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國文化中,尚未出嫁的女孩一般叫「黃花閨女」,這個稱呼怎麼來的?


我國就將未出嫁女子稱之為「黃花閨女」,據說與古代女子的化妝有關。

宋高承在《事物紀厚》中引《雜五行書》說:「南朝宋武帝女壽陽公主,一日卧於含章殿檐下。梅花落額上,成五齣花,拂之不去,經三日洗之乃落,宮女奇其異,競效之。」後稱之為「梅花妝」或「壽陽妝」。

大概翻譯是:南北朝劉宋時,宋武帝劉裕的女兒壽陽公主,國色天香。某正月初七下午,壽陽公主躺在含章殿的檐下小睡,微風吹動臘梅,有幾朵臘梅花落在壽陽公主的額頭上,經汗潰染印後,壽陽公主的前額上形成臘梅花樣的艷淡花痕。皇后見了很喜歡,就特意讓壽陽公主保留了三天,然後才用水洗掉。此後,宮女們也仿效起來,摘幾片臘梅花,粘貼在自己前額上。

後來「梅花妝」流傳到民間,受到了廣大年青女子的喜愛,爭相效仿,特別是大戶人家的女子以及歌伎舞女等。但梅花不是四季都有,於是有人想了個辦法:採集各種黃色的花粉製成香粉料,敷在花、鳥、魚等各種形狀的模板上,用來化妝。人們稱這種粉料叫做「花黃」或「額花」。

因為喜歡用這種「梅花妝」的都是未出閣的年輕女子,又因為梅花妝的粉料是黃色的,於是便出現了「黃花閨女」一詞。

因為「黃花」又指菊花,菊花有傲霜耐寒之性,常用來比喻人有節操。所以,「黃花閨女」既能說明該女子還沒有結婚,又能表達其持守情操貞節之意。

南北朝時,少女們普遍用花黃作為臉部裝飾。南朝陳後主《採蓮曲》詩中說:「相催暗中起,妝前日已光。隨宜巧注口,薄落點花黃」。南朝詩人徐陵《奉和詠舞詩》詩:「主家能教舞,城中巧畫妝。低鬟向綺席,舉袖拂花黃」。北朝民歌《木蘭辭》中也有詩句日:「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


這個稱呼應該就是還在待閨之中。尚未出嫁的姑娘叫未出閣的女孩,待在閨字之中。黃花閨女由此而得名。中國的漢文化太深奧,有些東西,還真是不懂。這都是我亂猜想的,究竟是不是這樣解釋,我也說不上來!謝謝!


閨女,待字閨中之女,沒結婚的女人;黃花這個傳言甚多,黃花指菊花,象徵貞潔,意思是貞潔的沒結婚的女人,還有說,古代女孩化妝喜歡額頭兩角塗黃顏色,並塗成花的形狀,叫黃花,還有說喜歡直接貼黃花等等,你看你自己信哪一種!


古人的稱呼,黃花,花黃,預示花兒即將凋謝,也就是說女兒要被別人帶走了!自己的理解,還有點污的,就是處子之身要被摘,古代以女子的純潔為重,一旦失去就那啥了,花黃也是說花那啥了!嘿嘿!意會吧!


推薦閱讀:

TAG:文化 | 女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