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門不當戶不對的婚姻是一種什麼體驗?


欣妍語:我妹是家裡的老小,也是比較有思想的90後,在愛情方面很勇敢,還沒畢業的時候就跟自己男朋友領結婚證了,因為當時覺得這個男孩對她特別好,而且家裡也特別的有錢,家裡在內蒙古那有一套自己的房子,而且男方父母許諾結婚後,給他們兩個買一套房子。

家裡人開始也怕對方因為太有錢對我妹不好,但是看她那麼信誓旦旦,我們也就放了心。但是誰曉得我妹畢業後因為想在北京那邊自己奮鬥,而我妹夫聽從家裡人安排花了20萬找了個類似公務員的工作,就這樣兩個人終於還是離婚收場。

如果這是我妹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還能理解,但是後來我妹也是屬於比較能折騰的人,所以就開始搗鼓遊戲裝備方面,然後說好的情況下,能月賺過萬。作為姐姐,她能這麼賺錢,我也很替她高興,但是也很為她的終身大事操心。

有一次電話聊天的時候,她忽然告訴我說:「姐,我在遊戲里認識了一個男孩,感覺挺不錯,兩個人正在處著呢。」

後來我才意識到當時她給我說的時候,是兩個人基本上已經確定了關係,正準備過年的時候見家長,因為這個男孩也如實告訴了他的母親我妹跟別人領過結婚證的事實,家裡有點介意。

看的出,我妹對這個很在意,因為這個男孩貌似又是屬於那種家裡有錢,出國留過學,而且還在北京擁有一套別墅的人。

但我第一反應是不是我妹被騙了,後來才知道所謂的別墅是有的,只是在河北那邊,北京那邊是有一套房子的,而且這個男孩家庭應該是挺不錯的,所以家裡人對他的婚姻也是比較挑的那種。

我妹為了這個男孩直接停下來了手頭賣遊戲裝備的活,直接去北京那邊找了工資不高的工作,並且為了不讓婆婆覺得自己是貪她們家的錢,連婆婆給她帶的最新款iPhone7都沒敢要,這也讓婆婆對她改觀了一點。

後來我妹在婆婆的幫助下,在北京地稅局找了個工作,朝九晚五,中午管飯,但是不是北京戶口永遠都轉正不了。

後來我妹也在那老老實實上了半年多的班,但是慢慢接觸才發現,婆婆還是想讓自己的兒子中國留學3年後再結婚,但是我妹也是為了愛情沖昏了頭,居然同意了。

後來或許是相處之中有各種摩擦吧,於是這個男孩也漸漸疏遠了我妹,甚至說自己跟家裡打架,自己的母親還是不同意,於是我妹最終決定辭掉工作離開北京那個地方。

在這兩場戀愛中,我妹的遭遇也充分表現了那種門當戶對的思想,當別人覺得你配不上他們兒子的時候,又怎麼會尊重你呢?

所以女人千萬不要期望通過婚姻能改變什麼東西,沒有事業沒有實力就無法贏得別人對你的尊重。


門當戶對有時候不僅僅指經濟條件,我覺得思想觀念、生活習慣等等各方面其實都需要契合需要「門當戶對」。我的父母也算得上是門不當戶不對吧。

母親是某一點五線省會城市人,外祖父祖母以前都是工廠工人,那個年代工人還是能得到大多數人認可的。近幾年外祖父祖母房子拆遷,稱得上是城中「土著」了

父親可以算是從山裡走出來的吧,祖上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因為不願意麵朝黃土背朝天過一輩子的窮苦生活,父親在讀完初中以後到縣城嘗試各種工作補貼家用,後來想學開車,祖母不同意怕太危險出事,父親打聽到部隊里可以學駕駛,也為了多開闊眼界見世面,父親參軍了。後來父親在部隊里沒有學開車,他的領導都器重父親,推薦他學電梯維修保養的技術,後來父親也憑藉肯吃苦的特性將技術學到家甚至有人私下託人找到父親邀請父親去維修保養電梯。父親憑藉技術優勢在部隊留了十幾年,就在轉業前不久經人介紹認識了母親。

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候外祖父祖母其實都不同意母親嫁給父親,因為父親的條件確實不如母親,即便父親願意留在省會發展,外祖父祖母也怕母親跟著吃苦。但是母親執意要嫁,也沒辦法。轉業後父親自己創業,成立了相關的有限責任公司,雖然沒有回到山裡去但是每年逢年過節都會回去看望祖父祖母,而每次要去看望祖父祖母我都倍感痛苦。

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那裡對我很陌生,說是看望祖父祖母,但是去了那裡並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吸引年幼的我。祖父祖母都說方言,對我來說語言不通,那裡的飲食也不習慣,聊天的話題根本找不到。也因為母親娘家從小就開我玩笑,你是鄉下人你是鄉下人,這些帶著歧視性的語言對一個孩子來說是很敏感的。所以不知不覺中。我也對祖父祖母所生活的地方有些抵觸。我又是從小生活在城市裡,相對來說接受的教育等方面確實會比小縣城大山裡要好很多,見過的不同的人、事也不少,於是當回去看望祖父祖母時及其他親戚時對話就變成了這樣:

「你看我們這裡這幾年發展了多少多少,政府肯投錢啦!看這裡治理的比以前好多了!你可以多來這裡玩呀。」

「哦…那不是我生活的地方十幾年前的樣子嗎,你們發展也是慢哦……那個有什麼好玩的呀我完全沒興趣啊」

說實話很少有人能抵擋住城市的繁華。出生,成長,都是在大城市裡,早就融入城市的熱鬧生活,到大山裡或是小縣城那樣的地方我根本不會有一點歸屬感也提不起多少興趣來。對父親那一邊的親戚也是沒有多少感情,這和小時候不在一起生活也有些關係吧。我也不喜歡和那些人來往。

母親的學歷比父親高,又算是城裡人,眼界、思想都比父親前衛一點。在管理公司的時候就常常能看出兩個人觀念不同,父親喜歡集權……不願意給手下人太多權利,並且從不注意也不願意建設企業文化,在我眼裡就是個「資本家」只知道「剝削」員工苛求他們卻不懂人文關懷。而母親提倡管理公司的時候「大事集權小事放權」也很注重傾聽。而且父親做事總是拖拖拉拉,儘管大男子主義但卻優柔寡斷,母親呢雷厲風行把一切都搞定。並且父親在很多事情上都抱有一些市儈的想法,相比之下母親就常含感激之情。

小時候家裡經濟並不富裕,有一年在父親的部隊老領導幫助下買了一套50+平的房子,後來公司發展勢頭比較好,經濟條件相對富裕一些。父親那位老領導的兒子結婚邀請我們一家去喜宴,父親包了個五千的紅包。事後一段時間父親提及老領導時說「我包了五千的紅包都沒有再找我絮叨絮叨錢和打了水漂一樣」,母親反駁父親「人家不是到過謝了你還想怎樣,當初買房子的事我們都沒好好謝謝人家呢,你怎麼這樣」?

並且父親很大男子主義,日常的行為中顯露出「女人為男人服務天經地義」的意思。走到外面對待外人尤其是對待賓館的服務員時我總覺得父親很不尊重人家。父親很少對這樣的人說謝謝等禮貌性用語,甚至在交流中也帶著命令口吻,給人感覺「我花錢我就是顧客我就是上帝你必須服務好我」,父親曾問我在我眼裡他真的很不堪嗎,事實上我眼中的他就是這樣的形象。

有時候慶幸母親是個女強人,搞得定工作也帶的好孩子,還好我從小是母親帶大的。比較像母親也從母親身上學到很多,如果我是由父親帶大的也許今天就是另外一個完全不同的我了。


我爸爸是公務員,媽媽是營業員,男朋友爸媽文化水平沒有我爸媽高,總是掛在嘴上的一句話:我們文化水平不高,多諒解!其實文化水平怎樣我家不在意,就是有些觀點和我家差別太大。比如他爸爸總喜歡一本正經的亂說話,甚至有一次指著我腦袋教訓我,把我訓哭了又說自己是在和我開玩笑,或者一本正經的要求別人幹什麼,別人相信了,付出行動了,他爸爸又說自己在開玩笑。而我從小受到教育就是要謹言慎行,關於這點總會和他爸爸有摩擦;他的媽媽大字不識,可是總是讓周圍人認可她的思想,覺得別人都是一時迷茫,經常叫我媽媽和她一起信上帝,我想要中式婚禮她一口回絕,就因為中式婚禮肯定會有龍鳳圖案。我倆都是獨生子女,以後結婚他爸媽肯定會經常和我接觸,甚至他媽媽放話以後兒媳婦懷孕了一定要她來照顧,否則人生沒有意義,可我一想到這個就膈應的慌


我和老公是異地,也就100多公里的距離,他在北方,典型的大男子主義,在家裡非得聽他的,結婚前說兩家輪著過,結婚後翻臉,說要去他家過年,依著他了,他父母看到這些變化也不問的。他家裡人喜歡生悶氣,侄子過年不給他買東西哦,又不表達,然後在家裡說,覺得全天下人都對不起他家。我父母為了我,也不計較他什麼,過年我要回娘家,他又阻撓,不讓我在家住,說他一人沒飯吃,我結婚了,有了丈夫就不能不管。跟別人說自己很能幹,可真的到家,啥都不幹,我乾的再多,他覺得天經地義,從來沒有感恩的心。觀念不同,想法不同,有時是件可怕的事。真得門當戶對


甜甜圈周圍這樣的例子還不少

1

畢業好久沒有聯繫的大學舍友K很突然的打電話過來「L,最近還好嗎?」「挺好的啊,好久沒有聯繫了啊」「告訴你一個消息,我離婚了,又結婚了,什麼也沒有要,就要了兩個娃,」我頓時愕然,電話那頭聽見她說「你在聽嗎?「」我在聽」我很鎮定的回答著,但腦子裡已經是雲里霧裡了「我給你打這個電話是想說很想你,畢業這麼久了,你是我唯一想念的朋友;我也終於明白了,你當時選擇B結婚的決定,為了愛情,真的可以丟掉更高的物質生活,很慶幸你沒有放棄你對幸福的追求…..」

我在想這樣的結局會不會傷害到孩子,從此孩子的世界不再完整,也許K找到了她最理想的愛情,體會到了心靈上的門當戶對,為什麼這樣的感悟不能早些到來呢?

還記得我和我先生談戀愛的時候她老想拆散我們,經常對我說「沒有物質生活哪來的精神生活;現在社會沒有金錢做基礎什麼都是扯淡;跟一個窮光蛋你就受罪吧……」等等她真的對我說了太多這樣的話;而那時的我只遵循著一個原則,如果他有一個蘋果,都給我了,總比他有一卡車蘋果給我半車要好的多,而我的的確確是個對情感世界要求極高的一個人;我也深信美好的婚姻是心靈上的門當戶對,而不是物質上的門當戶對。

在我們相識3年,戀愛5年後步入了婚姻這座圍城,現在在這座城堡里已經生活了8年,但我不會有『錢鍾書先生筆下那種圍在城裡的人想逃出去』的感慨,我們更多的是相濡以沫的親情,和捨不得離開的情感。

當然我們也會吵架,也會生氣,生活中的柴米油鹽,點滴的不順心就會激起千尺浪,但最終都會以我先生的謙讓而平靜,這時的我會慶幸沒有選錯人;後來有了兒子,偶爾的爭吵就會變成冷戰,在兒子面前我們會當作不愉快的事情沒有發生過,給孩子一個和諧的家的氛圍,因為我們都不想給孩子丟下不愉快的影子,而影響到孩子的成長;在這裡我個人認為夫妻吵架要避讓孩子,一個孩子天天聽大人爭吵是多麼無辜和無奈的事情,會給孩子心靈上留下多少的焦慮與恐慌?

2

「我是一位老人,凈說些老話,對於時代,我是落伍者,沒有什麼良言貢獻給現代婚姻。只是在物質至上的時代潮流下,想提醒年青的朋友,男女結合最重要的是感情和雙方互相理解的程度。理解深才能互相欣賞吸引、支持和鼓勵,兩情相悅。夫妻間最重要的是朋友關係,即使不能做知心的朋友,也該是能做得伴侶的朋友或相互尊重的伴侶。門當戶對及其他,並不重要」這段話是楊絳先生在文章《什麼是好的婚姻》中的一段話,我個人很喜歡,讀了好多遍,每次讀都有不同的領悟。

婚姻中的伴侶既是朋友又是愛人,相互體諒,相互欣賞,相互愛慕,最重要的是心靈上的溝通,如果只有物質生活,沒有精神層面的溝通,我認為這樣的婚姻是無趣的;當然好多人結合的時候愛的死去活來,分手的時候只有一句不愛了就結束了婚姻的旅程,我想這不是我們想看到的。

在這個情感誘惑的時代,我想我們應該堅守我們的婚姻底線,並且經營好我們的婚姻,做到真正心靈上的門當戶對。


甜甜圈家庭教育今天發文《小孩真的會看到大人看不見的「人」嗎》,持續關注,敬請期待


門當戶對很重要。我當年就很傻,我爸是廠長,家裡條件很好,我從小都是被寵大的。我老公家是農村的,住的破房子,窮的很。結婚是我家倒貼的。我老公是當初很愛我,可由於家境不同,養成的些生活習慣,和思想理念,常產生矛盾。我老公說我強勢,一輩子生活在我們家的陰影下,很自卑。我覺得下嫁他,他應該感謝我,可他一點也不領情,覺得是理所當然的事。跟他的家人關係處的也很差,他家只向我索取,一點不付出,常說我看不起他們。我老公常說,他的自信心被我家扼殺了。他當初找個門當戶對的,比跟我幸福多了。


和睦穩定的婚姻一定要門當戶對,三觀一致。我一閨蜜的父母就是很好的例子,她媽媽是上世紀60年代的大學生,她爸爸沒有文化,大老粗一個,但是年輕時候當兵,長得高大帥氣,他們結婚後就開始了各種矛盾,幾乎天天都要吵,那個年代很少有離婚的,男的就爭取調去外地工作,但是一回家就是吵,從年輕一直吵到退休,無論是家事還是工作上的事,倆人一說話就要吵。他們的女兒在這樣的氛圍中長大,結果性格急躁隨父親,碎嘴不服輸隨母親,從小就不像個女孩樣子,結婚後吵架抬杠也成了常態,後來離婚了。兩個人如果沒有互相欣賞的一面,沒有共同的三觀,婚姻就是互相折磨。


1.首先,從經濟條件好的一方說起來:

一旦結婚就真的把父母牽扯進來了。你認為自己已經付出的夠多了,不僅如此,你也把父母牽扯進來了。

有錢的那一方的父母一定要幫助自己的子女,幫助自己的子女,就等於變相的幫助了沒錢的那一方。

有錢的那一方心裡會平衡嗎?尤其是整個大環境都在說門當戶對,當有錢的父母出去轉一圈,發現別人家都是兩家老人一起掏錢,兩家老人一起給小兩口看孩子,一起使勁。結果到自己這裡,就成了冤大頭了。那心裡能不憋屈?

憋屈久了,一定會引發矛盾。

2.然後,從經濟差的那一方說吧:

本來就矮人一頭,心裡不可能一點自卑沒有。有自卑的情緒就意味著要反抗。

人心裡自卑,就會把很多事情想歪。比如說,你看不慣我的生活習慣就是瞧不起我父母,實際上,人家條件好的說你生活習慣不好是因為讓你改正。結果那人一自卑,就變成你瞧不起我爺爺我奶奶我兄弟姐妹,我要代替我全家來聲討你。

門不當戶不對的兩個人,其實談戀愛的時候還可以將就,可是一旦結婚就完全變樣了。

我有個表姐曾經和表姐夫關係好得不行,到最後就是因為每年在水晶過年打得不可開交。到現在為止真的要離婚的地步。

其實,表姐夫很窮,人家也知道自己條件不好,結婚這幾年表姐公公婆婆儘可能的把自己老家的破房子裝修了,按了空調還有彩電,修了廁所。可是表姐這樣的大小姐還是看不上,畢竟,她不說是白富美,也是小康家庭的女孩,根本看不上公公婆婆做的這些事。

表姐自己很委屈,從買房子到買車都是自己父母掏錢出力,到頭來過年的時候表姐夫還一句:我爸爸我媽媽很久沒看見孫子了,你到底回去不回去?

表姐獨生子女,怎麼能夠把自己父母扔在一旁,然後回到農村去看望一年到頭都沒自己掏過錢出過力的公公婆婆。

你說表姐表姐夫有什麼過節嗎?又沒有出軌也沒有外遇也沒有家暴,說到底就是經濟條件的巨大差異,而導致兩個人根本不可能聽取對方的意見。

這已經算是好的了。因為兩家父母還沒有過多干涉兩口子的生活,遇到那種,尤其是窮的一方成天安排自己兒子給老家幫忙的父母,那真是徹底別過了。


我和好姐妹小余好久沒見,便約好一起吃飯。

飯菜還未端上來,我們開始閑聊天,聊著聊著,小余就開始吐槽上次的相親男:「都說我們女人現實,勢力,可是我發現啊,有的男人比女人更甚!」

我看了一眼外表靚麗的小余,知道在以往的相親市場,她一直握有話語權,有些納悶。

「那男的,一看見我,兩眼發光哎,我知道,因為我漂亮嘛!」她得意地甩了甩大波浪卷,金色的耳環風情萬種地晃了晃,「接下來,我以為是他滔滔不絕地展示才學呢!誰知道給我來了場現場調查!」

現場調查?這個詞特別!我忙問她什麼意思。

「就是你的年齡,畢業院校,工作和工資,父母姊妹,他們的工作,有沒有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小餘數著手指頭跟我一一地列出來,看得出她很生氣,「這是在做等價交換嗎?到底是找人談戀愛還是在買東西?」

我想了想,回答道:「可能是在做一種平衡吧,就像你一向自恃的美貌,不也是你的資本嗎?」我調皮地沖她一笑,一向以此來開玩笑。

小余愣了愣,轉動了一下眼珠,點點頭:「好像也有點道理。」隨後開始跟我分析其男女相親時的各種奇葩見聞。我一邊聽一邊感嘆,還好李二和我之間的是愛情。

李二是我的男朋友,各方面都很不錯,聽了小余的故事後,我心裡有了疑問,便問李二為什麼會選擇我。他低著頭,沒有細想就回答我,因為和你談得來啊!

我很感激他的這種認可,家裡人對他也一直很滿意;但我們談了將近半年戀愛,我依然沒有去過他家,每次詢問的理由都是,兩個人再了解了解吧。

我是個比較自卑的姑娘,自認遇見李二是我人生最大的幸運。在我的堅持下,我終於去了他家。

只見李二父親躺在一張油亮亮的躺椅上,翹著二郎腿,眼睛微睜。我站在他面前,緊張地像個沒有複習好就要考試的小學生,斷斷續續地回答著和小余那天遇到的差不多的問題。

回來的路上,李二一路黑臉,我有些自知之明,便沒有多問。

接下來,李二一直沒有聯繫我,直到有一天,我在街上遇到他正被一個女孩親熱地挽著。

他也瞥見了我,臉色一下子漲紅了,拉著那女孩做賊樣地跑了。

我畢竟有些不甘,找了個機會,像很多女孩一樣自討其辱地去詢問他,得到的回答是:你很好,但她姨夫是區里的小領導,我能少奮鬥十年。

和很多女孩不同的是,我沒有繼續糾纏,而是傲氣地轉身離開,但微風吹過,幾滴眼淚不覺流下,為他的坦誠和那曾經看似理想的愛情。

之後,我買了一束鮮花去了姑姑家。我姑父剛剛榮升進了省委,我要去祝賀,只是他們一再叮囑我,做事要低調,切忌張揚。

這是我寫的關於婚姻的小說,獻醜了


雖然現在不太提倡婚姻的門當戶對的說法。但是如果兩個家庭的生活背景相差太遠,對於結為夫妻的兩個人來說,也不是一件好事。為什麼呢,因為兩個家庭因為社會經歷不同,會形成截然不同的兩種世界觀和人生觀。

所以,在對待家庭瑣事的處理方式方法上,也存在著很多的差異。這也會是日後家庭矛盾的主要激發點,一點小事情,在別人的家裡可能就是小得不能再小的,而在這樣生活習慣迥異的兩個家庭來說,就會是致命之傷。

比如平時吃飯的早餐問題。你從小就吃煎蛋和牛奶;而對方就習慣小米粥加鹹菜。那麼你們天天就會為了早上吃什麼合理而吵得不可開交。


推薦閱讀:

TAG:婚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