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孔子說:「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究竟是什麼意思?


文丨李怡(ID:誠摯人生為夢啟航)


這句話特別有意思,也存有爭議,有兩個含義,下面說下我的見解。

  1. 孔子說:「第一個製作陶俑並用它來陪葬的(或真人做成的陶俑),難道他沒有後人嗎?(疑問句、諷刺句)

  2. 孔子說:「第一個製作陶俑並用它來陪葬(或真人做成的陶俑),後面的人怎麼可能不會模仿這這樣做?(反問句)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同樣的一句化在不同的場景下表述出來所表達的立意都不一樣,那麼要想真正了解這句話的意思,就要模擬出當時的場景。

該句並非出自《論語》中,但有很大可能是孔老夫子的言論。先說下為什麼論語中沒有記載。首先我們都知道,孔老夫子締造了儒家思想體系,講求仁智禮義信。《論語》中的每一句話都是圍繞了這個中心思想,然而它並沒有出現在裡面,所以孔子當時的意思應該是第二句。

第一句應是心情激動加諷刺,雖然那個時代流行陶俑陪葬,但和他有沒有後人是沒有關係的,其他人也可以用陶俑來給他陪葬。既然有了後面這句,那麼這一句中的」後「不是他的後人,而是後來人。這樣才符合孔子儒家倡導者的定位。

後:後來人。並非後人。

所以我的觀點是第2條。

這句記載在《孟子.梁惠王上》是仲尼和梁惠王談論治國之道時引用了孔夫子的這句話。

追夢路上期待與你同行


寫過一篇「孔子竟希望用活人殉葬?終靠《禮記》找出了答案」,貼過來試答如下:

1、「始作俑者,其無後乎」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這一句為孔子所說,最早出自《孟子·梁惠王上》。但大家對這一句的解釋卻眾說紛紜。

解釋1:開始用陶俑來殉葬的人,難道就不怕斷子絕孫嗎?——批評「始作俑者」

解釋2:開始用陶俑來殉葬的人,難道就會絕後了嗎?——贊同「始作俑者」

解釋3:有第一個用陶俑殉葬的,難道就沒有第二個?——不贊同「始作俑者」

總結起來,也就兩種:贊同,和不贊同「始作俑者」。

其實,這還不是最要命的。最要命的是,如果孔子不贊同「始作俑者」,那他贊同什麼?

有人說,之前都是用「活人」殉葬,而不贊同用陶俑,就是希望恢復活人殉葬的制度,那麼,這樣的孔子未免忒歹毒了。

也有人說,之前都是用「草人」殉葬,而不贊同陶俑,可能是覺得太貴重,那麼,這個孔子就比較人性化了。

所以,總結後疑問就兩個:孔子贊同陶俑殉葬,還是活人殉葬?

2、「為其象人而用之也」

因為出自《孟子·梁惠王上》,那就先結合上下文,看看都怎麼說的。

孟子:「用棍子殺人,和用刀子殺人,有什麼分別嗎?」

梁惠王:「都是殺人,沒有分別。」

孟子:「用刀子殺人,和用政治害人,有什麼分別嗎?」

梁惠王(估計汗都下來了):「沒有分別。」

孟子:「當官不為民做主,餓死百姓跟殺害百姓有什麼分別?仲尼曾說過:『始作俑者,其無後乎』,就因為陶俑太像活人而不忍心,當官又怎能忍心老百姓飢餓而死呢?」

仲尼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飢而死也?

以上可見,孟子是在教誨梁惠王愛民如子,不可殘害百姓。而無論孔子贊同活人殉葬,還是贊同陶俑殉葬,都無法支撐孟子這一論點。

所以,初步結論:孔子既不贊同陶俑,也不贊同活人殉葬。

3、「為俑者不仁」

除了孟子轉述孔子這句話,之前書籍再沒看到孔子說過。所以,這到底是孟子假借孔子說話,還是孔子本人意思,仍不敢確定。

直到在《禮記》中看到這句話:

孔子謂「為芻靈者善」,謂「為俑者不仁」,殆於用人乎哉?

啥意思?意思就是,(對於殉葬所用器具)孔子認為「發明芻靈的人很善良」,認為「發明陶俑的人不人道」,用假人,不相當於用活人殉葬嗎?

這下就確定了,孔子贊同用「芻靈」殉葬,不贊同活人,也不贊同陶俑。

4、「塗車芻靈,自古有之」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所說的「芻狗」,也是「芻靈」的一種。

芻狗芻靈,在禮記里被稱為「明器」,意指神明所用的器具。

什麼叫做明器,孔子也有詳細解釋。

首先,不能做得像活人用的東西,一看就是假的才行。芻狗是用草紮成的狗,那行;陶俑太像真的,就不行。

其次,什麼時候用活人用的真東西,什麼時候用泥、草做的假東西?殉葬用假的,祭祀用真的。殉葬用假的,是因為埋地里就浪費了;祭祀用真的,是因為祭祀完了,那些肉還能分給活人吃。

「塗車芻靈,自古有之」,「為明器者,知喪道矣」。

至於現在所說的「冥器」,是否就是古時所說的「明器」,俺就不清楚了,還望懂行的朋友指點一二。


我們假設孔子真的說過這一句話。那麼孔子的真實意思究竟是什麼?

關鍵的問題是這個「作俑」應當怎麼「作」才是對的?怎麼「作俑」才能避免「無後」?

是改用真人殉葬?還是改用草人殉葬?還是孔子反對殉葬?

孔子倡導周禮,據小可所知,周朝是將殉葬合法化的,是否記載於周禮之中並沒有鐵證(剛才看了一下,周禮中,下葬時有「俑」),但從孔子的言行來看,孔子是反對真人殉葬的,首先他的童年並不好,雖然是貴族,但卻是沒落身份。應當是屬於那種接近擁有被殉葬資格的人。同時孔子也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更有「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之句,而這個「人」並沒有階層的區別。而且孔子一直主張個人薄葬,雖然也說到了君主的厚葬只。但這個厚葬僅僅是從儀式和規範來講,並不包括人殉。

因此,小可認為孔子並不支持真人殉葬!

那麼,是像後人所解的那要改用「草人殉葬」么?小可也認為不是,因為草人(俑),木人,陶人有那麼大的區別么?不都是人形?春秋時期似乎不需要環保理念,而草與木,草與陶在「禮」在沒看出來存在區別,周禮中說只能用草編製人俑來充當死人的守衛,如果用陶製作或用木製作的話,那個俑就會做得非常像人,所以不合禮法,也不仁!

小可認為這個觀點很扯,用草制俑,儘管不會像陶俑或木俑那樣近於人形,但依然是俑,對於君主來說,我甚至可以說是草俑的升級版,豈不是更顯得有「禮」?而且這種說法顯得特別虛偽,都是俑,都是以人形成作,偏偏還要區別材質,就因為沒有用草製做俑而改用木或陶製做俑就斷子絕孫了?

只不過不附合「禮」而已,至於如此詛咒么?這根本與孔子所說的「仁」相衝突。

所以,小可認為,這一句話的真正解釋可能是,第一個做俑的人斷子絕孫,因為作俑的本質還是人殉。所以,不管是草俑,陶俑,還是木俑,都是這種人殉思想的產物。

因此簡單的翻譯就是,第一個做俑的人,應當沒有子孫了!

翻譯成現代話就是,第一個做壞事的人,生兒子沒屁眼!

實際上,這句話更像是腐儒的一廂情願。它聽起來就和「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一樣可笑。

書生,總是單純得要死,虛偽得要命!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這句話單從字面意思解釋是:「開始用俑(古時陪同死人下葬的木偶或土偶)的人,他是斷子絕孫、沒有後代的吧!」

但這句話背後是什麼意思呢?今天,有書君就給大家解釋解釋。

首先,說下「俑」的產生。

最初,在商朝的時候王盛行「人殉」,但是這個制度過於殘忍,到周朝廢除了這個制度。

但後來一些諸侯權貴們或明或暗地破了戒,但他們不敢直接用人殉,就產生了「俑殉」,就是製作一些像人像的木偶或者土偶進行陪葬。

孔子看到了這些「禮樂崩壞」,認為第一個用「俑」殉葬的人帶壞了社會風氣,就該「斷子絕孫、沒有後代」,所以有了「始作俑者,其無後乎」這句話。

但這句話,是孟子借孔子之口說出的(具體是不是,已經無法考證了),究竟怎麼回事呢?

那麼,就要從孟子的經歷開始說起了。

戰國時代,各個「國」家之間征戰不斷,各國君主都希望通過武力擴張來實現強國的目的,但征伐卻讓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孟子繼承了孔子的「仁」,並且發展成了「仁政」思想,通過遊歷各國,遊說國主來宣傳自己的「仁政」。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這句話就是孟子在梁國勸梁惠王施行「仁政」時候說的一句話,但是孟子對梁惠王說這句胡是幾百年前的孔子說的。

當時孟子勸梁惠王說:國君要明白,用刀殺死人和用苟政(暴政)害死人是沒有區別的。

餓死的老百姓屍體放在野外會吸引肥壯的野獸去吃,而國君做了一件事壞事,也會引導更多人去做。

而孟子借用孔子說:「始作俑者,其無後乎。」

這句話,在這裡表達的意思就是:「你做了一件壞事,後面就有無數人效仿」,而且「作為君主(上位者)一旦做了不好的事,下面的人肯定會跟著學習」。

所以帶頭破壞禮樂的人,是治理不好國家的,而且會像那些帶頭用「俑」陪葬的人一樣斷子絕孫。

孟子藉此來勸導梁惠王要施行「仁政」,作為君主要以身作則,給下面的人帶來良好的言行指引,而不能帶頭做壞事。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複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

我的理解就是,第一個作俑的人,你難道就沒有後代嗎?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俑是陶俑,陶俑其實就是做成人的模樣,雖然用人殉葬的制度廢除了,但是用陶俑來殉葬,做成人的模樣,表示著形式雖然變了,但是帝王們的心裡想到的還是用人來殉葬。

老夫子見一葉落而知天下秋。

說明統治者心裡吃人的想法沒有變。他們只是換一個方法來吃人。只要這種吃人的形式不拔掉,他在擔心萬一哪天獨裁者不甘心用陶俑,會恢復人來殉葬。

為什麼孔老夫子要質問:難道你沒有後代嗎?

因為孔夫子來警告作惡的人:你不會永遠處在作惡的位置上,有一天當你的後代生活在另一個殘暴的統治者手下,他有可能會被做人殺死殉葬。

孔夫子也在警告統治者,你不要以為你一直可以是統治者,有一天你的後代也可能成為普通百姓,他們也是可能成為犧牲品。

統治者們總是想:「我死之後管他洪水滔天!「

夫子的言語就是警告這些人,固然你死了,洪水滔天與你無關,但你不會沒有後人,他們怎樣生活?

所以孔子說出了約翰多恩的境界,《沒有人是孤島》,把這句詩送給每一個人作惡的人、幫助作惡的人,和我們每一個平民。

 沒有誰能像一座孤島

在大海里獨踞

每個人都像一塊小小的泥土

連接成整個陸地

如果有一塊泥土被海水衝擊

歐洲就會失去一角

這如同一座山岬

也如同你的朋友和你自己

無論誰死了

都是自己的一部分在死去

因為我包含在人類這個概念里

因此我從不問喪鐘為誰而鳴

它為我,也為你

錦翼系悟空問答簽約作者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出自《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為其象人而用之也。」後世之人一直以來對這句話有不同的解釋,各有各的道理。

要想搞清楚這句話的真正含義,還得從它的出處著手,好好讀一讀理解一下原文才行。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塗有餓莩而不知發;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梁惠王曰:「寡人願安承教。」

孟子對曰:「殺人以梃與刃,有以異乎?」

曰:「無以異也。」

「以刃與政,有以異乎?」

曰:「無以異也。」

曰:「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獸相食,且人惡之。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獸而食人。惡在其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飢而死也?」

《孟子·梁惠王上》講的是孟子勸梁惠王實行仁政,做一個仁君的故事。既然是勸君實行仁政,那核心肯定是民本思想,要君以民為重,那麼用人來陪葬的做法肯定是被孟子所批判的。上面引用的「仲尼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飢而死也?」意思是:孔子曾經說過,首先開始用製作俑來陪葬的人,他是斷子絕孫的吧!只是覺得它像人就用了。這樣做尚且不可,君上又怎麼可以讓老百姓活活地餓死呢?」

用活人陪葬,商朝就這麼做了,到了周朝,漸漸使用草人來代替,這無疑是一大進步,但是周朝有些諸侯國奢靡之風日盛,使用更加精緻,更加逼真的陶俑來陪葬。孔子認為,這是歷史的退步。因為陶俑太像人了,用陶俑陪葬尚且不可,何況讓人活活餓死呢!

這才是孟子引用這句話的真正意義,這樣才符合了規勸君上做仁君的主題。


讀古文,最怕摘字斷句,那是不可能理解正確的。「始作俑者,其無後乎」,要明白這句話,依然要看原文怎麼說,一起解釋才行。

原文是這麼說的:曰:「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獸相食,且人惡之;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獸而食人,惡在其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飢而死也?」

整個意思是這樣的:廚房有肥肉可吃,馬廄里養有肥馬,這代表生活經濟很好。可是子民餓的面黃肌瘦,野外有很多餓死的人。這如同任由飢餓的野獸來吃人,野獸爭相吃人,是人都看不下去。為民父母官者,當官辦事,不將此飢餓的野獸去除,則是父母官的不是。孔子說:開始製作人的陶俑的人,就沒人繼承他這份不忍之心了嗎?會想起用陶俑代替人來陪葬,那是因為製作出來了,很像人,這是帝王不忍讓真實的人死去。怎麼他就捨得讓他的子民饑荒而死呢?

看完這個整段的解釋之後,我們就知道,「始作俑者,其無後乎」,這說的是,因為不忍心活著的人陪葬所以製造出陶俑,難道後面的人就沒人效仿這份憐憫蒼生了嗎?


其實就是「始作俑者」斷子絕孫,任何脫離歷史實情僅僅從文字含義上曲解的做法,都是耍流氓。

什麼是始作俑者?始作俑者是誰?

答案是,所謂的始作俑者,就是第一個做人俑用於殉葬的人。在孔子之前的時代,也就是商代,人殉是很普遍的,直接活人殉葬。到周朝,活人殉葬得到有效控制,這在《周禮》中明確出來。孔子為什麼說春秋時期禮崩樂壞呢?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在那時,活人殉葬又風行了起來。

我們可以看到,人俑殉葬和活人殉葬的曲線是一致的,但總要晚上一段時間,這是對於活人殉葬的一種模仿。《周禮》反對活人殉葬,就有人想歪招,用人俑代替活人。孔子時期,活人殉葬還是有的,一些自稱文明的國家,說俺不用活人了,俺用人俑,於是人俑殉葬也緊隨而來。

孔子想要恢復《周禮》,不僅反對活人殉葬,還反對人俑殉葬。但人俑殉葬並沒有因此而銷聲匿跡,反而到秦朝達到了頂峰。

為什麼說人俑殉葬可惡?

有人用人俑,自然有人為顯示自己地位高,用真人。再者,人俑是對真人的模仿,我們說吃人是不好的,這時候有人也覺得直接吃人太浪費,不如把肉做成逼真的人形,擺在桌子上吃。

孔子所追求的《周禮》,是既沒有活人殉葬,也沒有人俑殉葬的。在孔子看來,人俑殉葬和活人殉葬一樣黑,用機槍打著人玩者,壞,用彈弓打著人玩的人,就不壞了么?

有些人非說孔子說這句話,是在肯定人俑殉葬,那就是胡扯了。你是怎麼從「始作俑者,其無後乎」分析出孔子對「始作俑者」是肯定態度的呢?這裡要著重強調一下,「無後」在古代是非常嚴重的話,表示「斷子絕孫」,譬如「自子亹而下皆無後」「佞夫無後」「無後未必不孝」,說的就是「斷子絕孫」。都罵「始作俑者」斷子絕孫了,還肯定呢?所以,「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的本真意思,就是:頭開始做人俑的人,真是斷子絕孫啊!


這個問題看起來很直接,翻譯成白話文就是:

最開始製作俑來殉葬的,他們難道沒有後代嗎?!

但是細究起來遠遠不是那麼簡單的。

首先,可以理解為孔子對用陶俑殉葬不滿,認為應該用活人。所以諷刺那些製作陶俑的,怎麼不想一想,萬一他們的後代用陶俑而不用真人殉葬怎麼辦?

如果這麼理解的話,孔子應該是支持人殉的。但是問題在於,孔子一輩子都在講究「克己復禮」,所謂復禮就是復興周禮,而周禮是不支持活人殉葬的。所以很難想像支持周禮的孔子會反過來去支持人殉。

如果換個角度,也可以理解為孔子要求標準很高,認為即便是用俑,也是不對的,因為俑雖然不是人,但是依然「像人」,所以人殉制度的改革並不徹底。孔子認為應該連俑殉也給一併廢除了才好。

孔子到底支持用什麼殉葬呢?其實這個還要從上古的文獻去找答案,其實線索就在「道德經」裡面——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的芻狗。在「莊子發微」裡面有:

以茅草扎作人形,以殉葬,則謂之芻靈;以祭祀,則謂之芻狗。

所以上古時代,都是以茅草簡單的扎一下殉葬,只是簡單地作為一個象徵;

但是後來人們發明了人俑,而人俑非常的逼真,會喚醒人們用真人殉葬的陋俗,所以孔子才會反對這一點,這才是「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的真意。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這句話出自《孟子》,是孟子引述孔子的話。

我們都知道,在之前的時代,比如商朝,是有用活人殉葬的風俗的。那麼用「俑」也就是假人來陪葬,看起來這不是一種進步嗎?

可是,在活人和俑之間,還有一種陪葬品,叫做「芻靈」。簡單來說,就是用草人代替活人來陪葬。

從活人到草人,當然是一種進步,可是從草人到越來越逼真的木頭人、陶人,就只能算是倒退了。貴族們、君主們都用俑陪葬,把假人做得越來越栩栩如生,最後只能變成兩種結果。

第一種結果,就是勞民傷財。最極端的就是秦始皇,應該是古今中外把俑發揮到極致的君主了。可想一想就知道,這樣巨大的工程,耗費了多少物力民力,最後人民不堪其苦揭竿而起,秦朝只傳了兩世就滅亡,也應驗了孔子那一句「其無後乎」。

漢朝也沒有吸取教訓,越往後期,厚葬之風越勝,東漢國力漸衰,於此不無關係。

第二種結果,就是大家越來越追求俑的逼真,可是假人永遠不會有真人那麼真,最後很有可能又恢復到活人殉葬。近些年出土的戰國時期的墓,一直到漢墓,也還會時常發現用活人殉葬的。

所以,從「芻靈」到「俑」,從草人到陶人,只要貴族的慾望一旦變強,受苦的肯定是百姓,這大概就是孔子要詛咒那個「始作俑者」的原因吧。

歡迎關注我的公眾號「章魚讀書」,和我一起,做更聰明的讀書人。

在公眾號「章魚讀書」回復「100本」,獲得每年精讀100本書的高效方法。


推薦閱讀:

TAG:孔子 | 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