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至清則無魚」的下一句是什麼?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語出《大戴禮記》子張問入官篇,是古人千百年來總結的為人處世和為政管理的經驗,值得我們學習。
水太清澈了,一是營養不多,二是無處藏身,所以不是魚適合生存的環境。但這句話只是引子,「人至察則無徒」,這才是這句話的重點。
這句話有兩層意思:第一,交朋友,與人合作,不要斤斤計較,不要揪住一點小事不放,不要以太高的標準要求別人,而是嚴格要求自己。見過很多合夥做生意的,本來是朋友,最後都不歡而散。就是因為「至察」,幹活的時候,誰多幹了一點,分紅的時候,誰少分了一點,無非就是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算計的太清楚了,誰也不肯寬容忍讓,開始還憋著暗地裡抱怨,最後矛盾越來越深,導致賭氣吵架,鬧個不歡而散。所以古人早就說過,為人處世要「難得糊塗」,這才是大智慧。只要原則上不出現重大問題,小事差不多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得了,這樣你的朋友和夥伴才會越來越多,越做越久。
第二個意思,這是對當政者說的,為官之人,一定不要對下屬和百姓要求太嚴,因為每個人的修養、境界、能力、觀念都是不同的,你不能按照你的標準去要求別人,否則就沒人給你幹活了,用人只看他的長處,不要總盯著別人的短處。
歷史上做的好的例子很多,就說曹操吧,禮賢下士,任人唯賢,只要你有才能,什麼缺點,什麼貪財了,好色了,他都能容忍,都能得到重用,這才聚集了大量文才武將,成為一代梟雄。
失敗的例子就屬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了,他倒是清明,對貪官恨之入骨,貪污六十兩白銀就直接判死刑,結果殺了十五萬貪官,貪官依然是前仆後繼,收效甚微。
古人的話都是經過千年經驗總結出來的,對我們現在人也一樣,非常有借鑒意義,受益終身。
水至清則無魚的下一句是人至清則無徒。水清無魚論 水至清則無魚 人至察則無徒 典故的意思是
水太清則無魚,這是盡人皆知的道理。原因無非是水過於清澈,魚難以生存,這引喻現實社會裡,人太精明而過分苛察,就不能容人。所以,下面就緊接一句,人太察則無智。
「故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見於《大戴禮記.子張問入宮》。《漢書.東方朔傳》也有同樣的用法。徒,就是同類或夥伴的意思,譯為現在的話就是「朋友」。人太精明了就沒有夥伴沒有朋友,因為精明者往往容不得他人有小小的過錯或性格上的小小差異,他過分要求與一己的同一或者要求所有人一舉一動均符合或者滿足一己的標準,但人總是有著各種不同的性格和待人處事的方式,除非是克隆體,否則永遠無法達到每事的一致的,因此出現摩擦以至矛盾、衝突就是必然的結果,此時如果不能以一種寬容的精神調和於其間,事勢就將無法收拾,結局便是人心不附,眾叛親離。
完整的話就是「水至清則無魚 人至察則無徒」在兩種版本里還有一句往往被大家忘記
《大戴禮記》故古者冕而前旒,所以蔽明也;統絖塞耳,所以弇聰也。故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漢書》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冕而前旒,所以蔽明;黈纊充耳,所以塞聰。
說的是帽子!@豆子人民藝術家已經說過了,就不多說。
但是這兩句話,僅僅這樣看,還不夠,既然這是對皇帝帽子的描述,那麼就不單單是無徒,沒有夥伴這麼簡單了。而是說如何統御部下!這其實是一種非常腹黑的,教育。是厚黑學的一種!
我們可以把這段話換一下。
「揣著明白裝糊塗」「心機非常深」
這裡我講兩個故事做佐證!
第一個就是春秋小霸主!鄭莊公。
庄公本名寤生,是他媽媽武姜難產生下的。所以他老媽就非常不喜歡他,而喜歡他的弟弟,段。
等到庄公繼位,段也長大了,武姜就非常不高興,非要自己的小兒子當國君不可。
就給段要封地,要把制地給段,庄公一看這是軍事要地,不能給,於是就把京給了他。這京在鄭國的地位,拿現在來比,就是上海!
底下的大臣就勸庄公說這不行「京比首都都大!」庄公,看著自己的大臣,一臉苦逼的說「末辦法兒,介是俺媽要給嘞!」
後來段到了京這個地方,就招兵買馬,跟武姜軍備造反。他修自己的城牆,比首都都高。大臣又勸「這不行,不符合規定」庄公又說「末辦法兒,介是俺媽嘞意思!」
還丟了一句話說段「多行不義必自斃」
後來段造反,武姜做內應,庄公一戰告捷。徹底剷除了段!
這裡面鄭莊公就是「揣著明白裝糊塗」心機極深,賜錢慣兒,讓段一步一步走向毀滅。先示弱,可是自己早就準備好了!
要是他做到至察,一開始就批評教育段,就無法達到自己的目的!
第二個就是曹操!
官渡之戰後,曹操的在袁紹哪兒,發現了大臣跟袁紹來往的書信!曹操於是把這些信,拿出來當這眾人的面,一把火給燒了。說「當初袁紹強大,我都很害怕,別說他們了,不追究了,我也不想知道是誰!」。
然而事實呢,曹操基本知道都是誰!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這兩句話出自《漢書-東方朔傳》,也有說是出自《大戴禮記》的。從成書年代來看,後者早於前者;但從名氣來看,前者又遠勝於後者。因此到底出處在哪,尚有爭議。
在《大戴禮記》中,這段話是用來討論統治者的御民之道:故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故枉而直之,使自得之;優而柔之,使自求之;揆而度之,使自索之;民有小罪,必以其善以赦其過,如死使之生,其善也,是以上下親而不離。
意思就是說,當領導不能太明白,因此在有些時候,必須得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老百姓要是犯了小罪,就應該赦免;把死刑改成徒刑,也會讓百姓感恩戴德。這樣就能上下一心,官民魚水。
《漢書》中,則更多的是對修身的思考。這段文字與《大戴禮記》相差無幾,但在「故枉而直之」前加了幾句:冕而前旒,所以蔽明;黈纊充耳,所以塞聰。明有所不見,聰有所不聞,舉大德,赦小過,無求備於一人之義也。其意思也差不多,就是說要抓大放小,難得糊塗。
其實這句話也是中華傳統哲學中非常重要的體現,那就是中庸而不圓滑,方正而知變通。
我們都希望水能清澈一些,但如果是蒸餾水呢?那是養不活魚也不能飲用的。同理,如果做人太較真,太認死理,那這樣的人也沒有朋友。
基本原則是要講的,做人的本性是絕對不能壞的。但在原則和底線之上,在不違背良心的前提下,如果能變通一些,多講講「事貴從權」的道理,也許會更好一些。
人至察則無徒。
這是大家都知道的。
但下面還有幾句話,是:冕而前旒,所以蔽明;姓纊充耳,所以塞聰。
魚類生活在水裡,需要水草和食物,因此,絕對透明清澈的水,是養不活魚的。反倒是水草多、珊瑚多、泥沙多的水域,魚蝦才多。《菜根譚》上說,「我果為洪爐大冶,何患頑金鈍鐵之不可陶熔。我果為巨海長江,何患橫流污瀆之不能容納」。海之所以大,是因為它有容量,能容納清水河和污垢河,倘使只接收清水,那麼海也就不成海了。
人也是如此的,一個十分挑剔的人,是無法擁有眾多朋友的,這裡的「徒」,不是「徒弟」的意思,而是「夥伴」的意思。
我們知道,皇帝的帽子,是這樣的:
前面有「旒」,就是為了遮住自己的一些視線,目的是提醒這個皇帝,你不要太「察」了。一個皇帝,如果自己覺得自己「容不下一點沙子」,那麼就會覺得:魏徵這人是鄉下來的,李績這人當過土匪,衛青此人出身卑賤,戚繼光這人也貪污,岳飛這人太執拗,于謙這人沒顧及二聖感受,蘇軾這人太嘴饞,李白這人是個酒暈子……
因此,在他的眼裡,大大小小的臣民,就都是有缺陷的,有缺陷的就不能用,這就叫「至察」。不要至察,不是說你不要看太透,而是你一定要看很透徹,但你把這些藏心裡,因為一些事可以不去在乎。
皇帝冠冕上,還有個「充耳」,叫「纊」,說的是「充耳不聞」,不要聽讒言和太多雜音。
但有些直言,也未必要聽。讒言害人,怒氣沖沖的直言和彈劾,有時候也是偽裝出來的,害人更厲害,這放在現在就是網路上的流言和輿論,你一定要清醒明辨,不要被憤怒的流言和偽善的謊言帶跑。
現如今的網路上,何謂「讒言」,就是「高消費不管自己有錢沒錢反正就得買買買」「沒錢就借高利貸」「上學沒用」「讀書沒用」「努力沒用」「你身邊的人都是low b」,如此下來,你會變成一個孤臭自賞的廢人。
何謂「偽直言」,就是不問青紅皂白,不明察案情,不詳剖事件,憑藉隻言片語和片面信息作出所謂的判斷後,哄帶輿論,而多數人就是被帶的那一個。又不停有人講歪理,擾亂你的心緒,此時便要「充耳」,靜下心來,多實踐,多考察,多看書,多琢磨。你聽太多了,耳朵太靈,但這沒多大用。
這便是: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冕而前旒,所以蔽明;姓纊充耳,所以塞聰。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一直被人們用做人的方式和誡律警句上的一句話。
始見於《大戴禮記.子張問入宮》。
《漢書.東方朔傳》也有同樣的用法。徒,就是同類或夥伴的意思,譯為現在的話就是「朋友」。水太清澈了,魚兒是沒法活的,做人太過於完美嚴苛,也是同樣的道理,很難有同類的,也照樣混不下去了。
人太精明、太過計較得失、太完美可苛了,朋友就少,落地眾叛親離。這個立場完全拘泥於儒家經典文化之中,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的進步,也漸漸改變了這種觀點。科學發展觀才是真正的工業信息化時代建設的主流,人可以借鑒一下,做事就要有這種境界,才會無往而不勝。毛主席說過,世界上怕就怕認真二字,共產黨就最講認真。
當然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道義準則就講究仁義禮智信,和諧大同觀也是孔孟儒學的核心所在,雖然我們在做事上嚴謹治學,在做人上更應該多學活用,正確對待人生價值觀,才能生活更精彩。
一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小太清了,就沒有適合魚生存的微生物環境;做人時,如果對於人做的事過於苛責,就很難找到願意跟隨的人。
這句話本身並沒有什麼難懂的地方,關鍵是在於你能不能讀懂其中的道理。
它告訴我們,做人最忌對已寬厚,對人苛責。
要點是,大事從道,小事從權。就是說天下的大事一定要堅持原則,小事可以權變,根本實際情況來處理。
不要大事小事都按一個原則處理,這樣會產生很多問題。
完全沒有缺點的人這世界上沒有,完美是不存在的。如果按完美的標準去看,根本就找不到幾個合適的。
二
;冕而前旒,所以蔽明;黈纊充耳,所以塞聰。明有所不見,聰有所不聞,舉大德,赦小過,無求備於一人之義也。
翻譯過來就是,冠冕前懸垂著旒,用來遮 蔽視線;以黃色絲綿塞住耳朵,用來降低聽覺。眼睛明亮還有看不見的東西,耳朵聰靈也有聽不到的聲響,嘉獎大德,赦免小過,不要苛求一個人的仁義完備無缺。
它的另外一層意思就是說,用人當用長處,有優點的人缺點也明顯,缺點沒有的人優點也基本沒有。如果要用一個沒有缺點的人,就差不多是在用一個沒有優點的平庸人。
最明顯的就是戰國時的孟嘗君,他手下的門客三千,什麼樣的都有。馮諼無度,卻有戰略頭腦;甚至還有雞鳴狗盜之輩,最後在最危險時幫助孟嘗君逃出秦國。
三
最後一個層面上的意思就是說,明白了上邊的事實後,要學會對其它人說的話,做到兼聽則明,偏聽則暗。
如果確定要跟一個人結婚相處時,就要能接受,能包容他的(她的)缺點。至於別人給你的建議,可以聽聽,但不一定照辦。因為要和對方結婚的你,合適不合適由你定,冷曖自知。
當你是一個管理者或老闆時,確定要使用一個人時,就要明白他的缺點和優點,要給他能發揮優點,避免放大缺點的的工作。對別人打過來的小報告,可以聽,但不必太在意,只要不是原則性的缺陷,就權當聽看到沒聽到。
「水至清則無魚」的下一句是「杏至紅則出牆」。
你有沒有發現,一枝紅杏出牆來,可以接在很多詩詞的後面。
比如說: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杏出牆來。
再比如: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出牆來。
又或者: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一支紅杏出牆來。
或者可以來個混搭:貧賤夫妻百事哀,尚思為國戍輪台。王師北定中原日,一支紅杏出牆來。
講述的是一個悲傷的故事,因為家庭條件不好,夫妻之間矛盾多多,但男主人還想著報效祖國。於是艱苦奮鬥,保衛邊疆。許多年過後,終於把敵人趕路了,衣錦還鄉、榮歸故里。然而萬萬想不到的是,家中的紅杏即出牆了隔壁老王。真是一個杯具吧。
再或者: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一枝紅杏出牆來。
本來是描述好基友之間的感情,尤其是最後一句。換成一枝紅杏出牆來之後,顏色變得鮮艷起來,杏的紅色跟潭水的深綠色形成鮮明對比,再加上桃花的淡粉。只不過需要桃花和杏花同時盛開,難度有點大。
再或者: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紅杏出牆來。說的是紅杏的效果,居然還能治療近視。
或者可以改改宋詞: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 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 應是紅杏出牆」。講述的好像是一個交際花的故事。
換個風格也一樣可以:一道殘陽鋪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紅 。 可憐九月初三夜,一枝紅杏出牆來。
至於說一樹梨花壓海棠這種,替換起來更是毫無違和感,不信你看: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髮對紅妝。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枝紅杏出牆。
總而言之,一枝紅杏出牆來簡直就是個萬能句,可以接在無數的詩詞後面,帶來不一樣的想像。
不信你也來試試?
「水至清則無魚」的下一句是,「人至察則無徒」。
是古代最著名的一句格言,意在告誡後世的人們做人要懂留餘地,不要太過苛刻。對人、對事都要學會寬容,太過精明苛刻的話會很容易讓人害怕或不願意與之交往,就如水過於清澈養不住魚兒的道理一樣。
此兩句,出自於《大戴禮記?子張問入官篇》第六十五。
另一說,出自於班固的《漢書》卷六十五·東方朔傳第三十五。
此兩出處,素來有爭論,不過,無論出自那一處,都是語說的一個對後世人的警示。也是,人生在世,若為了一種生存不惜趨之若附、手段用盡的話,也真是枉活這一生了。
一個人,最重要的是要保有一個包容之心。
朋友的缺點,你能包容;伴侶的缺點,你能容忍;同事的不足,你能用包容之心給予其鼓勵,那麼,你的世界將不同,你將獲得一個和諧溫馨的世界,這裡朋友樂融、夫妻融洽、工作順利,事事也將順心。
這是一個良性循環。你若對人好,別人也將對你好。
世間芸芸眾生,本就性格各異,不可能你會喜歡所有的人,也不可能被所有的人喜歡,然而,我們只要懂得以一顆包容的心待人,不偏激、亦不趨炎附勢,那麼,你定會獲得一個完滿人生。
所以,做一個淡然、包容、有責任心的人,不念人惡、不責人過,做一個懂得底線懂得度的人,你的人生肯定將不同!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這句話是中國人的經驗之談,也是中國人的智慧總結。
古往今來,多少智者正是看穿其中奧秘,才能縱橫天下,成就事業。也有多少迂腐之人,因為看不透這層道理,一味地清高自詡,最終一事無成或者四處碰壁。
水至清則無魚。不用多說,絕對純凈的水中沒有營養物質,無法為生命提供必需的滋養。以前有新聞報道,一位博士為了「」保護「」自己的孩子不受細菌傷害,使用蒸餾水給孩子餵食,結果孩子因為一場小病而喪生。因為在純凈蒸餾水餵養大的這個孩子,免疫力和抵抗力幾乎為零。大江大河大海,正是因為容納一切,無論是清泉還是污水,都能收納其中,形成一個極其龐大的生態空間,才能夠萬類霜天競自由,孕育出豐富多彩的各種生命。
人至察則無徒。也是同樣的道理,一個人過分精明,對一切要求太嚴苛,就不會有跟隨者。一個孤家寡人,光桿司令,在這個社會上能有什麼樣的作為呢?電影《關雲長》中,姜文扮演的曹操跟甄子丹扮演的關羽有一段對手戲,關羽愛面子,自命清高。最後曹操說:好好好,大英雄你來做,我來當惡人。實際上誰才是真正的大英雄呢?當然是能夠網路天下才俊為我所用的曹孟德了。還有一個更典型的例子就是曾國藩的逆襲。曾國藩年輕的時候,以理學清流自居,認為自己按照聖賢道理,忠心耿耿就能成就功業,結果今天彈劾這位大臣,明天跟那位大臣辯論,眼睛裡容不得沙子,最後處處碰壁。中年之後,再度出山,才知道圓融通達的道理。為了成就大事,手下人犯小錯誤,權當沒看見。為了籌集軍餉,甚至昧著良心替無良鄉紳虛報功名。去朝廷報銷軍費的時候,照樣送禮行賄,疏通關係。但是又怎樣?這些能掩蓋得了他建立的不世之功么。
仔細觀察那些成就大事業的人,哪個不是揣著明白裝糊塗,充分發揮身邊人的長處,容忍身邊人的缺陷,最大限度的調動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猶如黃河之水,縱然百轉千回,縱然有十八道彎,縱然攜帶著億萬噸泥沙,終究能奔騰萬里融入大海,終究能哺育天下子民。
聰明的你,是哪一類人呢?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