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民國時候的留學生很多人都回國了,回國率很高?
這個問題並不全面,應該說民國時期文科類留學生回國率很高,而理工科類留學生回國相對較少,比如我們所熟知的錢學森、楊振寧、吳健雄、袁家騮這些真正享譽世界的理工科類學者都沒有選擇「學成歸國」。(備註:錢是申請移民美國被拒絕後才回國的)
拋開回國效力,報效祖國等豪言壯語,最實際的原因和今天留學生一般無二,文科生在當地不好找工作。
比如其他答案里提到的顧維鈞,他在寫博士論文的時候已經收到袁世凱的邀請,邀請他擔任自己的英文秘書;而我們可以肯定,顧維鈞哥倫比亞大學國際法與外交的方向他肯定不可能在美國找到符合他心意的工作,更別說還是總統秘書這種數一數二的工作機會。
胡適等人也同樣如此,幾十年以後,做過駐美大使,也算是華人中「名滿美國」的胡適在美國能找到最好的工作是什麼呢?
普林斯頓大學圖書館館長,年薪5200美元。
而當時美國人均年收入是多少?3210美元。
也就是說在中國威名赫赫,甚至享有世界聲譽的文科生胡適,在美國能找到的工作也僅僅比美國平均年薪高不到一倍。
更令人尷尬的是在1951年,因為胡適薪水太高等綜合原因,普林斯頓大學校董會決定不再聘用胡適,而改聘他的副手童世剛為館長,年薪3480美元(僅僅比美國平均年薪高200多美元).
而作為對比,錢學森年收入是多少呢?
錢學森當時加州理工和麻省理工兩所大學任職,光擔任教職,年薪已經超過2萬美元,更何況他還參與了美國軍方的一些項目,每個月都固定津貼,其中一筆是1600美元,也就是說錢學森年收入超過5萬美元。
5萬VS5000,我想這大概就能說明為什麼民國時期文科留學生都回國工作的原因了。
事實上和今天別無二致,理工科類留學生更容易在所在國找到一份乘心的工作。
據統計從1911年到1949年之間,去過留學的留學生數量還是比較多的,大概有十多萬的學生出國留學。但是在這十幾萬的留學生中很少有人留在國外而是回到中國。拋開愛國主義思想,其實和當時的國內留學生稀缺和留學後工資福利好有很大的關係。
名人例子許地山在他的小說《三博士》中有這樣的一段描述,
主人公說:「留洋回來,假如倒霉也可以當一個大學教授。」這雖說是一句戲言,同時也是小說中的話,但是這句話卻是當時的真實寫照。
據說顧維鈞在美國埋頭寫博士論文的時候就已經收到袁世凱邀請他擔任總統府英文秘書的電報了。當然顧維鈞欣然就答應了,要是你你肯定也答應吧。
1917年,同意的胡適的博士學位還沒拿到的時候就收到了北京大學的聘書。當時的北京大學可是聚集了全國鴻儒的「太學」啊,一個二十多歲的准博士,面對這樣的聘書怎麼選擇可想而知了。
數據統計根據1916年留美歸國學生職業統計,340人中有110人從政,而且這110人中只有8人在省級行政部門,其他的102人全部在中央一級的行政、司法、立法部門工作。可想而知當時的留學生回國後的待遇是多麼好。
原因分析那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主要是因為1922後中國實行新學制,很多公私立的學校變成了大學,如此一來大學老師很稀缺。當時只要是留學歸來的都可以當大學老師。而且只要是留學歸來的什麼科目都可以教。
30年代中後期,教育界的「才慌」有所緩解但是抗日戰爭爆發後,很多高校內遷,而北京上海的很多教授沒有跟過去,大學老師又變的不足了。所以留學生的身價又漲了。
那麼這些留學生在國外可以擔任什麼職務呢?他們在國外的話當時只能擔任技術機關助手或者學院教授的助手,要想自己變成教授還需要在奮鬥二十多年,所所以這樣明顯的對比下是誰都會選擇回國了。
看完各位點個贊吧!加個關注啊!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