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十三行的歷史作用是什麼?


所謂「十三行」只是一個統稱,其實不止13家,只是當年康熙皇帝放寬海禁,為了和來華貿易的洋商做生意,廣東當地政府招募了13家比較有實力的行商,也就是中間商,多時有幾十家,指定他們和海上洋船上的外商做生意並代海關徵稅。

到了乾隆時期,清政府施行閉關鎖國政策,全國僅僅保留廣州一處對外通商口岸,廣州「十三行」成了大清唯一合法的對外窗口,在商業流通中形成商品交易渠道壟斷,自然誕生了壟斷的利潤,此後的百多年裡,它向清政府提供了近一半的關稅收入。

由此「十三行」造就了一批商賈巨富,比如怡和行的伍秉鑒,經營涉及地產,茶園,店鋪,在美國都進行鐵路投資,證券交易和保險行業。怡和行的茶葉被公認為最好的茶葉,茶葉只要有怡和行的標籤,在國際市場上就能賣最高價格。怡和行成為廣州「十三行」的領袖,伍家更是積累了驚人的財富,伍秉鑒被當時西方稱作天下第一大富豪。

但是在十九世紀中葉,中國大量的鴉片走私和貿易導致了鴉片戰爭的爆發,參與鴉片商業活動的「十三行」遭到了林則徐多次申飭而一蹶不振。中英《南京條約》的簽訂,五口通商的施行,更是對「十三行」造成了致命的打擊。

廣東「十三行」非但在清政府的逼迫下償還因戰爭造成的外商巨額債務,成了清政府的提款機,導致許多行商紛紛破產,關鍵還喪失了對外貿易窗口的壟斷地位,五口通商後,「十三行」的特權也隨之宣告結束,從而由極盛最終走向沒落。

(一家之言,歡迎指正。)


清朝以後,一直是閉關鎖國,這也是被歷代史家詬病的地方,但是唯獨在廣州開設了十三行,成為了中國最早的自貿區,這裡可以對外通商,可以跟洋鬼子做生意,可以倒騰外匯,當時正是由於十三行的存在,在鴉片戰爭前,我們一直都處於貿易順差的階段,我們的茶葉、絲綢的出口量遠遠大於國外對我們的進口輸出,這也是當時前無古人的對外開放的舉措。

所謂廣州十三行,是清政府在廣州設立的的十三家商人,特定他們可以作進出口經營,所以十三行,其實也是個壟斷機構。

1684年,康熙皇帝特批廣州、廈門福州、寧波、松江四個港口通商, 1686年洋商獲准在廣州市珠江口的一個街區居住和經商,這地區稱為「十三行街」,是屬於一個專門的區域,別的地方也不許他們進去。

1757年,乾隆下令全面鎖國,但只保留廣州一地作為對外通商港口,要知道廣州的洋行集中在離珠江約三百尺的十三行街附近,英國、美國、法蘭西、丹麥、瑞典、奧地利、普魯士、葡萄牙等國商人都聚集於此。而這條街的中國商行,全都屬於皇親國戚才能幹,屬於特權經營。

十三洋行除了是商業基地外,還是傳教士們的天堂。

直到1856年,第二次鴉片戰爭後,可惡的英國人炮轟廣州城。12月15日,城內市民怒燒十三行街,建築物徹底化為灰燼,史稱 「火燒十三行」。自此,廣州十三行沒落。


十三行是清朝康熙年間就已經開始的一種對外貿易制度,有人稱為特許經營,梁嘉彬先生稱為「獨攬制」。凡是外國商人來廣州貿易(當時中國大多數時候只有廣州一個通商口岸),只能與十三行商人交易茶葉與瓷器。十三行行商有一定的定價權,因此初期獲利頗豐。

在乾隆年間,清朝GDP躍居全球第一,這顯然與十三行有關。這應該算是歷史作用吧。

十三行的中外研究資料很多,因為外國商人都有貿易賬,當時外國商人之間還辦有媒體,所以大量資料被保留下來。

表面上我們認為十三行生意不難,因為是壟斷貿易,茶葉也是中國獨有的商品。其實不然,朝廷對稅收當然滿意,但對外國人非常提防,對一切外交糾紛非常敏感,但處理手段又比較落後。十三行商人比較難做。

表面上他們一方面要做生意,一方面有行政權,可以查封外國商船,還擁有外交權。但是朝廷與洋商之間的矛盾,未必一直可以調和下去。經過百餘年的輝煌之後,十三行行商大多倒閉,就是明證。原因在於腐敗、國外的貿易情況變化(英國東印度公司倒閉)、鴉片……等等新情況最後導致了鴉片戰爭,行商對此無能為力。

不過,我們會發現,十八世紀全球首富是十三行的潘啟官,十九世紀全球首富是十三行的伍秉鑒,二十世紀全球首富是比爾蓋茨。對比爾蓋茨我們很熟悉了,我們也都想學習。但我們為什麼從來沒有想過去學習近在身邊的十八世紀全球首富與十九世紀全球首富呢?他們的壓力更大、空間更小,但我們知道他們發揮的智慧也更多。


十三行是清朝前期負責對外貿易的貿易組織。清初實行嚴厲的海禁,順治時期,為了防止鄭成功等人的反清復明活動,實施「遷海令」,沿海百姓不得下海打魚,「片帆不得下海」,完全隔絕對外貿易。這在沉重打擊了鄭成功等的人同時,也給沿海的百姓造成了災難性的後果。康熙時期,經過施琅收復台灣,最大的海外隱患消除,清廷再次開放海禁,以廣州、漳州、寧波和雲台山為通商口岸,負責對外貿易的商人稱為「行商」、「洋商」、「官商」。對外貿易的組織叫「牙行」,因為主體是十三家最大的牙行,所以又稱十三行。康熙五十九年,成立「公行」,完全壟斷對外貿易。乾隆時期,清廷對對外貿易又有了更多的規定,乾隆皇帝還頒布了《防範夷商規條》,只准在廣州一口通商,並制定了許多限制對外貿易的禁例。

在十三行為主體的貿易體制之下,外國商人不得直接與清朝的官方發生聯繫,他們的任何訴求都必須經由十三行轉代。外國商人在廣州的納稅活動,也完全由十三行代為管理。清朝之所以設立十三行,最主要的原因是要保持中央王朝高高在上的地位,任何官員都不便直接和「蠻夷之人」打交道。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英國派特使馬戛爾尼訪華,向清廷提出開放寧波等地進行貿易的要求,被乾隆皇帝一口拒絕。

點此查看圖片摺疊原因

第一次鴉片戰爭中,清軍被擊敗,被迫開放五口通商,十三行體制也就解體了。

所以,十三行的歷史任用是在特殊的情況下承擔了對外貿易的管理,但與現代貿易體制格格不入。


現在很多人說起廣州十三行,大多都會想到廣州著名的服裝貨品集散商圈。不過清朝年間的十三行與這個十三行卻有著很大的區別。其實廣州很早以前就已經是古代中國重要的貿易經商地以及出海口了,到了清朝更是如此。1686年,廣州海關開關的第二年,當地政府招募實力商家作為對外貿易的專業商行。最初確定有十三家,所以名字因此而起,但是實際上當時的洋行遠遠超過這個數。但是十三後之後互相約定,廣州的對外貿易商行就是以這個名字作為對外統稱。而十三行實際上也是一個半官半商形式的對外貿易壟斷組織,在民間發展了又發展之後,實際上是一個官方與外國商行做買賣交易的媒介。當時這些廣州十三行與中國的晉商、徽商一起都被譽為是清朝年間的三大商團。

其實這個情形也可以理解,因為當時的廣東是清朝唯一的通商口岸,因此也成為了該時期唯一的合法的中西貿易壟斷組織。當時進出廣州港口的商船,經商做買賣都要通過廣州十三行。比如說外國的商船帶來一些別具特色的西洋貨物,並不能直接上岸買賣,而是要通過廣州十三行,而同樣的中國商人的茶葉、絲綢以及瓷器想要出口,也同樣需要通過廣州十三行。因此他們不僅是重要的媒介,同時也成為貨物行情的風向標。而十三行對於外商來講就是中國官府的代表,對於當地的 官府來說,則代表了外商,因此其設立至關重要。

清朝雖然閉國,但是因為十三行才沒有完全斷接對外貿易。官府也通過十三行達到了通過官府制約商戶,又通過商戶制約了外商這樣一個相互制衡的作用,因此它自身兼具官商、私商、外交官、稅官等等多重身份和只能。


十三行完整的稱謂,應該是廣州十三行。相傳十三行這個數字源於明朝,自清朝康熙年間至第一次鴉片戰爭以前,商業數不止十三間,但是這個名稱一直沿用下來。因為清政府閉關鎖國,只允許廣州一口通商,所以這些商行完全壟斷了中國的的海外貿易,十三行期間對外出口主要是茶葉等,十三行時期中國的對外貿易一直處在貿易順差之中。

多數行商在朝廷中都有一定的職位,比如現在能看到的伍秉鑒的畫像都是穿著朝服,官至五品,由此行商又被稱為紅頂商人;可見十三行不僅僅是一個商業組織,更帶有官方的性質。是清政府特許辦理進出口貿易的機構。正是由於這樣的特權,當時的十三行富可敵國,位置位於現在廣州荔灣區。這個商業氛圍也為廣州成為商業之都奠定了基礎,荔灣區現在也是商業氣氛濃厚。

令人遺憾的是現在再去廣州,除了能看到十三行這個路牌名之外,只能到博物館裡看十三行了。據記載,十三行經歷了三次大的火災,最後一次發生在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據說當時火燒了50天,白銀化水都流成了河,與十三行有關的建築都化為灰燼。

據現在的學者收集、研究,十三行的後人們都離開了廣州,去向為上海或海外。二十世紀初,上海金融的發展與行商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更多的後人是去往海外,在商業方面的成就並不明顯。


推薦閱讀:

TAG:清朝 | 中國古代史 | 中國歷史 | 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