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飛機和坦克的速度是用公里/小時計算,軍艦是用節來計算速度?
在日常生活中,飛機、坦克或者是我們平時見到的小汽車等日常交通工具(好像在特地時候飛機也有用節來表示速度的),其速度都是使用「公里/小時」來計算的,而各種大型的船隻包括軍艦在內,它們的速度則是直接用「多少節」來表示,那為什麼各種艦船就要「節」而不是用「公里/小時」來結算呢?
首先,我們要知道「一節」是一個怎樣的速度,一節 = 一海里/小時 = 1852米/小時,為什麼一節的速度剛好是1852米/小時呢?因為今天的各種船舶在海上的位置其實是用經緯度來表示的,而用來表示船舶速度的「海里」就跟地球的緯度有關係,因為一海里(1852米)剛好是地球子午線(即經線)上緯度1分(1/60度)的長度,但是地球的形狀並不是標準的球型,所以,不同緯度上1分的長度是不同的,比如在赤道上1海里 = 1843米,而在兩極則約為1861.6米,在緯度45°時一海里又 = 1852.2米!
所以,為了能標準的表示船舶的速度,在1929年的國際水文地理學會議上,通過以緯度1分的平均長度1852米作為1海里的標準長度,這種標準直至今天仍是通用的,有這樣的標準計量單位,對於船舶來說,在大海上通過位置來推算距離就好算了很多(不用換算),比如一艘船現在在A點,下一個目標是B點,假設A、B兩點的經度相同,緯度相差10度(1度=60分=60海里),那麼這兩個點之間的距離大概就是10x60=600海里左右,假如我的船速為15節,從A點到B點就需要花上起碼40小時!
最後,為什麼把1海里/小時這樣的標準速度稱為「節」(Knot)呢?這裡也有個典故,據說在16世紀的時候,當時並沒有太好的方法來計算船隻的航行速度,知道後來水手們想出了一個辦法,就是用一條打了很多節的長繩子來測量船的速度,具體做法就是把這條繩子在船尾放下,每隔一段相同的時間,就計算被水流沖走的繩結的個數,然後通過計算就可以算出船的大概速度,而「節」這個單位就一直被沿用下來了。至於,為什麼坦克、汽車這些用公里/小時,應該沒什麼特別的含義吧,就是一個標準的計量單位!
眾所周知,現在國際上汽車、飛機、坦克等一些地面的交通工具的計算單位是公里/小時。而馳騁在大洋和所有運河上的一切船隻的計算單位是節。那麼,為什麼艦船是用節來計算呢?1節又等於多少公里呢?
在這裡要說明「節」的來歷,有這麼一個十分有趣的小故事。大家都知道,航海的歷史要比航空的歷史早幾百年。
早在16世紀,各國海上航行就已經非常的盛行了。在那個時候還沒有時鐘,也沒有記錄航程的儀器,所以在航行當中人們無法知道船舶準確的航行速度是多少。
突然有一天,歐洲某國的一個水手想了一個辦法,他在船舶向前航行的時候,向海面上拋出拖有繩嗦的浮體,然後,他根據在一定的時間裡拉出來的繩索長度,來計算出船舶的速度。
當時,還沒有現在這種的時鐘,計時間使用的是流砂計時器。為了比較準確地計算船舶的速度,有時放出的繩索比較長,這個水手便在繩索上打出了許多結,結和結之間的長度是相等的。就這樣,一根計速繩索便被分成了很多節,只要計算出在一定的時間裡(比如1分鐘)放出的繩索節數就可以知道船舶的航行速度了。
自此以後,「節」便成了艦船速度、水流速度、魚雷速度的計算單位,同時也是國際上通用的航海速度計算單位。
1節到底是多少,隨著時間的變遷和科學技術的發展,經過這麼多年的演變,現在國際上通用的是l節等於1海里/小時,1海里等於1. 852公里。換句話說,1節也就是每小時行駛1.852公里。
還要重點說明的是,節同時也是艦船上用來劃分錨鏈的長度單位,錨鏈每長2.5米等於1節。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創新,現代艦船上的計速儀器已經發生了重大的變化,「拋繩計速」的典故已經離我們越來越遠了。
但是,節會作為所有船隻、軍艦、魚雷航速計算單位,一直被使用下去。
先來講一個「關於英國火車鐵軌寬度的來歷」的故事,我們發現美國火車軌道的寬度為1435mm,那麼這個數字是怎麼得來的呢?
火車軌道寬度是確定的 1435毫米 (四點八五英尺)英國鐵路兩條鐵軌之間的標準距離是四點八五英尺。這是一個很奇怪的標準,究竟從何而來的?為什麼英國人用這個標準呢?原來英國的鐵路是由建電車軌道的人設計的,而這個四點八五英尺正是電車所用的標準。
電車軌標準又是從哪裡來的呢?原來最先造電車的人以前是造馬車的。而他們是用馬車的輪寬做標準。好了,那麼,馬車為什麼要用這個一定的輪距離標準呢?因為如果那時候的馬車用任何其他輪距的話,馬車的輪子很快會在英國的老路上撞壞的。
為什麼?因為這些路上的轍跡的寬度為四點八五英尺。這些轍跡又是從何而來呢?
答案是古羅馬人定的,四點八五英尺正是羅馬戰車的寬度。如果任何人用不同的輪寬在這些路上行車的話,他的輪子的壽命都不會長。我們再問:羅馬人為什麼用四點八五英尺為戰車的輪距寬度呢?原因很簡單,這是兩匹拉戰車的馬的屁股的寬度。幾千年後的火車軌道寬度是由幾千年前的馬屁股決定的。呵呵
那麼看完這個故事之後,我們就很可以理解為什麼現在的軍艦速度使用節作為航行速度計量標準了。
早在16世紀,海上航行已相當發達,但當時一無時鐘,二無航程記錄儀,所以難以確切判定船的航行速度。
然而,有一位聰明的水手想出一個妙法,他在船航行時向海面拋出拖有繩索的浮體,再根據一定時間裡拉出的繩索長度來計船速。那時候,計時使用的還是流砂計時器。為了較準確地計算船速,有時放出的繩索很長,便在繩索的等距離打了許多結,如此整根計速繩上又分成若干節,只要測出相同的單位時間裡,繩索被拉曳的節數,自然也就測得了相應的航速。於是,「節」成了海船速度的計量單位;相應地,海水流速、海上風速、魚雷等水中兵器的速度計量單位,國際上也通用「節」。
現代海船的測速儀已非常先進,有的隨時可以顯示數字,「拋繩計節」早已成為歷史,但「節」作為海船航速單位仍被沿用。
這就是思維慣性的力量,哪怕這個世界進入了現代社會,但是有很多舊有的思維觀念仍然還在社會的各個角落發揮著它們巨大的力量。
答:「節」是速度單位,1節=1海里/小時;這個問題的回答,本質上需要解釋船隻為什麼用「海里」而不是"公里"。
在中國標準中,1海里=1.852公里,既是1節=1海里/小時=1.852公里。
我們在陸地上,多用公里作為長距離單位,比如國道多少多少,只要知道國道的兩個點,就能計算出兩點間的距離,這個距離是不會發生變化的。
但是在海上就比較特殊,首先海上沒有標識,還受海水流動的影響,最好的定位就是記錄當前的經度和維度,為了方便海上換算使用,人們發明了「海里」這個距離單位。
海里:定義地球橢圓子午線上,緯度差為「1分」所對應的弧長。
因為海里直接和經緯度掛鉤,所以很方便海面上使用,但地球嚴格地說為橢圓,所以也將導致不同維度下對應的海里數有所區別:
(1)赤道處1海里=1862米;
(2)南北極處1海里=1843米;
(3)中國標準1海里=1852米;
(4)美國標準1海里=1851米;
(5)俄羅斯標準1海里=1855.8米;
好啦!我的答案就到這裡,喜歡我們答案的讀者朋友,記得點擊關注我們——艾伯史密斯!
我們從小學做的數學應用題中就接觸速度,「一輛車以每小時60公里的速度,行走4小時,求總行程」,我們都知道速度使用公里/小時來計算,汽車、飛機、坦克等行駛速度的計量單位都用公里/小時。而到了海上,卻不再沿用這個速度單位,改用「節」來表示。「節」是什麼含義?「節」又是怎麼表示速度呢?
「節」最早出現在16世紀。當時的航海技術發展迅猛,卻沒有時鐘和航程記錄裝置,難以確定航行的速度。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水手們將繩子等距離地打出若干節,在航行時將繩子拋出,根據拋出繩子的節數來表示航速。這便是節的由來。現在,隨著現代航海計算不斷發展,測速技術早已不用拋繩記節,但節這個概念卻被作為航速單位沿用下來,國際上通用「節」來表示航速,此外,海水流速、海上風速、水中魚雷的速度等均用「節」表示。
「節」的英文表示為「Knot」,1節用1Kn表示。「節」表示的速度為每小時一海里,即1節=1海里/小時,相當於船舶每小時行駛的海里數。
海里是航海上的長度單位,原指地球子午線緯度1分的長度,由於地球呈橢球狀,不同緯度略有差異,導致1海里的長度略有不同。赤道上1海里約等於1843米,緯度45°處約等於1852.2米,兩級約1861.6米。為了統一計算,1929年國際水文地理學會議上統一了海里長度,用平均長度1852米作為標準海里的長度。因此,「節」表示速度即為1節=1海里/小時=1.852公里/小時。我國的第一艘搭載固定翼飛機的航空母艦「遼寧號」的最高速度可達30節左右,每小時大約航行55.56公里。
為什麼飛機和坦克的速度是用公里/小時計算,軍艦是用節來計算速度,分析如下:
感謝邀請
1:先分析一下航速單位「節」的由來
根據歷史書籍記載,在16世紀的時候,海上航行非常盛行了,可是當時沒有航程記錄儀啥的,就難以準確確認船的航行速度了.然後,有一位水手還是比較聰明的,他想出了一個很好的方法,在船航行的時候向海面拋出帶有浮體的繩索,再根據在一定的時間裡,拉出的繩索長度來計船速.那時候的計時方法,還是使用的流砂計時器.為了更加準確的計算船的航行速度,有時放出的繩索很長,他們就在繩索上每隔一段的相等距離打上繩結,這樣整根繩上就會分成了若干距離相等的繩節,只要測出來在相同的時間裡,繩索被拉曳的節數,自然就計算出來海船(軍艦)的相應航行速度.從那以後,「節」就成了海船(軍艦)的速度計量單位;與此同時,海水的流速、海上的風速、魚雷等等的水中兵器速度計量單位也用「節」來表示,(國際上航速也通用「節」來計算.採用「Kn」表示.)1節=1海里/小時 ,一海里=1.852千米(公里).
2: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人們發明了飛機和汽車的同時,也發明了更加新進的計量設備,所以就有了如今都一直在用的速度單位 「公里/小時」了(如果有不同見解歡迎讀者留言分享,大家相互學習)
問題不完全準確,飛機可以用馬赫(聲音在空氣里的傳播速度),公里(千米)/小時和「節」海里/小時三種速度計算形式。坦克的速度計算也有公里/小時和英里/小時兩種。船舶航速國際通用的是海里/小時。
造成這麼多計算方法的主要原因,是存在公制長度單位和英制長度單位的差別以及某些特定長度單位的計算問題。
例如:海里是根據1929年的國際水文地理學會議通過的海里標準長度,為緯度44度14分時的地球橢圓子午線上的1分度對應的地球表面弧長(地球分度是360度),1海里約為1852米。
馬赫則是音速,但因為聲音在不同的高度受空氣密度影響有不同的速度,所以馬赫一般只用於高速飛行狀態的描繪。通常直觀描述還是用節或公里/小時。
坦克作為陸地行走裝置,無需要像飛機或船舶那樣考慮經緯度的問題,故而只用公里(千米)或英里/小時做單位。
謝謝邀請。飛機和坦克的速度也不僅僅是用公里/小時來計算,而是有多種計速單位,其中飛機的計算單位最多,包括公里/小時、英里/小時、馬赫、節等等,而且應用還都比較多。一般來說,馬赫多用於超音速飛機,特別是最大速度多用馬赫來表示,這是因為馬赫用起來比較簡明,目前最快的飛機也沒超過4馬赫。而如果用公里/小時、英里/小時來表示,動不動就需要在單位前面寫上四位數字,很麻煩。
飛機的公里/小時、英里/小時應用很普遍,通常採用公制單位的國家用公里/小時來計速,嚴格說現在是用公制的千米/小時;採用英制單位的國家則習慣用英里/小時來計速。由於美國、英國等英語國家在國際上比較強勢,特別是美國出售到世界上的飛機很多很多,所以英制單位還是很流行的,不管是軍機還是民機飛行員對於英里/小時的計速單位很熟悉。
節用于飛機計速相對較少,一般還是航海國家較多些,例如美、英。
坦克的計速單位主要是公里/小時、英里/小時兩種,其中以前者最多。一是因為坦克速度不快,用這兩種就夠用了;二是研製坦克的國家還是採用公制單位的多,所以用公里/小時計速也就最普遍。
軍艦、海船、水中兵器等計速單位用節表示,主要是源於歷史上航海流傳下來的「拖繩計節」習慣性計速方法。不過,江河船舶還是用公里/小時、英里/小時計速。(S)
測算、測算,一種方法是測,一種方法是算;
在這裡,知道飛機、坦克走了多遠,用了多少時間,就可算出速度,km/h明顯是個複合單位,也是一種推算、設定的單位,飛機、坦克沒裝測速儀的話,它更是一種靜單位;
而節這個單位產生時就是經典的測定單位,經典就在它的即時性,在它的動;
由於航海的情況特殊,尤其是遠洋航行,船長最關心的就是當下我在哪裡,風帆時代可沒有GPS和北斗,所以從出發點到所在點的距離是未知的,再加上風偏、海流、繞島等等因素的影響,這個未知就被放大,距離的不可知,空有航時,怎麼可能算出航速呢……實際上航海主要想算出的就是距離和方位,航速就必須是提前知道的一個參數;
節繩測速絕對是節這個單位由來的始出點,長繩等距離打結,繩頭栓浮木拋海,沙漏計時,看單位時間內,有多少繩結划過手指,由此測出航速,不相信的可以去看電影《怒海爭鋒》科普一下,知道了航速,知道了航時,再加上羅盤和六分儀,就可以全球定位了,當然也就可以算出出發點到所在點的距離了,當然也就可以繪製精確的海圖了;
當精確的海圖在手,兩個港口之間的距離不是問題的時候,節這個速度單位自然會衍進,一節的具體長度肯定就會變化,再加上測速方法的不斷發展,節越來越脫離當時產生它的狀態,它也變成了一種設定好的靜單位;
個人是學文的,一些名詞是自己編的,幫助噴友理解,學理的怎麼批隨意。
謝謝邀請,首先把問題標題複製到這裡,原因是這個問題本身有毛病。
為什麼飛機和坦克的速度是用公里/小時計算,軍艦是用節來計算速度?
題主提這個問題的毛病在於,飛機不光按公里/小時計算、還有節和馬赫等計速方式。
現在回答這個問題:再計算這些裝備的速度時,用哪一種計量單位與使用的場合是有關的,如同問你屏幕的尺寸有多大的時候,大家一般會說是多少寸的,會很少去說多少厘米的。而說到子彈的速度的時候一般會說子彈每秒是多少米,而不是說子彈的速度是一小時多少公里。如同稱量小物件的時候用不到大的地磅,反之說一輛大貨車拉了多少貨物時一般會說噸不會說到公斤或克是同樣的道理。
這些單位的概念就不說了,到處都可以查閱得到。回答這個問題的根本就是,活動的範圍決定了飛機、艦船、與坦克的計算速度的單位的不同。飛機與艦船活動的範圍很大,經常都是幾百幾千公里,只按公里每小時不合適,而坦克活動範圍都在幾十公里(少數幾百公里)自然使用公里每小時更合適。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