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使小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


幫小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我來現身說法一下吧。

我家孩子讀小學三年級,書是他最大的興趣愛好,自幼至今,為讀書時間太短哭過N次。我是這麼做的:

1、我自己愛看書。孩子很小的時候,他睡著了,我就看書。他玩我也在看書。大概他眼中的媽媽一直是書不離手的。環境熏陶,很重要。書放在隨手可及的地方,想讀不費事,才能在玩具與書之間做出有利於你想看到的選擇。

2、自孕期起,我就開始親子閱讀。定時定點給肚子里的寶寶讀書,剛出生沒多久,就丟給他紙書,讓他隨便啃隨便抓隨便咬,親子閱讀(我讀他聽)一直持續至上小學。上小學後,他識字了,對著拼音讀物自己讀完了《三國演義》。有一次和朋友外出旅遊,四個家庭,八個大人,輪流考問他《三國演義》的內容,他對答如流,毫無差錯,不管多麼細小的問題。他的記憶力好嗎?也不盡然。至少老師讓背的課文我沒看出他的記憶力優勢。我想,只是緣於興趣。

3、給他一個專門的書架。這就好像給他一個專門的領地一樣,讓他感覺很有成就感。

4、選書時可以參考孩子的意見。不要看到鄰居家的孩子讀到什麼什麼了,每個孩子的閱讀量不一樣,所以閱讀水平也不盡相同,不可只看推薦,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書,不可盲從。記得有段時間,他們班上流行《笑貓日記》楊紅櫻的,我說要不給你買一套?他說不要,我要買《米小圈上學記》。後來就依他買的米小圈,成為他愛讀的系列書之一。

5、給他專門的閱讀時間。孩子讀書時,大人最好不要看電視或者在旁邊吵鬧,自覺的維護一個安靜的環境。

6、陪讀時讀書。我自己至今在陪讀的時候都是看自己的書,他做他的作業。我們兩個人在家,如果他也抱著一本書看,我們可以很長時間不說一句話,但卻可以自得其樂。

愛看書的孩子,容易在書中汲取營養,明白做人的道理,看到更廣闊的世界,學到很多父母想不到的東西。所以每一個愛閱讀的孩子,會帶給你意想不到的驚喜。


謝謝邀請!

怎麼使小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呢?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遇見一本好書,將會給你帶來無窮無盡的收穫,這一生都將是豐富多彩的。書籍是我們的老師,而且這個老師是完全免費的,是無私無悔的向你奉獻著所有的一切。讀書的愛好,如果從小就培養,到老了會擁有多少本書,多少寶貴的知識啊。現在越來越多的父母已經意識到閱讀的重要性,所以從小就有意識的對孩子進行培養。

記得有位英語老師曾對筆者說過一句話:為什麼我們的孩子學不好外語?那是因為我們缺少學習和對話的氛圍!「氛圍」一詞是重點。同理,閱讀也需要氛圍。

很難想像一個父母在客廳打麻將,看肥皂劇,手機鬥地主的孩子,怎呢可能約束他去讀書呢?沒有安靜的氛圍,還想讓孩子做一個自控力很強的超人,去卧室里捧本書閱讀,是不是有點苛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因此,想讓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就要給他製造氛圍,也就是父母都讀書。父母是孩子學習的榜樣,閱讀也就會被孩子所認識和接納。

前不久,筆者的平台接到一位作者來稿——《讀書,讀書,還是讀書》。筆者讀完他的稿子,很受感動,他是一位父親,在剛剛結束的寒假中,他組織了幾個喜歡讀書,並且非常支持孩子假期讀書的家長們,一起成立了寒假閱讀班。沒有專業的老師輔導,都是家長自願組成的,大家輪流陪讀。假期結束了,孩子通過閱讀收穫了很多知識與快樂。團隊學習,抱團取暖,更利於提高孩子們閱讀的勁頭,這是一個好辦法,我們應該向這位父親學習。

每座城市都有圖書館,而且都建設得非常漂亮,環境幽雅,藏書也多。周末,與其把孩子扔到題海戰術的補課班裡,不如和孩子一起去圖書館讀書。不要限制孩子讀什麼樣的書,只要他想讀,就放開手讓他去讀。與讀書人為伍,時間長了也會受到熏陶,沉醉在文字帶來的快樂中。

小孩子都有虛榮心,最初可以把他閱讀的情景做成視頻,讓熟悉的人看到,並且把得到的誇讚告訴他。讓他在思想里有意識:讀書是一件榮耀的事,會得到大家的贊。這種事應該多做,並且形成習慣,相信時間久了孩子也會把這種好習慣帶給身邊的朋友。一個人,一本書,一個世界,一片愛心。

書中有愛,願孩子們都能把愛帶回家!

【這是虹靜的靜生活在回答問題,如果喜歡就關注,點個贊??吧??謝謝】


1.家裡要營造看書的氣氛,這個包括父母的榜樣行為,然後家裡的環境要收拾整潔乾淨,最好有孩子專門看書的地方,不需要大,可以布置的舒適詩意一點,買些孩子喜歡的書,買些老師推薦的書,再買些父母認為要看的書。孩子看書的時候,父母一定不可以玩手機,這回影響孩子看書的專註力。

2.常帶孩子去圖書館,新華書店,讓孩子去感受那種氣氛,如果有借閱圖書的圖書館,最好辦一張借閱證,就說是幫孩子辦的,讓孩子自己每次去選擇自己喜歡的書。先讓孩子選擇自己喜歡的書,因為自己喜歡的書孩子可能會看得很專心,習慣了就會養成看書的習慣,慢慢的在引導孩子看一些老師推薦的書和我們父母認為好的書。

3.捨得給孩子買書。這個並不是說孩子看喜歡看什麼書都要買的,就是要善於抓住一些時候,一些孩子提出要求時候,要大方的答應他,並立馬行動,哪怕那個書你認為貴又不好,父母這種支持,能給孩子無限動力。

4.陪孩子看書。我覺得看書這件事情,真的是男女老少大小通吃,而且都是很有意義的,為了孩子,父母可以逼自己看書,慢慢的或許會愛上書,能有所收穫,當然這要持續,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晒網。要養成一個習慣,必須的有一段時間的持續。

5.必要時,要強制規定孩子每天的看書時間,這個做法適合在1到3年級,因為幼兒園的小朋友不適合強制他看書,四年級以上的小朋友,會很不願意聽父母的話,所以要抓,一到三年級一定要下功夫。

6.及時使抓住機會表揚和鼓勵孩子,尤其是孩子從哪本書上獲得了一個什麼新的發現,來告訴父母,父母一定不要錯過這樣的好機會,要表現出很驚訝很驚喜也很崇拜這種知識,這樣孩子會有求知慾。

大概如此,都是個人觀點,也都是用在小女身上的方法,感謝閱讀!


首先,給孩子一個安靜的讀書環境,家裡如果整天都不安靜,父母不是看電視就是玩手機,或者吵吵嚷嚷,聲音此起彼伏,讓孩子覺得煩躁,顯然是不利於孩子讀書的。

其次,都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的言傳身教勝過外面老師再我的教誨。一個家裡如果有一個良好的讀書氛圍,孩子自然坐跟著父母一起讀書。最討厭的就是,父母自己不讀書,面目可憎,卻要求孩子去讀書,孩子會不停地問憑什麼?

再者,讀書要趁早。在孩子很小的時候,他還不識字的時候,大人先讀給他聽,讓孩子在聽的過程中感受讀書的美妙。千萬別覺得有一個復讀機放一些故事給孩子聽就行,大人跟孩子一起,由大人讀給孩子聽,在這個過程中增加互動性,發現孩子的興趣點,並正確地加以引導。把孩子的興趣培養起來很重要。

另外,在孩子還很小的時候,不要將讀書功利化。他喜歡讀什麼書,將來會朝什麼樣的方向發展,都是個未知數。別過早地限制了他的想像力。孩子的發展將來或許有無限的可能,你可早限定他讀什麼書,把他的想像力給扼殺了。

都說「好父母勝過好老師」,在培養孩子喜歡讀書這件事上,尤其如此。


我的閱讀習慣是從沒上學的時候養成的。爸爸本身喜歡看書,也給我買許多兒童讀物。後來上學的時候,二年級我就寫作文比起四年級的要好。連老師也很驚訝。

其實這完全取決於爸爸的平時言傳身教。放寒暑假時,我在學校的閱覽室每天看書如痴如醉。飯不吃,覺不睡都行,沒有書就很難受。就和現在的孩子玩手機上癮一樣,我讀書上癮。後來模仿寫東西,我現在寫小說很大程度源於我童年的讀書經歷。

我同事的孩子經常在放暑假寒假時帶到公司,她四歲。最喜歡和我在一起。每次一來就找我給她講故事。我的故事都是原創,所以她很喜歡聽。當我看書時,她也會和我要書,我就給她兒童讀物,然後她煞有介事地在上面指指點點。這就是所謂的近朱者赤吧。

我問她,平時爸爸媽媽在家裡誰陪你玩?看書?她說自己看動畫片,爸爸看電腦,媽媽玩手機!我想這不是她家獨有的個案。我們多數家庭都是這樣的,陪孩子時間太少了。

大人的影響很重要。如果想讓孩子養成愛讀書的習慣,必須本身就做養成讀書的良好習慣。要有目的的引導孩子,不要強迫孩子死讀書,讀死書。

家庭的讀書氛圍不容忽視,不要小看孩子的讀書習慣,一個孩子喜歡讀書,甚至養成讀書好習慣,堅持多年下來,雖然他也許會忘記書中的內容,但是沒關係,他的骨子裡就會散發一股馨香之氣。這就是所謂的腹有詩書氣自華吧!


謝謝條友邀請。小孩的閱讀習慣:1.要從胎教開始。孩子在腹中時,孕爸孕媽就可以給孩子讀書,孩子能感受到的。2.孩子很小,不會自己閱讀,家長閱讀,雖然聽不懂,培養孩子聽讀習慣。3.孩子稍微大一點,家長陪著孩子讀。從小養成閱讀習慣。4.給孩子一個好的閱讀環境。孩子閱讀時,盡量不打擾。5.每天的閱讀時間固定,堅持閱讀。6.閱讀時的分圍。孩子閱讀時,家長也可以看自己喜歡看的書,各取所喜。7.定時上書店。書店裡大多都是喜歡看書的書蟲,環境很好。8.家庭分圍。孩子閱讀時,其他家庭成員不得放電視,不能當著孩子的面玩手機。9.巧陪孩子。孩子有時候會背詩、詞、名人名句,家長也可以穿插其中,引導孩子。10.家長的言傳身教。家長習慣好,孩子也不差。家長是孩子的一面鏡子,你的不良習慣,會傳染給孩子。總之,孩子的習慣好與不好,家長很重要。


閱讀是一種很好的習慣,俗話說的好,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所以從小培養小孩的閱讀習慣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可是現在的孩子每天都充斥在各種電子產品中,如手機,平板,電視,電腦等等,他們覺得新奇,好玩,有的小孩任何連普通的玩具都不玩了,天天就抱著手機打遊戲,這真的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

所以毛所長認為首先家長要以身作則,你說你整天都抱著個手機玩,你還怎麼要求孩子不玩?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家長做到在孩子面前不碰手機。

其次就是經常帶孩子多逛一些書店,興趣是從一點一滴培養起來的,你也要耐下心來看書,你是孩子的榜樣,你經常帶他去,哪怕前幾次他不看,但是時間長了他慢慢的也會跟你學習的。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作為家長一定要多陪陪孩子,不要說自己很忙很忙,人生是很公平的,你得到一樣東西,必定會失去一樣東西,你去喝酒,你去應酬,你去玩,也許你掙錢了,你得利了,但是你失去了陪孩子的時光,所以各位家長一定要多陪陪孩子,因為人這一生不就是希望自己的後代能夠健康成長有出息么。


謝謝邀請!

閱讀習慣的培養是個長期的過程,越早越好。

首先做父母的要有閱讀的習慣,家裡也要有一定量的書籍。這就是所說的氛圍。

培養定時閱讀的習慣,每天堅持在飯後或睡前給孩子讀書。

少買玩具,玩具過多,不利於專註力的培養,更不利於閱讀的培養。

有時間陪孩子到書店逛逛。


這個我深有體會,我女兒現在四歲,之前對故事什麼的一直不感興趣,看著她漸漸長大,親戚家的孩子都可以自己講故事了,我就在某寶里淘了很多故事書,就那種小繪本,文字精簡,畫面多,每天晚上給她讀一本,開始她抵觸,不願意聽,不願意看,但是我會讓她呆床上,她搞她的,我讀我的,雖然她沒看,在玩別的,你讀的時候她還是聽進去了,現在每天晚上睡覺前讀故事是必做的事情,有時候我沒給她讀她還催我,她現在也變的愛看繪本了,有時候我讀完了,會問她問題,或者讓她也給我講一個故事,多多鼓勵孩子,會有效果的!


謝邀,作為從小孩那個時代的一個過來人,今天以過來人的眼光看這個問題。

在我的童年裡,各種習慣的養成 與父母的行為習慣有著密切的關係,如果放學回家,看到家裡母親做飯,父親看板 在我的心裡 會潛意識的認為人如果閑下來,無聊了 就可以用讀書看報來打發時間,如果孩子回家看到父母看電視玩手機打麻將,那就是另一回事情了 。當然 也不能太束縛父母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哈哈。可以逐步培養 設立獎罰制度 也可以給孩子模擬情景,讓他知道是非之分。


推薦閱讀:

TAG:讀書 | 文化 | 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