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2018年不是「狗年」,而是「獅年」?


回答這個問題前就需要先拋出來一句話,獅子的年才是中國年,有狗與否並不重要。

很多人估計不太認同,在大多數人眼裡,中國有十二生肖,但十二生肖中並沒有獅子,獅年之說乃無稽之談。但若從年文化或者中國傳統文化來看,獅年之說其實是百分百正確的。

如果你細心,你就是發現你身邊很多地方都在應證「獅年」之說,諸如代衙門、官邸、寺廟、園林以及近代以來的事業單位、大學、商家等,門前都會坐著一對石獅子,這也是大家都司空見慣的事情。

甚至一道中國名菜,也被幽默地起名為獅子頭。

獅子代表中國文化元素,已經成為舉世皆知的常識。每到春節這樣的中國傳統喜慶節日,中國人都喜歡敲鑼打鼓,舞獅助興,舞獅也跟隨著華人移居海外而風靡世界各地,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以及各國唐人街都非常盛行舞獅。

所以其實也可以說,相比大陸而言,舞獅在海外的華人社區,往往更熱烈更通行,以至於歪果仁一般都認為the lion(獅子)就是中國文化最典型的代表。

舞獅也被不少注重傳統文化、注重傳承的企業所延續。舉個例子,在前不久的蘇寧年貨節發布會上,蘇寧便特意邀請了國家級非遺項目彩扎傳承人黎婉珍,為其定製六頭南派「醒獅」,可以說,這是「黃飛鴻同款」的獅頭,額高、角直、眼大、眉精、杏鼻、口大有笑容,具有鮮明的佛山黎家師特徵,顏色鮮艷、喜氣洋洋,頗具年味。很難想像,一家企業的年貨節竟然以舞獅這樣極具民俗年味的方式開始。

但凡看過電影《黃飛鴻之獅王爭霸》的人應該都被電影里展示的舞獅技藝而驚嘆。因此,每到過年,國內的舞獅活動非常普遍,因為舞獅和練武是融合在一起的。隨著舞獅活動的普及,如今在世界各地的華人聚居地,都有舞獅的蹤影。

獅子的形象莊嚴威武,從古至今都被民間視為瑞獸。學過歷史的人應該都知道,舞獅在中國,原是一種以自發性、娛樂性、隨意性為特點的民間傳統文體形式,經過兩千多年來的嬗變發展,已由一般的表演活動,發展成為一項集娛樂、喜慶、競技和健身多種功能於一身的文化體育活動,並開始走上規範化、科學化、競技化、國際化的發展軌道。

所以,不管十二生肖經過多少輪迴,今年是否是狗年,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獅是中國年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缺了舞獅,年就不是完整的中國年。


舞獅,是我國優秀的民間藝術,每逢元宵佳節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獅舞前來助興。

這一習俗起源於三國時期,南北朝時開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據傳說,它最早是從西域傳入的,獅子是文殊菩薩的坐騎,隨著佛教傳入中國,舞獅子的活動也開始輸入中國。

在一千多年的發展過程中,獅舞形成了南北兩種表演風格。北派獅舞以表演「武獅」為主,即魏武帝欽定的北魏「瑞獅」。小獅一人舞,大獅由雙人舞,一人站立舞獅頭,一人彎腰舞獅身和獅尾。南派獅舞以表演「文獅」為主,表演時講究表情,有搔癢、抖毛、舔毛等動作,惟妙惟肖,逗人喜愛,也有難度較大的吐球等技巧。

其中南派獅的代表南派「醒獅」,在由徐克執導於1993年2月11日上映的電影《黃飛鴻之三:獅王爭霸》中,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李連杰飾演的黃飛鴻在影片中舞著威風凜凜的獅頭一路闖關,國恨家仇和民間藝術的交織讓人看的好生暢快。

黃飛鴻英勇報國的熱血男兒形象傳為佳話,但作為國家級非遺項目的「黎家獅」卻沒有更加深入到觀眾的生活中。但是在今年蘇寧的年貨節上,「黎家獅」以一個全新的面目又進入了大家的視野。

在一片熱鬧的音樂聲、鼓掌聲中,由國家級非遺項目彩扎傳承人黎婉珍,為蘇寧定製的六頭南派「醒獅」驚艷亮相。據了解,這是蘇寧特意請到國家級非遺項目彩扎代表性傳承人、黎家獅藝第五代傳人黎婉珍女士為蘇寧定製的黃飛鴻同款南派「醒獅」,從外表來看,獅頭造型特色十足,佛山黎家師特徵表露無遺,頗具年味。

其實不僅2018年是「獅年」,每一年都有「獅年」的符號。獅子為百獸之尊,形象雄偉俊武,給人以威嚴、勇猛之感。它是一種不屈不撓、勇於拼搏、奮發努力、知難而上的精神,更是一種崇尚群體、凝聚合力、敢於創新的精神。所以人們逐漸形成了在元宵節時及其他重大活動里舞獅子的習俗,以祈望生活吉祥如意,事事平安。

「獅」作為蘇寧的品牌吉祥物,其特性和蘇寧「執著拼搏、永不言敗」的精神不謀而合。當獅子和新年聯繫在一起時,我們每一個人腦海里都會浮現出頗具年味兒的畫面,家人熱鬧的歡聲笑語、炮竹除舊歲的噼啪作響、飯桌上的美味佳肴,以及一年一度的年貨節。


看到這個問題,小編愣了一下:十二生肖里有「獅」年嗎?好像沒有吧!

再一想,雖說沒有,感覺每年都是「獅年」,這麼一說,反倒也不為過。

獅子,不僅是自然界威猛、健壯的象徵,在中華文化里,舞獅也是舉足輕重的一個傳統文化項目。電影《黃飛鴻之獅王爭霸》講,正是舞獅文化讓中西方在對抗、碰撞中交流的故事。我大中華的獅子果真威風凜凜,足以稱霸四方,讓世界刮目相看!

舞獅文化在「年」文化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每逢過年,大街小巷不僅回蕩著劉德華那首經典的「恭喜恭喜恭喜你呀」,還處處都有大大小小的小獅子們的身影,歡歡喜喜、敲鑼打鼓地慶祝新年。舞獅,儼然已是我國特有的年文化中的重要元素之一了。

但是,「狗年」變「獅年」這個梗是從哪兒來的呢?原來,一向善於賣萌的萌獅子蘇格拉寧,這次不僅將萌賣到了蘇寧年貨節,甚至還將風頭蓋過了 「狗年」,讓人誤以為這莫不是「獅年」吧?

蘇寧發布會現場,不僅請了京劇表演大師,連著名的「黎家獅」也來了,而且還邀請了國家級非遺項目彩扎傳承人——黎婉珍為蘇寧定製六頭南派「醒獅」。

大家應該知道,黎家獅,代表了我國舞獅文化中出類拔萃的一面。上文所述《黃飛鴻之獅王爭霸》中,香港著名導演徐克專門吩咐要請的舞獅,就出自黎家獅之手。

這下,蘇寧的吉祥物從可愛的蘇格拉寧小獅子,長成威風凜凜的中國雄獅了,其實還挺符合蘇寧的企業精神的!

眾所周知,企業的吉祥物都是有一定意義所在的,可以說是企業的「門面擔當」。比如騰訊的吉祥物——帶著紅圍巾的企鵝,自誕生以來就給很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天貓的小黑貓,尖尖的耳朵,圓鼓鼓的眼睛,無意間還有有幾分童話故事的影子↓

不過,我個人看來,這幾個吉祥物可愛是可愛,不過總感覺欠缺了那麼一點威風、霸氣。蘇寧的Q版蘇格拉寧,平時只會賣萌耍賤,但到了關鍵時刻,在萌寵界,應該就算是比較威猛意氣風發的了。

正如影片《黃飛鴻之獅王爭霸》中,黃飛鴻說的那樣:我中華男兒,有什麼會怕的?敢打!敢闖!敢拼!

正是懷著這樣的銳氣、勇氣、志氣,我們中華民族如今才能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中不倒,甚至讓世界都為我們刮目相看!獅子身上這種精神,不正是我們身上的血性么?或許,蘇寧在最初就選擇獅子作為自己的吉祥物,正是有此意也說不定!


相信小時候的你一定看過黃飛鴻系列電影。

23年前,徐克電影《黃飛鴻之獅王爭霸》風靡全國。該片以「獅頭」為另一線索,講述了黃飛鴻來北京看望父親,卻被京城惡少趙天霸欺壓,在得知俄國人想要刺殺李鴻章後,黃飛鴻認為民族大義在前,毅然決然參加了獅王大會,經過一番努力成功救下李鴻章的故事。

很多人應該都記得,片中舞動的獅頭威武華麗,讓「南派醒獅」一炮而紅,李連杰飾演的黃飛鴻,舞著威風凜凜的獅頭一路闖關,第一次將傳統佛山獅頭——黎家獅帶進了全國觀眾的視野里。

有人說黎家獅是被徐克的電影帶紅,但事實上,徐克拍攝電影之初,便是由於久聞黎家獅的名氣,專門向其定製一批黎家獅獅頭。當時,國家級非遺項目彩扎代表性傳承人、黎家獅藝第五代傳人黎婉珍就被派到北京的拍攝基地,為劇組扎作獅頭,而電影裡面黃飛鴻用來大展身手的獅頭,就出自黎婉珍等人之手。

黎婉珍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不少獅頭在拍電影時被破壞,他們一邊拍一邊爛,我們就不停地扎作獅頭補充。」到了今天,黎婉珍還保存著當時在北京劇組和獅頭留影的一些照片。

如今,「黃飛鴻同款」黎家獅獅頭也出現在了一家企業的年貨節發布會上。就在1月9日的蘇寧年貨節發布會上,醒獅舞動、鑼鼓喧天……在熱鬧的音樂聲里,由黎婉珍女士為蘇寧定製的六頭南派「醒獅」一一亮相隆重登場,獅頭具有鮮明的佛山黎家獅特徵,顏色亮麗,喜氣洋洋,年味十足。

頗具玩味的是,現場表演中,蘇寧的舞獅還結合了當代最流行的元素,只見兩大四小六隻獅子,在動感、節奏感極強的背景音樂下,靈活舞動。可以說,在當代潮流語境下,蘇寧將傳統年俗結合新潮范兒碰撞出了不一樣的火花。

我想看到這裡,你應該能明白原委了,相信也能理解為何有人說今年不是「狗年」,而是「獅年」。雖然今年是狗年,但是蘇寧的活動卻讓獅子成功「搶戲」,黎家獅獅頭一直名聲在外,曾經在徐克電影中火了一把,時隔多年後,被搬上蘇寧年貨節的舞台,更是大放異彩。


不知不覺就到了2018年,「狗年」郵票成為了收藏人士關注的焦點,然而, 蘇寧卻讓獅子大火了一把,著實讓很多人沒有想到。

在蘇寧看來,沒有什麼比舞獅更能代表過年的喜慶。蘇寧易購總裁侯恩龍表示,即使在狗年,有獅子的年才是中國年,而有狗與否並不重要。與此同時,蘇寧將在全國開啟舞獅計劃,在重點43個大區所在城市,將傳統舞獅文化和新潮「獅舞」相結合,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土洋結合」。

蘇寧這個的觀點的確很有意思,畢竟在中國,「獅」這一意象在年文化中的地位確實是舉足輕重。作為一種融武術、舞蹈、音樂為一體的節慶形式,沒有什麼比舞獅更能代表過年的喜慶,看看紐約的唐人街、時代廣場,逢年過節都要舞獅,就是最好的一種象徵和證明。

在年貨節上,南京蘇寧總部的醒獅舞動、鑼鼓喧天、京劇說唱、相聲逗樂……春節傳統節目一應俱全,很難想像這是一場發布會的現場。為了展現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尊重,蘇寧還邀請了國家級非遺項目彩扎傳承人黎婉珍,為蘇寧定製六頭南派「醒獅」,年味十足,這可以看作是「舞獅計劃」的一個開場秀吧。

獅頭額高、角直、眼大、眉精、杏鼻、口大有笑容,具有鮮明的特徵。最著名的就是佛山黎家獅獅頭,和很多傳統文化的工藝一樣,獅頭是廣東醒獅的重要道具,醒獅工序繁多,過程複雜,每一步都需要細緻的手法。其中驅邪鎮妖、預報吉祥的寓意也深受中國人的喜愛。

抓住「獅年」的宣傳點,蘇寧正好也契合了自己的品牌形象。獅子也正是蘇寧的品牌吉祥物,在廣東習俗里,獅子點睛之日,當猶如凌虛蹈空如入無人之境,上下騰挪如履平地。這是中國人的英雄氣勢,體現的是傲視群雄的膽識,也是一個企業應該有的氣量和眼界。

如今隨著信息社會的衝擊,各種「韓流」、「歐美」文化層出不窮,中國寶貴的傳統文化如何傳承與發展,也是一個問題。蘇寧也考慮到了這一點,在今年年貨節上,蘇寧讓舞獅融進了更多現代元素。可以說,傳統文化IP以一種新的方式得以創新與激活,也更容易被年輕人所接受。

「執著拼搏、永不言敗」的精神,是蘇寧的企業文化,也是勇猛剛烈的獅子帶來的美好寓意。對於國人來說,每年都是「獅年」,有獅子的地方,國人才算是過上了真正的中國年。


有一部港片,說起來大家一定不會陌生,那就是上個世紀90年代徐克執導、李連杰主演的武俠片《黃飛鴻之獅王爭霸》。

作為該系列片的第三作,《黃飛鴻之獅王爭霸》中,舞獅當然是戲中精髓。電影一開頭,就是一隻獅頭的大特寫, 大眼睛在鏡頭前靈敏地眨眨。不遠處,一群外國人正襟危坐,觀看最能代表中華傳統文化的舞獅。

連當時最時興的高科技——映畫機都出動了,可見舞獅在外國人心目中的地位之高。

而這場短短的舞獅表演確實氣勢不凡,百來號人在紫禁城前扮作獅子,井然有序,威風凜凜,宣揚我國國威,不僅引起外國人的嘖嘖讚歎,也惹來慈禧側目。

而這些令人印象深刻的獅頭來自何方?那就不得不提到佛山黎家獅。

中國舞獅,分為南方和北方兩大流派。佛山黎家獅,正是清朝道光年間就已出現的「黎祥新」扎獅老字號。從清朝起,『黎家獅』就開始代代相傳,工藝出色,在頭上扎有一隻角,且動作與音樂都追求昂揚、振奮,給人鼓舞向上之感,可謂中華文化中源遠流長、頗具代表性的文化瑰寶。

滿清時期,「黎家獅」』的作品就已經傳到香港、美國等地。黃飛鴻是佛山人,他當時舞獅用的都是「黎家獅」,「黎家獅」因為有他「代言」,所以名聲再一次擴大。

而沒有比舞獅更能體現出過年的喜慶氣氛,如果有,那一定是再舞一次獅。國家級非遺項目彩扎代表性傳承人、黎家獅藝第五代傳人黎婉珍女士,為蘇寧定製的黃飛鴻同款南派「醒獅」,就充滿了濃厚的年味兒。大家感受一下現場熱烈的氛圍和可愛精細的小獅子們↓

說起來,蘇寧也是會搞事情,仗著自己家的吉祥物是蘇寧小獅子,就「膽大包天」,光明正大地蹭熱點,硬是用黎家獅,把狗年的存在感都給刷沒了↓

在蘇寧年貨節期間,賣萌的超級舞獅聯萌,讓百大品牌萌友集結, 也就只有蘇寧才這麼會玩兒233333 但是,這和今年狗年變「獅」年有什麼關係?12生肖里根本就沒有獅子嘛!在小編看來,舞獅,作為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一個傳統,其實相當適合入選十二生肖。

就像蘇寧易購總裁侯恩龍表示的那樣,有獅子的年才是中國年,有狗與否並不重要。

怎麼樣,今年你們家附近的蘇寧搞事了嗎?小編相信,肯定會搞!據說,蘇寧將在全國開啟舞獅計劃,在重點43個大區所在城市,將傳統舞獅文化和新潮「獅舞」相結合。不過說真的,傳統文化只有這樣在繼承的基礎上創新發展,才能永遠煥發生機吧!


這個問題很有趣,我就簡單聊一下我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如有不對,還請扶正。

春節將近,又是一年歲末,雖然今年是「狗年」,但是火起來的卻是獅子,很多朋友表示不太能理解,這其實是對中國傳統文化了解不深的體現。

在中國,「獅」文化源遠流長,歷史悠久。畢竟,有獅子的年才是中國年,而有狗與否並不重要,觀察一下身邊的人對「年味兒」的認知,你肯定會認可這個結論。

舞獅,是中國傳統文化中舉足輕重的喜慶元素。南方有句諺語:「有祠堂處,必有舞獅」,意思是只要是節假日,在祠堂、集會的地方都會有獅子表演。作為一種融武術、舞蹈、音樂為一體的節慶形式,沒有什麼比舞獅更能代表過年的喜慶。

談到舞獅,就不得不提黎家獅獅頭。上世紀90年代,香港導演徐克拍攝電影《黃飛鴻之獅王爭霸》時,由於久聞黎家獅的名氣,徐克就指定專門要定製一批黎家獅獅頭。因此黎家獅可謂一直名聲在外。

逢年過節,每年商家們舉辦各種年貨節,都要主打一個噱頭。今年蘇寧年貨節就將黎家獅搬上舞台,可以說是大放異彩。

從蘇寧年貨節的表現看,由國家級非遺項目彩扎傳承人黎婉珍,特意為蘇寧定製的六頭南派「醒獅」隆重登場,還有被稱為「黃飛鴻同款」的獅頭額高、角直、眼大、眉精、杏鼻、口大有笑容,具有鮮明的佛山黎家師特徵,顏色鮮艷、喜氣洋洋,頗具年味,充分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獅子也是蘇寧的品牌吉祥物,發布會現場,蘇寧易購總裁侯恩龍與六位品牌商代表為獅子頭進行了點睛。在中國習俗中,獅子點睛,當猶如凌虛蹈空如入無人之境,上下騰挪如履平地。這和蘇寧的企業文化也契合了起來。

很多同學不知道什麼是「醒獅」,獅頭是廣東醒獅的重要道具,也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驅邪鎮妖、預報吉祥的含義。據了解,每頭醒獅都包括扎、朴、寫、裝四個環節,逾1300道工序,過程複雜,每一步都需要細緻的手法,可謂複雜又精緻。

無論是什麼生肖年,「獅」都是「年文化」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勇猛剛烈的獅子,某種意義上就是中國人的年文化圖騰。


謝謝邀請。

《黃飛鴻之三:獅王爭霸》是於1993年2月11日上映,由徐克執導,李連杰、關之琳、莫少聰等主演。該片講述了黃飛鴻來北京看望父親,卻被京城惡少趙天霸欺壓,後得知俄國人慾刺殺李鴻章,民族大義在前,毅然參加「獅王大會」,成功救下李鴻章並說明治國策略的故事。

在這部電影中的「獅王」,並不僅僅代表一個單一的傳統舞獅的物象,更是在危難之際國人深明大義,將國家危亡視為己任的高尚情懷的代表。

電影中李連杰飾演的黃飛鴻,舞著威風凜凜的獅頭一路闖關,這也是第一次通過影視將傳統佛山獅頭——黎家獅帶進了全國觀眾的視野里。而為電影里黃飛鴻扎作獅頭的人,正是佛山黎家獅代表性傳承人黎偉。黎偉從16歲開始,他在父親黎永華手把手的教導下,學習獅頭扎作,一做就是43年。

時隔數十年,徐克指定製作的黎家獅獅頭,黃飛鴻同款南派「醒獅」又再一次出現在大家視野中,不過這次佛山黎家獅的出場背景輕鬆愉悅了許多許多。

在1月9日的蘇寧年貨節發布會上,特意有請到國家級非遺項目彩扎代表性傳承人、黎家獅藝第五代傳人黎婉珍女士為蘇寧定製了黃飛鴻同款南派「醒獅」,說來也挺有趣,2018恰逢狗年,但在這新年伊始,卻讓獅子賺足了眼球。

被稱為「黃飛鴻同款」的獅頭,顏色大基調採用中國紅和帝王黃,再配以簡明利落的線條,色彩上十分符合中國的年味兒;獅頭造型額高、角直、眼大、眉精、杏鼻、口大有笑容,佛山黎家獅的特徵十分鮮明。發布會現場,兩大四小六隻獅子,輕快舞動、喜氣洋洋。

獅,也正是蘇寧的品牌吉祥物,這種欣欣向榮的活力形象也正符合蘇寧活躍的品牌形象。無論今年是十二生肖的哪個年,獅子作為一個特別而又具有多重正面意味的象徵物,都會永遠伴隨我們左右。


今年是我的本命年,如果這樣講豈不是說,我要改屬獅子啦。其實狗也好獅子也好甚至獅子狗也好,無非是找個由頭,招吉納福,熱熱鬧鬧過個年罷了。沒什麼稀奇,狗年就是狗年,再怎麼變也是舞獅子給狗看啊。


沒法同意「獅年」一說。狗年即是狗年,沒有「獅年」一說。從歷史上說,無論哪一年,舞龍舞獅都是喜慶吉祥之意,春節元宵,無論南北也都有此習俗。看到很多人說門口、法院、寺廟都擺放「石獅子」,說明中國人更喜歡獅子云雲。此乃大謬,那些坐卧門前的根本不是獅子,而是狻猊(suan ni),龍的第九子,乃上古神獸。

首先,中國古代沒有獅子,中華文明從中原腹地開啟,根本沒有獅子的活動。古代人看到的是西域進貢的來的金毛獅。獅子是外來之物,在動物分類學上屬於哺乳綱食肉目貓科,為大型猛獸。歷史上主要生活在非洲,在亞洲則主要分布在印度、伊朗等地,中原地區是沒有的。

其次,「狻猊」一詞,最早出現在《穆天子傳》曰:「名獸使足走千里,狻猊、野馬走五百里。」而穆天子傳成書於西周早期,距今約2800年以上,而那時中國並沒有獅子,《爾雅·釋獸》載:「狻猊如彪貓,食虎豹。」爾雅成書於戰國末年至漢初,距今約2200年以上,而國人第一次見到獅子確實在爾雅成書至少約230年之後,郭璞注:「狻猊,即獅子也,出西域。」自東漢時西域進貢獅子後,名」師子「。「顏師古注云:」師子,即《爾雅》所謂狻猊也。「其他官方記錄還見於《後漢書》的」章帝記「、」和帝記「、」順帝記「等處,共計四次。自隋唐及以後又逐漸變成加上反犬旁的」師子「。

在獅子進攻來我國之前,狻猊就已經被雕刻作為神獸了。狻猊在中國古代流傳了上千年後國人第一次見到了獅子,然後就把狻猊這個名字賦予了獅子,其實大家都注意到了,平時舞的獅子,門口的石獅子,和非洲真正意義上的獅子根本不是一種動物。獅子鬃毛是飄逸的長髮,狻猊是捲髮,而且小狻猊也是有頭髮的,也是捲髮,但是誰見過長著鬃毛的小獅子呢?

最後,狗年的確是個比較尷尬的年份。在用一些吉祥的詞語時,非常不好搭配,除了吉犬鬧春、金狗賀歲之類,很難從成語中找出非常好的。這源於一直以來,狗在中國歷史上認知都是屬於比較低級的物種,雖然其為人類的看家護院、打獵等活動提供了足夠的幫助,但在文化領域層面,卻始終認為它是一種依附於人的、被馴服的沒有性格的動物。

但是,不能由此而提出:狗年就是獅年。請考慮下廣大狗狗的感受!

(個人愚見,不喜輕噴)


推薦閱讀:

TAG:文化 | 社會 | 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