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的悲哀是變法者的悲哀?
小市民才認為死了就悲哀,他們的世界只有自己的命最重要。實現畢生報復,打造法制強秦,萬古留名,萬古法聖。夫復何求??怎麼死的重要嗎,狹隘!
商鞅變法,秦國找到了法家加上專制主義使國家富強的辦法,以團結奮進共同一致共赴秦難,秦國大治而強。法治的約束性、強制性在自由散漫的秦人面前,無異於身心繩索之捆綁,在變法之初引起秦人強烈不滿是肯定的。秦國為什麼要選擇這樣的道路,正是戰國時代「小國寡民,老死不相往「這種理想性世界夢想的破滅,國家生存危機空前,是國家意識在中國歷史上空前強大的時期。秦國之弱、貧,天時、地利、人和無任何優勢。秦孝公憂患意識強烈,面對秦國各方面條件都不如競爭對手的現實,改變現狀強大自我的想法,使秦孝公迫切地將商鞅的變法主張加以實施。一個國家,它的發展取決於三個條件,即自然條件、政治狀況和社會團結程度。其中任何一個出了問題,這個國家就不可能實現振興和富強,而人和(社會)是決定性的,天地不改人可改之,這就需要實現社會的團結。在當時的秦國,自然環境惡劣,利用率底,秦國要實現物阜豐產,必須整合社會力量,提高生產力水平。所以,以治理於人而實現社會力量的整合,就成為崛起戰略的政治決策的最主要的選擇。中國現在國家基本實現了富強,其實也經過了這樣類似的過程,以革命(法治的超級形式)方式消滅了)與廣大勞動人民高度對立的軍閥和地主、外國殖民者等反動階級和集團,整合了社會,對隨後中國的發展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礎。可以想像,變法是多麼的艱難。商鞅變法沒有用到戰爭這樣的超級法治手段,是因為當時的秦國要比中國新民主主義勝利前的基本條件要好的多。至於商鞅被殺,實際上對國家而言,變法是要有代價的,對變法者商鞅本人,確定是一場悲劇:變法為的國家,而國家最後將變法主導者殺死,實際上在變法成功的情況下被殺的。所以,變法常常不如革命,要改變一個國家的狀況,每個人都要付出自己的一分。憑什麼商鞅要成為變法的犧牲品呢?他可是變法的中堅力量啊,而變法本身使秦國強大了。變法反對者的怒火應該以自我剋制來對應國家復興的付出和代價。
推薦閱讀:
※秦國已經辜負了商鞅,為何還要再負張儀?
※商君
※除了商鞅,古代還有誰實行了變法卻結局很慘?
※如果沒有商鞅變法,秦國能否統一天下?
※如果魏國進行變法,能滅掉秦國嗎?
TAG:商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