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明代世兵制崩潰的原因?


謝邀。這確實是個體制問題。我們就拿明朝來說吧。

大致有戰爭結束後軍隊善後、戰時調動征伐、戰鬥力降低、生活水平下降幾個方面。容我一一道來。

1、軍隊複員與動員的平衡

打仗的時候總嫌兵少,打完仗總嫌兵多。戰爭帶來的軍隊擴充,到戰後如何安置軍隊,歷來是個大問題。

朱元璋平定海內之後,軍隊有百萬之眾,全靠自己養活是不可能的,全複員回家也是不可能的,而且以後打仗靠誰。

這就有了一個折衷的辦法:軍隊拖家帶口分散部署在全國各個地方。在那成家、在那生活、在那守衛,「生於斯,長與斯」。

這就是衛所制,軍事化管理,承擔駐防地區的防衛,自己生產養活自己,免稅收。戰時可以動員打仗,在朱元璋、朱棣時期確實如此,四處征伐。

(衛所分布圖)

這確實是一個完美的辦法,至少看起來是。

2、變化

衛所世兵制時間長了就會面臨幾個問題:

士兵越來越接近農民、戰鬥力越來越低;

軍政合一,很容易形成腐敗,軍戶有苦難言;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免糧食稅的軍戶收入不如挑貨郎的很正常。

(世兵瓦解後,戚家軍這種募兵應運而生)

如果在遇上打仗,只能陷入惡性循環,對國家而言,打不贏,就抽調更多人花更長時間耗;對軍戶而言,本來就處於貧困線,勞力長時間出去打仗,家裡更貧苦。

這種制度就在這種情況下瓦解。

總結:

制度的設計初衷是好的,制度的演化過程是現實的,社會經濟發展與既有管理體制的問題,只能歸結於體制問題。清朝八旗也是這個道理。


明朝世兵制,自洪武皇帝建國以來減輕國家財政負擔,甚至有餘糧支援朝局,太祖贊曰「吾用兵百萬、而不耗太倉銀羨。兵有糧則邊城固,此祖制也」

。明初國家因元未戰亂,黔首死傷無算,國家有大量田地分配軍戶。民戶與軍戶皆有大量田產。整個明初國家經濟一片繁榮。

明太祖派藍玉出擊北元,明成祖五征大漠

,太倉銀庫無半點壓力有序供應軍隊出征。好景不過幾十年!

宣宗登基時,軍戶內就有人開始「逃戶」,只是當時波及範圍不廣。軍戶仍是大明朝廷支柱。只是因大明「無戰事,兵將皆以農為主。將官開始小範圍變相侵佔軍屯用田。變相剝削軍戶人丁苦力」

。整個軍戶制還未傷及大明立國根本。

英宗登基時還是

開國勛貴們以「北平京師三大營作表率帶領整個大明軍隊為國效命」。

英宗聽信王振之言,御駕親征。在土木堡遭遇也先韃靼軍大敗。

開國勛貴們死傷無數,整個大明勛貴精英全死在了「土木堡」。

大明軍隊的年輕一輩精英倒下了。無人能領銜整個大明軍隊。文官們藉機剝奪軍權,

文官掌軍成主流。「土木堡之變」改變了開國勛貴們的命運。明朝皇帝在勛貴精華沉落谷底後。不得不大力起用「宦官」來抵抗文官們對大明國本的腐蝕。「土木堡之變」讓文官們一統大明政局。土木堡之變讓大明陷入萬劫不復,文官扮演的角色很不光彩。于謙是好是壞,誰能說得

清?

于謙手握「北京保衛戰」的大權及整個明朝官珅人心所望,不負文官們的期待,乘大明勛貴們的崩潰染指大明對文官所立的障礙「文官無軍功不得封爵」這塊文官心中最後一塊「處女地」到手了。

軍功勛貴倒了,沒了話語權。文掌軍成主流。中低級將領在文官集團忽略下,開始大範圍侵佔軍屯,使軍戶成為將官的私人財富。大量空晌的出現,軍戶制開始加速垮台了,「逃戶」風氣更甚

嘉靖皇帝欲平「東南倭患」,南京城下都有小股倭寇遊盪。可是朝廷無兵可派。時以「戚家軍」等私募兵為征戰用兵。衛所兵除「西北邊堡邊防衛所」、「沿海水防衛所」外。軍戶世兵制退出大明徵戰前線。嘉靖皇帝後期各「西南土司軍」開始為國效力。


朱元璋統一全國以後,創立了新的軍事制度——衛所制。根據這種衛所制,在中央設前、後、中、左、右五軍都督府,作為全國最高軍事機關。五軍都督府統轄若干都司,都司統轄設在全國各州縣要害地區的若干衛所。大體以五千六百人為一衛設指揮使等官,管轄五個千戶所。以一千一百二十人為一個千戶所,設千戶等官,管轄十個百戶所。以一百一十二人為一個百戶所,設百戶、總旗等官,管轄兩個總旗,十個小旗。截止1393年,全國共有十七個都司,三個行都司,一個留守司,三百二十九個衛,六十五個守御千戶所。軍數約為一百二十萬人。

衛所軍的來源有四類,第一是「從征」,即原來的農民起義軍戰士,包括反元群雄各部的戰士;第二是「歸附」,即投降的元軍;第三是「謫發」,即因「罪」而罰充的官吏和士民,稱作「恩軍」或「長生軍」;第四是「垛集」,即徵調平民充軍,世代成為軍戶。

五軍都督府的職責是負責軍隊的管理和訓練,而軍官的任免、軍隊的調遣則屬於兵部。每有戰事,則由兵部秉承皇帝意旨,任命總兵將官,發給印信。戰事結束,將還印信,軍回衛所。就這樣,朱元璋通過分割將帥權力的辦法來達到集軍權於皇帝一身的目的。明朝的衛所制度,雖然避免了將帥擅兵的危險,卻造成了兵不識將,將不識兵的狀況,從而削弱了軍隊的戰鬥力。

這些因戰事需要,隨時派遣的總兵官,統帥軍隊,總領一方軍務,稱為鎮守。鎮守以下,獨守一路的稱分守,獨守城一堡的稱守備,與主將同守一路的稱協守。總兵官分正副,下設參將、游擊將軍、守備、把總等官。他們原屬臨時派遣的總兵官,但由於軍事的需要,後來逐步改為長期駐守,成為地方的重要軍事長官,此後又有巡撫、總督之設,原來設立的都司也要受其節制,聽其調遣,處於從屬地位。因而打亂了衛所制的統轄系統。再加上衛所軍被軍官任意役使,甚至被迫為權貴種田,淪為佃戶。他們病無醫藥,死無棺斂,造成了軍士的大量逃亡。而軍官對逃亡的軍士不僅不加過問,反而引以為利,既可貪污缺額月糧,又可向逃亡的軍士索取賄賂。儘管朝廷三令五申,嚴禁逃亡。實際上軍士逃亡的數字有增無減。1438年(正統三年)軍士逃亡竟達一百二十萬之多。據記載,山東一個百戶所,原額為一百一十二人,逃亡的結果僅剩下一人。就這樣,衛所軍戰鬥力削弱,衛所制開始走向衰敗。

英宗正統末年募兵制開始出現。嘉靖年間,因佞寇猖獗,募兵的數量越來越多。當時募兵最有 名的是戚繼光的「戚家軍」和俞大猷的「俞家軍」。從此以後,募兵逐漸演變成一種制度,招募來的士兵也變為軍隊的主力。從衛所制到募兵制,是明朝兵制的一大變化。

在明代,軍與兵有很大不同。軍是衛所的軍士,由朝廷發給糧餉。設有專門的軍籍,稱為軍戶,由五軍都督府直接管理,不受地方行政長官的約束。軍人又是世襲的,每個軍戶的正丁在固定的衛所充當額軍,正丁老病死亡,要由該軍戶的次丁、余丁依次遞補。若本戶絕嗣,還要由同族人遞補。兵則是根據軍事的需要臨時召募的。召募的兵仍屬民籍。募兵的糧餉,由朝廷通過「加派」「加賦」等辦法,轉嫁到農民身上。隨著衛所制的敗壞,募兵數量越多,農民的負擔就越重。農民不堪承受繁重賦稅的盤剝,或者逃亡,或者揭竽而起,進行反抗。封建朝廷為了鎮壓農民的反抗,又必須增加募兵,在這樣的惡性循環中明王朝無可避免地走向滅亡。


明初沒有募兵制和徵兵制,只有世兵制。

世兵制和自給制是明初軍隊的兩大特點,有其價值。但這兩種制度本身的弊端則決定了衛所軍必然走向衰敗。

軍隊是一個武裝集團。它擔負著對內鎮壓百姓反抗,對外抵禦外敵侵犯的任務,需要不斷增強戰鬥力。世兵制本身和增強戰鬥力是相矛盾的。因為軍官和士兵的世兵制,必然使這支軍隊老少攙雜。明代軍官一般15歲可以襲職,60歲退役。襲職軍官儘管經過考試,但經驗不足,未經戰陣,既難以帶好部隊,更難帶兵打仗。而那些下級軍官年過半百尚且服役,也不符合戰鬥需要。

軍卒的襲職大體和軍官一樣。未成年的士兵和年邁者混雜在一起,戰鬥力必然低下。景泰之後,在京軍和邊軍中實行分撥訓練,企圖解決這老少強弱攙雜的矛盾,但兵額有限也必然削弱整個軍隊的戰鬥力。嘉靖年間,明衛所軍隊在抗倭戰鬥中十戰九敗,這是一個重要原因。士兵的成份對軍隊戰鬥力有著重大的影響。明朝衛所軍的士兵成份,是導致衛所軍戰鬥力低下的原因之一。要提高軍隊戰鬥力,就需要改變士兵的成分,打破世兵制。

自給制,軍隊以自己的屯田收入供給自己。第一,他使軍隊基本上成為社會上一個封閉集團,不僅組織上,生活上也基本是獨立的。整個保衛國家的任務不是由這個國家的全體居民負擔,而是基本落在這個封閉集團身上。這種沉重的軍役負擔,時間一長他們就要想方設法逃脫。

第二,在當時生產力的情況下,這一集團內部自給,必然加重對屯軍的剝削,也當然降低守軍的待遇,軍卒的生活低於全國百姓的生活水平。軍隊和地方的反差,使得軍卒不安起來,騷動起來。他們想擺脫沉重的徭役,過上富裕的生活,唯一的辦法就是脫離軍隊,而那些沒逃亡的軍士也多為老弱疲癃不堪作戰之輩。

朱元璋建立起來的強大的衛所軍隊這時已經戰不能戰,守不能守。世兵制的兵役制度由於它的自身矛盾運動,已經走到了死胡同,明廷不得不採取其它辦法來補充兵員,這就是一僉派民壯(徵兵制),二實行募兵。


推薦閱讀:

TAG:明朝 | 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