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婆婆抱著十個月的孩子從樓梯上摔倒,我第一時間抱起孩子,婆婆怪我沒有先去扶她,我錯了嗎?


題主,我想問你一個問題,孩子的奶奶就不疼孩子嗎?

帶孩子這個問題,我的觀點是,老人不管帶是應該的,管帶是需要感恩的。

大家都是當父母的人,凡事要知道為對方著想,奶奶抱著孩子下樓摔了,奶奶自己肯定已經埋怨自己了,之所以說沒摔著,一方面是怕你著急,另一方面是想給自己找個台階下。這些心理活動,我們做晚輩的要能體會到。再有,婆婆是婆婆,媽是媽,這永遠不會一樣。如果是孩子姥姥摔了孩子,你忍不住可以埋怨,因為那是你親媽,她會包容你,她也不會記恨你。但是現在是奶奶出了狀況,你必須要剋制住自己,上前把孩子先抱起來,然後馬上去扶婆婆,問問是不是摔傷了,孩子摔了這件事要盡量弱化,她已經覺得內疚,你再埋怨她,不會有任何積極效果,只能讓她更內疚,內疚到她反過來開始埋怨你。

最後,小孩子骨頭軟,體重輕,摔一下不會有什麼大礙,如果不放心去醫院看看就好了。把家庭關係搞好搞和諧才是第一位的。


這位媽媽,孩子被婆婆摔了,很心疼孩子,對一時疏忽的婆婆,有些憤怒。當婆婆責怪媽媽沒扶她時,媽媽更是氣上加氣。媽媽覺得:我當然要先看孩子了,你自己起來就不用扶了,明明你錯了,倒成我的錯,天大的冤枉,婆婆還不理我們了,有點不可理喻。為何媽媽和婆婆都覺得很受傷?

1.孩子危機情況下,女子連心,媽媽會下意識保護孩子。

孩子一歲左右,和媽媽還處於共生期,孩子和媽媽是聯繫在一起的。這位媽媽衣服沒穿就衝出來了,孩子出了狀況,媽媽會飛快衝向孩子,這是媽媽的本能反應,也是母愛的偉大之處。這位媽媽試圖去保護自己孩子,是可以理解的。

事後,媽媽可以關心婆婆,有沒有受傷,說明當時情況緊急,先想到的是孩子。這並不矛盾。

2.婆婆照顧孩子,出現了意外,心裡擔驚受怕,需要安撫

婆婆照顧孩子,責任很大。一旦出現意外,心裡會很害怕。她說沒事之類的話,是安慰自己,也是安慰這位媽媽。婆婆希望媽媽諒解她的這次意外,她自己也很害怕。如果孩子受傷,最內疚的會是婆婆,如果媽媽再說婆婆,婆婆會更加難過。

但是媽媽沒有讓婆婆感到寬慰,而是責備和不屑。因為婆婆擔心出現意外,可能都不敢再幫你看孩子了。不看就沒有責任,也就不會有你的責備了。試想,如果是你帶孩子摔下來,你老公會是什麼反應?你又是什麼感受?

3.信任婆婆,信任孩子的照顧者

不管誰幫我們看孩子,我們都要信任他。都想對孩子好,磕碰都在所難免,這也是孩子的一個成長過程。

當孩子出現意外時,誰也不要責怪,如果可以,自己看。這樣就沒辦法怪別人了。

圖片來自網路


說件發生在我家的類似事情吧。

婆婆帶娃去小區門口的草坪玩時,天上還露著太陽。不一會兒,天色好像暗了下來,一副要下雨的樣子。幾聲悶雷過後,大雨傾盆而至。我思忖著要不要帶上傘去接他們回來,轉念一想他們玩的草坪離小區門衛室很近,平時跟門衛也熟悉,避避雨應該是可以的。雨一直下個不停,我聽到門口有動靜時,婆婆帶著孩子回來了。兩個人身上都往下滴著水,十足的落湯雞。「你們怎麼不等雨停了再回啊?」看到孩子淋成那樣,我脫口而出。婆婆解釋說他們在門衛室避了一會兒雨,看人多就到車庫去避雨,結果雨一直不停就往回走了。「等一等又沒關係,回來也沒什麼著急的事情,淋感冒了多不好啊。」出於心疼孩子,擔心孩子淋雨生病,我這親媽的心裡翻滾著太多的怨言。

一邊打開淋浴放熱水,一邊讓孩子脫掉淋濕的衣服。一個熱水澡後我把孩子裹上浴巾抱出來,看到婆婆還穿著剛才的濕衣服在廚房裡切菜。看到這一幕,我心裡忽然覺得很難受。她不是我媽,但也是一個老人。我催促她不要切菜了趕快去洗個熱水澡別感冒了。這事就此翻頁。

孩子和老人一起摔著,親媽去抱孩子當然是本能反應。但事已發生,我們接下來要做的是避免更多的傷害發生,比如檢查下孩子有沒有受傷,需不需要處理。作為直接的「責任人」,摔到了孫子,老人心裡肯定也是有著深深的負罪感的。老人說沒摔著,一方面是安慰孩子的媽媽,一方面也是避免或減輕自己受到直接尖銳的指責。但情急之下的兒媳婦指責還是來了,然後這些話讓老人的心理受到了傷害。

兒媳婦和婆婆之間的對話,直接、乾脆,懟得婆婆無話可說,也釋放了自己滿滿的情緒,但結果呢?遇到這類事,我們當然不能「柔聲細語」地對婆婆說「謝謝你摔得好」,但至少也要問候下婆婆有沒有摔傷,一方面出於關心,另一方面也緩解婆婆的心理壓力。


看完描述第一感覺是,滿滿的情緒在裡面。孩子和婆婆一塊摔倒了,寶媽看到的第一時間抱起了孩子,因為疼孩子又責怪婆婆,導致婆婆生氣。

在那種情況下,先抱孩子沒錯,責怪婆婆就不對了。

婆婆再怎麼自做主張抱孩子下去玩,也是和孩子一塊摔倒了。不問問婆婆摔疼了沒有,反而責怪婆婆,婆婆當然心裡不舒服了。心疼孩子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畢竟婆婆也摔了,是看孩子摔倒的。

當然,看孩子摔得鼻青臉腫的,當媽的心疼孩子是無可厚非的,當時著急處理問題難免有失妥當。這是可以理解的。

就事論事的說了這些,也不是偏向誰。希望理解。婆媳問題換位思考吧。更希望做老公的出來把事情處理好。

祝好心情!


未受邀請,有意對此事琢磨說幾句,謝謝閱讀。事出突然,難說兒媳和婆婆錯在那裡,不是說廢話。

孩子摔倒,母愛是天性,第一時間抱起孩子完全是一種自然意識。好比祖孫同時掉在水裡,媽媽肯定是先撈孩子後撈奶奶,100個媽媽有99個會這樣做,即使娘家媽掉下去也是排次要地位,這和不孝敬扯不到一塊兒。

再說婆婆,抱孩子摔倒,頭腦發矇,孩子的安危暫時未納入思維圈內,第一意識是自己摔倒了和為什麼摔倒,然後看到孫子無礙,兒媳抱幼觀察是否受傷延誤扶老,婆婆這才指責兒媳藉以下台階。如果孩子在那裡頭破血流,奶奶那還敢發火?

我也是就事論事,家庭有些事往往幾分鐘時間,但造成的後影響確很綿長,加上人往往先考慮自己的感受,才考慮別人;首先是為自己先找理由,然後才想自己是否有錯。缺乏冷靜與換位思考是家庭矛盾多發的原因。

對不起,有點扯遠了。


古往今來,婆媳大戰一直恆久遠啊!我和婆婆也時常會有些摩擦,不過通常我都是默默聽著,偶爾對孩子的教育方式不對的情況下,我才會去說,因為老人上了年紀,年輕一輩的我們說話又年輕氣盛,不知道哪一句話不對付,就會吵起來了,通常情況下我選擇聽他們說

因為有些事情你和老人討論不清楚,年紀大的他們,有時候一件事情想不清楚,就容易倚老賣老,所以不吭聲就皆大歡喜的事情,就不吭聲咯,自己以後也會是婆婆,說不定還不剩人家現在呢

看題主的描述中,題主是沒有什麼錯的,錯的是我們太著急孩子,一下子傷到了老人的面子了,老人面上過不去,才會一直嘮叨這點事情

讓老公買些東西,哄哄婆婆,有時候老人就是一個老小孩,我們偶爾低下頭,就可以讓她們心裡融化哦

想要討論更多關於母乳餵養和嬰幼兒撫育的知識,敬請關注我的頭條號【軒雅媽咪育兒記】。歡迎指正我的觀點,您對我的回答滿意,請為我點贊,謝謝!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路,僅供參考)


老人摔了孩子就摔了,你得實話實說,你這樣騙人,萬一小孩摔出毛病沒有及時去醫院,出了問題怎麼辦?而且啊,寶媽說了,她去時婆婆和小孩已經起來了,她以為著急大聲說了婆婆,但是婆婆出去說她先抱孩子沒有扶她,完全就是編排人啊。說了不要抱出去你非要抱,抱著摔了你騙人說沒有摔,明明你已經起來了你出去說媳婦沒有扶你。反正我是覺得挺讓人生氣的,孩子摔了那是意外,這我不怪你,但你刻意隱瞞事實,就讓人狠氣氛,知錯不改還出去編排媳婦,更讓人討厭


和婆婆就是這樣的,既然自己要上班,婆婆給帶,就得接受不同意見。我婆婆帶孩子特別仔細,但孩子磕著碰著也免不了的,婆婆會解釋,我都是表現出不在意,說沒事,磕磕長的快。大寶時婆婆年輕些,上樓下樓沒有問題,現在二寶,她也能抱了,但是明顯不如以前了,所以她帶孩子下樓,只要我在家,就快送她們下去,忙完她們沒回家的話就快下樓去接。她自己也有感覺,所以算著差不多我們快下班時就帶孩子下去玩,這樣下班我們就能抱著上樓了。你家婆婆性格不一樣,另當別論吧,還是安全重要。


我家公婆也是這樣的人,所以孩子兩歲多了都沒讓他們帶出去一次。說我 跟我吵 跟我老公鬧 跟周圍人抱怨,無所謂,我孩子生命安全才是第一位的。對他們了解越深越不敢把孩子交給他們。也不知道為什麼生孩子之前跟他們很親,生完之後,所有不該說的不該做的他們都說了做了,所有該做的一次沒做。生完以後經常爭吵,吵了兩年多了,產後抑鬱越發嚴重,我還跟我老公說,別人家當時爭吵吧之後就慢慢淡化了,我這是時間越久了心裡越委屈的厲害,為了不見他們寧願離婚帶著孩子凈身出戶。


婆婆也不想孩子摔跤,她也不是故意的,孩子也是婆婆的親孫子,她也心疼!婆婆抱孩子摔了婆婆肯定是第一時間去抱孩子,媳婦看見了應該把他們都扶起來問一下你們沒有受傷吧?雖然心疼,但是沒辦法已經摔了!再吼也無濟於事!何必再傷一次老人的心!


推薦閱讀:

TAG:家事 | 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