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雕可以有多美?


我也來分享一波。

隨著現代加工工具的改進以及計算機技術,機雕技術和設備的發展。木雕產品更越來越豐富多彩,美的程度和方面和以往以及大有不同。

大家展示了很多偏傳統的木雕的作品,很美,傳統的技藝和文化總是讓人回味無窮。我給大家展示一些現代技術條件下的木雕作品吧,感受一下木雕的另一種美。

計算機計算下的新木雕

彩色木雕

當然木雕的改進不單單是外形的豐富,有的藝術家將木雕穿上了一層彩色外衣。

是不是感覺更新穎和豐富了許多?

不同文化的木雕文化差異

木雕不同國家的技藝和手法還是有很多區別的。明天就是大年三十了,給大家分享一波各國的豬的木雕,豬大家豬年行大運。


喜歡木文化的小夥伴,歡迎關注我的頭條哦。


木雕可以有多美?木雕作為中國傳統工藝廣泛運用於木製建築構件,不論是宮廷廟宇,還是亭台樓閣,處處都體現了中國古代木雕匠人的奇思妙想和高超技藝。在每一個有限的空間里,通過巧妙的構思,合理布局,都能創造出近乎完美的作品,而這所有的一切都以不同的方式分布在整體建築的每一個角落,與整體建築完美的融合,構成了中國木製建築的靈動美感。

我國的傳統木雕,因為地域不同,雕刻風格也有所不同,因此所創作出來的木雕作品各有特色。最著名的「中國四大木雕」分別是福建莆田木雕,浙江東陽木雕,浙江樂清黃楊木雕,還有廣東潮州木雕。他們各有各的特點,福建莆田木雕主要以立體圓雕,精雕透雕為主。而浙江東陽木雕是平面浮雕為主,而且是不上漆的白雕。而浙江樂清的黃楊木雕也是以圓雕見長。而廣東潮州木雕則是以金漆工藝聞名。

中國傳統木雕可以說是與人們生活最夕息相關。除了廣泛運用於木構件外,還有傢具以及其它生活用品。還製做了大量的用於裝飾擺設的一些工藝品,如一些花鳥魚蟲,人物,動物的木雕擺件。同時因為民間信仰的需要,還製做了大量的佛像以及民間傳說中的神話人物形象的木雕。


任何一個手工藝行業,比如大家耳熟能詳的泥塑,陶瓷,刺繡等,其頂尖那一檔的作品,一定是匯聚作者創意、審美眼光、帶有強烈個人風格的藝術精品。我自己就是一個黃楊木雕的從業者,去年參觀了國家木雕博物館,感觸良多。眼前一件件熟悉的作品,出自看著自己從小長大的叔叔輩們之手,內心是親切而激動的。木雕能有多美?名家的風格各異,不能同一而論,比如這件牛,作者刻畫牛的骨骼精準,比例線條和諧。拱起的背部造型,把一股蓄勢待發的力量感通過牛的這一動態畫面展現一種生命的張力。弘一法師的面部表情生動祥和,給觀賞者一種內心的寧靜。好的作品不僅能表現雕刻者的個人情感,還能通過這品去感染觀眾。藏族少女,整體造型大氣靈動,衣紋處理和人物形體,栩栩如生。雕法精湛,濕身那種衣物貼身的感覺都刻畫出來,面容端莊。

意外驚喜就是發現展廳之內還陳列著父親的一件早期作品。

以上所有作品皆為近20年之內的木雕精品,並不是古玩古董。木雕之美,美在藝術性,美在一種韻味表達,文化內涵,作者審美的層次,生命力的表現,一種手工匠心的傳承和發揚。

個人意見,每個人的審美情趣皆不同,都值得尊重。


木雕可以有多美?

粿印是民間製作傳統糕點的模具,是屬於民俗文化的範疇。這一塊塊粿印展現了或花鳥魚蟲走獸,或民間神話傳說。每一塊粿印都是精美的藝術品,不僅蘊含著古代工匠的巧妙構思和高超的雕刻技藝,同時也體現著民間百姓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繼承和發揚傳統工藝,任重道遠。

請大家欣賞我收藏的系列福建閩西客家木刻粿印。


木雕的美不僅在於他的造型優美,還有就是它的歷史淵源。

起源

通常的說法是:中國的木雕藝術起源於新石器時期。

本文全部圖片均由小編親自拍攝,想觀賞更多震撼版木雕可按下圖或文末圖片聯繫我

但實際上,木雕藝術同其他雕塑藝術一樣,是伴隨著人類的產生而生;只是一開始是一種不自覺的行為,直到人們有了審美,木雕才真正成為一門藝術。

本文全部圖片均由小編親自拍攝,想了解更多木雕種類、保養等方法可按文末圖片聯繫我

木雕藝術起源於新石器時期的中國,距今七千多年前的浙江餘姚河姆渡文化,已出現木雕魚。秦漢兩代木雕工藝趨於成熟,繪畫、雕刻技術精緻完美。施彩木雕的出現,標誌著古代木雕工藝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

本文全部圖片均由小編親自拍攝,想了解更多木雕種類、保養等方法可按文末圖片聯繫我

唐代是中國工藝技術大放光彩的時期,木雕工藝也日趨完美。許多保存至今的木雕佛像,是中國古代藝術品中的傑作,具有造型凝練、刀法熟練流暢、線條清晰明快的工藝特點,成為當今海內外藝術市場上的「寵兒」。明清時代的木雕品題材,多見為生活風俗、神話故事,諸如吉慶有餘、五穀豐登、龍鳳呈祥、平安如意、松鶴延年等木雕作品,深受當時社會歡迎。

本文全部圖片均由小編親自拍攝,想了解更多木雕種類、保養等方法可按文末圖片聯繫我

木雕種類紛繁複雜,各大流派經過數百年的發展,形成各自獨特的工藝風格,享譽全國,東陽木雕誕生於宋代的浙江東陽,擅長雕刻,圖案優美、結構精巧。清代乾隆年間,被稱之「雕花之鄉」的東陽地區,竟有400多名工藝師被召進京城,修繕宮殿;樂清黃楊木雕從清代中期起就成為中國民間木雕工藝品之一,以雕小型黃楊木陳設品而聞名中外;廣東金漆木雕起源於唐代,它用樟木雕刻,再上漆貼金,金碧輝煌,具有強烈的藝術效果。

本文全部圖片均由小編親自拍攝,想了解更多木雕種類、保養等方法可按文末圖片聯繫我

傳承發揚

木雕是以各種木材及樹根為材料進行雕刻,是以傳統雕刻工藝中的重要門類。木雕的歷史非常悠久,在浙江餘姚河姆渡文化遺址就有木雕魚出土,這是我國木雕史上最早的實物。河南信陽戰國大墓出土的木雕鎮木獸,湖北雲夢漢墓出土的彩雕木佣均為我國早期木雕作品。由於保存的困難,現今很難看到超過千年的木雕作品。

木雕的美你領會到了嗎?如果還想深入了解可按下圖方式盡情騷擾我哦


木雕是雕塑的一種,常被稱為"民間工藝"。木雕工藝同其他雕塑藝術一樣,是伴隨著人類的產生勞動與社會生活而產生的;只是一開始是一種不自覺的行為,直到人們有了審美的需要,木雕才真正成為一門真正的藝術。

木雕的起源

木雕作為一種藝術,起源於新石器時期的中國,距今七千多年前的浙江餘姚河姆渡文化,已出現木雕魚。秦漢時期,木雕工藝已趨於成熟,繪畫、雕刻技術精緻完美。

木雕的發展

唐代是中國工藝技術大放光彩的時期,木雕工藝也日趨完美。許多保存至今的唐代木雕佛像,是中國古代藝術品中的傑作。其造型凝重,刀法熟練流暢,線條清晰明快,已成為當今海內外藝術市場上的「寵兒」。明清時代的木雕作品,大多取材於日常生活、習俗、神話故事等,諸如吉慶有餘、五穀豐登、龍鳳呈祥、平安如意、松鶴延年等,深受當時社會的歡迎和喜愛。

木雕是以各種木材、竹材為材料進行雕刻,屬於傳統雕刻工藝中的重要門類。木雕的歷史非常悠久,但由於保存的困難,現今很難看到千年以上的木雕作品。賀州學院賀州民族文化博物館,收藏著從賀州各地收集而來的大大小小2000多塊明清及民國時期的民間木雕作品。

花板,是一種在板材上進行雕刻(雕花)而製成的裝飾性用品,主要用在房屋、門窗、神龕、傢具等器物上面。雕花板在中國歷史悠久,產品種類豐富,是我國不可多得的藝術瑰寶。

美好的藝術品離不開意象的支撐。這體現在雕刻主題的多樣性上。追求健康長壽、吉祥如意的美好生活願景是永恆的主題,也最為常見。像麒麟、鳳凰、龍、梅花鹿等,都作為圖案出現在雕板上,給人們帶來美好的寓意。雕板上也有大量的花、草、蟲、魚,如梅花、菊花、石榴花、蘭草、鯉魚等等。

賀州學院賀州民族文化博物館館長 李曉明博士 教授

我們賀州市是世界長壽市。歷史上就有長壽文化的這些元素,在這些雕板裡面有體現。看上面這個叫做喜鵲登梅,喜鵲登梅就是由梅花、喜鵲來構圖。這種構圖很特殊,是因為它多,採用了十二隻喜鵲、用了三層鏤空雕花的形式來表現這個畫面。那麼這個我們講的是喜上眉梢,也就是說喜事多多、喜事連連。這個就是我們講的追求美好生活的一種願景。

木雕可以分為立體圓雕、根雕、浮雕三大類。雕花板的工藝結構複雜,不僅體現了古人的工匠精神,更體現了當時人們的世界觀、價值觀和審美觀,是傳統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賀州學院賀州民族文化博物館館長 李曉明博士 教授

這些花板裡面的構圖很複雜。它的題材,同樣有「蝙蝠」、「壽」、「石榴」,還有「如意」,體現的還是「福祿壽」的一個主題。福,有蝙蝠就是帶來的是福,特別是我們兩廣(地區),特別講究這個諧音。福嘛,蝙蝠也是福。

木雕的工藝

自秦代開通瀟賀古道以來,在賀州逐漸形成了中原與嶺南之間的人流、物流、經濟流、文化流。隨著時間的沉澱,多樣性文化在賀州融合共生。其中主要有湖湘文化、荊楚文化、吳越文化、客家文化、瑤族文化、壯族文化等多種文化。這種多元文化的融合在各個領域都產生了獨特的影響。賀州木雕的用材、工藝、表現手法也是多個流派的融合。有單層全鏤空、兩層鏤空、三層鏤空,也有半鏤空、高浮雕、淺浮雕等等。它的刀法、線條都體現的十分流暢。

對於木雕,用什麼樣的木頭都有講究,不同的木頭也有不同的雕刻方法。

賀州學院賀州民族文化博物館館長 李曉明博士 教授

像我們賀州的這些花板、這些雕板,它不是什麼木頭都可以雕的。我們這個常用的、普通老百姓用的,就不是很貴重的。當然,有錢人家用的就是紫檀的,還有黃楊木的。我們普通老百姓用的就是常見的幾種材質,就是樟木。樟木又分很多種,分黃金樟、紅心樟,像我們賀州本地人還說有一種叫落葉樟。落葉樟實際上是叫梓木,不是樟木,屬樟科。這幾種木頭都是常用的。所以老百姓隨便走到我們賀州的哪一個古建築裡面,這些雕板裡面都有。

每一個時代的木雕,表現的手法都有著時代的差異。除了木雕本身的選材以外,雕刻的工藝,還有用來雕刻的刀具也都是有講究的。工藝水平的提高和工具的精良是木雕作品進步的前提。在原始社會,人們用石斧石鏟石刀。有了銅以後則改為用銅器。之後發現其他金屬,經過合鑄以後就變成青銅器。隨著時代的進步,冶煉製作工藝的提高,針對不同的材質,工具也在不斷地改進,雕刻的水平也就提高了。

工匠精神

木雕本身是一個技術活。每一件小小的花板,要雕刻好它並達到一定的藝術水準,都不是一天兩天的功夫,都凝聚著匠人的大量時間和心血。隨著社會的發展,在今天,這種木雕工藝已經不足以謀求太多的利益。但是這種工藝、這種技術,在創作每一件作品的時候,匠人們的那種持之以恆、精益求精的精神,恰恰是這個時代所不可或缺的、需要繼承和發揚的,這就是工匠精神。

賀州學院賀州民族文化博物館館長 李曉明博士 教授

木雕工藝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它就是非遺傳承,國家還在鼓勵的。那麼我們賀州還有一些木匠、老的木匠現在還在雕刻,他也還在做的。木雕、石雕、玉雕都還是有的,賀州我們還有雕刻協會。(雕刻技藝)這些東西需要傳承。這種文化、這種對美的嚮往是需要傳承的吧。這麼一幅作品就是一幅美術作品。那麼它就體現出這種精神。它的美恰恰是我們每一個人都在嚮往著的。誰都希望生活更美好。

這些在賀州繼續流傳下去的木雕工藝,匠心獨具,代表了世世代代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也是審美情趣的表達。每一件木雕作品裡面都體現了創作者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審美觀。它之所以美,美在能夠打動人、能夠感動人。


【文藏來答】就來說說黃楊木雕吧~

不久前,一場散發著古樸氣息的黃楊木雕展在國家大劇院登場。本次展覽展出了浙江樂清王家黃楊木雕傳人的手工精品。

20餘件惟妙惟肖的木雕作品流淌著別樣的「雕藝流音」,讓觀眾領略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統技藝之美。

王鳳祚《蘇武牧羊》

我國木雕的歷史十分悠久,長久以來,黃楊木雕以溫潤如玉的質感和細膩生動的造型受到人們的喜愛和推崇。分布於熱帶、溫帶高山峻岭和懸崖陡壁之間的黃楊木,生長極其緩慢,民間有「千年難長黃楊木」「千年黃楊難做拍」(樂器中的一種拍子)的說法。黃楊木質地堅韌光潔,紋理細密,色黃似象牙,年久色漸深,古樸美觀,硬度適中,是用於雕刻的絕佳木材。

王篤純 《母子情》

黃楊木雕的興起時間已不可考,目前多認為其於唐宋時期濫觴,興盛於明清。目前所知現存時代最早的黃楊木雕作品為元至正二年(1342年)的《鐵拐李》,其雕刻精湛,造型生動,人物傳神,刻畫細膩,是黃楊木雕精品之作,現存於故宮博物院。

王篤純 《雙人飛天》

宋元以後直至清代,黃楊木雕產地主要集中於浙江省的溫州與樂清,又以樂清最為著名。至清末時,樂清黃楊木雕已發展成一個成熟的工藝品產業。晚清時,木雕大師朱子常將木雕技藝進行了改進,使樂清黃楊木雕的觀賞性更強、藝術性更高,並逐漸脫離「龍檔」上雕刻人物的固有形態,成為獨立的藝術形式。朱子常擅長創作佛像、童子、歷史人物等題材的木雕作品,形態逼真、巧奪天工。《五子戲彌勒》《布袋和尚》《濟公和尚》等作品在1910年的南京南洋勸業會和1915年的美國舊金山博覽會上獲多個獎項,正如《虞初近志》載:「子常雕刻絕精」「神態如生,了無斧鑿痕迹」。

王篤芳 《孔子問道》

朱子常之後,湧現出眾多優秀的黃楊木雕藝術家如葉阜如、王鳳祚、葉一舟等,他們作為承前啟後的一代,為下一代傳承人奠定了基礎。在為數眾多的黃楊木雕藝人中,以樂清王鳳祚為代表的王氏家族先後三代從事黃楊木雕創作,不同的生活背景和學藝經歷成就了他們各自迥然不同的藝術風格,使傳統黃楊木雕獲得了繼承與新生。

王篤芳 《屈原》

被譽為黃楊木雕「一代宗師」的王鳳祚師承朱子常,他的作品善於刻畫人物的內心世界,人物面目傳神,十分動人。他是第一位將產生於鄉野的黃楊木雕手工藝提升到藝術的高度來進行理性思考和藝術實踐的黃楊木雕藝術家。因其卓絕的藝術成就,他曾受聘在中國美術學院任教十年,並被稱作「現代黃楊木雕承前啟後的重要人物」。他的經典代表作《蘇武牧羊》曾代表中國參加在前蘇聯舉辦的「社會主義造型藝術展覽會」,並被列寧格勒博物館收藏。

鄭勝寧 《量身定製》

王鳳祚先生長子、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王篤純是當代樂清黃楊木雕的主要代表人物,他13歲隨父學藝,至今已從藝70餘年。王篤純先生曾進入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深造,其作品多以農村生活為主題,鄉土氣息濃郁。而畢業於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的王鳳祚次子王篤芳,有很深的造型功底,作品浸透著中國畫潑墨寫意的意蘊,為傳統黃楊木雕開拓了新的意境。王鳳祚先生的女婿鄭勝寧也耕耘在黃楊木雕領域,他的作品無論從刀法、造型以及所傳遞出的精神方面,無不顯示出其藝術生涯的深厚積澱。除了王家,還有為數眾多的雕刻名家如高公博、虞金順、虞定良等,他們以各有千秋的風格、別具特色的造型和細緻精湛的技法各成體系,創作了大量精彩絕倫的藝術佳作。

鄭勝寧 《孔明》

明清文學家李漁稱黃楊木有君子之風,喻其為「木中君子」。近年來,隨著收藏市場的不斷升溫,黃楊木雕的價格也水漲船高。特別是進入21世紀後,黃楊木雕在各地拍賣場上頻頻亮相,並取得令人矚目的拍賣成績。2006年,中國嘉德推出清代雕刻名家朱子常的兩件黃楊木雕作品,其中,《送子觀音》以55萬元人民幣成交,《三星拱壽》以41.8萬元人民幣易主。而2007年,一件清代黃楊木雕《鐵拐李》以275萬元人民幣的成交價創造了黃楊木雕拍賣的最高記錄。2008年,中國嘉德春季拍賣會「現當代雕刻藝術」拍賣專場上,四件黃楊木雕作品亦表現不俗,其作者均為當代木雕名家,顯然黃楊木雕的收藏方興未艾,尚有廣闊的前景。


原文作者:楊學晨

文章來源:《中國收藏》2016年7月刊《木中君子 雕藝流音》

(因篇幅限制,原文有刪減)

《中國收藏》官方授權,歡迎分享!如需轉載,請私信聯繫!

想了解更多藝術推介與藝術收藏,歡迎關注【文藏】官方微信公眾號&微博&頭條號!


到浙江省東陽市,

看看中國木雕博物館,要多美有多美!


木雕有多美,就像情人眼裡出西施,

喜歡者才會覺得美!


我戲作的樹根雕,自然成趣。


推薦閱讀:

TAG:木雕 | 文玩 | 藝術 | 文化 |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