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道為什麼越來越被人詬病?


說孔孟,人人皆能說三道四,歸攏歸攏,其實不過百嘴一調,此一調往往是統治階級的論調,愚民的論調。從古至今皆如此。全面讀孔孟千難萬難,最難的是有話語權者皆為權貴之狗,狗之吠,無論怎麼曲解孔孟皆無大害而有大利,如此,何樂而不為?何況鷹犬之吠皆為「正道」,或者帽之以正能量,非議者總歸沒好果子吃,誰還樂意為,誰又敢為?說到底,怎麼樣的論調,跑不出一個「利」字,再冠冕堂皇,也離不開一個「利」字。那就看孔孟的一個「利」字的「論調」。

孔子在《論語.公冶長》主張在經濟上要惠民:「養民也惠」。「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 「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孔子認為,百姓是國家的根本,只有百姓富足了,國家才能富強。

《禮記》《大學》篇說:「道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德者本也,財者末也。外本內末,爭民施奪,是故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有德之人要有德政,還要有實施德政的有德之人,德政是施政之本,財產收入放在其後,如果本末倒置,還「爭民施奪」,最後只能是「財聚民散」。

孟子繼承了孔子的富民、惠民的思想,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制民之產」。「是故明君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蓄妻子,樂歲終身飽,凶年免於死亡,然後驅而之善,故民之從也輕。」,「制民之產」是使百姓擁有固定的產業,即「恆產 」。有了「恆產」百姓就不會顛沛流離 ,就會安居樂業奉養父母,娶妻生子,社會才能安定,國家民族才能有序的發展。所以說:「無恆產而有恆心者,惟士惟能。若民,則無恆產。因無恆心。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及陷於罪,然後。從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民不安心,生存無路,而生「辟邪」之念、之行,這無異於給百姓「挖坑」陷民眾於不義、不法,這難道不是辜負了民眾對當權者的希望嗎?

傳統以及古訓始終都是改革與保守者,藉以奠定其政策的合法性,與思想正義性的擎天柱,更是反映社會發展趨勢的「風向標」與鼓動社會潮流的「播種機」。但是對於傳統與古訓的解釋與理解又常常背道而馳,甚至各取所需。孟子的:「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儒家理想,猶如懸掛在中國歷史長河上空的黃鐘大呂,始終縈繞在中華民族的靈魂之中,這個民族之所以能夠延綿不斷,是多少血與肉,魂與魄,構築了不斷堅固的生命與發展的基石,是這個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動力。(部分內容摘自《王安石變法的失敗……背離傳統儒家思想的一次嘗試》)


儒家被詬病,孔孟之道成了封建專制的幫凶,甚至在一段時間被批倒批臭,把阻礙中國進步的髒水全潑到孔孟之道上了。其實儒家是被歪曲了。我們讀儒家經典,充滿了人生的感悟和智慧,那麼她是如何被歪曲了的呢?

說孔孟,不得不說先秦諸子百家,通過比較找到孔孟之道發揚光大的理由,然後再分析孔孟之道遭唾棄的原因。

先秦時期,儒墨道法諸家思考人生,探索治國理政的方法,思考為政、為人、處事的原則。其它諸家有的是關注社會的某一方面,有的是滿足一時之需,尤其是縱橫家為達目的不擇手段,近乎無底線的處事方式無論如何不能為後世垂範,當然不能流傳多久,其它各家有的過時了,有的失去存在基礎了,慢慢地湮沒於歷史長河中也屬必然。

道家是被誤解和妖魔化了。道家的楊朱曰:古之人損一毫利天下不與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這是針對當時統治者窮奢極欲來說的,這種特定語境下的論述。其目的是批駁統治者竭澤而漁,又號召人們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何如相忘於江湖?這是對統治者窮奢極欲的強烈批判。後來這句話以一毛不拔作結,楊朱被歪曲了。老子的無為是被誤解了。無為不是不做事,而是按自然規律做事而不亂為,每每看到比較老子和莊子誰是真無為誰是假無為,感覺老子會哭笑不得。

再說說法家。法家是糅合儒道思想的產物,把有為和無為思想結合形成的新的一家。儒家思想處處碰壁,真正徹悟道家的又有幾人。而李斯、韓非這些脫胎於儒家的法家思想家的治國理政的方案被統治者接受並付諸實踐,取得了社會改革的成功,由此秦一統天下奠定了中國領先世界的基礎。

儒家思想好比醇醇的酒漿,需要進行勾兌才能成為適合不同口味的瓊漿玉液。法家是第一個創造性發展了孔孟之道的學說,它主要是在有為和無為的辯證關係中勾兌出了一條治國之道。也有利地說明孔孟在當時不受歡迎而越往後越吃香的原因。

漢及其以後的思想家在儒家思想的大旗下,針對他們當時社會階段下的社會矛盾狀態分別提出了自己的理論,這可以看做是對儒家思想與當時社會實踐相結合進行的大膽思考後一次次的創造性繼承和發展,是不斷地在進行合理勾兌。但是在皇權專制的體制下,思想漸漸成為皇權的附庸,失去了獨立性。

例如,後世的三從四德、三綱五常等等統統都被標榜成儒家思想,孔孟之道成了維護皇權,統治人民的工具。完全背離了孔孟之道的本來面目。例如孟子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好像剛好是相反的。

後世思想家的理論被歪曲改造的典型是朱熹的去人慾,存天理,當被改造成存天理滅人慾之後意思就不是朱熹的原意了。朱熹的《晦庵集》,這裡摘錄其中幾句,如: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慾也;飲食,天理也,美味,人慾也。存天理滅人慾絕不是這個意思。

正是因為這樣的發展歷程,五四運動之後孔孟之道成了我們批判的對象,是封建思想的象徵,急於像擺脫瘟疫一樣去擺脫它,去掙脫它的束縛。

我們不應盲目吹捧孔孟之道,甚至有人認為儒家思想是解決當今世界問題的靈丹妙藥,當然也沒必要給儒家扣屎盆子。把儒家思想的精髓創造性地發揚光大,去掉其等級制思維的糟粕,用現代平等思想詮釋她,把它認識事物的智慧與平等思想再次進行勾兌,你會發現,儒家思想仍然是一座豐富的寶庫。例如《論語》里的「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改造一下,為人處世要光明正大,周而不比,避免由於比而不周而破壞和諧。這只是拋磚引玉,不一定正確。

儒家思想、道家思想都是寶庫,是先人智慧的結晶,其深邃的思想和豐富的營養也在等著我們去詮釋和吸收。她們都是我們思想的源泉。


孔子和弟子在一起討論,有些弟子想做官,有些弟子想發財,還有一個弟子只想抱著琴在山裡面彈。孔子說他最喜歡那個抱著琴在山裡面彈的人,他的價值觀是淡泊名利,寄情山水。

然而現在淡泊名利行的通嗎?有人認為我們必須要有功利心。在公司上班就必須時刻想著升遷。如果還寄情山水,淡泊名利的話,你拿什麼生活?我們尊崇孔孟之道,不是孔子的錯,是我們的錯。

也有人說,既然選擇了淡泊名利,又何來攀比之心,粗茶淡飯苟且生活也是生活。如果官員能夠能夠淡泊名利的話,何須勞師動眾的去「打老虎,拍蒼蠅」。

其實我們應當辯證的去看待這個問題,不可否認孔子思想是產生於封建社會,他的思想也是為了維護封建階級的統治,時代在發展,我們不能拿著幾千年前的思想放在先在去考量他的好壞,反而,我們應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為我們所用。

《孔子》是一部2010年的傳記歷史片,由胡玫執導,周潤發、陳建斌、周迅、陸毅、姚櫓、任泉等主演,於2010年1月22日全國上映。電影講述了東周末年,諸侯割據,相互征戰。孔子為了理想奔走在列國之間,孤獨地和整個時代抗爭,希望以他超越時代的思想和智慧來影響春秋諸國的歷史進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


講什麼"孔孟之道越來越被人詬病"?是歷代統治者拉大旗作虎皮強權曲解了孔子思想與孟子傳承為我所用罷了。當然孔孟儒家思想中也有糟粕。這是歷史局限造成的。從孔子藏富於民的思想與孟子君輕思想一脈相承就是看清楚了國以民為本這個本質。

孔子的君臣,父子觀被統治者利用起到了社會穩定,秩序井然的作用。成為被統治者拿來愚民的工具,嚴重滯後阻礙了社會變革與進步!忠君為臣綱帶來的等級森嚴的《官本位》。父母官成為合乎愚民的共識。父為子綱,民必須以官為父母。孝悌文化的所謂忠孝仁義被無恥利用擴大。國家君主及它龐大的中央集權制下的各級官僚成為農耕時代最大的地主階級利益代言人。從西漢開始的王候制就形成以大地主集團與官府勾結的利益鏈。明朝的復辟採用了這種新的大地主與官府勾結控制農民的體制!

佛教從西漢進入中國後很快演化為本土化文化。宿命論的輪迴被統治者結合君臣觀灌輸進底層農民腦海中,認命!因為你前世作了孽,今生所以要做奴隸。來贖罪!十八層地獄,下油鍋,大鋸分解。閻羅王活靈活現在恐嚇人民!混帳文人推波助瀾,惡意杜撰編造謊言借宿命論麻醉人民,為統治集團服務

孔子的君臣觀被盜取利用是魯迅等人批孔之原因。事實上孔孟輕君重民,藏富於民的"大國家思想觀"卻被歷代統治者丟棄一邊甚至遮掩封蔽。天,地。人才是孔孟真正核心觀。"財富聚而民心散"才是真正最可怕的社會結局。藏富於民即民富國強才是真正的國家強大!

孔子的克己復禮講的就是規矩!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名不正,則言不順。名正言順靠規矩辦事不正是《依法治國》嗎?


就孔孟之道的名稱,詬病二字已經出現問題,想問小編,對孔孟之道了解,理解,應運有多少?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孔孟之道,就我30年的學習可以分享一下,共14個字,然後請小編評判一下;對社會而言有四個字,忠孝節義,忠,就是終於自己的職業,崗位,技能,忠於直接負責人或領導,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端好自己的吃飯碗,就是忠於事業。孝,就是對自己有幫助的人要有感恩的心,回報社會,朋友,親人。節,就是做人要有原則,有底線,有節操。義,就是要有社會責任,要有擔當。

對個人修養而言用五個字;溫良恭儉讓。如果每個人都能做到態度溫和,積極上進,有正能量,內心陽光燦爛。心底善良淳厚。對他人恭敬,謙遜。個人生活簡樸,低調。讓人為先,禮賢下士,具備水的品行。

做事風格及作風用五個字;仁義禮智信,有博愛的心,一視同仁。講義氣,擔責任。做事有禮有節,明事理,懂先後知進退。有足夠的智慧和應對之策。講誠信。

如果具備了這14個字的孔孟之道的準則,應該是對國家,民族,大眾沒有什麼不合適之處的,小編的意思是?


.孔孟之道遭越來越多人唾棄,是很正常的社會進步現象,也表明國人對近二千年封建思想、文化遺毒的清醒認識。孔孟之道其危害性表現在如下方面:如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雙耳不聞天下事,一心只讀聖賢書。人讀書品位高雅、知書達理沒有錯,但除讀書是上品余皆為下品而論,就是對廣大務工經商農耕群體百姓是人格蔑視。須知,沒有廣大勞動人民的社會分工,人們吃什麼?穿什麼?用什麼?社會經濟的發展源泉從何而來?孔孟之道的指導思想,成為上至皇親國戚達官顯貴、下至文人名流,享用勞動人民創造的一切財富成果、並巧取豪奪勞動人民財富分配權、支配權,繼而又歧視廣大勞動人民的有力工具。因此,這就是為什麼封建社會總是動蕩多於太平的根源!又如學而優則仕,仕而優則官。千餘年來不斷上演的父逼子妻送夫讀書趕考、搏取功名利祿的悲歡故事表明,在歷代封建統治者心目中,唯有讀書才能入仕途求官位,享受一言九鼎、榮華富貴的上等生活。而讀書不入流縱有巧手百雙、匠工絕活,也只能寄人漓下、仰人鼻息、苟延殘喘地生活。假設在孔孟的思想文化中,哪怕摻雜一點平等公正的萌芽,如勤奮刻苦、品行端正的技工也可尊嚴的生活;三百六十行巧匠也能獲得較好榮譽地位,我們的封建社會定會是歡欣鼓舞的另一番景象了……

如果說西方的文藝復興運動,是西方整個社會文明進程的開始,那孔孟之道的演繹則是中國千餘年悲摧的浩劫!孔孟之道的「唯君論」、「唯權論」(王權、神權、夫權)、唯少數人服務論,視庶民如草芥的思想觀,才是中國千年難解的矛盾總根源!斬斷孔孟遺流,中國末來的興盛之路才真正開始!


看題目還想駁斥一通,在看看詳細描述的內容,根本就是一個被地攤書籍洗腦的低能,再加上滿腦子戾氣的妄人。

我也懶得和你廢話,中國在崛起,中國人的自信再增加,當人們重塑光榮的時候,必然會與歷史的光榮銜接起來,文化的血脈會再度交融。

你這幾句潑婦罵街的唯一作用,就是顯現你自己的愚昧狂妄。


垢病孔孟之道應有三類人,一類根本不了解孔孟之道,甚至沒看過儒家經典,根本不知道孔、孟說了什麼,把2000多年來官場、社會出現的問題歸罪於孔、孟;另一類是感覺傳統道德觀念具有很深的民眾基礎,他們出格的行為被民眾所反感,感到不舒服,垢病孔孟;第三類是信仰洋教的人,因孔孟之道與之信仰有衝突,也對孔孟不感冒。


很簡單原因,2000多年前的思想放到今天肯定是不合時宜的。而且這個2000多年的系統補丁套補丁,補丁摞補丁,已經成了一件百衲衣,都已經看不出原來的樣子了。

2000多年的思想很多,但為什麼孔孟之道就單獨受到指責呢?還不是因為自從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歷朝歷代封建王朝都把孔孟之道作為鞏固自己統治的基石。可以說孔孟之道本身就是中國封建王朝的基石,隨著封建王朝在中國近代成為了中國落後的源頭,中國的有識之士都在批判中國的封建王朝,也就隨之批判孔孟之道,把它當成中國近代以來積貧積弱,愚昧落後的源頭。

從這個意義上,孔孟之道成為了中國2000多年封建歷史的背鍋俠。孔孟之道確實當得起這個背鍋俠。畢竟儒家思想在中國確立絕對優勢地位已經有2000多年了,雖然中間經過多次改革,改變出了程朱理學和陽明心學等多種流派,儒家思想的外衣仍然披在那裡,孔孟之道永遠都是那個靶子,批判的時候拿出來。

而且孔孟之道這2000多年並沒有為中國發展出一套科學體系,能夠讓中國在近代以來能夠保持世界上的優勢領先地位,不會導致落後就要挨打的這種事情出現。可是在中國近代孔孟之道確實並沒有為中國的富強做出什麼貢獻,反而真的拖累了中國科學技術等的發展,等到西方的思想隨著西方的堅船利炮打進中國,中國人才發現他們有其他選擇,這個時候孔孟之道作為這個背鍋俠,這個鍋一定是要得背好的。


孔孟之道儒家學說已經存在兩千多年 ,特別是在兩千年的封建社會作為主要的學說,被統治階級大力引用,說明儒家學說的生命力是很強的,學說的其中部分對規範社會秩序,人心教化等在當時有積極的作用。這一作用延續了兩千多年!

今天來看儒家學說,有很多部分已經不適應現代社會的現實,因為這一學說沒有修改過,歷史上,只有宋代的陳頤,陳灝,朱熹作過儒學的增加,也只是為皇權增飾。近代,作為華夏民族的文化大儒們,沒有人去為儒學增改?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儒學和墨家,法家,釋家,道家等學派一樣存在與社會幾千年,歷代的學子都是從儒學中吸取知識,升華了智商,在華夏文化史上留下重彩。只是「國家」在近代工業化,科技等方面的落後,就把一切責任全部歸罪於孔孟之道,儒家學說害了中國人,儒家學說就成了替罪羊,自己不思變,自己智商落後了,就怪儒家學說,就怪儒家把人教成奴婢了,自己失敗,無能智商低,想出名,就怨孔死人的責任,,,現代很多有成就有學問的人士都是靈活運用儒家理論,創造出自己的層級,,,怪罪於人,都是自己無能,人不能教條的理解任何一門知識,需要有自我的分析應用,「真理有時往往在少數人手裡」,(歡迎大噴)


推薦閱讀:

TAG:讀書 | 文化 | 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