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歷史上為什麼是漢族發明了馬鐙,而不是更加精通於騎射的游牧民族?


馬鐙很可能就是游牧民族發明的,而非傳統認為的是漢族發明。

馬鐙是掛在馬鞍兩邊的馬具,其作用不僅在於踏腳上馬,更主要的是在於支撐騎者,以便最大限度地發揮騎乘優勢有效保護騎馬人的安全。馬鐙雖然很小,作用卻很大,它可以使騎士和戰馬很好地結合在一起,把人和馬的力量合在一起,發揮出最大效力。

傳統觀點認為,游牧民族長期與馬親密接觸,「兒能騎羊,引弓射鳥鼠;少長則射狐兔」,正因為如此,所以游牧民族能夠很好地駕馭馬匹;而漢族為農耕民族,不擅騎馬,所以在騎馬打仗時為了保持平衡,不得不依賴外部支撐,馬鐙就應運而生了。但是其實在蒙古國的一些考古發現,證明早在匈奴時代就已經出現了馬鐙。

正是因為游牧民族長期的與馬生活在一起,所以他們也會更可能多的遇到身體平衡的挑戰,這些挑戰對於缺乏馬鐙的游牧民族同樣很難克服。例如為套住不馴服的馬匹,牧民有可能受到強烈的側向拉拽作用,這時如無馬鐙僅靠牧民腿部夾緊坐騎,很難維持必要的穩定。


這種說法並不正確,之所以一些人包括民間歷史愛好者有諸如「漢族發明馬鐙」這樣的觀點,一則是因為民族自尊心,二則因為,在目前已知的馬鐙材料中,只有中國地區(中原)出土的部分馬鐙可以根據一起 出土的共存物,得出明確可靠的年代判斷,而其他地區出土的馬鐙則要訴諸墓葬的相對年代,但是由於這些墓葬本身缺乏明確年代標誌物,其年代推斷是相當籠統的。

從中國地區出土的馬鐙實物來看,基本沿襲了一個從單鐙到雙鐙這樣的形制的演變。考古學家將中國境內出土的馬鐙分為內陸,東北,新疆三個區域,其發展樣式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

1.內陸地區:第一階段——四世紀到五世紀初,這一階段馬鐙實物有三件,包括長沙金盆嶺21號墓出土騎馬俑,使用的是上馬用的單鐙。南京象山東晉王氏家族目的出土陶馬俑,配有雙鐙,這是目前所知年代最早的雙鐙實物資料。第三,是安陽孝民屯154號墓出土鎏金單馬鐙,年代大約為西晉末到東晉初。墓主人可能是鮮卑人或者受鮮卑影響的漢人。第二階段——以固原北魏墓出土馬鐙和丹陽胡橋吳家村出土馬鐙為代表。年代為北魏至北齊。固原墓出土鐵馬鐙為目前所知最早一對實物成副馬鐙。第三階段:六世紀中葉至12世紀中葉,南北朝後期至遼代,早期包括固原北周李賢墓等等,中期樣本更為豐富,包括唐太宗昭陵六駿石刻,以及新城公主墓鎏金銅馬鐙,這一期馬鐙的基本樣式為,鐙環圓角方形,穿為圭首式,穿環之間有一節短窄頸。後期:由於實物與形象更多豐富,僅舉白沙宋墓壁畫為例,鐙環開始上寬下窄,其餘形制與第三階段前期中期基本相同。

2.新疆地區:在現有發現的五件馬鐙實物中,沒有發現相應於中原地區第一第二階段的樣品,能大體判明年代的三件,對應於中原地區的第二期第二階段,在公元7到8世紀。

3.東北地區:考古中發現的馬鐙數量豐富,包括朝陽十二台鄉88M1號墓,袁檯子東晉墓地,集安七星山M96墓,高句麗太王陵,北票北燕馮素弗墓等,樣式都很相近,帶有長柄,踏部和鐙的部分一樣厚度,沒有寬而平的踏板,木芯包有金屬皮,從發展系列上說,與中原地區第一階段相當,與中原地區第二階段,以及第三階段前中段處於同一階段的馬鐙,在東北地區沒有發現,直接就過渡到了第三階段,比如遼寧建平張家營子遼代墓,遼代陳國公主墓等地點發現的馬鐙。

所有三個地區出土馬鐙實物和形象的對應分期,以及形制,大概梳理如上圖。

下面再來看看國外出土的馬鐙實物。在歐亞草原地區,最早的馬鐙實物出土於南俄草原地區。比如著名的匈牙利阿哇爾時期墓葬,馬鐙的形狀變化可以分為四期,從8字型鐙開始,底板逐漸加寬,鐙環拉長為拱形,鐙環和穿之間逐漸隔斷。這些墓葬的斷代基本在7世紀前和八世紀後半期。

除了南俄草原這個系統,另一個馬鐙系統是突厥系,主要實物出土於三處突厥民族墓地:庫迪爾格(相對應於中國北朝後期至隋代,部分晚至蒙元),圖瓦墓地以及阿爾泰山西北麓墓地(大部分相對應於公元6至8世紀),大部分馬鐙都經歷了一個從8字型向圭首穿環型的逐漸演變。

那麼這些地區出土馬鐙實物和形象,是否能豎立出一個明確的關於馬鐙起源和傳播路徑的結論?包括著名考古學家孫機先生在內,一批中國考古學家認為,馬鐙起源於中國內地,但最大的障礙就在於,很難解釋南俄草原地區8字型馬鐙的來源。很明顯,8字鐙年代明顯要早於中國北朝與隋代時期流行的圭首穿式鐙,而北大考古學院專家齊東方先生則提出,馬鐙應起源於北方草原游牧民族。

參考漢魏兩晉南北朝歷史北方諸游牧民族的活動,一種相對主流的學界推測意見是,馬鐙的產生,與漢晉時代北方強大的游牧民族烏桓有關。烏桓在漢武帝時期就從遼東逐漸入居中國,在遷入之前,和中原也接觸不斷,烏桓的騎兵,因鞍馬弓矢精良,戰鬥力強悍,以「天下名騎」之名見於歷史。有一部分騎兵甚至深入洛陽地區,充當皇家宿衛(後漢書百官志記載,北軍中候下有掌管宿衛的長水校尉,下有司馬,胡騎司馬各一人,胡騎司馬手下,就是精銳烏桓騎兵736人)早期的長柄式馬鐙,可能由烏桓輸入中原,後來的圭首式馬鐙,則與烏桓,拓跋共同體有關。烏桓把早期長柄馬鐙傳入中原的同時,也把它傳入了鮮卑和高句麗。建安12年,曹操遠征烏桓,把幽州,并州烏桓大批遷徙到內地,大量將烏桓騎兵編入自己屬下,隨著曹魏對南方的征伐,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安陽和長沙能夠出現馬鐙這種先進騎兵戰鬥用具了。

其次,我們再來看看馬鐙在歐亞草原上的傳播路徑,綜上所述,除了中國內地與東北地區,匈牙利,突厥,中國新疆地區所出土的馬鐙都缺乏第一期形制,在第三期中,這些地區出土的實物都晚於中國內地。由此可以大致推論出,中國以西地區的馬鐙都是從中國北方游牧地區傳入的,馬鐙的早期傳播,與鮮卑民族的西遷運動有關。

那麼鮮卑和上文所敘述的,馬鐙可能的發明者烏桓的關係是怎樣的?曹操遷移三郡烏桓入內地後,殘留在東北的烏桓逐漸被併入了鮮卑部落,鮮卑的騎兵也因此學到了先進技術而強大。黃初三年,鮮卑王柯比能與曹魏互市的三千騎中,就有烏桓(丸)騎。匈奴從漠北高原退出後,鮮卑就不斷西遷,實力範圍最大擴張到遼東至敦煌。魏晉至十六國時期,鮮卑民族進入中原,建立了前後燕,西秦等政權,也進一步遷移到今天的陝西甘肅寧夏等地。當然,鮮卑人也有一支繼續西遷,進入歐亞大草原,8字型馬鐙大概是這一過程中,鮮卑與其他歐亞草原游牧民族在文化交流這種,發展出的獨特形制,在西傳過程中,馬鐙從木質包金屬,變成全金屬,其中必然有善於冶鐵的民族從中改進,則阿爾泰山附近的突厥民族,正是不二之選。

根據統計,中國地區馬鐙發展到第三期中,出土文物缺乏像匈牙利地區和突厥地區的第二,三期那樣的過渡性形制,但到了第三期晚期,歐亞草原兩端的馬鐙形制變化幾乎同步,那麼最可能的合理解釋就是,突厥強大,成為歐亞草原霸主之後,因為擴張,所以將一種全新的馬鐙樣式同時向東西兩方傳播。

本文主要觀點,論據來源

陳凌《馬鐙起源及其在中古時期的傳播新論》(歐亞學刊第九輯)

齊東方《中國早期馬鐙的有關問題》(《文物》雜誌1993年5月1日)

申敬澈; 姚義田《馬鐙考》(《遼海文物學刊》雜誌1996年5月20日)


先亮答案:問題有點瑕疵的!應該說是鐵制的馬鐙是漢族發明的!

一、馬鐙到底是誰發明的?

馬鐙的歷史價值有多重要,這個今天自己說很多遍了!

英國科技史學家懷特指出的:「很少有發明像馬鐙那樣簡單,而又很少有發明具有如此重大的歷史意義。馬鐙把畜力應用在短兵相接之中,讓騎兵與馬結為一體」。

馬鐙直接改變了騎兵作為戰場輔助兵種的現狀,解放了騎兵的雙手,使得重騎兵得以出現,更是將騎兵一躍成為戰爭主力的推手!

但是說實話,馬鐙或者馬鐙的替代品到底是誰發明的!這個問題中外學者都在考證中,暫時還沒個準確說法!現在準確地說法只有一個,那就是有明確年代可考的,世界最早的馬鐙確實是在中國被考古出土的,就是北燕馮素弗墓出土的鎏金木芯馬鐙。

二、馬鐙的前身:

馬鐙在定型為鎏金木芯馬鐙這種形態前,一定是有皮帶狀或者扣腳狀這種過渡形式的!但是按照現在的考古理論,沒有實物出土的東西就是代表著沒有,不然考古就真成演義了!考古是最講究文物存世這個概念的!沒有存世文物,很多猜想就只能停留在猜想的範疇里!馬鐙也是這樣!

鐵制的馬鐙一定是漢族發明的!這點沒有太多疑問,因為游牧民族並不具備冶鐵的條件,一是原材料的缺乏,二是冶鐵工藝的缺乏,鐵制馬鐙的打造一定是漢族先開始的!

那麼問題就來了!皮帶狀的馬鐙,或者扣腳狀的馬鐙是誰發明的呢?

有說是漢族的,也有說是游牧民族的!因為皮帶狀的馬鐙,或者扣腳狀的馬鐙一直沒有文物出土(這種材質很難保存的!)所以真就沒個定論,說到底是哪個民族發明的!

三、馬鐙對游牧民族、農耕民族的作用,到底哪個大?

馬鐙及其前身到底是誰發明的問題,懸而未決。但是馬鐙對於游牧民族與農耕民族的作用,確是顯而易見的!那就是農耕民族更需要馬鐙!馬鐙對於農耕民族的幫助作用要遠遠大於游牧民族!

從現代經濟學角度看:游牧經濟是一種專業化、流動的經濟類型,對農耕社會存在著依賴性,它不能完全脫離種植業,需以整個社會生產和交換的相當發展併產生一定的剩餘產品為前提。為什麼游牧民族要與農耕民族產生衝突,劫掠成性,原因就在這了!

而游牧民族的種族天賦,又導致處在農耕文明中的種族,很難在短時間內,將馬匹質量與騎術與游牧民族拉平!所以游牧民族至始至終戰爭中的主力兵種就是騎兵的!

農耕民族就不一樣了,因為馬匹質量,還有個人騎術上的差距,導致了即便都是騎兵,但是農耕民族的騎兵要遠遠弱於游牧民族騎兵的!

馬鐙的出現,使得農耕民族的騎兵能夠更好地掌握平衡,解放了原本需要緊緊抓住馬鬢毛的雙手,可以手持雙手武器作戰,可以從容在馬背上做戰鬥動作!這些原本是需要極高的騎術還能夠實現的事情,被一件小小的馬鐙解決了!原本制約漢族騎兵最大的騎術問題,被這個馬鐙解決了!

而原本游牧民族最引以為傲的騎術,竟然一下子被廣大農耕民族的騎兵拉平了!此消彼漲,顯然是漢族的騎兵更佔優勢了!

四、為什麼是漢族率先發明了鐵制馬鐙:

這個問題很好解釋,

1.馬鐙的巨大作用,被充分認識到了!並予以重視!即便是在農耕文明中,冶煉鐵製品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但是漢族能夠將寶貴的鐵水,澆鑄成馬鐙,證明了馬鐙的巨大作用被漢族統治者高度重視的!真的是思想上的高度重視才會有鐵制馬鐙大量裝備部隊的情況產生!

2.先進的冶煉技術:沒有冶鐵技術,再重要的認識,也不足以促成鐵制馬鐙的產生。所以先進的冶煉技術尤其是遙遙領先於游牧民族的冶鐵技術,是鐵制馬鐙得以被漢族發明出來的第二個原因!

3.充足的原材料:有技術還有有原材料,原材料過少,只能讓這東西成為孤品,殘本。大量的原材料,保證了批量生產,保證了馬鐙可以作為一種尋常物品來使用,而不是束之高閣,只可把玩不可褻玩。游牧民族,就慘一些了,不僅缺乏原材料,冶鐵技術也沒有農耕民族先進,註定了游牧民族只能選用一些鐵制馬鐙的替代品!大規模裝備的情況是不會發生的!

(更多精彩回答,敬請關註:豆漿的奶爸守則,不一樣的奶爸,不一樣的豆漿!!!)


漢族屬於農耕民族,相對於游牧民族來說,漢族更需要馬蹬,而游牧民族則可有可無,當然,有的話更好。

漢族屬於典型的農耕民族,除了參軍以外,絕大多數情況下,並不會直接騎乘馬匹。

漢人出生後,一直到成年為止,都生活在比較安逸的環境當中,食物供給相對充足。成年後開始學習耕地,經商,做工或者讀書,與馬匹練習不大,在古代,馬匹作為國家的戰略資源,普通百姓接觸的很少,即使耕地也是用牛。

可以不誇張的說,古代漢族人的一生,雙腳幾乎沒有離開過地面(上床睡覺除外)。

游牧民族以匈奴人為例,由於所處的環境惡劣,所以五到七歲開始學習騎羊,十歲以後開始學習騎馬,並且學習彎弓射箭,進行小規模的狩獵。這也是為什麼叫他們「馬背上的民族」。

管理羊群,馬群,打獵,這些日常生活中,無一不需要騎馬,所以對於騎馬,游牧民族駕輕就熟,根本不需要馬蹬也可以掌握的很好。

農耕民族則不一樣,長期在陸地上習慣了,突然到了馬上會很不適應,就像第一次坐車的人很容易暈車,而馬背上的環境比車上不穩定多了。

軍隊的訓練需要速成,人們很容易想到發明一種可以讓人穩定在馬背上的器具,馬蹬應運而生。

馬蹬可以幫助農耕民族迅速扭轉在騎兵作戰方面的劣勢,能夠擊退游牧民族的入侵。


老規矩,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我研究古代馬具有七八年了,能找到的資料基本都看了,也發表過一些不成熟的成果。這麼說吧,以目前我們能看到的證據,是無法斷言馬鐙究竟最早由誰發明的。

馬鐙的起源傳播一直受到全世界學者、愛好者的關注,因為它實在太重要。目前關於馬鐙的起源,主要有這麼幾個看法:

1.皮腳扣起源說(或印度起源說)

在俄羅斯南部,以及印度,都發現過一種帶花紋的瓶子,時代相當於我們的春秋戰國時期。瓶子上有騎馬人的形象,可以看到馬鞍一側有懸垂下來的繩索,一些研究者稱之為皮腳扣,並認為這是馬鐙的前身。

(南俄發現的銀瓶及皮腳扣復原)

2.趾鐙起源說(或雲南起源說)

所謂趾鐙,就是套在腳趾上的繩圈兒。這種東西發現於我國的雲南,在雲南古代滇文化的墓葬里,經常出土一種青銅貯貝器,相當於存錢罐。貯貝器的頂部往往有大量的小型雕塑,可以看到在一些武士的大拇趾上,套著繩圈,並且連在馬鞍上。所以有研究者認為,這種「趾鐙」是馬鐙的前身。

3.中原或北方起源說 證據我後面再講

先說前兩種吧,瓶子上的圖像,其實有很大的局限性,因為我們只能看到一側,另一側是想像的。所以,關於這種腳扣究竟只在馬的一側有還是在兩側都有,一直存在爭議。另外,常騎馬的人會知道,用皮革、繩索這樣的軟材料做馬鐙十分危險,騎行中如果不慎墜馬,腳很容易被套住,結果不堪設想。所以,皮腳扣恐怕只是幫助人上馬的設備,騎行中不能使用。

至於雲南的趾鐙,只是套在大拇趾上,要求騎馬人得光著腳呀。顯然,這並不適用於氣候寒冷的區域。事實上,這種趾鐙的確只在雲南地區存在,並且一直延續到了元代。這跟滇馬的體型較小也有直接的關係。換言之,騎著小馬跑山路,趾鐙足夠用了。但是,雲南以外的人不用它。

所以,前兩種觀點都存在各自的缺陷,無法將其等同於後來的真正馬鐙。

接下來,就要重點講中原或北方起源了。

我們現在所能看到的最早的馬鐙證據,來自於長沙郊區的一座西晉墓,時代是永寧二年(公元302),在位的皇帝是晉惠帝,也就是那個說出「何不食肉糜」的傻子。下面這件騎馬俑上,就是最早的馬鐙,而且是全世界的學者都承認的。

看到了吧,在馬鞍的左側,懸掛下來一個小三角。而且在右側是沒有的。所以,它也被叫做「單鐙」。為啥要用單鐙呢?仔細看,這時候的馬鞍兩頭很高了,不好上去了。咋辦呢?搬磚墊著可以嗎?當然可以,但是不方便啊,誰願意走哪兒都帶著一摞磚。終於,不知道是誰,想到給馬鞍側面加個東西,上去的時候剛好可以踩著借力。

單鐙解決了上馬的困難,可是人們還沒有想到騎馬的時候也可以用它。所以我們看到,這位西晉的仁兄,上馬以後並沒有繼續踩著馬鐙。

那麼,啥時候想到用雙馬鐙了呢?大概20年後,到了公元322年,南京象山的一座東晉墓里,出土了一件陶馬,上面清清楚楚地做出了雙馬鐙。也就是下面的這件。

有了雙馬鐙可就了不得了,騎在馬上很穩當,能做出以前做不出的動作了,相應地,騎兵的技能也進步了,進而引發了戰爭形態的轉變。。。這方面的研究成果很多,我就不再重複。

以上的這兩件早期馬鐙證據,都是來自於中國南方地區,而且確確鑿鑿是農耕民族的墓。那為何又會出現草原民族發明馬鐙的說法呢?

這就要說一說東北的遼寧地區了。

我們知道,在兩晉時期,東北有一群了不得的人,叫慕容鮮卑。他們在西晉末年進入中原,還建立了自己的政權,今天統稱為「三燕」。慕容鮮卑人擅長於騎射,當時的匈奴人都害怕鮮卑騎兵。最重要的是,鮮卑人有個習俗——死後用馬具隨葬。

所以,今天的考古學家,在遼寧的鮮卑墓葬里,往往能夠發現很多銅或者鐵做的馬具實物,其中馬鐙也不少。

我們在前面說的都是陶俑上的馬鐙形象,而遼寧發現的可是實實在在的真馬鐙,也不能不讓人重視,因此,有些學者覺得馬鐙也可能是這些鮮卑人率先發明的。

那為什麼說現在不能確定是農耕的漢人還是游牧的鮮卑人先發明馬鐙的?主要還是因為這些考古材料的時代太接近,難以判斷出誰更早一些。

也有些人從文獻或者從「道理」上推測,由於文獻對於馬具的記載過於稀少,誰也無法說服誰。

所以,最終解開這個問題的鑰匙,恐怕還要等更多的考古證據了。


首先問題問得有問題。

馬蹬是誰發明的估計是說不清楚的,因為最早的馬蹬肯定不是金屬的,而更可能是皮製或者布制,而這種材料已經沒法考古出土了。

其次皮布馬蹬更可能是草原游牧民的發明。而金屬馬蹬則肯定是漢地發明製作的,因為草原不具備條件。

然後,歷史上有關騎兵最早的記錄當是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綜合東西方歷史來看,戰國以前,馬車比騎馬更起作用。馬車的衝擊力很高,同時也可以搭載射手,這也是歷史研究者認為馬蹬是騎兵出場的關鍵。當然與之相似的還有馬鞍韁繩。

其實馬鞍比馬蹬更重要,沒有馬鞍人坐在馬背上估計熬不了半天。當然最重要的是高橋馬鞍,沒有這玩意是沒法聚集上萬騎兵去奔襲。目前出土的高橋馬鞍是東漢時期。

我只能猜測,隨著戰國時期金屬鐵器開始普及,游牧民族的金屬箭頭熟練暴增,這就導致匈奴帝國依靠騎射部隊迅速融合周邊加以壯大,並在漢初壓制大漢帝國。

漢武帝時期開始仿製游牧騎兵,而高橋馬鞍可能就是這個時候出現,因為是木製品,也是重兵利器,民間極少,我們也就無法考古發掘出來。同時期的馬蹬應該還是皮布制,損毀率極高,而漢軍騎兵可能是作為重騎兵使用,也就不將就馬上騎射,而是騎馬馳騁千里追擊匈奴,依靠近戰武器的精銳來取勝。因而對馬蹬的要求不高。

而這種匈奴人很快掌握了高橋馬鞍技術,但由於綜合實力不如大漢,東漢時期部分匈奴人西遷時就帶走了這張技術,百年後血洗歐洲。

與之類似的火藥和攻城技術也被蒙古人帶著去了西方。


當匈奴人騎著帶馬鐙的戰馬橫掃歐洲的時候。歐洲人才發現,原來馬還可以這樣騎。但是橫掃歐洲的匈奴人為什麼被趕出中國的呢?就因為馬鐙是漢人的發明。要不然年紀輕輕的衛青和霍去病拿什麼破匈奴?當時騎兵數量是處於劣勢的。衛青霍去病大破匈奴之後,匈奴就被迫西遷了。

再者,游牧民族/游牧文化是沒有冶金技術的。農耕文明才有可能在手工業/定居的基礎上出現原始的手工冶金技術。而中國強盛的朝代,中原漢人對比北方游牧民族,都擁有更好的武器技術。而不管是馬鐙還是火藥(火炮,地雷,水雷,火槍等)都是漢人的發明,匈奴人西遷帶給了歐洲馬鐙,而蒙古西征給歐洲帶去了火藥火炮和火槍。沒點先進武器的話,元將 郭侃(郭靖西征歷史原型,郭子儀後人)也不可能破了阿拉伯和十字軍二三百城的。

只不過元明清三代處於近700年的大一統,周邊缺乏長期的強有力的競爭和對抗對手。導致了近代火藥兵器的發展緩慢。而歐洲長期處於和伊斯蘭教/阿拉伯人的對抗,也長期處於歐洲各國之間的對抗,所以因為競爭才導致了火器的快速發展。尤其是明清錯過了大航海時代,才導致了鴉片戰爭後的百年屈辱。

但是不管是古代還是當代。大一統的國家,或者說是中美俄這樣的領土大國,只要有競爭對手時刻激勵著,更容易出現科技進步。而這種科技進步是很難在游牧民族中出現的。而且像歐洲這樣的領土小國,又長期處於戰亂對抗的情況下,沒有外部科學技術的填補,是很難有自身實力來搞出技術突破的。就比如當代的航天技術,歐洲各國有實力搞嗎?只有工業體系更加完善,人力物力更加雄厚的中國美國俄羅斯這樣的領土大國才有可能搞的出。

所以,馬鐙這樣在當代很原始的東西。在兩千年前,也只有中國這樣的超級大國才有可能搞的出。歐洲的領土小國,以及北方的游牧民族是沒可能有這個技術突破的。


從馬匹馴用於實戰(車戰),到騎兵出現,再到成熟重甲具裝這是上千年的過程。高頭大馬可不是一開始就有的,到現在優良的馬種也就那麼幾個。早期各文明都是車戰,除了馬具因素外很關鍵的一點就是,當時大多數馬匹並不適合騎乘作戰(是說不能騎,但牛也能騎但沒幾個騎牛的)。僅騎馬本身而言,馬蹬可不是必不可少的,很多矮點的馬或者驢,光是騎的話不比騎自行車難,還有至少馬鞍什麼的總要比馬蹬重要吧。沒有任何證據證明,馬蹬是「漢人」發明的 ,一般也只是認為,嗯,中國北方和中亞的游牧集團最早發展出來的。中國古代直接發明出馬蹬的可能性,不能說沒有,但真的不高,成熟「馬掌」都是大約是到元代才開始流行的。雖然之前就有「馬履」(鹽鐵論有記載不過是革的)和部分馬鐵的使用,但並沒有大規模普及,當然可能只是因為缺鐵,不過樣式也有區別。


這是一個很有趣味性的話題,馬鐙到底是我國北方少數民族發明的,還是發明與中原地區,這裡歷來都有很多的爭論。一些人認為,馬鐙應該是北方少數民族發明的, 畢竟他們更加擅長於騎術,所以對騎馬打仗這件事情研究地透徹,因此發明了馬鐙。另外一些人就要反駁了,覺得應當是中原民族發明的馬鐙,畢竟騎不好才要利用工具,通過馬鐙降低了騎乘的難度,進而可以發展出強大的騎兵隊伍,減少訓練的成本,所以肯定是中原人發明的。兩方都有道理,所以至今並沒有確鑿的證據可以說明馬鐙到底是誰發明的。

就拿游牧民族來講吧,關於他們的記載中都是善騎,比如說匈奴人,從小就練習騎射,「兒能騎羊,引弓射鳥鼠;少長則射狐兔……士力能彎弓,盡為甲騎。」由此就可以看出,對於這些游牧民族來講,幾乎都是天生的騎手,這既是文化的影響,也是生存的必要。他們的日常生活就是對作戰訓練的不斷練習。再拿匈奴人舉個例子,在當時成年男子「人不弛弓,馬不解勒」,直到年老了騎不動了才不會再去出征。所以說對於當時的游牧民族來講,也許馬鐙並不是必須的。不過並不代表不可能發明出來。畢竟隨著擴張的腳步,如果想要加強戰鬥力,自然是越強越好。

認為中原地區漢族發明了馬鐙的人,還有一個佐證,那就是中原地區的手工業基礎要比北方游牧民族更加的發達。強大的中央集權王朝也更有可能集結全國的智慧來發明出對抗北方少數民族的利器和「黑科技」。無論如何,有個歷史學家的評論很中肯,「馬鐙把畜力應用在短兵相接之中,讓騎兵與馬結為一體。」這樣的發明雖然看似簡單,但是意義重大。


馬鐙誰發明的,我覺得不可考。

因為游牧民族的生產力水平低下,他們不可能像農業民族那樣有「厚葬」之風。即使是游牧民族發明了馬鐙,但由於他們低劣的材料獲取能力以及工藝水平限制,再加上沒有中原王朝的厚葬之風,經歷幾千年根本就不可能保存下來。

想像一下,如果匈奴人發明了馬鐙,那也肯定是當成日常的實用工具使用,不可能用寶貴的金屬去製作。而價值不高的東西,也不可能隨主人一起安葬到地下。(就算一起安葬了,也保持不了多久就腐化了。)


推薦閱讀:

TAG:文化 | 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