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古代漢字為什麼是從右到左書寫?


這個問題其實回答過一次,但似乎做了無用功。再簡單回答一次吧。

第一、左右之爭在我們的文化里一直存在著。

比如漢族尚左,所以認為右為凶位,在老子《道德經》里有體現,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也。夫樂殺人者,不可得志於天下矣。故吉事尚左,凶事尚右。是以偏將軍處左,上將軍處右,以喪禮處之。殺人眾多,以悲哀泣之;戰勝,以喪禮處之。漢服為右衽也是處於宗法考量的。

第二、漢族尚左,從右至左書寫,表明方向是向著左邊書寫的,這樣才符合尚左。從右至左書寫其實對於墨跡未乾,衣袖拂過是很不利的,但還是為了尚左還是這麼設定。

第三、漢族雖尚左,但其來源起點是右邊。

之所以尚左是因為漢族屬於內陸支苗蠻體系後人,內陸支在沿海支的左邊。所以沿海支為右,內陸支為左。又因為內陸支是脫離九黎的群體,他們原本是九黎。整個黃種九黎相對於白種是右邊,白種為左邊。然而內陸支脫離九黎後,成了沿海支的仇敵。這樣就有了尚左。但因為自己來源是九黎,所以由右至左是符合歷史歷程的。

第四、白種的左和黃種的右,體現在很多字和文化里。

比如鷹徽,白種鷹徽基本都是鷹頭向左,代表鷹眼守護左邊。而華字也是鷹展開翅膀站在木杆上,鷹頭向右則是守護自己右邊的家園。

又比如後字和司字上半部是兩股叉,後字叉口向右,代表由左向右管理。司字則相反,叉口向左,代表由右向左管理。後代表白種主導時期,司則相反。

左右之爭其實一直存在,現代又變成了意識形態之爭,不過現在這個概念的左右,與歷史上主張左右群體的意識形態完全相反。歷史上右邊才是主張人類大同的。與今天白左的左不同。


大部分人覺得是閱讀習慣。可是不應該先有書寫載體,才能形成閱讀習慣嗎?中國古代漢字之所以從右到左書寫,主要是因為古人所用的書寫載體是竹簡,將竹簡用線串連起來,然後在上面寫字,再捲起來成為「一卷書」。中國講究順勢,在竹簡上寫字肯定也是按照竹簡的紋路,按照竹簡串連的方式書寫,於是古代人是豎著寫字。至於為什麼從右向左寫,可以想像一下,如果不是從右向右左書寫,而是從左向右,由於是右手寫字,那豈不是寫字的時候,右手會一直壓著還沒卷開的部分,寫字變得不方便。竹簡在中國使用了一千多年,從春秋戰國到魏晉,隋唐雖然有紙張和絹帛,但是屬於過渡期,直到宋以後,紙張才成為主流,作為一千多年的文化載體,竹簡及所形成的書寫方式、閱讀方式早已融入到一個民族的基因裡面。即使當紙張成為文字載體後,人們還是按照之前方式書寫和閱讀:從右向左,豎著閱讀。

鴉片戰爭把中國國門打開,西方文明衝擊到中國古老文明的方方面面。具體到語言文字,在經歷了白話文、簡化字之後,古代文言文的書寫方式也逐漸在改變。直到新中國成立後,由郭沫若等人提議,將漢字豎寫左行改為橫寫右行才正式定調。之後1955年,教育部和文改會聯合召開全國文字改革會議,全國印刷品從此採用橫寫印刷。之後,各類報紙書籍都相繼改為橫排右行,傳統的豎寫左到右排得到改變。現在豎寫左行的書籍基本都是古書的翻印,或者是當做書籍設計的一個創意。


關於古代人從右到左的書寫習慣,這幾年我在用毛筆書寫作品過程中不止一次的思考過。首先是因為古人寫字是豎行書寫。為什麼要採用豎行,因為豎行寫字每個字的中心便於對齊,方便寫,寫出來也好看。由於漢字最講究重心,豎行寫與上面字把中心對齊了,重心更容易把握。再次,為什麼要從紙張的右邊開始寫起,因為寫字使用右手,從右邊開寫方便。第三,毛筆字比鋼筆字要大得多,哪怕是小楷也是這樣。如果是橫行寫,你得邊寫屁股邊不斷的挪地方,因此得不斷地挪椅子,不挪便無法寫字。所以寫字坐長條凳好,方凳或椅子很麻煩。而豎行寫字,一行寫滿,可以寫許多字,方才挪一下屁股,有時還不挪。這就是豎行寫字的好處。我寫的有點亂,但是只要把道理講清楚,使大家能看明白,我目的也就達到了。


並非都是如此:甲骨上有從左到右的橫著寫。

簡冊則是豎寫、從右到左。為何豎寫,好理解。為何從右到左?從「寫改刊刻」來說明一下:甲骨是先寫,再改,然後刻,錯了就刮掉(刊),重新開始,最後稱刻定。竹簡略微不同,先寫,錯了就刮掉,再寫,最後稱寫定。

僅僅從讀的角度來講,卷牘展開向左或向右,尚無大礙;但是從寫的角度來講,卷牘必須向左展開,刮竹片的時候不能讓卷牘礙著手腕。

以後則是延續習慣了。


人是習慣右手持刀或筆在竹簡上寫字,自然習慣在竹簡的右側開始寫字,而閱讀竹簡時,會習慣左手持竹簡卷,右手拿刀或者筆進行批改等工作,這都要求行竹簡面朝上從左向右卷,從而決定了要從右向左書寫竹簡。到了用紙張書寫的年代,理論上已經可以從左向右書寫,但已經形成習慣,又沒有必須改的客觀需求,就延續下來,直到近代。


推薦閱讀:

TAG: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