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雲十六州在歷史上有如何重要的地位?
提起燕雲十六州,便會聯想起我國五代史上那個屈膝勾結契丹貴族,自稱「兒皇帝」的後晉高祖石敬瑭。石敬瑭原是後唐的河東節度使,為了達到稱帝的目的不藉以認比他小十一歲的契丹主耶律德光為「父皇帝」,藉助於契丹的兵力,消滅了後唐,登上帝位。
石敬瑭一當上皇帝,馬上把幽、薊等十六州地方割讓給耶律德光。石敬瑭所割讓的這十六州,後來史家便稱為燕雲十六州,它們是:幽、涿、薊、檀、順、瀛、莫、蔚、朔、雲、應、儒、新、媯、武、寰。
十六州的範圍約相當於以北京市和山西大同市為中心,東至河北遵化,北迄長城,西界山西神池,南至天津市河北河間、保定市及山西繁峙、寧武一線以北地區。
當時的幽州鎮以媯、檀、新、武四州為「山後」,河東鎮以雲、應、寰、朔四州為「山後」,「山後」也稱「山北」。這裡的「山」即是燕山。所謂「燕雲十六州」也稱「山後代北十六州」。
在上面談及的十六州中並無「燕州」的稱呼,甚至終五代整個時期,亦無「燕雲十六州」之稱。《新五代史》、《舊五代史》統稱後晉石敬瑭割讓給遼朝的是「雁門以北及幽州之地」。那麼所謂「燕雲十六州」之名又是從何而來的呢?首先談談「燕雲十六州」中的「燕」從何而來?
原來契丹主耶律德光於公元937年稱遼太祖後,在公元938年把當時的幽州升為南京,又稱作「燕京」。這樣,在五代十國時期,才出現了「燕」的稱呼。燕京的治所和幽州的治所,甚至先秦時燕國的都城都在今天的北京地區,看來三者之間就好似同一地方。可是這三者所統轄的地域範圍並不一致。
所謂「燕雲」的稱呼最早要到北宋末年才出現。《宋史》記載宋徽宗宣和二年趙良嗣出使金國,「見其主阿骨打,議取燕雲」,並作《燕雲奉使錄》一書。另外,《三朝北盟會編》亦有「燕雲」的稱呼。不過,這裡講的「燕雲」只是宋朝人希望收復北邊失地的代稱或泛稱,並無確定的疆界,亦不是實指石敬瑭所割讓的十六州。直到公元1122年,宋朝建立了「燕山府路」和「雲中府路」後,「燕」和「雲」連稱才有了確定的地域。不過當時的「燕雲」二路所管的州,包括了早在後唐就失陷給契丹的營、平二州和遼新置的景州,比石敬瑭割地範圍要大。可見「燕雲」二路亦不等於石敬瑭割讓的十六州。
直到元朝時進行《宋史》的修撰,才在《地理志》總序中首次出現了「燕雲十六州」的稱呼。也就是把「燕雲」和石敬瑭割讓的十六州合在一起。文中寫道:「太平興國五年,李繼捧來朝,得州四、縣八。至是天下既統一,疆域幾乎恢復漢唐的舊地,其餘未入版圖的,只有燕雲十六而已」。此後,史家相沿成習,才把石敬瑭割讓的「雁門以北及幽州之地」一幽、薊十六州誤稱為「燕雲十六州」。
由於石敬瑭割讓了燕雲十六州,使北方地區自後晉乃至宋朝均無險可守,從地理環境上來說,給契丹、女真、蒙古等少數民族進攻中原地區創造了有利條件。雖然北周柴世宗時亦曾收復過瀛、莫二州。但其餘各州長期未能收復。北宋王朝雖曾多次向北用兵,但都不是遼朝的敵手。女真族興起建立金朝後,佔了燕雲十六州中不少州縣。為了取回「燕京」,北宋王朝只好以歲輸銀、絹各二十萬兩、匹,又輸「兼京代稅錢」一百萬緡,才從金人手中「買」來了一座被掠奪一空的燕京空城。直到公元1123年,由於燕雲十六州中不少守將對宋朝的自動「降附」,才算是暫時把石敬瑭所割讓的十六州收歸宋王朝所有。不過這只是曇花一現的「統一」,不久,金兵大舉南犯,連宋朝的汴京都被圍困,何況燕雲十六州更不用說早就淪於金人之手了。
燕雲十六州,又稱幽雲十六州。主要是指被中原王朝北方的燕州(幽州)、薊州、瀛州、莫州、涿州、檀州、順州、雲州、儒州、媯州、武州、新州、蔚州、應州、寰州、朔州,共十六州,所在位置主要是今天的北京、天津全境,以及河北、山西北部,看地圖就知道,這些地方完全就是中原王朝的北大門。而歷代中原王朝面對的最大威脅主要集中在北方,燕雲十六州的重要地位可見一斑。
自春秋戰國時起,中原王朝便開始與北方游牧民族相互較量,不論是春秋戰國時期的林胡、東胡,還是後來的突厥、契丹、遼國、韃靼、瓦剌,不論北方是各自為政的部落,還是統一的國家,對中原王朝的威脅從來沒有停滯過。甚至有人開玩笑說,中國兩千年封建史,就是不斷與北方游牧民族對抗的歷史。
自春秋始,由於歷代王朝對於北方游牧民族主要處在守勢,因此對於北方屏障經營最是用心,長城、關隘等隨處可見,我們說熟知的雁門關、娘子關、紫荊關、平型關等均在這一帶,尤其以太行山脈為中心的燕雲十六州最為要命(因為歷代中原王朝的中心大多處在黃河中下游)。燕雲十六州一旦丟失,北方天然屏障便沒有了,游牧民族完全可以直入中原復地。
其中最顯著的案例就是後唐石敬塘反唐自立,以燕雲十六州為代價向契丹求援,導致契丹直接擴充到了長城沿線,而至此之後的數個中原王朝再也沒能將燕雲十六州全部收復。影響尤為致命的便是宋朝,歷次北伐意圖收復,但面對一個統一的國力不在自己之下的契丹,均以失敗告終。直接導致宋朝對於契丹一直處在戰略劣勢,百姓生靈塗炭,甚至最終導致了北宋的滅亡。
推薦閱讀:
TAG: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