,直到雙方分出高下: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 五代十國中,只有北漢在北方割據

楊業沒有讓劉崇失望,成年後的打獵小能手在戰場上驍勇異常、屢立戰功,成為對抗後周和宋朝的主力戰將。憑藉著楊業等人死戰抵抗,以及盟友遼國的援軍,北漢在後周和宋數次北伐中,頑強地存活下來。楊業的名聲也在兩軍陣前傳播。北漢的國人,稱他為「楊無敵」。

公元979年,宋軍再度圍攻太原。

這一次北征太原,宋太宗趙光義做足了功課。考慮到歷次北伐失敗,皆因遼國援軍攪局,這一回宋軍決心好好打援。

在白馬嶺,遼國援軍和宋朝打援部隊隔河遭遇。遼軍監軍急於求戰,不聽主將的意見執意渡河攻擊宋軍,而宋軍則趁遼軍半渡發起攻擊,遼軍不敵,大敗而還。

▲ 宋滅北漢

沒了遼國援軍,陷入重圍的太原便成了孤兒,城破是早晚的事。最終,北漢末帝劉繼元選擇投降。

彼時的楊業,正在太原城東南牆據城苦戰,「殺傷宋師甚眾」。在老闆劉繼元的招降下,楊業這才「北面再拜慟哭,釋甲來見」。

三國時期蜀漢末年,姜維等人在劍閣抵擋鍾會大軍,不想被鄧艾偷渡陰平,直取成都。當後主劉禪投降的消息傳到劍閣的時候,蜀軍「將士咸怒,拔刀砍石」。

如今在太原城頭,數百年前姜維的心情,楊業親身體驗了一回。

▲ 姜維之怒,感受一下?

3

久慕「楊無敵」之名,在太原城下,趙光義接見了這位太原降將。

在友好而親切的氛圍中,趙家皇帝數次稱讚楊業的勇武,並告訴他自己打算馬上北征契丹,收復幽雲,「恢復舊疆」。

有感於對方不計前嫌,有感於民族大義,楊業表示願意為新主效勞。

趙光義大喜,授予楊業右領軍衛大將軍,繼續讓他帶兵。

讓一個新降的將軍帶兵,這是對降將最大的賞賜。

由於楊業「老於邊事」「洞曉敵情」,在宋軍高粱河之戰敗北班師之後,趙光義便任命楊業為代州刺史,繼續負責河東邊境對遼國的防務。而當時總督河東軍務的三軍主帥,是宋朝名將,潘美。

▲ 潘美(925-991)

說起潘美,可能有的人會感到陌生,但一說「潘仁美」,恐怕十有八九都知道。

在有關「楊家將」的各種小說、戲劇中,以潘美為人物原型的「潘仁美」,是坑害楊家將的罪魁禍首。這人不但不仁,更不美,說他「十惡不赦」都不為過。每一個看楊家將故事的讀者,都恨不得把這個「老奸賊」撕成碎片。

▲ 潘仁美,人一點也不美

但,歷史上的潘美卻不是這樣的。

在成為楊業的上司之前,潘美已憑藉平南之功名滿天下了。而在河東任上,潘美和楊業合作得也很好。

公元980年,遼軍南下攻打雁門關。在潘、楊二人的籌划下,潘美率大軍正面抵抗,而楊業則領一支軍馬繞到遼軍背後。二人前後夾擊大敗遼軍,殺死遼國駙馬,活捉遼軍統帥。

這一戰堪稱宋遼戰爭史上,宋軍最為酣暢淋漓的一場大勝。也是潘、楊二人軍事生涯的巔峰。尤其是楊業,因為打得太猛,讓契丹人都怕,以致後來一見到楊業的旌旗就跑路。

▲ 雁門關,今山西省忻州市代縣有景點

戰後,二人都升了官。

立功陞官,這對年已56歲的潘美來說,已經司空見慣了。而對太原降將楊業來說,卻十分搶眼。許多邊將對此不服,史載「主將戍邊者多忌之,有潛上謗書斥言其短」。

後世有人認為,「潛上謗書」構陷楊業的,正是潘美,說潘美嫉賢妒能。

這種說法其實經不起推敲。

一來,潘美當時是楊業的上司,上司向皇帝反應下級的情況,直接打報告就好了,用不著「偷偷上書」;

二來,從雁門關之戰後潘、楊二人陞官的情況來看,潘美顯然將戰況如實上報,沒有隱瞞楊業的戰功,如何「嫉賢妒能」?

三來,二人因同功受賞,身為上司的潘美卻偷偷給身為下級的楊業告狀,這不是自打臉嗎?

然而造化弄人,左右楊業命運和生死的決定權,最終還是交到了潘美的手上。

4

公元986年,北宋雍熙三年,經過數年的厲兵秣馬,宋軍再度北征。

按照趙光義的部署,征遼大軍分東、中、西三路。東路軍以曹彬為首,以十萬宋軍主力,聲稱直取幽州(今北京西南),但實際上卻是為了牽制遼軍主力,為中、西兩路的進軍打掩護。

中路軍的統帥是田重進,領兵出太行山谷飛狐口,直取蔚州(今河北蔚[yù]縣);西路軍則奪雲、寰、應、朔等州,統帥自然是潘美。楊業作為副帥,也隨軍出征。

起初,皇帝制定的作戰計劃執行得還算順利。東路軍的統帥曹彬,是與潘美齊名的宋朝名將,宋朝平定南方就是靠這倆人。在曹彬的指揮下,東路軍一直吊著遼軍主力,而中、西兩路則趁機進軍,攻城略地,形勢一片大好。

▲ 公元986年,雍熙北伐。

福禍相依,好的形勢往往孕育著危機。

眼見中、西兩路戰功累累,而自己身為主力卻寸功未立,東路軍諸將心裡失衡了,紛紛要求主帥曹彬領軍進攻。

按說身為一軍之主,這仗怎麼打理應曹彬說了算。但奇葩的事發生了:

面對眾將請戰,曹彬居然「不能制」,只得在眾將慫恿下率軍出擊,裹糧前進。

廣袤的華北平原,一如草原一般一望無際。在這種地形里,遼軍騎兵的機動性被發揮到極致,前出的宋軍很快糧道被斷。

宋對遼,以步制騎,跑得沒人家快,欲戰抓不住人家主力,欲退又免不了被對方騷擾,軍中無糧,雪上加霜。終於,岐溝關一戰,十萬宋軍主力一戰崩潰。

▲ 曹彬(931-999)

失去東路軍壓場,作為偏師的宋軍中、西兩路顯然打不過遼軍主力。

如今敗局已定,趙光義痛心疾首,不得不下令讓中、西兩路軍隊放棄已佔領的城市,班師回國。他特別叮囑西路軍潘美,將雲、寰、應、朔四州百姓遷回關內。

自古以來,打仗撤退都是一個技術活。在小說《三國演義》里,諸葛亮北伐,撤退時常常能占魏軍便宜,設個伏,殺對面一兩個大將。但在現實中,要想從戰場全身而退,真的不要太難。再加上帶著百姓一起撤,那難度簡直噩夢級。

▲ 記得《三國演義》裡面的當陽之戰嗎?

這人怎麼撤,西路軍副帥楊業率先發言:

「今遼兵益盛,不可與戰。朝廷止令取數州之民,但領兵出大石路,先遣人密告雲、朔州守將,俟大軍離代州日,令雲州(今山西大同)之眾先出。

我師次應州(今山西應縣),契丹必來拒,即令朔州(今山西朔州)民出城,直入石碣谷。遣強弩千人列於谷口,以騎士援於中路,則三州之眾,保萬全矣。」

▲ 楊業的方案,調動遼軍向東,以便西面三個州的百姓撤離。

楊業所說的,是一個調虎離山之計:撤民從最遠的雲州開始,而宋軍則攻打東邊的應州吸引遼軍主力,由此讓開西邊雲州—寰州—朔州的道路,正好讓百姓撤離。四州百姓全撤不現實,但撤走三個州的百姓,還是可以拼一拼的。

楊業話音剛落,一個聲音便表示反對。

說話的不是主帥潘美,而是監軍,王侁[shēn]。

5

王侁,是一個很有來頭的人。其父王朴,是五代後周名臣,是周世宗柴榮的臂膀。這人有多牛?宋太祖趙匡胤曾說:

「此人在,朕不得此袍著。」

言外之意,要是王朴還活著,天下輪不到趙家人來坐。

有著這樣的家世背景,王侁一開始起點就很高。加上他與趙家兄弟關係一直很鐵,所以被視為親信。王侁本人也很有能力,在太祖、太宗二朝立過很多功,是那種既聽話,又會辦事的「人才」。

但這人有一點不好,「性剛愎」,很自以為是,作為皇帝的眼線,又十分多疑。

某次,王侁送還遼國使臣來到邊境,捕風捉影地打報告說邊境主帥的親兵有很多與「境外人士」勾結,建議全換新的來。趙光義聞此便派了一批內地的士兵前去替換。然而那些親兵聽說要被人替換,大多不願意。於是王侁便找了其中幾個領頭的,殺了。這才完成換防。

這手段也算是狠辣的。

▲ 宋朝的監軍,最出名的一個該是童貫了

此次雍熙北伐,王侁作為監軍隨軍出征。聽到楊業的方案,當即表示反對。反對的理由很奇葩:

「領數萬精兵而畏懦如此?」

按王侁的意見,楊業出了雁門關應直接北上去寰州(今山西朔州東),與遼軍決戰才是,不然就是「畏懦」。

楊業據理力爭:

「不可,此必敗之勢也。」

王侁笑了笑:

「君侯素號『無敵』,今見敵逗撓不戰,得非有他志乎?」

此話一出,便戳中了楊業的命門。

你不是號稱「無敵」嗎?不是很能打嗎?怎麼今天卻不敢與遼軍交鋒了?

——難道你有二心?

懷疑一個降將的忠誠,這是對降將最大的打擊。

楊業一聽這話,便知再爭無用,誰讓這「無敵」的名號,得自太原呢?

「業非避死,蓋時有未利,徒令殺傷士卒而功不立。今君責業以不死,當為諸公先。」

現在你既然說我怕死,那我就只能去死,「當為諸公先」了!

▲ 監軍逼死人,宋朝之前不是沒有過

昔日唐朝安史之亂,監軍邊令誠勒令高仙芝、封常青出潼關迎敵。二人不從,邊令誠斬之,全軍大呼「枉」。之後哥舒翰繼之,不得已大哭出戰。

此時的楊業,心裡當作何感想呢?

6

在與潘美約好在陳家谷布置步兵強弩接應之後,楊業便率軍出戰了。

兩個方案,哪一個手握戰場主動?哪個靠譜穩妥?久經戰陣的潘美心裡一定很清楚。望著楊業遠去的背影,潘美深知這位跟自己共事七年的部下,此去凶多吉少。

但事情的詭異之處就在於此:

整個軍議過程,身為一軍主帥、戰場經驗豐富的潘美,一言不發。

更離譜的事還在後面。

當日,潘美和王侁的確如約在陳家谷布陣,等待接應楊業。然而剛等到中午,王侁便等不及了。他派人登高眺望。不知道望者看到了什麼,王侁就以為楊業已經打敗了遼軍。

為了爭功,監軍王侁帶著將士們紛紛離開陳家谷。身為一軍主帥的潘美,「不能制」。

又是一個「不能制」。

▲ 宋朝君臣實在是被五代的武人政治給嚇到了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本該說一不二的一軍主帥,軍議的時候竟然一言不發,打仗的時候好不容易發言了,卻被當做空氣。

究竟是什麼,讓一個62歲德高望重的老將噤若寒蟬?

答案就在趙家皇帝身上。

宋朝立國,為了避免重蹈五代的覆轍,「重文輕武」成為帝國的主旋律。對武將,即使如潘美、曹彬這樣的功臣也是不放心。

為了控制軍隊,趙家皇帝如前朝皇帝那樣,派駐監軍監督將領。這些監軍雖然人望資歷不及主帥,但由於是皇帝的「身邊人」,因此頗受主將忌憚,常常以此干預軍議。

王侁與楊業,一個是皇帝派來的監軍,另一個是主帥麾下的戰將。王侁點楊業的名,又是譏諷楊業「畏懦」又是懷疑楊業「有他志」,實際上也是敲山震虎,做給潘美看。

此時的潘美已年過花甲,功業什麼的事小,保全晚節事大。自然不敢依仗主帥的身份跟王侁爭對錯。一旦監軍大人將事情添油加醋報告給皇帝,縱使仗打贏了,皇帝又會怎麼想呢?

何況潘美的兒媳婦,是太祖趙匡胤的孫女、秦王趙德芳之女。有這層關係在,就已經很讓人睡不好覺了:

誰知道趙光義的天下是怎麼得來的呢?

所以皇帝說的話,都是對的;皇帝的代表說的話,都是對的。老將在監軍面前,只得如此。

7

王侁等人帶兵離開陳家谷,途中又聽說楊業打輸了。一看沒功搶了,王侁立馬「麾兵卻走」打道回府。只留空空陳家谷,以待如血殘陽。

陳家谷為什麼沒有援兵?楊業自然是不知道其中曲折了。如今傷痕纍纍,身陷囹圄,楊業橫了心:

上一次投降,那是因為國君投降在先。而今兵敗被俘,絕無投降兩次的道理——唯有以死明志。

面對老對手耶律斜軫,楊業說了:

趙家皇帝待我不薄,我本想以討賊捍邊作為報答,如今反被奸臣逼迫,以致兵敗,又有什麼臉面苟且求生呢?

絕食三日後,一代名將傷重而死。

楊業死後,趙光義很是悲痛,對楊業各種表彰,還賜給楊家布帛千匹、粟千石作為撫慰。而那些楊業之死的「責任人」,主帥潘美被降職三級,監軍王侁罷官,流放金州(今甘肅榆中),其他責任人也都受到了相應的處置。

對此,楊家上下感念皇帝的恩德,感謝皇帝主持公道。並表示將繼續為趙家的天下赴湯蹈火。

公元1004年,契丹入寇。楊業之子楊延昭力勸宋真宗堅決抗擊,自己也率軍殺入契丹境內,斬獲頗多。

楊延昭之子楊文廣,也繼承父祖之志,投身軍旅,受范仲淹的起用,跟隨狄青一起鏖戰西夏,後來就連宋英宗也說了:

「文廣,名將後,且有功。」

至此,楊家祖孫三代一門忠烈,為了保衛趙家人的天下征戰沙場。他們的事迹被改編成各種故事、劇本,被眾人口口相傳。一個忠君愛國的完美將領的形象,就這樣家喻戶曉。

至於當年的楊業之死,要怪就怪「潘仁美」吧!


俗話說在唐有薛家,在宋有楊家,說的就是薛仁貴和楊業一家子。歷史上是有楊家將,不過用我們歷史人的話來說的,楊家將是構建出來的楊家將。

首先肯定的是無風不起浪,楊家將是真的存在,這也是楊家將故事的創作來源。楊業一家精忠報國,為什麼宋朝皇帝總是懷疑楊門一家呢,因為楊家是降將。楊業隨父親早年侍漢,當時楊業還是一個小小的年輕將領,就在對遼的戰爭中屢建奇功,特別得到漢劉崇的賞識,外號楊無敵。後來北宋滅掉北漢,楊業隨北漢主劉繼元歸宋,當時得到楊業的宋太宗開心炸了。但是楊家是降將這個老底就像灰燼,容易一點就燃。

確實有個臣子叫潘美。宋太宗把楊業派給了潘美做手下,一起守護邊疆。在一次對抗契丹的戰役中,楊業以少勝多大獲全勝,自從楊業來了以後,潘美風光不再。楊業之死大家都知道就不說了。關鍵是楊業死後,確確實實沒有收到應有的為國捐軀的待遇。而且潘美的仕途也沒有受到影響,雖然被小懲了一下,但是很快又重新啟用了,還一路高升,這也構成了之後百姓為楊家叫委屈的原因。

但是吧,楊門女將是真真的虛構的。比如什麼佘太君、穆桂英挂帥、十二寡婦征西這些真的歷史沒有,都是後來百姓杜撰出來的。有人可能問了,咋杜撰的。楊門女將故事是在明朝的時候完全成熟起來的,因為那個時候明朝邊患甚多,比如土木堡之變,和蒙古關係也不行,沿海地區又有倭寇。而且《水滸傳》的故事在當時特別的流行,比如什麼扈三娘、孫二娘、顧大嫂之類的,在加上前朝元代戲曲又多,一融合就成了活靈活現的楊門女將了,實際都是假的!

喜歡請關注文史工作坊!謝謝!


歷史上真的是有楊家將的,不過並沒有小說和戲曲中傳的這麼厲害。

楊家將所處的時代是一個亂世,尤其是民族矛盾日趨尖銳,楊家幾代人為了保衛國家主權,英勇奮戰,浴血戰場,使得「契丹畏之,望見業旌旗即引去」。

楊家將精忠報國,嘔心瀝血,三代人為保衛國家,拚死抗敵,這三代人分別是楊業、楊延昭、楊文廣。

第一代:楊業

點此查看圖片摺疊原因

楊家將的第一代代表人物是楊業,楊業原先是北漢名將,北漢滅亡之後,他歸降北宋。宋太宗念其領軍有方,授予他左領軍大將軍、鄭州防禦使等職,命他防範遼國。

公元986年,宋太宗派出三路大軍征討遼國,其中潘美為西路軍主將,楊業為副將。在一次戰役中,楊業和潘美約定,讓潘美在陳家谷部署兵馬接應,他則前去迎敵。

但是楊葉力戰數日,轉戰到陳家谷,沒有看到接應的人馬。再次率領部下迎敵。後來楊業身受幾十處傷,最後被遼軍生擒,最終絕食三日而亡。

第二代:楊延昭

楊家將的第二代代表人物是楊業的第六個兒子楊六郎楊延昭,楊延昭子承父業,任務同樣是抵禦遼軍。

公元1004年,宋真宗將楊延昭的兵馬增加到上萬人,如果遼國侵犯,准許他便宜行事。澶州之役中,楊延昭帶領人馬進入遼國境內,攻破古城,取得了很大的戰果,並且因為守邊的功勞,屢次升遷。

在公元1014年,楊延昭因常年領兵作戰,猝死在邊關。

第三代:楊文廣

楊文廣是楊延昭的第三個兒子,也是楊家將的第三代傳人,身為名門之後,楊文廣參加了對西夏的防禦作戰。

在多次的戰役中,楊文廣斬殺了很多敵人,受到宋英宗的多次嘉獎,在一次與遼國的邊界糾紛中,楊文廣向朝廷獻上陣圖以及攻取幽燕的策略,但是還沒等到朝廷的迴音,他就死在了任上,北宋朝廷追贈他為同州觀察使。

正是因為楊家這幾代人,為了大宋王朝,不畏艱難,驍勇作戰,為了保衛中原地區的經濟文化和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做出了極大的貢獻,所以楊家將才能成為歷代人民傳頌的英雄,在小說和戲曲中將其美化。


楊家將的故事,是有原型的。五代時期,北漢有名大將,姓楊名重貴,被北漢國主劉崇賜姓名為劉繼業。後來宋滅北漢,劉繼業拚死抵抗,最終被招降。宋太宗知道他英勇善戰,對其相當賞識,讓他恢復原姓,名業。但是人們習慣上還是叫他繼業,也就是楊家將中的楊老令公。

楊業歸宋之後,主要在潘美(傳說中的潘仁美)手下工作,駐兵雁門,防禦北方的遼國。潘美是宋朝的大將,宋軍攻南漢、滅南唐、征北漢,他都是獨當一面的統帥。楊業和潘美的合作,一開始還是不錯的。太平興國五年,遼軍十萬進犯,楊業率數百精騎繞至敵後,與潘美大軍合擊,大敗遼軍。兩年後,他與潘美再次擊破來犯之敵,斬首三千,而且乘勝追擊,直入遼境,破壘三十六,俘獲遼民萬人、牛馬五萬。

雁門大捷,樹立了「楊無敵」的威名。遼軍一見楊業的旗幟,便自動退卻。相比之下,統帥潘美反而沒有他那麼風光。潘美當然是有失落感的,甚至還採取過不光彩的手段。據史料記載,當時「主將戍邊者」多嫉妒楊業,有人寫密信給皇帝,訴說楊業的種種不是。這也是為尊者諱,主將當然就是潘美。宋太宗把這些密信都原封不動地轉給楊業,以示信任,但也沒有對寫密信的人進行批評或懲罰。這是統治者慣用的手段,讓下屬互相牽制,爭風吃醋。如果幾個下屬真的團結起來了,他反而不放心。

雍頤三年,宋太宗決定大規模北征,收復幽雲故地。宋軍兵分三路,西路軍以潘美為主將,楊業為副,出雁門關,目標是攻取關外諸州,並與中路軍會合。戰爭前期,宋軍進展順利,西路軍連克寰、朔、雲、應等重鎮。但是,遼軍採取誘敵深入、斷其糧道的戰術,扭轉了戰局。宋軍東路軍潰敗,中路軍撤退,西路軍則奉命掩護關外居民遷入內地,形勢相當不利。

在這種形勢下,楊業以為遼軍勢大,不可爭鋒。但是監軍王侁卻指責楊業怯懦,逼其出雁門正面迎敵。統帥潘美,此時雖然沒有支持王侁,卻在一旁默不作聲(真是老奸巨滑)。楊業無奈,只得出戰,臨行請求潘美在陳家谷兩側埋伏弓弩手接應。

在遼軍優勢兵力的攻擊下,宋軍慘敗。楊業且戰且退,退到陳家谷時,手下只余百人,而約定好的弓弩手不見人影。不只是弓弩手沒有,整個潘美大軍都早就撤走了。楊業仰天長嘯,苦戰不休,最後被遼軍俘虜,絕食三日而死。

楊業的兒子楊延玉,也戰死在陳家谷。

楊業父子的死訊傳來,朝野無不憤慨。皇帝對這件事的處置,是將王侁除名配金州,潘美「降三官」(降了檢校太師等虛銜,等於罰酒三杯)。這樣一來,老百姓的議論就更大了。關於楊業父子的傳說,在北宋便開始變得有富有戲劇性,逐漸形成了膾炙人口的楊家將故事。

事實上,楊業也確實有七個兒子,除延玉外,其餘六人為延朗、延浦、延訓、延壤、延貴和延彬。但是,並不像傳說中那樣全部上過戰場,更不存在當了番邦附馬的楊四郎、出家當了和尚的楊五郎、打遍天下無敵手的楊七郎。正史中主要記載了楊延朗。他應該是楊業的次子,因為避皇帝祖先的諱改為楊延昭。楊業生前,最看重楊延朗,常帶他參加重要戰鬥。楊業戰死後,他還繼續領兵打仗,威震西北,人稱楊六郎,很有可能是因為在堂兄弟中排行第六。

楊延朗的兒子楊文廣,子承父業,長期與西夏作戰,也是一代名將。但是在傳說中,楊文廣變成了楊延朗的孫子、楊宗保的兒子。事實上,並沒有楊宗保這個人。既然沒有楊文廣,也就沒有穆桂英的事了。楊門女將,包括佘老太君,都是杜撰。故事為什麼要這麼編呢?突出「慘烈」兩個字。想想看,一家大老爺們都為國戰死了,連老太太、兒孫媳婦、燒火丫嬛都上了戰場,這不叫「鞠躬盡瘁,死而不已」嘛!其實,楊業祖孫三代為國殺敵的故事,不用藝術加工,已經足夠震撼。我倒是更希望看到好人有好報,楊家子孫至少在宋朝能夠過上好日子的故事。


歷史上真的有楊家將存在。史載,楊家祖孫四代,都是五代至北宋時戍邊御遼的優秀軍事將領。楊業的父親名叫楊信,是五代時抵抗遼軍入侵的名將。由於楊信在抗遼鬥爭中表現的有勇有謀且英勇頑強,劉知遠建立後漢時,特意委派他在麟州(今陝西神木)率軍抵禦遼軍,守衛北部邊防。

楊業在其父的影響、熏陶下,自幼習武,精於騎射,更有慷慨好義的精神。史載,後來他一共生了7個兒子。長子延朗,後改為延昭。楊延昭鎮守北方邊境長達20餘年,是一位能攻善守的傑出將領。延昭曾立下赫赫戰功,遼軍畏之如虎,稱他為「楊六郎」,其實他是楊家老大,並非排行老六。楊業的其餘六子,除延玉較早陣亡外,還有延浦、延訓、延環、延貴、延彬。

楊家將的威名是由令公楊業打響的。楊業,有些史籍中稱為楊繼業,原籍麟州(陝西神木),後遷往太原。他原名重貴,原是北漢劉知遠麾下將領。由於他剽悍善戰,且有謀略,立功無數,人送綽號「楊無敵」。後劉知遠替他改名楊繼業。

公元979年,宋太宗趙光義率軍討伐太原,一舉滅掉了北漢政權,楊繼業歸降了宋,並改單名「業」,成了北宋帝國的一名邊將 。彼時,他已年過半百。宋太宗知悉他家族世代駐守北部邊境,熟悉那裡的山川地理、一草一木,於是派他任代州(山西代縣) 刺史,隸屬大將潘美麾下。

980年,遼軍大舉犯境,兵鋒已經抵近雁門關,消息傳到代州,楊業手下只有數千騎兵,沒有辦法和十幾萬來勢洶洶的遼國大軍硬拼。他帶領數百精悍的輕騎,從雁門關西側崎嶇山道繞到雄關以北,突然從遼軍背後殺出,宋軍如神兵天降,遼軍猝不及防,抱頭鼠竄,遼國駙馬蕭多羅被殺,將軍李重海被生擒,楊業出奇制勝,以少勝多,打亂了遼軍的部署和攻勢,取得了勝利。

楊業偷襲遼軍大部隊得手,宋北境形勢暫時穩定了下來。從此,楊家將的大名開始叫響,幾乎人人皆知。宋太宗給楊業升了官,並厚加賞賜,身為主將的潘美卻不高興, 因為楊業一戰成名,聲勢似乎已經蓋過了他。

公元982年,年僅12歲的耶律隆緒登基做了遼國皇帝。宋太宗見遼朝主少國疑,政局不穩,於是想利用這難得的有利時機出兵伐遼, 並想乘機收復「燕雲十六州」。

宋太宗親自指揮了這一次大規模的北伐軍事行動。不料,宋軍先勝後敗,並在高梁河遭遇遼國名將耶律斜軫和耶律休哥的夾擊,宋軍抵擋不住,紛紛敗退。宋太宗險些被耶律休哥俘虜,幸虧呼延贊、輔超等猛將及時趕到,拚死遮護,護衛太宗往南逃至涿州。高粱河以及岐溝關、拒馬河之戰,宋軍大敗虧輸、戰死、溺斃無數,損失慘重。值得一提的是,由潘美和楊業率領的西路宋軍,急速出雁門後,一路勢如破竹,接連收復了關北的廣大地區。在攻打應、朔二州時,楊業長子延昭任先鋒,他一馬當先,把強悍的遼兵打得鬼哭狼嚎並驚慌潰敗。幾路北伐宋軍中,就屬楊業的部隊戰績最為亮眼。

史載,雍熙三年(986年)正月,太宗再次詔議親征擊遼,企圖扭轉高粱河慘敗後屢屢挨打的被動局面,同時也為自己挽回一些面子。然而, 前次御駕親征以慘敗收場,特別是高粱河之戰險被遼軍活捉的遭遇,讓他餘悸未消,心裡也留下了陰影。參知政事李至上言勸阻,說京師乃天下之本,皇上不得輕離,命大將率隊出征,可以應對從容。太宗順水推舟,決定不再親自出馬,而是發動30萬大軍分東、中、西三路北上攻打遼國。曹彬、米信率東路軍出雄州,田重進率中路軍出飛狐,潘美、楊業率西路軍出雁門。

接戰初期,宋軍進展頗順,接連取得小勝。由於主帥指揮不當,各路軍協調不暢,缺少配合,遂紛紛慘遭敗績。楊業父子和潘美失聯,率殘兵在陳家谷孤軍奮戰,久不見援兵,他命楊延昭奮力殺出重圍,飛馬求援。遼兵漫山遍野圍過來,楊家將幾乎傷亡殆盡。楊業本人身負幾十處創傷,仍死戰不退,最後力竭被遼軍俘獲,他堅拒遼將威逼利誘,絕食三日而死(並非碰死在李陵碑上)。

楊業失援敗亡,宋廷大震。很多被收復的州郡復為遼軍佔領,宋軍功虧一簣,很是可惜。太宗痛失良將,下詔旌表楊業,並追認其為太尉、大同軍節度使,賜其遺屬布帛千匹。大將軍潘美,救援遲緩,監軍王詵,貽誤戰機,分別給予連降三級和革除軍職的嚴懲。

楊業死後,楊延昭仍然奮戰在抗遼第一線上,是大宋守衛北部邊境的一員名將。宋真宗曾特意召見過他,誇他不愧是忠烈之後,還對其厚加賞賜。史載,當時他擔任莫州(河北任丘)刺史。他愛兵如子,能團結部屬,與將士同甘苦,其軍隊紀律嚴明,英勇善戰,遼軍很害怕他,不敢輕易犯境。宋遼簽訂「澶淵之盟」後,兩方罷兵息戰,宋廷派楊延昭駐防保州(河北保定),後又被調至高陽關(河北高陽)鎮守。這幾處地方都是北宋的邊防重鎮。

楊延昭的兒子楊文廣,和他的爺爺、父親一樣,也是一位威震邊關、赤膽忠心的愛國將領。他曾經仔細擬定了一份收復失地的用兵計劃,連同詳細的作戰軍事地圖一同呈給了北宋朝廷。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一直到他去世,都沒有聽到宋廷的一丁點反響和回應。楊文廣的一片愛國苦心,猶如石沉大海,居然激不起一朵浪花。

楊家將祖孫三代楊業、楊延昭、楊文廣均是功勛卓著的北宋名將。他們的傳奇故事不光被記入正史,也在民間廣泛流傳。後世戲曲、演義小說中塑造的佘太君(楊業之妻姓「折」)、穆桂英、楊宗保等人的名字並未見諸於史冊,應是民間藝人虛構出來的人物,史上並無其人。

【原創問答作品 剽竊必究】【網路配圖】


這個問題我之前回答過。楊家將在歷史上的確存在,但並不像戲曲和小說中說的那般。宋初一共出現過五大名將世家,分別是曹彬的曹家將,李處耘的李家將,種世衡的種家將,折從阮的折家將,以及楊業的楊家將。其中曹家、折家傳承最為久遠,世代為將,一直到北宋末。

楊家將起源於麟州楊氏,楊業最初效力於北漢,並被賜姓劉(北漢皇室姓劉),稱劉繼業,後宋太宗趙光義滅北漢,楊業歸降大宋,恢復楊姓。歷任鄭州刺史、代州刺史、雲州觀察使等職,雖為降將,但頗為重用。

楊業妻子為府州折氏(也就是折御勛和折御卿那個折家),應為身處亂世採取的政治聯姻,也就是我們說的佘太君。共有楊延昭(楊延朗)、楊延玉、楊延浦、楊延訓、楊延瑰、楊延貴和楊延彬七子。

楊家將最為人熟知的自然是楊太公含冤而死、血戰金沙灘和楊門女將,不過這些大多屬於虛構或根據歷史事件改編而成。

一、關於楊太公含冤而死

公元968年,宋太宗兵分三路北伐,意圖收復燕雲十六州。西路軍主帥為大將潘美,楊業為副將;東路軍主帥為大將曹彬,崔彥進為副將;中路軍以田重為主將。東路軍和中路軍進展甚速,先後攻佔諸多軍事要地。

時值北遼國主年少,戰鬥持續順利的情況下導致北宋將領輕敵冒進,三路大軍逐漸失去了互為犄角相互支援牽制的作用。在北遼蕭太后及大將耶律休哥的部署下,東路軍和中路軍先後受挫大敗。

此時,西路軍監軍王冼、劉文裕依然堅持進攻,楊業反對,反被誣陷心懷不軌。無奈之下,楊業領兵出征,遼兵佯敗,王冼等人見遼兵敗退,為了搶功,立即揮軍追擊,潘美阻止不及,後果然中計,無奈之下只得撤退。

此時三路大軍均遇阻,趙光義於是下令大軍掩護已佔領的雲州、應州、寰州、朔州百姓內遷。楊業率不足萬人斷後,卻被遼軍十萬大軍圍困,遼軍圍而不攻,待潘美來救,潘美識破遼軍詭計,果斷掩護百姓後撤。遼軍等待三天不見援軍來救,於是下令進攻,楊業大軍全軍覆沒,楊業力盡被擒,後絕食而亡,二子楊延玉戰死。

此戰被戲說成分較大,但仔細分析卻經不起推敲。首先潘美貴為宋初名將,一生征戰,說他貪生怕死是不合適的,說他嫉賢妒能也不應該,否則也不會在軍中聲望頗高了,要知道宋初名將除了他潘美,可還有個和他旗鼓相當的曹彬呢。其次,此時趙光義登基不過十年,他繼位本就傳言頗多,名不正言不順,登基後便逐步罷免了趙普、高懷德等重臣,對於軍方的潘美、曹彬豈能沒有防範?我猜潘美雖為主將,恐怕也甚是忌憚監軍王冼和劉文裕的。最後,楊業戰死,趙光義也極為憤怒,但卻只降了潘美兩級,王冼和劉文裕卻被重處,顯然也是明白其中因果的。

二、關於血戰金沙灘

血戰金沙灘一戰戲說成分也很大,一戰之下楊家一門男丁幾乎全部戰死或被俘,但根據史料記載,卻並非如此。楊家自然也就不會出現所謂的楊家女將的故事了。

楊家將第二代較為出名的是楊業長子楊延昭(楊延朗),官至防禦使,後戰死。兄弟楊延浦、楊延訓官至供奉官,楊延瑰、楊延貴、楊延彬官至殿值。

楊家將第三代較為出名的是楊延昭之子楊文廣,官至防禦使。

楊家將第四代最為出名的是楊文廣之子楊懷玉。

三、題外話:宋初五大名將世家

楊家將就不另說了,只簡單介紹一下其餘四家。

曹家將:「北宋第一良將」曹彬,曹家大約是將門家風流傳最久的名將世家了。

第二代:曹璨、曹珝、曹玹、曹瑋、曹玘、曹珣、曹琮,都有將帥才,以曹璨、曹瑋最知名,尤以曹瑋為北宋第一流的名將。

第三代:為將者有:曹璨之子曹儀,曹瑋四子曹僖、曹倚、曹偀、曹倩,曹琮之子曹佺、曹修,曹玘之子曹佾及曹傅等人。

第四代:曹佾之子曹評在宋徽宗朝曾任馬軍副都指揮使,授節鉞;曹誘官至安德軍節度使,曾以樞密副都承旨的身份權勾當馬步軍司公事。曹誘之孫曹湜尚公主,繼為武職。曹璨、曹瑋及曹琮的後裔,也有統軍為將者,其中曹誦在宋哲宗、徽宗時,歷任馬、步軍司主官;曹琮之孫曹詩為駙馬,擔任武職。

特別值得提到的是,到北宋滅亡之際,曹氏後人曹曚仍為禁軍大將。曹氏為將,一直延續到南宋高宗時。可說與北宋王朝相始終了。

種家將:種家是宋代唯一的文臣出身而成名將世家的奇特家族,三代都是進士出身,文職起家,而終成名將。

第一代:種世衡,字仲平。乃種諤之父(即「老種經略相公」),种師道之祖父(即「小種經略相公」),重氣節,有才略。

第二代:種詁、種諤(老種經略相公)、种師道

第三代:種諤子种師道(小經略相公)

折家將:折家將起自五代時期的名將折從阮,原系鮮卑族拓跋氏之後裔(亦說党項或羌族人)。折家是雲中(今山西大同)大族,武將世家。

第一代:折從阮

第二代:折德扆(永安軍節度使)、折德願。傳聞佘太君便是折德扆之女。

第三代:折德扆之子折御勛、折御卿兄弟

第四代:最知名的為折惟信、折惟昌、折惟忠兄弟

第五代:主要有折繼世、折繼祖、折繼閔等

第六代:以折克行最為知名,他隨名將種諤抵禦西夏軍隊,「與西人戰大小百七十遇,未嘗喪敗,擄獲鉅萬萬」(《折克行神道碑》記載)。「每出必勝,夏人畏之,益左廂兵,專以當折氏」(《宋史》)。

第七代:折可大、折可存、折可適、折可求等人。折可存曾隨童貫率軍鎮壓方臘起義和宋江起義;折可適隨種諤征戰,勇武多智,曾大破羌夏聯軍十萬之眾,是北宋西北邊境少有的大勝仗。

李家將:李處耘是宋初的樞密副使,為禁軍主要將領之一,位亞石守信。曾多次參與用兵。其次女為宋太宗皇后,諸子皆繼世為將,而以繼隆、繼和兄弟最有功。

第二代:李繼隆,潘美、曹彬同時期名將,史稱李繼隆「公二紀宿衛,四換節旄」,「功臣之號,凡三加焉」。李繼隆死後,與故相李沆、王旦同配享於宋真宗廟室。列入宋理宗昭勛閣二十四功臣的北宋武將只有四人,李繼隆位列其中,另三人是曹彬、潘美、曹瑋。可見其功勛卓著。

李繼隆之弟李繼和長期鎮守邊陲,在宋真宗朝出任殿前都虞侯,領端州防禦使。李繼隆另一弟繼恂,官至洛苑使、順州刺史。

第三代:其中李繼隆之子昭亮,「四歲,補東頭供奉官」。歷北方前線守將,遷步軍及殿前副都指揮使等要職,成為又一代禁軍大帥。李昭亮之子惟賢,歷知冀州等,領遙郡團練使。李繼隆從子昭遜,至供備庫使。


我是一個資深的歷史愛好者,熱衷於各種奇奇怪怪的歷史故事。

對於楊家將,人們的了解大多是因為影視作品,很多人看過以後都是想的楊家將好厲害,太強了,而我想的是這是真的還是假的?實際上,歷史上是真的有楊家將的,這個是有史料記載的,但是在正史中,楊家將只是普普通通的邊關守將家族,記載也僅僅有三言兩語而已。

那麼,楊家將的故事是怎麼流傳下來的呢??其實,估計這個楊家將可能真的有點本事,歐陽修曾寫過一篇文章,說楊業和楊延昭父子很厲害,用詞充滿讚許色彩「父子皆名將,其智勇號稱無敵。」自此,楊家將的故事才傳播開來。

到了南宋,楊家將的故事就被傳的很厲害了,民間藝人還把楊家將的故事編成了畫本,傳唱開來。其實,楊家將出名,主要還是因為南宋的問題,國家不給力,愛國將領緩解壓力,宋朝需要精神支柱,所以楊家將就被搬上了檯面。

不過話說回來,歐陽修距離楊家將的事情不過六七十年,估計真實度還是有的,但楊家將不存於正史,估計真實實力也不會過於岳飛這等名將。但不論如何,楊家將的故事我非常喜歡,是不是真的,存不存在又有什麼關係呢? 


推薦閱讀:

TAG:楊家將 | 文化 | 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