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比唐高宗能力強,為什麼是唐高宗滅亡了高句麗?
很多人都知道這句話,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這句話用在唐對高句麗的戰爭上也正合適。
要解答這個問題,我們要重新回溯一下,為什麼隋唐兩代對於高句麗的戰爭都存在種種的困難?
最根本的原因就在於東北的歷史地理,當時的地形地貌跟今天是完全不同的,高句麗所佔有的東北地區,以遼河為屏障,而更大的屏障則是由今天的北京北上出燕山山脈,無法通過遼西走廊,因為當時遼西走廊還是一片沼澤,無法通行大軍,所以傳統的由華北平原到東北的道路,是由燕山向北,經醫巫閭山山麓,北上至朝陽。
朝陽,也是16國時代前燕的都城龍城,正好處在草原,華北平原,到東北平原的一個交叉路口上。
哪怕隋煬帝開鑿了大運河,直通涿郡,北上的交通線也非常的險阻,由朝陽再向東,又是一個長達千里的交通線,而且在遼河流域,在當時還有地方千里的大沼澤,這些都直接造成了隋唐的大兵團展開,其實是相對困難的,這並不像當時北伐突厥,在茫茫千里的大草原上行動,而是需要跨越大量的地理障礙。
而從海路進軍,無論是隋朝還是唐朝,都曾經做過嘗試,但是當時的航海技術並不足以讓數萬軍隊進行長期持續的登陸作戰,所以往往這個海上的部隊都只能作為牽制。
而高句麗在這樣的地理環境下,是有非常強的內線作戰的優勢,也就是說,可以集中優勢的兵力面對一路,在地理條件的幫助下,哪怕高句麗的軍隊,戰鬥力要遠弱於隋唐的軍隊,在防守時,仍然可以通過節節防禦逐漸消耗隋唐軍隊的進攻動能。
最後再通過東北寒冷的冬天,逼迫對方退兵。
到了唐高宗的時代,整個地理環境並沒有發生變化,但是朝鮮半島的國際局勢發生了變化,首先是新羅積极參与了當時的這個戰爭,這就為唐朝在半島上提供了一個穩定的盟友,以及進攻的基地,而且唐朝先是通過水軍和新羅的合作,滅亡了百濟,為自己在半島上建立了一個根據地,然後又與新羅聯軍不斷的向北進攻,這使得南方戰線真正能夠牽制高句麗的力量。
而唐朝對於當時草原的經略,使得它的前出基地能夠深入到草原,而不再是隋朝時代依靠純粹的華北平原的農業力量進行戰爭支持,這樣就能長期持續的對高句麗保持軍事壓力,而高句麗是一個小國,起這樣長期持續的消耗戰,當戰爭的形態由原來的季節戰爭變成這樣長期持續的滅國戰爭的時候,他自然就頂不住勁兒了。
所以並不是說哪位皇帝的能力高低,最後造成了一場戰爭的結果,事實上,唐高宗時代對於高句麗的滅亡,要歸功於從隋煬帝到唐太宗,幾十年間,持續不斷的對高句麗國力的消耗,作為一個小國,這樣巨量的消耗,其實恢復起來是非常的困難。
如果唐高宗當時面對的是隋煬帝所面對的高句麗,哪怕在戰略形勢上相同,恐怕也很難順利的滅亡這個國家,所以我們要歷史地看問題。
唐太宗時期的高句麗無比強大,雖然唐的綜合國力要比高句麗強,但軍事並不突出,根本沒有滅亡高句麗的那個實力。
到了唐高宗時期,唐朝的其實開始走下坡路,但高句麗的問題更為嚴重,國內矛盾開始加劇,同樣國內出現問題的國家,就看誰的綜合國力強,誰就能笑到最後。
看似唐高宗時期滅掉高句麗,其實大唐也是日落西山,搖搖欲墜了,後來的安史之亂差點導致唐朝滅亡,幸好當時的外族更亂。
唐高宗的統治並不平庸,大唐在他治下很多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發展,整個滅亡高句麗的過程也調度得法,手下大將也精明強幹,最終實現了前兩代帝王未能完成的軍事目的其實也不奇怪。整個過程確實有高句麗自身的問題,當然也包括之前持續不斷的軍事打擊導致的高句麗的巨大損失。
高句麗因為泉蓋蘇文的專權,積累了許多內部矛盾。泉蓋蘇文死後,幾個兒子爭權,其中一個泉男生就做了帶路黨。在唐朝和新羅的夾擊下,高句麗上層分裂,不斷有貴族將領投降唐朝,最後傀儡國王高藏也降唐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