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逐步拒絕甚至反感出席同學聚會?


謝邀!

針對這個問題,在這裡就拿我個人來說明一下,以下是我個人這幾年的感受:

  1. 我還在讀高中的時候,基本上每年寒暑假都會聚一次,召集班上同學在飯店搓一頓,吃完後分成幾派:K歌的一派、網吧五連坐的一派、搓麻將的一派、女孩子逛街的一派。
  2. 到了上大學的時候,每年寒假會聚一次,這時候開始召不齊全班同學了,只能召齊平時聯繫比較密切的那一幫人,這個圈子逐漸在縮小,直到最後那三五成群的幾個人。
  3. 畢業以後,不能用每年來形容了,可能是在某個節假日、在某個城市、某幾個人在一起聚一聚,工作之後大家時間就不能同步,聚一次很難。

那麼我總結一下,造成這個局面的根本原因有以下幾點:

  1. 畢業之後參加工作,都比較忙,每一家公司放假的時間也不會統一,所以會導致你有時間的時候,他可能就沒時間。
  2. 畢業之後,大家有混的好的,有混的差一點的,導致你們不在同一水平上,有些人會因此而逃避與同學間的聚會,自尊心很強。
  3. 其實從你小學到大學畢業這段時間所遇到的同學,有80%的同學註定會是你人生中的過客,所以你必須要在你的同學中把那20%的同學篩選出來,將同學情誼轉化為兄弟情誼,這是一項大工程,不是你一兩句話就能敷衍過去的,你要用心去經營,這份友誼才會越來越深。
  4. 寧願三五個人在一起吃個飯吹吹牛B,也不願意跟那些沒有多少話可聊的所謂的同學在一起吃飯聚會,這個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你會發現你與他們的回憶僅僅停留在高中那會兒,一起上課的日子,之後就已經斷片了。

所以,這種現象是很正常的。每個人都有屬於那屬於自己的三五成群的「哥們兒」小團體,這幾個人將會伴你一生,所以,「哥們兒」不要求太多,就那麼幾個人就好,好好的維護這份你經過千挑萬選最終脫引而出的幾個「哥們兒」情誼很重要!

我是羊角獸,一個混跡於職場圈子的大頭兵。跟多關於職場的非經驗分享盡在(公號:羊角獸日記),我在這裡等著你!


本人從不參加同學聚會和無用社交,現在的同學聚會早就變了味兒,社會有些人把社會上一些不建康的現象移植到了同學聚會上,這是很不道德的。其實同學間的友誼最高尚最純潔很有意義。

1.人的一生在成長的道路上特別在充滿理想的年代有機會在一起學習享受校園生活,是難忘的。

2.為了前途各奔東西,多年年沒見都混得怎麼樣,到一起互相介紹介紹,分享難忘歲月中的苦辣酸甜,有困難互相幫一幫。

3.從此我們的生活更豐富了,互助互勉共度餘生。

但現實生活中友誼早就變了味兒,商品和交換成事實,還指望友誼?人性會徹底爆露,和野獸一樣的現實。就是這樣,丟掉了純真,失去了最美的人性。

道不同不相為謀,不是一個生活環境,各有不同的工作,勉強聚在一起心裡想的也不一樣了,很容易形成比較,事實上只有少數人如意的,讓多數人恭維少數暴發戶,而他們又不想幫助你,去聚會做什麼,自己又不是沒事情做。

生活圈子的不同了,原來稱兄道弟的人不再有共同的話題和利益關係。不是不想去,是去了感覺人在身邊,心在天涯。

網上還流傳這樣一句話『 同學聚會,膽子大的鑽被窩,膽小的嘮嘮嗑,一根筋的盡唱歌,傻傻的都猛喝 』。同學聚會都是拆散一對是一對,你沒有破壞別人的想法但不代表別人沒有。聚會變成了炫富和情人約會,早就變成了掛羊頭賣狗肉。


1:同學會成了某些特定人秀自己的「名利場」

學生時代的我們眼睛裡是單純的,沒有太多的「勢利眼」,社會地位,權利,財富離我們相去甚遠,大家可以把這種狀態理解為一種「天真」。

可惜的是隨著我們步入社會後,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不同際遇。有的人功成名就,有的人遺臭萬年,有的人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有的人鋃鐺入獄,後半生在悔恨中懺悔。俗話說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當這種差距在同學聚會上放大化,這種心理上的落差是很難平淡的。

不可否認網上經常爆出一些同學聚會炫富攀比的視頻,甚至你我的朋友圈都有類似情況,這就導致同學聚會成為了某些特定成功人士的個人秀,以此來滿足他們內心的「榮譽感」,「幸福感」。

2:任何情感都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變得越來越陌生,更不用談同學情

有人說,世界上最遙遠的不是距離,而是時間。時間是一把無情的刀,它留下的不是軀體上的傷痕,而是心靈的創傷,無論親情,友情,愛情。凡是作為人與人之間情感的紐帶的東西它都可以輕易斬斷。

你是否發現,以前玩的很好的朋友無話不談,但隨著時光的流逝,如果你經常不主動聯繫他,你們的互動會越來越少,乃至由熟悉變得陌生直到相逢卻不相識。這種狀況在同學聚會上變得尤為明顯,你會突然叫不出某個人的名字,哪怕你認識他,你會相對而坐卻不知道怎麼交流,這種種尷尬的狀況都是「陌生化」導致的。

3:學生時代經歷第一次「社會化」,步入社會經歷第二次「社會化」,人會變得越來越不純粹

校園是個小社會,教你學會最基本的人與人之間該如何相處。踏出校園的那一刻意味著你正式開始融入「大社會」。我們的受挫力,決策力,約束力等等綜合素質能力有了顯著的提高。

這會讓我們看待事物的眼光不同,有的人認為同學聚會是交朋友的的好場所,有的人認為它是和故友談生意的好去處,有人認為參加聚會本身是一件完全沒有意義的事情。當同學聚會本身不在純粹時,它就失去了它存在的初衷。

喜歡我的點贊關注我喲(?ò ? ó?),謝謝大家


在學校的時候你們是同學,因為一個共同的目標在一起,在一起的時間甚至比家裡人都多,有著共同語言。

可是步入社會之後,我們走向不同的道路,有些可能年薪百萬,一身奢華富貴,圈子上下都是有頭有臉的人,有些可能只是為了生計而打工,奔波忙碌,從這一刻開始,你們的世界觀不同了,不再是以前那個無憂無慮的學生,而是一個在社會中摸爬滾打的個體,你們所處的環境不同,朋友圈不同,再次聚在一起的時候,通過對比有些人會有莫名的成就感,而有些人會很自卑,畢竟時間的打磨你們外貌和性格都有了變化。

還有就是我親身經歷的,剛畢業的時候,我們偶爾一年還會聚一次,可是所謂的大聚會也只是一群人的小聚,在一起閑聊的還是和自己要好的三五個人,都聚在一起,也都是分著好幾幫在聊天。時間長了,一些不聯繫的同學就疏遠了,所以我覺得沒必要參加了。

學生時代的感情是最難忘的,我現在身邊最要好的還是我的一些高中同學,這種羈絆是扯不斷的。珍惜同學之間的感情吧。


(圖片來自網路)


謝謝邀請。

我覺得不同的人也就那麼三個原因吧。第一,班裡混的好的一些人總是在炫耀,搞得同學會跟他的個人專場似的,令人反感,有的人表面上是能者多勞,找地方,通知同學,卻也在無時無刻的出風頭。第二,自己混的不咋樣,屬於班裡的中下水平,和以前在學校時風風火火的樣子形成對比,拉不下面子,去了由原來領頭變成了不知道說什麼的人,可能已經與那些事業有成的人已沒有共同話題。第三,其實一個班裡到最後真正聯繫的人也就那麼幾個,去了同學會也是這幾個人說說話,並且人多還有點被束縛,畢竟有的人確實不熟悉,或是由熟悉變成了不熟悉,更是尷尬,這樣就不如和想見的人單獨見面好了。

總之,不想參加同學會的人人多,但每年還都會有人組織,也有人去,不管怎麼說大家曾經都是同學。如果幾十年後以前的同學重新聚首,還是很美好的。


這個和近期網路上的的負面信息曝光也有關係。

經常看別人說這方面因此留下陰影,因此對於同學聚會,沒有好的看法。

之前也參加過同學會,覺得確實也沒什麼意思,長大了,然後人也變了,每個人的發展不均衡。

去了之後,無味陳雜。不是小時候的單純了,去參加也就是熱鬧,高興高興,回家以後還是各自安好。

原來同學在一起的時候,誰和誰感情好都是私下交往的。

一般都是小團體聚會了。

大的班級聚會呢,是應酬。

不過呢,重感情的人,看到同學的時候,也是有親切感。

當時很激動,很興奮。如果不涉及其他方面的問題,僅僅是同學情,其實在每個同學的內心也都是懷念的。

相見不如懷念。同學也有見光死!


我本來就是個比較內向的人,原來就不喜歡聚會什麼的,同學聚會開始去過兩次後來因為上班就沒去 每次聚會回來覺得很不開心 ,每次都聽以前的副班長說她老公有多牛,在單位做什麼老總,還總拿我老公來比較,開始也就當她是玩笑,後來每次去都這麼說 感覺我老公就是個笑柄,聚會給他們拿來開心的 ,心裡很是不舒服。我愛我老公孩子,不願意別人說三道四,所以我後來就拒絕參加,很反感同學聚會了。也許是我性格原因,但我覺得同學會談點以往同學時代的回憶不是更好嗎。


以前同學關係是最純真的友誼,同學聚會是非常有意思的。但是如今很多人開始拒絕和反感出息同學聚會。

我想主要原因還是個攀比,同學聚會變成了比工作,比家庭,比孩子的聚會了。所以我現在也很少去參加同學聚會了,真心是傷不起。

不想也不參與這類的同學會,把同學時代的純潔友誼都忘記了,聚在一起都是說我老公怎麼怎麼的牛,我家又買了都多大的房子。好像就怕人家不知道一樣,感覺很差 原本敘舊的聚會變得很攀比這攀比那,真的很不喜歡,也不習慣。


答:你說的「越來越多」不包括我的同學會。記得前幾年第一次同學會、本來大家都已經失散了、極少的人有互相聯繫。在同學聚會以後、彼此之間知道對方在什麼單位、在擔任什麼職務。後來、同學之間遇到什麼難辦的事情、有同學在、直接找同學、事情就好辦多了。


謝謝邀請。

小編認為越來越多的人逐漸拒絕出席同學會最主要的原因是同學會的「變質」和自己的時間與精力不允許。

第一點眾所周知現在的同學聚會早已不是同學之間聯絡感情的平台,而是變成一些發展比較好或者家裡比較富裕的同學炫耀的平台,而其他同學就成了陪襯,這樣就會自己覺得尷尬,導致自己的內心開始拒絕參加這種場合。

第二點就是隨著生活的壓力越來越大,自己的時間變得不是很充裕,平時忙於工作,休息時又要照顧家人或者小孩,根本沒有時間與精力參加聚會。


推薦閱讀:

TAG:同班同學 | 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