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互聯網時代,人們對詩詞的喜愛還剩多少?


人人都是乾隆、白居易

真的是有增無減,互聯網提供了一個學習交流和發表的大平台 。

1.學習:網上有各種教材,以前看不到的書都能找到,大量的碎片時間可以用來在線閱讀學習。那麼多的音視頻軟體和各類公開課,隨時可以讓我們得到原先遙不可及的老師的教誨。

2.交流:各種社交軟體——微信群、qq群、帖吧、微博、頭條等可以交流,互相鼓勵批評。文人雅集改為網友群聊,打破古代文人的小圈子,更多的人可以參與進來。

3.發表平台:同理,各種平台使我們不用出書也能發表作品,不用題壁也能讓人看到,不用行卷作網紅也能登龍門。

4.創作:網路的便捷有利於創作時查找詩料,甚至檢查格律。閉門覓句的陳無己活到現在會輕鬆很多。

古人說:凡作詩之人,皆自抄古今詩語精妙之處,名為隨身卷子,以防苦思。作文興若不來,即須看隨身卷子,以發興也。

今天我們在地鐵上拿個手機就辦了。

5.保存:自己的作品存在於網路上,再也不會遺失,人人都是乾隆、白居易。現在幾乎不會出現大詩人盛名之下作品寥寥的事情了,如果王之渙、張若虛、李白們有這個條件,學生們要背的古詩是不是要翻幾倍?


誰說互聯網時代人們不再喜歡詩詞了?恰恰相反!人們對詩詞的喜愛度越來越多了!

這是筆者親身所歷。

2002年初,那時候筆者偶爾能上QQ,聯眾的公共平台,在那裡建一個或者幾個聊天室,大家討論詩詞。但是,懂得人也少,參與的就更少。

10年以後,筆者已經可以看到不少詩詞協會、論壇在網路上開始生根。無數的人從開始的平仄一問三不知,到現在的拗救也不在話下,詩詞的普及得到天翻地覆的變化。

而到了2016、2017年,國學文化的回歸更加進入加速度,人們已經可以在任何場合下秀自己的古詩詞水平,也有了與之對應的消遣、對賽平台,各種詩詞群、文學社層出不窮,從網路延伸到校園,從校園延伸到各大電視台和網站……

雖然,學詩詞還沒有達到全民學英語的程度,但是這一現象很快就會得到改觀。在新的九年制義務教育語文書本中,已經加入更多的詩詞和古文,相信這一舉措更會加速古文化的回歸,也會讓這一古老國學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詩詞之道,吾輩不孤!


附新聞:

新版「部編本」教材編寫從2012年3月啟動,歷時四年,於2016年獲批准投入使用,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去年新教材在一年級和七年級中發行並投入使用,新教材在一年級投入使用範圍達50%,七年級約60%。從今年起,「部編本」教材將成為統編教材。本次「部編本」教材最引人關注的變化之一是古詩文篇目的大幅增加。 小學一年級課本首次加入了古詩,整個小學6個年級12冊共有古詩文132篇,平均每個年級20篇左右,占課文總數的30%左右。與原有人教版教材比,增幅達80%左右。初中6冊選用古詩文的分量也增加了。


人們對詩詞的喜愛程度有增無減。詩詞在中國人心目中的熱情和地位從未褪去。

君不見 央視《中國詩詞大會》很火熱嗎?十六歲女高中生武亦姝憑藉這個節目躥紅。還有紀錄片《詩詞中國》,另外央視大型詩詞文化音樂節目《經典詠流傳》也即將播出。另外中國作協及各種民間團體也積極開辦了一些詩詞類的網站:比如中國詩歌網、中國詩詞網、故事大全、中國古文網等等網站很多。只不過目前還沒有哪一家做出特色,符合當前互聯網風格,我相信不遠的將來會有的。

所以互聯網時代,表面上看似大家都被一些口水的、即時的、甚至是低俗的文章和內容所吸引,但大部分人的內心深處還是蘊藏有一個田園的世界和詩詞的海洋,詩詞的浪漫、含蓄、雋永、豪邁、婉約等氣息在我們內心久久回蕩,引人入勝。

為什麼中國人有對詩詞有著極大的追求呢?

1、這得從我國偉大而浩瀚的文明、文化說起,我國自古就是個詩歌的國度。

① 我國歷史曾多次出現詩詞盛行的時代,如先秦、兩漢、南北朝、唐、宋、元、明末。

② 大量優秀的詩歌集:如詩經、楚辭、漢樂府詩集、古詩十九首、唐詩、宋詞、元曲等

③ 中國歷史上出現過大量優秀詩人,他們才華橫溢、光彩奪目、燦若星河。

比如:屈原、宋玉、司馬相如、建安七子、竹林七賢、晉陶淵明田園詩的鼻祖、唐初四傑、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維、陳子昂、蘇軾、李清照、辛棄疾、陸遊、馬致遠、唐寅、鄭板橋、毛澤東、徐志摩、胡適、艾青、舒婷、北島等等。

中國曆來以崇詩為尚,以賦詩填詞為雅。

2、詩歌從最初老百日常勞作、生活中來,到後面流傳推廣,變成高雅的藝術追求,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和風骨,寶貴的精神財富。它必將源遠流長,繼續傳承。

隨著社會的進步,物質生活的豐富,我認為接下來人們會把內心深處的美好再一次用詩詞的方式表達出來,或許一個互聯網+詩詞的世界即將出現。

以上本人愚見,歡迎大家回復探討,共同進步。

歡迎關注頭條號燕安。


當前互聯網快速時代,正是給有中華悠久詩詞文化的傳播,創造了有利的條件。伴隨著央視的《詩詞大會》節目的熱播,全國又掀起一波學習古典詩詞的熱潮。有了互聯網上各種多媒體平台,給各位熱愛詩詞愛好者交流和展示的機會。這樣更激發了人們對詩詞的熱愛,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得到了加強。


謝友邀請!中華文化五千年傳承至今,喜歡詩詞的人有增無減。現在小學都要增加詩詞課程。因為,作文離不開顏語,名詞,詩詞的襯托。別的咱先不說,連九歲的小學生都參加詩詞大會,在百人團答題。你說是多了還是少了呢?


謝邀。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特徵,比如現在,互聯網的寬度與速度遠遠超出了我們的期待,真是令人驚喜!那是不是人們選擇的面寬了,喜愛詩詞的人就少了呢?我覺得恰恰相反,不是少了而是多了!正是互聯網的快速普及和方便,人們的交流更容易了,反而易於推廣和宣傳詩詞讀寫了,就比如原先是在一個狹小的窗口看外邊,看到的東西很有限,現在忽然給你打開一扇門,能走出去看到更多的東西,距離一下拉近了,你會因此而丟掉你的愛好嗎?我看不會!因為更加容易獲取和交流,反而帶動更多的人喜愛詩詞了!起碼我本人就是獲益者!本身詩詞就是文學中的精品,中國又是一個詩詞的國度,所以互聯網不是阻礙詩詞的發展,而是更助推了詩詞的普及!希望藉助這樣的優勢,引導和規範一下詩詞的發展,走向更良性的循環之路,讓詩詞煥發出更美的光芒!


以我個人來講,百分之八十的比例吧!

有時候出去看到美麗的景色,也會有些美麗的詩詞蹦入腦海,自己偶爾也會寫一些詩詞短句當做慰藉。

其實每個時代都有他所流行的東西,文化也是。唐詩宋詞,漢賦明文,每一個文化的發展也順應著時代的潮流!

比如說現在流行的網文,我看的不多,但是大家可以發現大多數網文改成的影視劇古裝的居多,文章大多古風之氣,而現代文也有大多化用詩詞命名,還有更多的年輕人接觸的古風歌曲,每年的漢服文化節,這些都充分說明了詩詞對大眾的影響力!

而在古詩詞里所涵蓋的知識也是多化的,一首簡單的詩詞歌賦,從簡單的文學修飾到音律譜曲,都考驗著一個作者的文學功底。正所謂琴棋書畫,包羅萬象。

過去的一年,文化綜藝節目的熱播更是帶動大家學習古詩詞的熱潮,看那些小選手們都能出口成章,也說明國學經典正在普及到每個家教修養里,也讓我們一起在古詩詞的魅力里相知相論吧!


謝謝邀請!追求美好是人類的天性,只要有人類的地方,詩詞就會有人愛。從詩經楚辭到現代詩一直傳續著人們對詩詞的熱愛之情。它是人類情感表達的精華,歷代不衰,歷久彌新。在當前互聯網時代,因為網路傳播的快速和廣泛,讓更多的人很方便的參與到讀,寫活動中。這其中就包括詩詞。有了互聯網閱讀,詩詞不會沒落,反而會越來越繁榮。


詩詞是人們抒發感情較直接的一種形式。像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就來源於民間。現在人們也有喜怒哀樂,特別是年輕人,有愛就有詩。所以,詩詞還是有不少人的喜愛的。但現在娛樂已經多樣化,相比於互聯網未出現前,喜歡詩詞的人少了。


推薦閱讀:

TAG:詩歌 | 互聯網 | 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