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否以王羲之、顏真卿、蘇軾等人為例,為「xx的字好在哪裡,如何欣賞」提供一個有說服力的答案範本?
【麓風軒】書法公益課堂,寫字經驗分享——
我對王羲之的《聖教序》較為推崇,就以《聖教序》為例,說說其單個字的技巧與欣賞。王羲之是書聖,用不著多作介紹了。常人寫字講究平正、中和,但不免呆板,王羲之的字處理得非常靈活,而又不像米芾那樣張揚,有魏晉君子風度。
我把王羲之的行書「結字技巧」和「結構之美」總結以下幾類,應該對書友們學習書法也有很大幫助:
一、參差錯落如圖:「制」字,這是一個繁體字,上下兩部分構成,「上制下衣」,楷書中上下兩部分都在一條中軸線上,然而王羲之的處理非常絕妙:上半部分往左移,下半部分向右移,形成參差錯落關係。而上下兩部分共用一點,顯得非常緊密。
二、欹正相生王羲之把此招數常用在左右結構的漢字上,特別是左右相同的漢字,如果沒有變化就會非常死板。如圖「非」字,王羲之將兩邊都寫成斜勢,相互依靠,欹正相生,靈動活潑。
在一個字當中,若是筆畫較多,全部收斂也不好看,全部放縱也不好看,一部分收斂,另一部分放縱,則會形成奇妙的對比關係。如圖看王羲之的「若」字,上半部分一反常態地誇張,下面的「口」字則比較收斂。
四、輕重對比如圖「輒」字,左邊筆畫重,右邊筆畫輕,重者為濁,輕者為清,又有清濁對比之說。這是一種很常規的技巧,在王羲之書法中司空見慣。
行書中的長橫、長豎、戈鉤,這些主筆通常都在一個漢字中佔有重要分量,為了體現其主筆地位,往往會寫的比較張揚,愈發顯得放縱、瀟洒,如圖「華」字長豎。
六、疏密得法在一些左右結構、上下結構,筆畫較多的漢字行書中,可以布置的有疏有密,這也是長法,想不到「書聖」王羲之在獨體字當中也有這種驚人發揮,如圖「水」字,左邊寫的密,右邊寫的松,令人拍案叫絕!
王羲之的字之所以好,之所以尊為「書聖」,因為他是開創性的,後世的大部分書家的行書,基本上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他的影響。
更多書法技巧與精彩內容,請關注【麓風軒】
書法公益課堂,寫字經驗分享!
書法用筆和結字是非常重要的兩大因素,不論真、草、隸、篆各種書體均是如此。僅就筆法而論,王羲之寫字可謂用筆如神,他的筆法是書寫過程中自然生髮出的美感,變化莫測。學習書聖可臨《蘭亭序》、《聖教序》等。顏真卿的書風雄渾大氣,且筆法多有天然率真的趣味,在崇尚法度的唐人書風中是十分難得的。《多寶塔》、《祭侄文稿》等碑貼都是傳世佳作。蘇軾不說了,說說宋徽宗瘦金體吧。瘦金體獨創了一種內收外放的結構風格,同時筆法更是正側鋒並用,於險絕處見筋肉,於秀雄處見勁力。宋徽宗精於翎毛丹青,也就是工筆花鳥畫,而白描正是工筆畫的基本功。用生動的線條勾勒出花朵的柔美、枝葉的勁健、樹榦的蒼雄,使得他對筆法有著極強的控制能力。比如撇如鼠尾,捺似柳蘭。若是用心體會,會從不少瘦金字里感受到如花瓣迎風般飄逸,如枝幹生長的勁挺。《夏日帖》、《千字文》等都是好貼。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