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印度每次閱兵都要疊羅漢表演各種雜技?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各國的情況不同。
每個國家閱兵都有自己的特色。
法國閱兵還有很多騎兵亂竄,英國閱兵帶著傳統的熊皮帽子,俄羅斯閱兵有打扮成當年紅軍的方陣。
我軍以前閱兵和彙報表演,還有鐵槍刺喉、胸口碎大石這種玩意。
印度的摩托車表演,是英國佬的遺產。
印度被英國殖民地到1947年才獨立,之前軍隊都是英國人在管理。
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英國開始在部隊推進摩托車,以取代戰馬,迅速成為燎原之勢。
到了二戰期間,英軍更是裝備了大量摩托車,用於偵察、聯絡、通訊、警戒等等。
僅僅諾頓公司就為英軍提供了10多萬輛摩托車。
英國人是死板嚴謹的民族,同德國人差不多。任何武器只要裝備部隊,就要好好學,好好用,並且還有嚴格的考試。
20年代,摩托車兵們必須參加精準駕駛摩托車的考試,不通過考試會被打回去繼續做騎兵。
既然有訓練有考試,也就需要向軍官彙報展示。
1927年,英軍有成立了皇家信號兵摩托車表演隊,選擇最優秀的車手進行表演,參加傳統閱兵展示。
很快,這股風氣傳到了英國的各個殖民地,包括印度。
有意思的是,印度人頗為喜歡摩托車表演。
印度莫卧兒王朝也是馬背上的王朝,戰士頗為擅長馬術。
同時,誰都知道印度人擅長瑜伽,身體具有特殊的柔韌性。
在以往印度教節日期間,印度人經常表演一些多人合作的東西,比如著名的疊羅漢(每年印度教的黑天聖誕節,為了慶祝黑天神的生日,印度教教徒會以疊羅漢的方式來摘取懸掛在高空的酸奶罐),還有印度的搭天梯(印度的建摩斯達密節,民眾要扮成克利須那神搭人梯,慶祝克利須那神的誕辰)等等。
這些東西本來是融入馬術表演。
但馬奔跑起來很顛簸,這樣表演有很大的危險性。
摩托車進入印度以後,在平地上行駛非常穩定,很適合這種表演。
最終,印度的摩托車表演青出於藍,比英國人還要厲害十倍了。
到了今天,印度軍隊摩托車表演其實就是類似於雜技,是一個很搞笑也比較精彩的玩意。
每次閱兵,摩托車表演必然作為壓軸項目,還越來越牛。
其實我們之前也搞過這紅摩托車表演的
印度軍隊之所以這樣表演,主要是吸引年輕人對軍隊的興趣。
去年11月份,印度陸軍「龍捲風」摩托車特技表演隊創造了一個新紀錄,在一輛摩托車上進行了58人的特技表演。打破了2010年也是由印度陸軍創下的56人的世界記錄。
閱兵四大怪–草原大海軍、咖喱雜耍隊、金家跳跳兵、對面拋槍卒!
印度是軍事強國,所以得佔一樣。
說起閱兵,其實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國家特色。
就印度而言如果看前面還是相對比較莊重的。
所以咱並不能只黑印度閱兵上的摩托車表演,該誇一下的也得誇一誇。
不同兵種在接受檢閱的時候必然要體現自己的兵種特色。
例如印度的駱駝部隊還是很威嚴莊重的嘛
但是印度閱兵式的盛大,其實還是由於值錢的宗主國英國所影響的。英國閱兵其實也有很多的可觀賞性的。
自持有歷史的國家,其實都「拿著個勁」的。
在一戰前後,由於通訊手段落後,英國的通訊兵其實是騎摩托車的。在當時的英國閱兵儀式中其實也有摩托車表演。主要還是要展示騎手優秀的技藝。
以至於,在英國現在還有一些規模不大的閱兵式中還有一點點疊羅漢表演
但這事到了印度就被保留成了一個固定的節目。算是有悠久歷史吧。
這主要還是印度歌舞民族的一個喜好而已。
報告營長,山口來了一輛印度摩托!
全營戒備!
據說去年他們一輛摩托上,放了58個人!
相信很多人在觀看閱兵,或者在網路上瀏覽印度閱兵圖片時,每當看到印度閱兵隊伍表演摩托車拖帶成建制的印度士兵時,心中都會有一絲疑惑,這究竟是搞閱兵、弘揚軍隊形象,還是玩雜耍?跟咱們國家嚴肅而又莊嚴的閱兵儀式相比,印度的閱兵為什麼看著像是一場鬧劇?
相信很多觀眾也都有著這樣一個感覺,看咱們自己的閱兵儀式,再看其他國家的閱兵,相信絕大部分人都會認為咱們自己的閱兵是最好的,有這樣的感覺也是相當正常,從思想和國家感情角度我們的永遠是最好的早已貫徹到了很多人的思維當中,但同樣的道理,如果外人看了我們的閱兵儀式,又有多少人會認為咱們的閱兵儀式能好與他們?恐怕數量不會太多!
或者更簡單的來說,在閱兵典禮上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的文化特色,也許有些東西我們看起來並不過眼,但在他們自己國家人的眼裡,他們的閱兵文化恐怕更符合他們自己的國情,這也是印度摩托飛人閱兵能持續到現在的原因之一。
實際上就歷史淵源來說,很多國家都曾經有過自己的摩托情節,因為摩托車是任何一個國家再熟悉不過的交通工具,早年隨著汽車的出現,人類的交通工具開始由原始化變成機械化,但考慮早年汽車產業並沒有全面推廣,在產量低造價高的局限下,一種適合批量生產且價格低廉的機械化交通工具也隨之問世而來,這就是摩托車,他雖然不具備汽車的高大上,但卻也同樣具備了速度化和載重化,因此在全面推向機械化的過渡階段,摩托車反倒迎來了自己的巔峰時代。
從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再到上世紀90年代,摩托車成為了任何一個國家都在熟悉不過的交通工具,尤其在二戰時期到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摩托車幾乎出現在了任何領域,自然也出現在了需要機械化的軍隊體系中,事實上在這一時期不光是印度,即便我們自己的軍隊也裝備了數目龐大的摩托化部隊,在這樣的背景下也推動了大量的摩托化訓練工作,如果大家有興趣完全可以考察一下這一時代我國軍隊的摩托化訓練和表演,尤其是70年代的解放軍運動會,摩托化部隊表演幾乎成為了壓軸節目,飛躍斷橋和鐵絲網、跨斗摩托行進中換胎、行進中快速射擊開火、衝過獨木橋。。。不誇張的說除了載人事業達不到印度三哥的高度之外,其他的技術訓練方面完全不亞於印度,只是隨著後來全面機械化的推動,我軍摩托車部隊的比重已經越來越低,雖然很多摩托車訓練項目仍然保留,但從總體上來說以往的摩托化訓練也進行了大幅壓縮,至少隨著更高端機械化裝備的不斷更新,摩托化項目已經沒有幾十年前那麼顯眼。其他國家甚至包括印度也是如此,但出於弘揚自己的文化傳統,印度軍隊還是保留了這個項目,並且發揚到了更高端的境界。
所以對於印度閱兵儀式中每年會有的摩托化載人表演,我們也許看不慣但沒有必要帶著嘲笑的目光,這也是其他國家的軍事文化傳統,至少對於他們自己而言,這也是它們象徵氣質的一部分。
誠邀,如題,閱兵是一個國家用來展現軍隊實力,檢閱軍事力量的一個禮節性的活動,按照國際慣例,凡遇開國或者重大紀念日,政府都可以組織閱兵活動展現國威,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情了。但是有這麼一個國家,他們把閱兵幾乎搞成了雜技表演,開場中不出飛機不出坦克,一群摩托車倒成了主角,沒錯,這個國家就是世界上一貫的搞笑擔當——印度
印度的搞笑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自從英國1947年後撤出了南亞地區後,作為南亞的巨無霸,印度想當然的「接受了」英國在南亞的地位,為了彰顯自己大哥的權力,印度動不動就欺負尼泊爾和不丹,順便和中國巴鐵搞掉摩擦,前有印度軍方把火星木星當成無人機,後又印度軍艦被海盜劫持,印度人的搞笑智慧也是沒誰了
摩托車表演自然也是印度的國粹啦摩托車特技實際上是印度國的一項文化習俗,沒人會覺得它有實戰價值、也沒人想讓它有實戰價值,但是作為傳統,在閱兵儀式上如果沒有摩托車特技就絕對缺了點兒什麼。在印度隆重的國慶重要閱兵活動,很明顯,印度每次閱兵呈現的這種疊羅漢摩托車技巧扮演方陣帶來的更多是對自己國家的一個認同感,絕對不是為了被國際社會嘲弄與調侃。印度人稱經過這種疊羅漢摩托車技巧扮演方陣,自豪的在向國際社會傳遞出一種本身國內團結要求向上的意思,並非印度是為了技巧扮演而技巧展示,反正小編是不懂印度人的心思啦,
以上就是小編的看法,如有出入還請斧正天不怕,地不怕,就怕三哥來開掛!
騎摩托疊羅漢已經是印度閱兵的最大看點了,這種閱兵方式雖然搞笑,但不得不說,絕對是每個人最為期待的節目。
沒錯,閱兵確實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情,許多人對印度每次閱兵都要疊羅漢表演各種雜技這件事兒,也表示過不滿。連美國前總統奧巴馬都曾提過印度的疊羅漢,希望他們下次不要再騎摩托車了。
但印度軍方有自己解釋,他們認為摩托車上的人肉金字塔可以體現出印度軍隊的厲害,要知道摩托車在印度野戰部隊中最十分普及的,嫻熟的技藝也從側面反應了印度摩托化步兵的作戰能力。
而且這還能讓別人知道他們的軍人不止可以保家衛國,在其他方面也能做到高效率(表演雜技嗎?開玩笑的哈哈!)
其實,這項表演的目的更多的是為了活躍一下氣氛,起到的是一種暖場的效果,或者說這是人家的一種文化習俗。比如人家的國慶日閱兵,本身就是一種慶祝活動,有著這樣歡愉的節目出現,也是挺不錯的。
咱們以前國慶的時候同樣有著類似的項目出現!
而且這都是在正式閱兵之後出現的,人家的正式閱兵也同樣在非常嚴肅的展示武器和軍威。
其實這種方式,也是一種致敬,早在二戰時期的英國,就出現了大批騎著摩托傳越在槍林彈雨之中的信號部隊。他們為勝利做出了巨大的犧牲,1939年到1945年間,有高達4362名皇家信號部隊的戰士犧牲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場上。
而為其做宣傳的白色頭盔摩托車表演隊就應運而生。
英國白色頭盔摩托車表演隊
印度作為英聯邦的一員,將這個優良傳統很好的繼承了過來,並且發揚光大,創造了許多的記錄。說實話,人家那些動作,以及嫻熟的駕駛技術,咱們不一定能做的出來。
而這並不是不實用。
舉個例子吧,就在喜馬拉雅山麓,那裡較統不便,道路陡峭,山地摩托車是最好的交通工具。
事實上,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印度人的摩托情節,印度是一個摩托車製造大國,如此得表演,那可是最好的廣告啊!
所以咱們不必過多的去指點,甚至於嘲笑人家。
尊重別人的文化,這是起碼的一個禮貌。
謝謝邀請。一想起閱兵,我們就能想起十一閱兵的整齊隊列,齊刷刷踩正步。再一想可能就會想起印度的「奇葩式」閱兵。
印度每次閱兵都能吸引全世界的目光,那摩托車上的各種花式疊羅漢,讓人忘了閱兵的「嚴肅」氛圍,讓人捧腹大笑。印度閱兵之所以選擇摩托車疊羅漢,主要有三個原因:首先,印度軍隊覺得摩托車疊羅漢,能夠展現印度軍隊的實力,能夠達到閱兵的「耀武」的功能。
其次,疊羅漢在印度有深厚的民間基礎,老百姓喜歡玩疊羅漢,印度軍隊在閱兵時表演摩托車上的疊羅漢對印度普通老百姓有很強的吸引力。
最後,印度曾經是英國殖民地,英國人比較推崇摩托車,疊羅漢和摩托車兩相結合,就成了如今印度閱兵時的摩托車上的疊羅漢。
你覺得印度閱兵摩托車上的疊羅漢,能展現軍隊實力嗎?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2015年1月26日,印度舉行盛大的共和日閱兵慶典。其中的「保留節目」——印度邊防部隊(BSF)表演的摩托車疊羅漢特技總是能引來了網友的吐槽。而受邀觀禮的美國總統奧巴馬除了「點贊」之外,更是稱以後再也不要開摩托車了。
那麼摩托車上的」人肉金字塔「到底是如何煉成?這一「開掛」的表演形式為何在印度喜聞樂見?
1950年1月26日,印度簽署憲法,宣布成立共和國,此後,印度在這一天舉行共和日閱兵慶典來慶祝這一紀念日。
BSF的摩托車隊「Janbaz」(印地語中意為冒險家)成立於1990年,並在邊防部隊學院的機動化運輸學校進行訓練。1992年開始,摩托車特技隊開始參加共和日閱兵儀式,隨後成為這一慶典的「保留」項目,取名「魔鬼突擊(Daredevil)」。Janbaz的特長項目是189位騎手同時「搭乘」34輛摩托車,場面極為壯觀。
2006年1月26日,BSF部隊的Janbaz成員駕駛9輛摩托車搭載35人在共和國閱兵式上表演。↓↓↓
2011年印度共和日閱兵慶典上的BSF部隊摩托車特技表演。↓↓↓
2010年1月26日,印度共和日閱兵,BSF部隊表演者在一輛摩托車上做出扛槍、放哨等造型。↓↓↓
2011年印度軍隊日,BSF部隊表演者插上「翅膀」扮成丘比特造型。↓↓↓
Janbaz的表演征服了廣大印度人民,成為各國家級表演上最令人期待項目。在閱兵式上,觀禮的印度民眾總是摒息期待「魔鬼突擊隊」的表演。
「這項表演是為了體現印度邊防部隊不僅能夠保家衛國,在其它方面也能表現出高效、精準和無私奉獻」,BSF的機動化運輸學校的官網如此介紹這項表演的目的。
2006年,Janbaz創造了26個人疊在三輛恩菲爾德350CC摩托車上的世界紀錄,1分16秒行駛1公里。此外還有一輛摩托車上載40個人並以每小時30公里行駛的世界紀錄。↓↓↓
2015年1月,BSF部隊摩托車隊成員為閱兵式進行綵排。↓↓↓
據印度媒體報道,2015年共和日閱兵上,車隊表演了「和諧」、「孔雀開屏」、「雜耍」、「並行」、「蓮花」、「美洲虎」、「BSF之樹」、「邊境之花」等極具想像力的組合項目,相較於2014年公布的表演項目有不少創新。
2015年1月26日,印度BSF部隊在共和國閱兵上進行表演。↓↓↓
2015年1月26日,印度BSF部隊在共和國閱兵上進行表演。↓↓↓
不斷挑戰極限的「人肉金字塔」疊羅漢的這一形式在印度的傳統宗教活動中常常出現↓↓↓
2014年8月18日,印度青年準備搭起「人肉金字塔」慶祝傳統的克利須那神誕辰↓↓↓
2012年8月10日,一名印度男孩在「人肉金字塔」頂端摘取高懸的酸奶罐,兩旁小樓上站滿了圍觀的人。↓↓↓
在印度的傳統節日黑天聖誕節期間,印度教教徒會舉行各種各樣的活動慶祝傳統的克利須那神誕辰,其中最為流行的是以疊羅漢的方式來摘取懸掛在高空的酸奶罐,印度民族「組隊」穿上彩色的統一服裝參加比賽,黑天節慶活動的組織者們不斷提高疊羅漢的獎金額度,動輒達到數10萬盧比(1萬印度盧布約合人民幣1463元)。為加大難度吸引觀眾,酸奶罐也懸掛得越來越高,最高時竟達15米,雖然發生過多次事故,但是印度人民仍然樂此不疲。
扒摩托車、火車的「印式」家常2010年,一輛500CC的摩托車上搭了54個人,創造了當時的世界紀錄。
「魔鬼突擊隊」表演所使用的摩托車為印度產的皇家恩菲爾德(Royal Enfield ),排量500CC的恩菲爾德摩托車創下了一車承載54人的記錄。↓↓↓
2014年4月26日,印度,一家五口騎摩托車。↓↓↓
摩托車是印度人出行運輸的好幫手,不少中低收入人群的最佳選擇。據印度《經濟時報》2013年報道,在印度昌迪加爾、英帕爾、果阿和喀拉拉等重要市場里,輕便型摩托車的銷量已經超過了自行車銷量。
當然,除了在摩托車上「擠一擠」,印度人民扒火車的技藝也早已震驚全球。↓↓↓
首先,這些只是印度閱兵式的一部分,你可以理解為閱兵的花絮,而這個花絮,經過了印度各個民族和地區的士兵的充分發揮,盡情演繹,在時光的流轉中,最終發展成為我們如今看到的樣子。
印度閱兵式的主體,也有一隊隊的軍隊方陣比較嚴肅的走步,經過主席台也要相應的進行目光致意、手握鋼槍。
在閱兵式里,包括阿瓊坦克、光輝戰鬥機等印度的「國產」驕傲在內的很多重武器也會展示,這代表了一個國家的打擊力量。
當然,因為各種因素,以我們的東方美學觀和我們習慣的解放軍閱兵式時的整齊壯觀,印度士兵即使方陣出演,給我們的感覺還是相對「沒那麼整齊劃一」。
這個就是各國的傳統了,印度本身就沒那麼厚重的歷史傳統,他們的閱兵,也是屬於國慶慶典的一部分,對於印度來說,國慶算是一年一度最大的事情了,畢竟印度的獨立是英國人主動賜予的,他們的獨立沒有經歷過血與火的洗禮,軍隊的歷史拿得出手的也就是殖民時期幫英國人打的幾場戰爭以及在印巴戰爭中的一些「光輝」的戰績,但整體里這支軍隊實在沒有多少值得誇耀的歷史,所以在閱兵的時候,你從這支軍隊里,看到的更多的是喜氣洋洋的感覺,反正閱兵也是配合國慶系列慶典的。
因為是屬於慶典,所以,就像印度咖喱一樣,在主體的閱兵方陣之餘,還要搭配大量的佐料,而印度有100多個民族,除了印度教之外還有許多的地方宗教,每個地區還有自己的特色文化傳統,所以,在他們的盡情包裝下,這個佐料顯得非常豐富。
而印度軍隊沿襲自前英國的殖民地軍隊,而英國人習慣上把這些「土兵」按照民族和地域進行劃分,在團級單位內,基本上都是來自一個地方的人,在閱兵的時候,英國人習慣上都有各種各樣的前奏和尾綴,為了凸顯自己的民族和地域特色,各個單位的士兵們就卯足了勁想要在閱兵式上出風頭,展現自己的民族特色。
比如印度人愛玩的摩托車特技,這個來源於英國人的軍事傳統,展現的是印度傳統信號兵的風采,因為在以前通訊不方便的歷史條件下,信號兵必須掌握各種能加快自己速度、並能順利穿越火線區傳遞消息的能力,這個騎摩托車的特技成為一項傳統,就不斷發揚光大下來。
而在閱兵式的主體上,印度大兵大都沿襲英軍傳統,大頭皮鞋上扎著腿褲,一路向前正步走,而且一路也有各種表演,比如蘇格蘭風笛演奏。
總體來說,印度的閱兵式的風格是圍繞國慶這個喜慶的日子來進行的,本身是給國慶渲染氛圍的,不僅有各民族的表演,摩托車上疊羅漢,還有士兵騎著大象駱駝之類,這些往往都能引起印度人民的歡呼致意,並足以讓他們感到自豪和幸福。
總之,這是一個全民狂歡的時候,但閱兵,不僅僅是各種花式表演。
張召忠評印度閱兵:印度好多事情是很搞笑的(轉載)
主持人:剛才我們看到是在印度舉行的閱兵式,印度媒體指出,在那麼多外國嘉賓面前用一些木製的坦克和艦船導彈上面擺放模型的士兵,隨著軍事歌曲和晃蕩的海浪閱兵,好像在外賓面前顯得不是那麼嚴肅。和印度大國形象有點不相符合。
張召忠:印度挺有意思,首先一個方面,印度好多事情是很搞笑的,這和它民族傳統有關係。但是這個閱兵是一個很嚴肅的場合,你看它出的幾個裝備,阿瓊坦克,阿瓊坦克是印度研製了將近30年,它號稱自己搞第三代坦克,最後沒搞出來,搞出來裝備部隊,裝備部隊不行。那個坦克真開到國王大道上來,有可能就跑偏,有可能走就熄火,裝備部隊以後部隊這啥玩意兒,弄30年弄這麼一個玩意兒,部隊怨聲載道,最後這個坦克不能裝備,就等於一個廢物。SU-30,一個大模型,為什麼弄一個大模型,現在SU-30印度自己有裝備了,而且現在又批量裝,但是它中間有一段時間想自己搞許可證生產,原料生產,自己組裝。
組裝的時候俄羅斯就勸說,這個東西我善意提醒你一下,組裝飛機和組裝坦克不一樣,組裝坦克沒事,頂多掉河溝裡面,你組裝飛機有可能飛不起來,印度不信,組裝完了飛不起來,飛不起來你還閱兵幹啥。曾經組裝過,組裝不起來,現在又成套引進。就是說印度這些年做了很多的嘗試,它很有意思。維萊特號,現在花了1億美元,整個剛服役一艘航母,上邊飛機是英國的,海王,海鑰匙飛機都挺好,他拿農民耕地的手扶拖拉機開到航母上去調整飛機。我都想像不出,我去過印度的海軍、空軍和陸軍,我到它那個部隊去過,我都感覺,你說它不先進,它先進的武器裝備都有,但是它經常很搞笑。
主持人:所以印度的軍事實力並不弱。張將軍,印度如果在閱兵式上擺出這種陣勢,包括用一些模型來充當閱兵的武器,是不是有意在麻痹對手?
張召忠:隱真示假,把好多東西放家裡,誰都不讓看,我把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給大家看。隱真示假,麻痹敵人,感覺讓你看的東西全是亂糟的。
主持人:有這種意圖?
張召忠:沒有,現在這個時代,你怎麼能夠保密,靠這些東西,外形上保密已經不可能了,每天衛星在上頭轉悠,你有啥玩意兒誰都知道。所以通過閱兵來展示武器裝備,這已經不是一種唯一的方法了。印度有什麼,別人都非常清楚。而且你那個東西基本上到什麼水平,你比方說核潛艇,前一兩個月,大家都在炒作印度核潛艇,很先進,印度都能造出核潛艇來,用了30年,用了20年租蘇聯核潛艇,然後自己又經過十多年的研製終於出來了,最後說參加核潛艇研製這個人說,是,核潛艇出來了,但是少兩個東西,一個沒有核動力,第二個沒有武器,沒有導彈,你出來一個空殼子有什麼用。現在還搞不清到底是怎麼樣,印度的裝備一出來以後,總是有負面的效應。比方說自己自行研製的裝備,但是出來以後性能不好,弄個槍槍打不響,弄個潛艇,潛艇沒什麼動力。弄個坦克,坦克裝備不了,弄個飛機上不了天。它總是會有一些負面的東西,所以說隱真示假這個沒有,可能是和印度本身自己的習慣有。但是對於發達國家來講,其他國家來講,看這種文明,他們喜歡真傢伙,恨不得開動過程當中把導彈給發上去,把無人機給飛上去。但是印度就是這樣,也可能我們不是太理解。但是隱真示假這種可能性沒有。
可恨的是我們的媒體大多都喜歡報道這類關於印度的新聞,讓大多數中國人都以為這個南亞軍事大國是個小丑,並且還會把許多關於印度的負面新聞聯繫起來,當做談資,每次遇到閱兵的話題,印度的雜耍式閱兵總會成為大家調侃的熱點。其實,大家把此當個樂兒還行,如果當真兒那就未免too young了。
我們都知道,國慶閱兵中除了有軍隊嚴正霸氣的隊列展示外,還有其他遊行方隊,印度的摩托特技隊就屬於這種閱兵中的「非主菜」序列。對應於我國的國慶節閱兵,印度的叫法是共和日閱兵,相對我國來說,印度共和日閱兵的氛圍會更顯狂歡一點。所以,即使有摩托特技隊的搞樂表演,也無可厚非。何況,在印度人眼裡,他們這支享有盛名的摩托特技隊的表演更多的是炫酷和讓人血脈噴張的,並沒有我們這種「友邦驚詫」式的滑稽之感(如果看到這炫酷表演你都笑,那當你看到印度閱兵隊伍中那些耍權杖、牽駱駝甚至牽大象的方陣,或者看到他們把各種重型武器紮成各種粗糙的模型拖著走、在幾輛卡車裡裝幾台電腦然後幾個人蹲裡邊做打字兒狀然後硬把這說成信息化移動樞紐控制平台時,你就更「竟無語凝噎」了)。其實印度的摩托特技表演在印度國內算是一項文化傳統,畢竟印度被人貼的最多的標籤就是「開掛的民族了」,這個標籤雖然更多是調侃的色彩,但也道出了印度人的「雜耍」(或者說的高大上一點是「實現各種難以平衡與協調的高難度動作」)的天賦。
外國媒體最近又進行了一次2016年的世界軍力強國的排名,毋庸置疑的是美國、俄羅斯、中國佔據了前三名的,只是讓人不能理解的是全球第四的軍力排名居然是印度!印度的軍力真的那麼厲害嗎? 強國思想一直是印度立國以來的戰略制定的指導思想,稱霸武林成了印度人前進的動力。印度國民的勃勃野心在尼赫魯的外交政策上一展無遺,印度人在他的帶領下,絕不會滿足於在世界的競爭中只屈居配角的地位,不在競爭中爆發,就在競爭中滅亡的思想一直被每一屆的領導班子傳承至今。在兩者的權衡下,爭強好勝的印度人怎麼會甘心就此滅亡在世界外國媒體最近又進行了一次2016年的世界軍力強國的排名,毋庸置疑的是美國、俄羅斯、中國佔據了前三名的,只是讓人不能理解的是全球第四的軍力排名居然是印度!印度的軍力真的那麼厲害嗎?
"強國思想"一直是印度立國以來的戰略制定的指導思想,"稱霸武林"成了印度人前進的動力。印度國民的勃勃野心在尼赫魯的外交政策上一展無遺,印度人在他的帶領下,絕不會滿足於在世界的競爭中只屈居配角的地位,"不在競爭中爆發,就在競爭中滅亡"的思想一直被每一屆的領導班子傳承至今。在兩者的權衡下,爭強好勝的印度人怎麼會甘心就此滅亡在世界激烈的競爭中呢,他們要做一個讓世界各個大國都俯首稱臣的經濟政治強國。是的,他們像沉睡的雄獅,就要蘇醒了! 先在南亞出人頭地,然後再奪取印度洋的領導權,使其劃入本國的版圖,最後在世界軍事強國的競爭中脫穎而出,這就是印度的戰略目標。"地區性有限威懾"的戰略政策就是"西攻"、"北防"、"南進"還有"核威懾",這是印度為了貫徹落實其"三步走"的戰略首先推行的措施。印度的陸空總兵力45%駐紮在西部地區,時刻做好進攻的準備,30%的兵力分布在縱深地區以維持日常的軍事行動,剩下的25%則在北部地區維護自身的利益。阿拉伯海和孟加拉灣是印度的海上經濟利益和石油運輸的咽喉,是印度的海軍重點保護的對象。
印度秉承著不結盟政策而在國際環境中佔有很大的優勢地位,這些都是印度為了進一步的戰略部署而做的準備工作。印度的軍事力量的快速崛起主要是因為其海陸空都擁有目前世界最先進的武器裝備。服役於空軍的有超過230艘艦艇、兩艘航母,以及俄羅斯租賃給他的一艘"查克拉2號"核潛艇,現在還在研製的新型航空母艦以及核潛艇大大的增強了印度的海軍力量,用如虎添翼來形容再合適不過了。空軍的戰鬥機各式各樣,但自主研製的能力有限,主要都是從外國購買。陸軍大量購買了俄羅斯和歐盟各國和以色列的先進武器來大力發展陸軍的軍事能力,其某些關鍵的技術在以色列國的幫助下取得了很大的突破。
為了擠進了洲際彈道導彈俱樂部,印度頂著受到制裁的壓力多次進行核試驗,取得了卓越的成績。只是印度國防工業的基礎十分薄弱,在國產化的武器研製上困難重重,尤其是核武器的自主研發。
由此可見,外國有些媒體認為印度在全球的軍力強國中能排第四的想法是不能成立的,不置可否的是印度的軍事實力確實是大有長進,但仍然不能進入強國的行列中。
最後,還是想批評一下我們的新聞工作者,這麼多年了,還是總想搞一個大新聞,正是我們的媒體只把偌大的閱兵隊伍中摩托車雜耍一段拎出來廣為傳播,才造成了大家的誤會。正如一開始提到的那樣,看完雜耍後圖個樂還好,要真因此盲目鄙視三哥的軍力,那可就自欺欺人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