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部分書法初學者不欣賞古人書法,甚至覺得丑呢?


這應該有個循序漸近的過程,就好像我上學那會,看張旭的書法,我也覺得丑。怎麼也想不通,這麼潦草的字為什麼能稱為書法呢?一定是因為他太聰明的緣故,大家都吹捧他,所以把這麼潦草的字稱為書法。

時間匆匆,轉瞬,我已三十大幾的人了,平常因為媳婦是畫國畫的,接觸的人不是畫畫的就是寫字的,看得多了,再看張旭的字,自然覺得張旭的字好,不是假好是真好。

又好比,媳婦畫的是焦墨山水,整字色調偏黑,我剛認識她時,也覺得不好,常問她為何不畫些花花綠綠的山水,看著多好看。媳婦便以那是行畫回稱,她不會畫行畫的。還讓我同時看她的畫和行畫,看得多了,便發覺,那些花花綠綠的山水,初看著實漂亮,看久了便覺俗氣,還是媳婦的畫耐看,越看越有味。

傳幾幅媳婦的畫,以證我所言不虛。


我認為,這個問題既有其合理的一面,也有其不合理的一面。

一、合理的地方

人有所喜歡、有所嗜好,這很正常。但是一個人,對一個事物喜歡的越深的同時,就會對這個事物的另一個相反的方面厭惡的越深。

所謂愛之深,則恨之切,即是如此。

中國古代偉大的哲學著作——易經,更是可以看到這樣的道理。

所謂陰陽兩極互相對立,也是說,只要有這個事物存在,就會有它相反一方面的事物存在,並與之對立。

這個道理,用於理解對書法的偏好上,也是一樣的。

幾乎沒有人,也不可能同時有人喜歡書法史上所有類型、所以流派的書法。

比方說對於顏體書法,主流觀點是持肯定態度的,認為其磅礴大氣,很有壯美之氣勢,但是仍然有不少人認為顏真卿的書法,非常粗魯,缺乏文人氣息。

對於王羲之書法,幾乎所有的人都是認可王羲之書法的,畢竟書聖的名氣在那裡。但是,還是有人說——不恨我沒有二王的法度,只恨二王寫不出我這樣的書法來。

可見其刻薄之氣。

所以,我們看到,不管某個人的書法的如何之好,總是有人,也總會有人批評他們。

所以,如果真的有人覺得古代某個書法家的書法作品是丑的,也是合理的,因為這是他的審美偏好在起作用。

二、不合理的一面

但是問題就在於,這樣的審美是否合理?或者說這樣的審美是否還有可以提升的空間?我認為這些還是有待商榷的的問題。

很多時候,之所以我們覺得古代的書法家寫的書法作品不好看,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你自己本身的鑒賞能力還不夠。

他們看不懂古代書法,自然覺得這些書法很醜了。

而且另外一個客觀原因就是,古代書法家他們的審美偏好和我們今天的人是有天壤之別的,所以在審美上有偏差也很正常。

比如,唐朝以胖為美,我們今天就覺得一胖毀所有。

但是,我們看這兩個方面的原因,其實,都可以歸結於我們自身的問題。

如果我們能夠努力的去提高我們的認知水平,然後在最大程度的理解古代審美偏好,那麼欣賞古代書法,將是一件令人享受的事情。

你會看到那麼多書法家,他們精湛的書法,華美的書法造型,富有文化氣質的內涵,當你沉浸在這些的時候,你還會覺得他是丑的嗎?你還會厭棄古代書法嗎?

不會了。

所以,很多時候,不是古代的書法作品不好,而是欣賞他的人太懶,只願意用自己現有的水平和鑒賞能力去衡量經過上千年錘鍊萃取出來的經典神品。

豈不可笑?


《古人書法字帖非原帖,變形殘疾,不宜初學者上手臨習,也可能有人故意顛覆書法審美》

書法入法學習是全靠摸仿學習的學問與手藝。原品的完整性是最大的需求。沒有善本的原帖吧!初學者無所適從。的確結過多資轉刻的古帖外貌看起來的確不太適應現代審美觀念!

圖:真正的丑書是那樣不講究規則的現代「另類書法」

一、古人書法無原帖,書法學習者只能向現代人流行書法學習

古帖都由轉刻而來,筆畫結構變化都比較大,初學帖原帖還沒有對於的筆法單體入門教材,有替代教材為何不用呢?

適用為王的時代,書法無捷徑,但誰都希望書法有方法,選帖田英章式現代楷書下好適應了這一需求。

圖:田英章楷書現代書帖更適合書法入門理解學習

書法是一門實用性藝術。在工業文明審美傾向性不斷明確的商業社會的今天,學書者學習書法也有了計究實用性、效用性的一面。

二、現代楷書更貼近新中國頒布的規範簡體漢字書寫要求,對於工作與學習更加適用

人們希望通過書法練習寫好字工作更受人尊重;學生希望通過書法練習寫好答捲成績更好;職業者則希望快速寫好字出產作品或者成為一個職業書法教育教師......

圖:田英章式歐陽詢楷書更加貼近現代規範漢字書寫技法,具有更高實用性

現實的社會,大多數書法學習者都會因為現時做出變化!誰都希望學習更有效率,未來更多希望!現代書法的未來實效性肯定較古代書法來得實在。

三、田英章楷書技法中筆法更加簡潔,結構更明了,基本上實現了書法的技術化、工藝化,入門之路更可靠,成長可期

以田英章式歐楷為代表的現代楷書書法,以其直觀、峻秀、簡潔總體結構,歐楷簡化版的的筆法,簡潔的結構規則易於理解掌握,降低了書法入門難度。讓很多原本對書法望而生畏的人士跨入了書法之門。

圖:田英章式楷書筆畫「一畫三段寫」思路就極其技術性地降低了楷書筆畫難度

四、當今楷書以田英章、田蘊章、盧中南先生楷書最為出色。但田英章先生楷書更有險峻「橫峭豎陡」之感,加上教育推廣得法,大眾更為接受理解。

網路資源豐富,在「互聯網+時代」耳聞目染,習慣了具備工業文明特色的書法風格審美。

在審美角度,現代顏楷太多的修飾性筆法,缺乏一種現代人喜歡的簡潔性。而且其繁瑣性反而影響了大眾的滿意度。更主要的是現代顏楷沒有深入的發展,教材字帖教育性還比歐楷要差得多。而田英章先生楷書不光有大量的出版體系化的教材還有網路上豐富的「手把手的視頻教程」,讓入門者更容易學習。

圖:用現代大眾審美眼光,歐楷就是更順眼些

田英章先生也許是吸收了「現代工筆楷書美術字」的技法技巧,並將歐楷的某些複雜性筆法進行了簡化,所形成了「簡化版」筆法與結構方法。而這種簡化的楷書技法卻又足夠完成所有現代規範漢字書法需要,不影響大眾化的學習應用。講究效率的大眾社會從而廣泛認可,也許原因就在於此。

五、書法進入考試範圍,現代人學習書法,應該是一大半動力來源於中小學生的書法特長培訓,進而又一起來學習帶來了父母們的市場熱情。

大概是時代造英雄的原故吧?!規範漢字頒布之後,又適逢國家推廣傳統文化復興工程,書法教育很快納入國學的基礎教育範圍。現在2017年起,書法被各地納入中考範圍,更帶來了書法培訓市場的火熱。

圖:現代考試都以現代規範漢字書法為基礎,當然選現代規範字相近的書法了

中學小學天天與規範字打交道,選擇與規範字更貼近的田式歐楷來練習就可以理所當然了。

六、人人做不了書法家,但是人人都有寫好「館客體」通用書體的願望,對中國大眾全面提升書寫水平益處更大

雖然田英章先生的楷書技法被冠以「手寫美術字"「手寫印刷體""現代館閣體」等名稱,其實更多人也明白,這樣的叫法並不是好意!

實際上,的確有很多不準備當書法家的朋友,就將這種實用性技法用來日常「館閣體」書寫,反而有了好效果!進而又推廣了這種書法方法。

實際上,以田英章先生楷法為代表的現代楷書法,基本上初步完成了書法技術的工藝化,流程化、技術化。讓現代書法學習入門學習書法有章可循,可方法可以依從。雖然規則有時候嚴格一些,但是成長過程更容易看到進步歷程,人們也就更加自信。

」手寫美術字「、「手寫印刷體」、「現代館閣體」但這些叫法雖然多少不懷好意,但在某種程度上正好體現了田式歐楷的技術化特點、大眾化特點、工藝化程度。讓這種楷書更容易入門學習。

最終得到實惠的當然還學習者,現代楷書書法的成才效率大大提高。

現代規範書法被推動了。社會大眾把民族文字書寫水平也提高了!何樂而不為!


因為現代人在思想解放與個性的影響下,在各種媒體所謂創新的狂轟濫炸下,讓部分初學者以為目前市場上被恭維,拍賣市場上天價的書法是主流,整體審美就被帶偏了。

其實部分初學者不知何為真正的藝術,古人的書法為什麼能夠流傳至今?是靠作品本身的魅力與口碑的,這就是為什麼王羲之、趙孟頫、歐陽詢、米芾、顏真卿等等古代書法家的作品能永流傳,所謂的審美,經歷千百年,還是一樣的,因為這是中國人血液里自帶對於書法的審美,而目前所謂的主席寫的,百年以後,誰還會學習?

我貼幾張老師的字,老師擅小楷,小楷是書法中最難,也是最考驗功夫的字體,老師是站在古人的筆法上稍以微改,加上幾十年孜孜不倦的練習,才有目前的水準…


首先我認為,古人的書法,尤其是那些書法大家傳世的經典法帖是我們書法愛好者的瑰寶,是古人留給我們的文化遺產。例如王羲之的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顏真卿的《祭侄文稿》,歐陽詢的《九成宮》等等。之所以部分初學者對於古人留下來的部分經典法帖欣賞不了,或者認為丑,我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1.當代的審美價值觀的改變。趙孟頫《蘭亭十三拔》中提到「結字因時相傳」。隨著時空的變遷,人們對字的結構體勢的審美髮生了改變。古人一些乖時的東西,確實已經不附合當代人的審美了,而今書法家所寫的字體更加符合初學者的欣賞口味,所以認為古人的丑。

2.受當前書界的流行書風的原因。當前書界有部分書家,大談創新,不尊崇古人。初學者對書法又沒有辨別能力,受流行書風的影響認為古人的書法丑。豈不知,對於古人留下的經典法帖,沒有繼承何談創新,古人留下的經典永遠是經典,畢竟是經過了歷史的選擇。

3.初學者的眼力和欣賞水平達不到,所以認為丑。對於蘇東坡,傅山,鄭板橋等大書家的作品欣賞不了,沒有必要的美學觀念和文化修養,所以欣賞不了。欣賞一副字的好壞,不能單憑直觀的感受,還要去欣賞作品中所透漏的文化內涵以及書家的修養等。而初學者又不具備這方面的能力,所以當然認為丑了。

4.對於初學者而言,古人所留下來的經典法帖都是經過了歷代書家的認可流傳下來的,都是好的。在學習的時候不能隨意地摻雜個人意見,要在老師的指導下認真學習。


我們先不說書法,說說其他。一個剛開始喝酒的人給他一瓶好酒不會覺得好喝,在沒有品酒能力之前,就是兩萬多英鎊一瓶的羅曼尼·康帝(世界最奢侈的十大紅酒品牌之首)到他的嘴裡都是辣、苦、熱,不好喝。只有他不斷的喝酒,不斷將各種酒進行比較,品酒能力才會不斷提高,最後才能識別什麼是真正的好酒。一個剛開始喝茶的人也是一樣,起初什麼茶喝起來都是一個味道,都會感覺是苦的,就算明前龍井茶到她的嘴裡,也不能喝出什麼好美的味道。喝著喝著,喝過很多茶以後才會慢慢地喝出味道不一樣的茶,才能分辨什麼茶是高檔茶?什麼是低檔貨。

這是個普遍規律,這個規律同樣適合書法學習和鑒賞,就是說審美能力會像品酒和品茶能力一樣,只有多學習,多接觸,多研究各種傳統書法,在對傳統有了長期浸淫,深入研究以後,對書法的鑒賞能力才會慢慢的提高。你才會辨別什麼是好的,什麼是差的作品。初學書法的人一般沒有相關的文化知識基礎,容易只看表面,自然分辨不清什麼是真正好的書法作品。

比如顏真卿的祭侄稿,你不了解它的創作背景,就不可能明白它為什麼會寫成那樣。當明白顏真卿是在侄子死後疾痛慘怛,哀思鬱勃後不計工拙,一樣而就的。就能體會到作品的精妙在於通篇用筆情如潮湧,氣勢磅礴,縱筆豪放,一瀉千里,常常寫至枯筆,並有不少圈沒的地方,作品顯得蒼勁流暢,是真正的精品。

所以面對一篇書法作品時,不要一看不順眼不太好看就排斥。要慢慢地品味,認真地研究全面了解創作背景,一件好作品,初看可能不太好,看一會兒覺得還可以,到最後越看越好看而不忍離去。只有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質,藝術休養和審美能力,當面對一件真正好的作品才會從不喜歡到喜歡,從喜歡錶面形象到喜歡內在的內容。最終真正進入到書法藝術的門中。


書法藝術幾千年來發展、沉澱、積累、呈現,已經把中華文化和美學、哲學等熔化到每個字、每根線條、每幅作品章法等書法所有的元素中去了……

大部分愛好者不懂得欣賞是正常的,因為大部分人難以達到如上所述的文化認知,僅僅浮於表面。

表面是什麼?寫字,橫平豎直,等等,就如七八千萬人學鋼琴,但只有朗朗等這樣一批人達到了高度!

我們細細分析一下為什麼大家欣賞不了書法?

一,我們一上學學的就是方方正正的印刷體簡化字,這種先入為主的印象決定了人們喜歡方方正正的寫字。

二,我們一開始寫字就是方正字,照著印刷體學,原始的最重要的身體記憶就是方正的印刷體。

三,普及本的書法教材或者文化讀物上,只介紹了百分之一不到的幾位雅俗共賞的書法作品與書法家,編教材的這些人也是門外漢,無形中給人們留下了一個意識:正規、整觴就是美。

四,一大批不專業的書法老師,進一步促進了固有的審美……

夠了!這四點就決定了我們一上學,其書法之路與書法審美情趣就被帶偏帶跑


經常看到大量書法人尤其是初學者、門外漢,對不喜歡的、看不懂的書法,大罵其丑書,甚至連古人,比如顏真卿、蘇軾、黃庭堅、米芾、朱耷都難以倖免,比如欣賞不了顏真卿的《祭侄文稿》、《裴將軍帖》以及八大山人的字,也視為丑書。至於看到中國書協會員的字,統統說是丑書。這是非常不對的。

對於書法專業人而言,這個話題過於民粹,因為這是很基本的書法欣賞的問題。藝術審美不是單純的美與丑,任何文學藝術,都有雄、秀兩個對立面。類似王羲之、趙孟頫、歐體書法等是書法界認同,老百姓也喜歡的書法,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雅俗共賞」。不得不承認,雅俗共賞迎合了大量民眾認可。在多數百姓眼中,只有秀氣之美,卻容不下雄強、奇肆、狂野之美。

當前書法審美,有兩點需要我們理性、客觀、慎重看待:

一、當前書法教育,理論學習相對淡薄。

當代中國,毛筆書法被淡化,大量書法愛好者沒有接受過專業化的書法教育,尤其是書法理論嚴重缺失。如果單純地將「雅俗共賞」視若硬標準,最後大家都喜歡王羲之、趙孟頫,所謂「田楷」大行其道,於是形成了「書聖習氣」、「二王風盛」、「田氏印刷體」等負面媚俗嫌疑。值得我們反思。

二、老百姓所喜歡的藝術,是很基礎的,可以包容,但不能一味苛求。

比如老百姓很喜歡秀麗的趙孟頫書法、端正的田蘊章楷書、十字綉、路邊地攤的簽名等等,這時候,我們要謹慎了,偏向著去滿足老百姓對書法的喜好,不利於書法藝術的多元化和專業化提升。

雅俗共賞,迎合大眾的審美,恐怕有圈錢的嫌疑。王羲之被認可了,大家一窩蜂的誇好,但是好在哪裡?讓老百姓說說,即使專業的在校生,也沒幾個能說得清「讓左側右」,何況老百姓。從眾的心理罷了。

你可以喜歡四平八穩、橫平豎直或端端正正的印刷字,但是不能覺得「不太懂」或說「欣賞不了」、「不大好看」的作品,就認定是丑的。這是對一些不努力鑽研書法的自學者說的,也是一劑良藥。由此看來,提升群眾對書法的專業欣賞水平,以及提升書法愛好者書法審美和書法理論,迫在眉睫。

請用理性、客觀、多元化的角度去理解和欣賞書法,批評別人之前,先好好思考自己的筆下功夫和審美理論素養。如果一定要批判,請站在專業角度,能指出深度、說出痛癢,否則不如閉嘴。這話說得乾脆,這是對那些,一知半解,盲目追求印刷體字的自學者棒喝。

褚遂良《雁塔聖教序》視頻示範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50, "thumb_url": "435a0003c65f516c2695", "media_id": 1566260417866754, "vname": "18.mp4", "vid": "605a66ca7a664a93b584cebf2f654648", "vu": "605a66ca7a664a93b584cebf2f654648", "neardup_id": 16945765303646179508, "sp": "toutiao",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435a0003c65f516c2695", "external_covers": [{"mimetype": "webp", "source": "dynpost", "thumb_height": 350, "thumb_url": "42810002255350d8ca3c", "thumb_width": 640}], "thumb_width": 640, "item_id": 6483801375703564813, "video_size": {"high": {"h": 466, "subjective_score": 0, "w": 854, "file_size": 13513373}, "ultra": {"h": 698, "subjective_score": 0, "w": 1280, "file_size": 27043571}, "normal": {"h": 350, "subjective_score": 0, "w": 640, "file_size": 9251971}}, "duration": 343, "user_id": 5480563387, "group_id": 6483801375703564813, "md5": "44d99ff0130e0cd976d7eda5b4f14587", "hash_id": 16945765303646179508} --}

戀上八雅,邀你加入書法社群(一起練字)。


現代人接受的教育和古代的教育 知識結構不一樣 古代人的四書五經甚至包括古典小說都是以傳統哲學這個角度展開 藝術領域的東西也一樣古人是用毛筆寫字的 是懂筆的 至少說筆性不差 知道什麼樣的東西自己能寫的來 什麼樣的東西自己做不到(有很多字看起來容易,自己上也行,實際上其中的東西根本不可能做出來),這樣可以做到不會妄自尊大。 而且書法作為傳統藝術 審美並不單一 是多元的 古代人懂這個道理 所以書法里既有古樸雅緻的鐘王小楷,也有 雄渾稚拙的張遷碑 同樣有飄逸大氣的石門頌 當然也有教為秀美的王羲之 在王羲之的帖里 有姨母帖這種古樸的 也有蘭亭序這樣優美的 同樣有趙孟頫和八大山人這樣不一樣的風格 。。。。。。扯遠了 我認為看不來的原因是現代人的知識結構缺乏哲思教育,對事物判別標準是單一的,就是好或差。欣賞不來書法只是這樣的表現之一,在關於傳統的領域,別的方面也會暴露出來。最後帖幾張初學書法的人不常見的幾種碑帖,一起欣賞,能不能看懂這個是能不能欣賞的來書法的很重要的區分,這些帖絕大多寫起來都不容易,是極高的難度。

書法愛好者通常認為上面這樣的書法是丑書。


這要看初學者是什麼層次,如果是小學生的話,還沒有什麼辨別能力,老師怎麼教就怎麼學,不存在以上的問題,你說的這些問題,應該是具備一定的書寫能力的人,有可能是自由體,或者說是隨筆字的人。一但正式接觸到正規的書體會有抵觸心理,會排斥。這是可以理解,但是經過深入了解書法,了解書法的歷史進程與門派。肯定會改變自己的偏見。同樣一個字,無論什麼字體,你都會認得。但是為什麼這樣寫是歐陽詢歐體,那樣寫是顏真卿的顏體,這個又是柳體。這中間肯定是有區別的,為什麼歐體那麼俊秀險絕,但不失法度。顏體為什麼那麼豐碩又不失厚重,柳體是豐骨挺拔。每一種字體的點畫。又有嚴格的區分,從結構上各有各的風采與美感。都是我們現代人學習的楷模。不管學習那一種書體,都持之一恆,用心思考。要鑽進去。行話叫臨帖就要入帖。臨古人的帖就是學習這種字體的最原始的規矩與要求,這個字體的橫畫為什麼要這樣寫,而不是那樣寫。這樣的鉤為什麼叫歐體鉤,而不是顏體或柳體。一定細心觀察,認真揣摩。之所以規矩多,要求細。這就是書法的魅力所在。因為同樣一個字,誰都會寫,誰又都能認得。但是有的人寫出來大家都覺得美,好看。這就是其中的道理。所以大家在學習書法的時候,一定要臨古人的帖,學習古人的技法。從古到今,這些古帖能夠流傳下來,並且歷代都在臨寫,一直到今天,不是沒有道理的。但是初學者,也不要把書法學習想得多可怕,只要大家保持很好的興趣,持之一恆,態度端正。因為書法練習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它能讓你平靜下來,心情舒展,悟到一些古人的道理,能讓你心靈與氣質都能得升華,可以說你在學書法的同時,絕不是只是把字寫好了這樣單一的收穫,可以說你的收穫很多,古人說腑有詩書氣自華。就是這個道理吧,本人也是剛學沒有多久。可以說寫字己經變成現在每天生活的一部分了。只恨自己沒有早點接觸書法。好了,東拉西扯一大堆,自己學問有限。希望能對初學書法的朋友提供一點心得與幫助。謝謝。


推薦閱讀:

TAG:書法愛好者 | 藝術 | 文化 | 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