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最失敗的大學改名是哪個大學?


失敗的大學校名還是有的,什麼五道口金融學院、東華理工大學等等。

江蘇:東南大學、江南大學

東南大學可不是民辦高校,是實打實的中央直管副部級的高校,一流A類建設高校。原名為南京工學院,是不是高端大氣。江南大學,一聽這個名字就像是三本學校,可一查卻是一個211工程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是國家一級學科,也入選一流學科建設。學校原名—無錫輕工大學。

河北:河北聯合大學

省部共建高校,臨床醫學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行列,原名為河北理工大學。

上海:東華大學

是211和一流學科(紡織科學與工程)研究型大學,原名為中國紡織大學。有國家實驗室:纖維材料改性。

江西:東華理工大學

東華理工有一個高大上的名字:華東地質學院,是一個省部共建的高校。核科學專業是該校的特色專業,是我國核專業人才的重要來源。

陝西:長安大學

北京:五道口金融學院、北華航天工業學院

五道口金融學院其實是清華大學的一個學院,與中國人民銀行共建。

每年我國都會有很多學院升級為大學,或者改名,有的改名的確有點不搭,跟之前的校名也對不上。一個名字是一個學校的靈魂,是有含義的。其實學校改名是否,真正的還是教學質量和學校的學習氛圍……


高校改名很正常,改的成功的有,失敗的也有。

有人說東華大學、東南大學改名失敗,其實還好,畢竟這些高校經過網上的持續發掘,現在認可度很高了。

河北地質大學的改名才叫失敗。

是原地質部直屬五大院校之一,是國土資源部與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河北省重點骨幹大學。這個名頭是不是很厲害,可惜校名改來改去,讓外人摸不著頭腦。

原來是河北地質學院,1996年更名為石家莊經濟學院;2016年,又更名為河北地質大學。

看到了吧,曾經不要省會的名稱,又改為經濟學院,過了20年,又改回去了。

即使在排名的時候,也放在財經類高校中了。

校名與優勢學科存在一定的分離。失敗。


我國眾多高校隨著自身發展,熱衷於院校改名。有的改名後,非常成功,生源紅火,學校名氣大增,比如山東萊陽農學院更名為青島農業大學,南京糧食學校更名為南京財經大學;然而,有的高校改名後,讓人感覺雲里霧裡,改掉了自己的特色和品牌,改名很失敗。我國高校最失敗的大學更名是哪幾所呢?我們一起盤點如下:

(數據排名來自網路版,僅供了解)

改名最失敗的十所高校位居前三位分別是:

第一名:江西理工大學(原名南方冶金學院)教育部沒有批複南方冶金學院預改名南方工業大學的申請,得大學之名,失南方。

第二名:東華理工大學(原名東華理工學院、華東地質學院)

「華東」和「理工」只能二選一,為了保住「理工」,起名「東華」,讓人聽起來像是民辦高校。

第三名:蘭州理工大學(原名甘肅工業大學)

「甘肅」和「理工」只能二選一,選擇理工,失「甘肅」。

謝謝你的點贊,期待您的關注!


說說中國校名改得最差的和改得最好的十所大學

就像不管哪個人、哪個公司、哪本書、哪篇文章一樣,不管哪個學校,都希望自己有個明確、恰當、簡要、典雅、獨特、響亮的名字: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中山大學、同濟大學、南開大學、暨南大學、燕山大學……多好啊!

所以這些年來,中國大學更改校名已成為一股風潮,高等專科學校變學院,學院變大學,大學還想改得更好聽點,地方的、行業的想盡量去掉其歸屬。這個心情可以理解,也無可非議;但問題是我剛才說了,怎樣才能準確、恰當、簡要、典雅、獨特、響亮?

現在盤點一下,在我眼裡中國校名改得最差的10所大學,和改得最好的10所大學。

由於再具體分析、評價下去,內容太尖銳,勢必會挨人罵的,那就不詳細說了吧,只簡單提兩句,各位童鞋自己體會體會。

比如說,某某學校原本是所不好的學校,現在改了個很好的校名,人家不懂情況的考生和家長還以為它是所好學校;相反,某某學校原本是所好學校,現在改了個不好的校名,人家不懂情況的考生和家長還以為它是所不好的學校——這些話我能說得太明白、太具體嗎?這些學校的領導、老師、學生,以及某些素質、修養比較差的上網者會放過我嗎?大概每人吐口唾沫也會把我淹死。再說,這也不過是我個人的一家之言,也許並不完全正確。

先說改得最差的10所:

東華大學,即原來的中國紡織大學。又是「中國」又是「紡織」的,多好啊,人家求之不得,為何捨得放棄?

四川大學,曾經叫四川大學;後與成都科技大學合併,改名四川聯合大學(很野雞);再後又恢復四川大學,並與華西醫科大學合併。哈哈,折騰!

江南大學,由原來的無錫輕工大學、江南學院與無錫教育學院合併組建。看不懂了!失去名望、特色與風格了!後面幾所情況基本類似。

浙江理工大學,即原來的浙江絲綢工學院。原本全國獨一無二的校名,竟然沒有了,可惜!

中北大學,即原來的華北工學院。一改以後,很野雞了,不知在哪,不知啥學校。還不如叫華北工業大學、華北理工大學、華北科技大學?

哈爾濱工程大學,即原來的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哈軍工」,過去的王牌喲! 很多考生夢寐以求。改了以後,與同城的哈工大、哈工程……混淆難分了。

南華大學,由原來的中南工學院與衡陽醫學院合併組建。同樣很野雞,跟東華、江南、中北……差不多。

魯東大學,即原來的煙台師範學院。煙師,雖是師範名字,卻是文科名校啊!

瓊州學院,即原來的瓊州大學。反倒大學成了學院!

中國科學院大學,即原來的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你不覺得很彆扭嗎?

再來說說改得最好的10所:

北京工商大學,由原來的北京商學院、北京輕工業學院與北京機械工業管理幹部學院合併組建。

湖南科技大學,由原來的湘潭師範學院與湘潭工學院合併組建。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由原來的西北農學院、西北林學院以及多個科研院所合併組建。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由原來的廣州外國語學院與廣州對外貿易學院合併組建。

中國傳媒大學,即原來的北京廣播學院。

華北電力大學,由原來的華北電力學院與北京動力經濟學院合併組建。

長安大學,由原來的西安公路交通大學、西安工程學院與西北建築工程學院合併組建。

河海大學,即原來的華東水利學院。

燕山大學,即原來的東北重型機械學院。

北華大學,由原來的吉林師範學院、吉林醫學院、吉林林學院與吉林電氣化高等專科學校合併組建。

(為何東華、南華、江南、魯東……這樣改不好,而長安、河海、燕山、北華……這樣改就好?大家先討論,說說你的看法,晚點我也談談我的理由。)


感謝悟空小秘書/頭條教育聯盟的邀請。

"改名最失敗"的大學,得看基於什麼樣的立場。

之前關於不少學校的誤解,在信息發達的今天已經改善不少。在家裡親戚朋友間聊到孩子,在某個大學讀書時,起碼不用擔心被誤解為其他學校。之前小西剛考進中南大學的時候,回復中南大學,都被聽成東南啊...

先不談歷史上的大學更名失敗個例,看看教育部擬批准設置的高校院校。

在新增的19所本科院校中,學院在升格為本科時都會選擇去掉"職業"、"技術"等關鍵字,顯出學校和高職院校的差異,降低家長/學生的誤解。之前在答題的時候,曾聊過左江城市學院,更名後的地方性太突出,遠不如之前的"廣西城市"。如之前的廣西東方外國語職業學院更名為"廣西外國語學院"。

當然,最成功且例外的是深圳技術大學,不但不避諱"技術",而且直接以"大學"起步,是19個學院中的唯一。

在18年更名大學的16所學院中,比較成功的是唯一的民辦高校記錄華僑外國語學院成功升格更名為吉林外國語大學。更名不容易的是成都大學,在15年前為接受世界銀行的貸款,從本科改為專科,成都大學改為成都學院,多年後終於回歸原校名。

聊到18年的大學更名,就離不開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四川輕化工大學,和之前的瀘州醫學院類似,在改名的過程中因為校名代表的校史,引起原學校校友的反對。其中的四川輕化工大學雖然突出學校"輕化工"的特色,不過稍顯局限,"理工"、"科技"等在國內會顯得更有檔次。

不過說這2所學院更名大學失敗的話,也談不上,畢竟改為"大學"已是成功,來之不易。

在同層次更名的2所學院中,寧波大紅鷹學院更名寧波財經學院是小西認為18年最成功更名的學校,沒有之一。"大紅鷹"每次給我的感覺,第一反應就是中專,第二反應就是大紅鷹煙。比較失敗的就是唐山學院的"唐山交通學院"、"唐山交通大學"兩步走的更名策略,直接被西南交通大學懟回去,第一步就失敗,在1月的考察名單發布後,已消失在5月31日的公示名單中。


2017年曾經有一個"雙鴨山大學"的梗,不知道你們還記得嗎?

當時,小西和朋友討論的時候,就嘮過這是年度最佳改名,嘿嘿。

在聊"失敗"的大學改名之前,說幾個改名挺成功的,比如黑龍江科技學院(原雞西礦業學院)13年升格為黑龍江科技大學、青島海洋大學02年升格為中國海洋大學。

"失敗"的幾個大學改名,以小西前幾個月的答題來說,之前就說過最坑的是蘭州文理學院(原甘肅聯合大學)在"十三五"擬更名蘭州文創旅遊學院,這個改名三步走的套路嚇我一跳。

還有一所是原華北航天工業學院04更名的北華航天工業院,看看其他幾個大學,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昌航空大學等,這個"華北"和"北華"真的不好分。在此之前,吉林省吉林市的北華大學其實已被詬病多年。

不少大學在更名時,首選的都是"國字頭",如"中華"、"中國"、"國家"等字樣,不過教育部在"十三五"期間嚴格審查,原則上不再批示這樣的"國字頭"大學。最近,中國康復大學、中國能源大學落戶青島刷屏就是因為這樣的大學極難得,且青島一次得兩。其次是"華東"、"華東"、"西南"、"東南"等地域性的前綴,然後是省市名稱、城市名稱等。

當然,學校的每次升格更名都不容易,只要在層次上有提升,都是成功的。通層次更名的話,一定要慎重,畢竟學校多年培養的口碑和品牌不容易,輕易的推倒重來需要大毅力和恆心,您說呢?

希望對您有幫助,方便時給個關注,謝謝您~

2018-09-03-10


01.北方冶金學院-->江西理工大學

點評:華東地質學院改名的時分也是遇到這樣的難題,想升大學則必定華東兩字不保,逆來順受,改成「東華」,不知何意?後據理解,該校後任院長周文斌說要華東要不到理工,要理工要不到華東,所以就叫東華。事先被選的校名有「北方工業大學」、「江西理工大學」、「南華工業大學」。如今該校很多先生對「東華」這個名字非常不喜歡,覺得像民辦大學,不過大家要「了解」校指導的「苦心」,畢竟爲了「大學」啊!2002年「東華理工學院」就這麼定上去了。

點評:異樣道理,得甘肅之名,失理工,得理工之名,失甘肅。

04.東南輕工業學院-->陝西科技大學

點評:沒實力叫「華北大學」啊!只好愁合著用!

06.吉林工學院-->長春工業大學

點評:棄煤從商了,也曉得了您原來是在山東混得呀!

08.四川師範學院-->西華師範大學

09.浙江經濟初等專迷信校、嘉興初等專迷信校-->嘉興學院

點評:丟了省名,換回市名。號稱新中國第一所商業大學!和哈爾濱工業大學僅差一字,該學校校長爲本人的這個創意常常是「沒事偷著樂」,商業化的學校是該叫「商業」了。

其實高校辦學不應該在名字上大做文章,而應該注重外延開展,但這需求變革我國初等教育管理和評價制度,消弭對初等學校的等級化、身份化管理,對高校辦學停止專業評價,構成各類型、各層次高校都能辦出一流程度的辦學環境,另外,受教育者和社會,在評價高校時,也不能只看其名,而要剖析其辦學質量、特徵。如此,學校才幹安於定位,不亂改名。


大學改名無非就是分以下幾類,1、「職業學院」改為「學院」,「學院」改為「大學」。2、恨不得打破次元壁,向更寬廣領域邁進的,例如「機械」「紡織」等,改成「工業」「理工」「科技」。3、把地域改得更大,由地級市改為省,省改為區域。

不管哪一個理由,學校都是想通過改名讓學校在人們心中變得更加高端大氣上檔次,還能提高學校的錄取分數線。

比較搞笑的是,曾經有一個同學,第一次高考,被省內一所「學院」錄取了,不想讀。再努力奮鬥復讀一年,如願考上了「大學」,然而兩次錄取他的都是同一所學校。只不過,人家把名字改了,硬生生地把錄取分數線提高了30分……

下面我們盤點幾個改名字改得很失敗的學校:

1、東華大學,「211」,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原名中國紡織大學,可以說是紡織界的老大,服裝學院相關專業排名中國第一。這麼一所國字頭的名牌大學,因為擔心紡織行業的衰敗會給學校招生帶來影響,硬生生地把校名改成「東華」,和西華、南華、北華一道被人戲稱為「四華」。

2、江南大學,位於江蘇無錫,原名無錫輕工大學,也是一所211工程大學,愣是被改成了具有濃濃的民辦大學的名字。

3、長安大學,位於世界歷史名城古都西安,國家首批211工程大學。改成長安大學,不知情的人還以為是長安汽車創辦的汽車修理學校。

縱觀世界,國外的高校並不熱衷於改變先輩們留下來的校名,而是通過提升教學質量來提高影響力。比如巴黎高等師範學院,世界排名200名左右,這名字如果放在國內,學生和家長們也許會瞧不上。

誰人不識麻省理工?但人家的全稱是麻省理工學院,就這麼一所「學院」,在2017-18年度,位列QS世界大學排名世界第一!至今誕生了91位諾貝爾獎得主,25點陣圖靈獎得主。誰敢嘲笑這所「學院」?

中國人講究「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學校名聲應該靠教學質量來提升,而不是改名字。最近幾年興起了高校改名潮,學校熱衷打響招牌,卻忽視如何提高學校教學質量、如何提升學術研究質量,到底是「名不副實」,還是「本末倒置」?


您好!小編感覺自己的母校改的名字就挺「失敗」的。

學校由上海立信會計學院和上海金融學院合併組建而成。

上海立信會計學院前身為立信會計專科學校,由現代會計之父潘序倫始創於1928年。

上海金融學院前身是始建於1952年的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市銀行學校。

2016年,上海立信會計學院與上海金融學院合併成立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

合併前的兩所學校在上海地區主要是二本招生,合併後兩所學校在如何取校名的問題上展開了很激烈的討論。有人提議叫上海金融大學,可立信那邊不同意,因為這個名字完全把立信給忽略了,後來有人提議叫上海立信金融學院,但是立信校區又說立信和會計是不能分開的,最後無奈起了一個超長的名字——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整整十個字,不知道的人還以為兩個學校合併變成三本了。

這所學校雖然不是211、985,但是在外地招生分數還是很高的,尤其是東北地區。

最後,歡迎大家報考哦!


大學的校名就和人的姓名一樣是一種標誌性的存在,好的名字容易讓人記住,而且容易被認可,尤其是大學更加註重這些,在2017年,全國共有60多所高校申請集中更換校名。

如果說最失敗的大學改名,個人認為應該是東華大學。現在大學校名更改限制非常嚴格,很難有大學可以申請國字頭校名,一旦大學的校名中帶有中國或者省的名稱,至少紙面上的實力要提升一個檔次,不用過多的宣傳,也會吸引很多的優質生源前來報名。

東華大學的前身是中國紡織大學,現在不少人並不知道東華大學的存在,因為東華大學這個校名,在不少人看來,非常像一個普通的民辦大學。而且東華大學近些年來的宣傳力度,普遍不如其他同級別的高校,雖然說紡織二字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這個學校的認可度,但是畢竟因為國字頭的大學畢竟屈指可數。

現在東華大學整體實力和高考生源普遍不如當年,或許這就是改名帶來的結果。


沒有最吧,南方的不熟悉,只有列出幾個華北片區的top 4


TOP 4 中國環境幹部管理學院 → 河北環境工程學院

也應該是為數不多的將國字型大小更名為省字型大小的學校。前身中國環境管理幹部學院曾被譽為環保系統的「黃埔軍校」、環保人才的「綠色搖籃」,是我國最早開展環境教育的高校之一,2016年為了升格為全日制本科院校,改為後者。


TOP 3 河北理工大學 → 河北聯合大學 → 華北理工大學

這所大學的起源是天津北洋西學學堂的礦務學門,特色是地礦、冶金,如果省略中間項,從河北理工改為華北理工,應該是成功了,但包括中間過渡項就比較慘了。原來的唐山大地震遺址就在唐山校區里,後來學校遷到了曹妃甸,嗯,曹妃甸!


TOP 2 華北工學院 → 中北大學

源自我黨我軍第一所兵工學校——太行工業學校,後來歷經太原機械學院、華北工學院,於2004年更名為中北大學。做為一個在軍工方面非常有特色的學校,改為中北後,讓人在東北和西北之間徘徊,最後不知道中北的特色是什麼。


TOP 1 東北重型機械學院 → 燕山大學

本來是哈爾濱工業大學的重型機械專業及其它相關專業整建制的遷到了齊齊哈爾市富拉爾基區,中國第一重型機械廠的旁邊,後來南遷至河北秦皇島,取名燕山,活生生把一個國之重器,改山寨民辦。在河北各種不順,211沒拿到,省部共建沒份,雙一流也差一點。雖有院士、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多個國家重點學科,空有成績,沒人重視。


推薦閱讀:

TAG:大學 | 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