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桂最後為何會失敗?


我是清水空流,歷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關注和點評。

吳三桂被稱為天下第一漢奸,這個定義將永遠定刻在歷史的恥辱柱上。小編也沒有給吳三桂翻案的意思,但就來說說吳三桂為何在實力強大的情況下敗給康熙。

吳三桂在公元1659年攻克雲南,並且就藩雲南,並且與耿精忠與尚可喜結成戰略同盟。並稱三藩,三藩一直持續到了康熙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673年。康熙為了國家一統開始撤藩,終於激反了吳三桂。應當說,已經叛崇禎再叛李自成的吳三桂已經不想三次反叛了,一是自己已經年老、61歲的吳三桂就希望永鎮雲南,和當年的明朝的沐家一樣,也算給子孫留下一份基業。但站在一代雄主康熙角度來看,吳三桂的存在嚴重地威脅了中央政府的安全,吳三桂不在於反不反。而在於他有實力造反就不行。

必須指出的是,就軍事指揮而言。在當時無人出其右者,從起兵開始,勢破如竹一直打到長江南岸,在和清軍做戰期間,吳三桂一再對康熙言講,只要康熙同意他永鎮雲南,他就立即退兵。但硬氣的康熙斷然拒絕。公開宣布吳三桂是亂臣賊子,要天下共誅之。。

吳三桂的失敗絕非康熙英明神武,完全是康熙走大運。再就是吳三桂在於三個方面的重大失誤。第一就是,三藩之間沒有彼此合作,而是相互拆台,就想自己當皇帝。就怕別人當皇帝,滿清康熙還沒有推翻呢,自己人先掐起來了。沒有擰成一股繩全力對付康熙。導致力量分散。第二就是軍事戰略失誤,吳三桂起兵之初,天下紛紛響應,並沒有因為吳三桂是漢奸而嫌棄,吳三桂起兵以後,各個地方紛紛響應,河南,安徽都揭竿而起起兵反清。吳三桂是被康熙逼反,一直希望裂土封王。如果吳三桂能夠攻取襄陽,掐斷運河漕運,滿清經濟立即崩潰康熙就得遠走遼東。而吳三桂年紀大了,沒有魄力和勇氣了。一直提議劃江而治。但隨著推移,時機和機遇已經喪失。康熙得以充分部署軍隊調整戰略。給予吳三桂各個擊破。第三個戰略失誤就是台灣的鄭經沒有協助吳三桂,吳三桂多次邀請鄭經抗清。如果鄭經帶領水師直接攻取南京,康熙立即就得崩潰。但鄭經看不上大漢奸吳三桂。所以沒有出兵。實際上鄭經希望鷸蚌相爭,他自己漁人得利,所有的反清集團都還沒有成事呢,就存在私心,失敗就是必然的了。

還有一點就是吳三桂年紀有些大了,如果年輕十歲,或者有一個類似康熙那樣的接班人,吳三桂也有翻本的機會,但最有能力的吳應熊死於康熙之手,其他的兒子也拿不出手,吳三桂年老體衰在公元1678年病逝,時年66歲。唯心地說凡是定國號為周的國祚都不長。武則天的武周,宇文泰北周、柴榮的後周都是短命王朝。也許是映襯吧,吳三桂的大周都沒有上正史。應該說吳三桂如果成功,歷史對他的評價絕對是另一番景象。


謝邀,吳三桂(1612-1678)字長伯,明遼東人,明末清初的政治家,軍事家。關於吳三桂,大家應該比較熟悉,衝冠一怒為紅顏,著名的大漢奸。吳三桂一生都充滿著傳奇,歷來也被史學家津津樂道。吳三桂本來是明朝的將領,後來投降了清朝,為清朝的統一做出了貢獻,被封為平西王。可是,後來由於吳三桂在雲南手握重兵,嚴重威脅清朝統治。康熙十二年,玄燁認為「藩鎮久握重兵,勢成尾大,非國家利」,下令撤藩。吳三桂表面上願意撤藩,實際上暗地裡準備起兵。這樣戰爭一觸即發,歷史上的三藩之亂開始了。那麼為什麼吳三桂會失敗呢?小編認為有以下幾點。

第一,師出無名,不得民心。

吳三桂打著反清復明的口號起兵,這一點甚是好笑,吳三桂沒起兵之前,幫助清軍打明朝的殘餘勢力,去緬甸活捉永曆帝朱由榔,並親手處死他。現在又反清復明了,誰相信你啊!當大家是傻子啊,就像一個錦衣玉食的二奶宣稱自己是被迫的一樣,所以,他的起兵並得不到多少人支持。同時老百姓經過幾十年的和平都厭倦了戰爭,況且清朝前期政治比較清明,老百姓對大明都比較忘卻了,都想過好日子。

第二,就是吳三桂起兵時年齡太大了,不能抓住好機會,後期失去了進取心。

本來一開始吳三桂起兵還是比較順利的,由於比較突然。很快就打到了長江附近,再加上西北的王福臣也起兵,清軍來不及全力對付吳三桂。吳三桂這時形式一片大好,可是他卻不過長江,在松滋一停就是好幾個月,本來他可以揮師北上直搗京師的。這就是因為吳三桂年齡太大了,失去了壯志雄心,不是當年的所向披靡的關寧將軍了!

第三,吳三桂以西南一隅之力對抗康熙全國之力,財力人力,不夠。

雖然一開始動靜很大,全國好幾個地方響應吳三桂,可是除了陝西王福臣厲害點,別的地方勢力還是太小,所以當清軍收拾了王福臣,就集中兵力打吳三桂。西南之地經濟畢竟不比中原,戰爭打的是錢,糧食。你以西南這點地方,和全國之力相爭,註定會失敗。

第四,部隊戰鬥力不行,當年的關寧鐵騎雄風不再。

吳三桂起兵,號稱三十萬,其實真正的精銳也就幾萬人,剩下的都是臨時招來的,並沒有什麼戰鬥力。

最後小編評價一下吳三桂,吳三桂這個人,前期投降清軍,殺死南明最後一個皇帝永曆帝,後來因為康熙消藩,又起兵反清。他的這一生,不能審時度勢,看清歷史,順應潮流,終將自己的命運迷失在這霧靄之中,成為了歷史的罪人,讓人惋惜。


吳三桂這種三姓家奴反覆無常,又怎麼可能成功呢?

吳三桂不成功的原因在於得不到人心的支持。其次他以一隅之地對抗清庭,雖有三藩合力,但並非統一指揮,人心不齊,而且看上去剛開始一度勢如破竹,其實只是跟風加入的烏合之眾多,三藩的精銳部隊加起來最多也就是十萬左右,這樣的情況速戰速決直搗黃龍才有機會成功,而顯而易見的是吳三桂沒有做到速戰速決的。

首先於人心來說吳三桂是失敗的

吳三桂最大的特點是反覆無常,他在明清革鼎之際政治投機了滿清,覺得滿清有勢大有機會統一中國以後更是死心塌地的為其買命,為了表示忠心,他出師緬甸擒獲了南明最後一帝永曆帝,並且絞殺了永曆帝,徹底絕了當時漢人反抗的信念。

吳三桂身為明將降清之後如此賣力,也是難得一見。(來自今日頭條宋安之首發)而這一切並非忠心,他主要還是想要成為明朝沐家那樣的世守雲南的土皇帝,當時滿清剛剛統一中國,局勢不穩定也沒有實力統治南方,所以也就默認了吳三桂成為一方土皇帝的事實。

康熙帝撤藩時吳三桂利益受損,馬上騎兵反清,他打著「興明討虜」的旗號也就是說要反清復明,而可笑的是他雖然自稱朱三太子在軍中,卻自始至終別說什麼朱三太子都沒有找一個明朝皇族哪怕冒牌貨來撐撐場面以籠統人心,到了康熙十七年,隨著反清形勢不好,吳三桂也跟著病重,為了過一把皇帝癮,乾脆自己稱帝了。

吳三桂打著「興明討虜」的旗號,別說擁立一個明室皇族,最後乾脆自己稱帝了,是根本得不到廣大漢人的支持的,當時的官紳地主階級本來還在觀望之中,結果吳三桂一稱帝,就徹底暴露出這個三姓家奴的反覆無常,這樣一來就是漢人都不會支持這個所謂反清復明之人的。

再說說兵力問題

很多人認為三藩之亂中,吳三桂這方兵馬怎麼說也有幾十萬精銳,其實幾十萬兵馬是有的,但是精銳部隊來說,吳三桂還有其他兩藩加起來的精銳最多就是十萬左右,只不過是剛開始起兵造反時聲勢浩大,引來了很多烏合之眾,兵力才迅速增加。

三藩造反一度勢如破竹,甚至飲馬長江,這時期打的順風順水,所以並沒有暴露出軍隊快速擴張的後遺症。(來自今日頭條宋安之首發)後來隨著拉鋸戰開始,這些軍隊戰鬥力參差不齊,就成為致命問題,吳三桂死後沒兩年,聲勢浩大的三藩之亂就徹底被平定了。

從古到今見過漢朝開國皇帝劉邦大局定了以後再剪滅異姓王暴露自己的野心,見過清朝入關打著替明朝報仇的旗號,然後大局初定以後拋棄這個旗號。這些都是成功以後才暴露野心。

沒見過吳三桂這種反覆無常的人會成功,先是力主殺了南明最後一帝。後來打著反清復明的旗號造反,自始至終沒有擁立一個明室皇族,時局不穩以後更是自己直接稱帝了。如此鼠目寸光,如此反覆無常,他會成功才真是怪了!

歡迎吐槽、點贊、關注~


我們不如看看康熙為何會贏...主要有4點:1以武促統2剿撫並用3搶佔要地4選用良將。選用良將,靈活指揮 在戰爭之初,康熙主要選用滿族王公貴族擔任各個戰場的軍事指揮官,並以八旗軍隊為作戰主力。康熙十三年六月,康熙在給兵部的諭旨中對此解釋說:「所以遣王等者,非謂諸將才能不足,念諸王、貝勒皆朕懿親,指揮調遣,無可牽掣;守御征剿,足增威重。」但由於這些王公貴族平日養尊處優,已經沒有了清朝開國時期滿洲將領的作戰能力和勇氣,因此屢次出現遷延不進,貽誤軍機的情況。如寧南靖寇大將軍順承郡王勒爾錦身為荊州統帥,卻無所作為,初至軍,言馬未肥,又言天熱多雨難行,以各種借口來搪塞,遲久不前,以致常、澧相機皆陷。

在這種情況下,康熙及時調整用人策略,不再僅僅依靠王公貴族和滿族大臣,逐漸重用漢人將領和綠營軍隊。如康熙十四年二月,甘肅巡撫華善疏言:「逆賊王輔臣今據關山迤西、岐山迤北、黃河迤南,與蜀賊連接,加以西番土回乘隙屢犯,河西危甚,其得免於淪陷者,提督張勇之力。目前情勢非提臣不能守,非提臣不能破賊,恢復第事,權不重未免掣肘,請敕便宜行事。」康熙於是下詔授張勇為靖逆將軍,並諭部臣凡總兵官一下官員聽張勇調遣撥補。張勇果然不負眾望,在此後的作戰中屢立戰功,並被封侯,不僅如此,他屬下的總兵王進寶和他推薦的天津總兵趙良棟也都在平定三藩之戰中受到重用,成為一時的名將,封為子爵。魏源曾在總結康熙的這一不分滿漢的用人策略的成效時評說:「故一時張勇、趙良棟、王進寶、孫思克奮於陝,蔡毓榮、徐治都、萬正色奮於楚,揚捷、施琅、姚啟聖、吳興祚奮於閩,李之芳奮於浙,傅弘烈奮於粵,群策群力,敵愾同讎。」

儘管康熙隨時依據所報告戰場變化情況對各個 戰場的將領們的作戰行動下達諭旨進行直接指揮,但康熙同時也給予了將領們充分的自主指揮權和用人權,讓各路將領自己根據戰場實際作出決策。如張勇在康熙十四年三月取得一系列勝利後,康熙對其提出嘉獎,並下諭旨進一步增強張勇通兵作戰的自主權:「凡用兵籌餉,一切機宜,均專責任所屬,文武各官,毋違節制。」為了防止滿洲將領輕視漢人將領,導致莫洛激變王輔臣的情況,康熙十四年七月,康熙又給與張勇同在西北戰場的董額的下諭旨:「將軍張勇勞績甚茂,慎勿輕侮,致滋嫌隙。爾等殫心謀國,運籌制勝,尚期一德同心,早奏蕩平,以副朕倚毗至意。」這些舉措調動了各路將領的作戰積極性,保證了指揮調度的順暢。


世人從內心深處都不喜歡背棄國家,出爾反爾的人。而吳三桂身上就有這種歷史污點,所以為社會上層所輕蔑。一個不受主流社會待見,也得不到廣大勞動人民支持的人,在實力不佔絕對優勢的情況下造反,就是自尋死路!

吳三桂原本是山海關總兵,當北京被李自成圍困時,他接到朝庭的調令,卻以沒錢支付軍餉為由,百般拖沓,每一天向京城方向行軍不足兩里,而崇禎帝殉難後,又不願向李自成投誠,一邊和闖王談判,一也撤回山海關,還勾搭滿清在做二手準備,結果被李自成抄家滅族,而他卻正好以這個理由降清。在降清後卻又打小算盤,想滿清替他打天下,而滿清更滑,故意讓吳三桂與李自成拼個你死我活,等雙方消耗得差不多了才參戰,一舉擊潰李自成奪下中原。

滿清立國後封吳三桂為王,可是他還不足滿,四處插手,收入居然高於清朝,還將勢力向全國滲透,最終導致了與清政府的矛盾總爆發。於是吳三桂就異想天開,下定決心想做皇帝。但是這樣一個不忠不義,出爾反爾之徒,不會受人信賴,天下人心也不會向著他,所以他很快就失敗了。

後來者應從吳三桂這一生的經歷吸取教訓,很多人總以為自己取得的成就,依靠的是個人才能,但是事實上,個人成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所獲得的。一個人要取得成就,必須要有他人合作。一些有權勢的人總以為部下都是自己的人,會忠於自己,這就大錯特錯了,其實所謂部下都是國家的人,領導為國家工作時,他們因為忠於國家而忠於領導,當領導為私利時,部下們沒人會心甘情願的去當炮灰,於是人心就散。吳三桂就敗在這上面。

順便說一句,家長給孩子取名時,也要多留個心眼。吳三桂是明朝大臣為一貴,後為滿清王候為二貴,再次造反卻被剿滅就再無三貴了。吳三桂諧音無三貴。


第一,他反清復明的動機不純,沒有以振興漢族為己任。第二,吳三桂所轄區域為雲南,在經濟,軍事等方面均較中原地區差,沒有足夠強大的能力後盾。第三,沒有取得人民的支持。例如中共由在野黨變為執政黨,其中也少不了人民的支持。所以,一個人(或一個組織)想成為執政者,利用手段來博取人民的信任,是非常主要的。


當時的老百姓不懂得那些。那些高尚的追求對於長期處於明朝統治下水深火熱的百姓們來說太奢侈,連溫飽都是問題何況其他。況且清朝入關後,很快統一了中國,百姓好不容易得到了太平,又怎會支持吳三桂?得民心者得天下。有何況清朝廷佔據了大部分經濟,軍事等要地。吳三桂何來不敗之理。


推薦閱讀:

TAG:吳三桂 | 文化 | 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