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中的「利見大人」應該怎麼理解?
謝邀,《易經》中的大人,指一把手,有最終裁決權的人,在一族之中指族長,在一個部落中指酋長,在部落聯盟中指王。《易經》中"利見大人"一語出現在多卦中,如乾,巽,訟,蹇,萃等卦,這些卦除乾為總綱外,都在下半年,而且是需要號召和裁決的一類卦中。為什麼集中在下半年呢?下半年是收穫的時節,有收穫就有利,有利就有爭,而爭持不下,就需裁決,要裁決,就需有威權之人,因此,利見大人的意思就是"爭取領導支持"。我們找個訟卦看看。
《訟(sòng)》:有孚,窒惕,中吉,終凶。利見大人,不利涉大川。
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終吉。
九二:不克訟,歸而逋。其邑人三百戶,無眚。
六三:食舊德,貞厲,終吉。或從王事,無成。
九四:不克訟,復既命,渝。安貞,吉。
九五:訟元吉。
上九:或錫之鞶帶,終朝三褫之。
訟卦按先天卦序當在夏曆七月,這時農作物成熟,各部落忙著收穫祭祖,但是有麻煩了。有人來搶成果了,還抓走了一批人(有孚),嚇得人們大氣都不敢出(窒惕),忍了吧,可以得到暫時的安寧(中吉),從長久看,不是個辦法(終凶)。怎麼辦?好的辦法是找上級領導反映情況(利見大人),不好的辦法是舉族遷徙躲開惡人(不利渉大川)。告狀前有些事情要判斷清楚,如果只是偶發情況(不永所事),只是小的爭執(小有言),直接找對方交涉把事情解決,這是最好的辦法。不要立馬就去告狀(不克訟),在第一條成立的情況下,如果抓去的人自己逃回來了,而對方是三百戶人口眾多的大部落,並沒追趕和傷害他們(無眚),這說明他們缺糧,而不是搶人,因此不算大禍。這時候就會考慮從前的交情(食舊德),雖然心裡不爽,終究是好事。如果不念舊情,非要找大人告狀(從王事),多半贏不了(無成)。沒有去告狀,通過調解,大家很快恢復到從前的狀態(復即命),和諧相處(渝),那是再好不過的事情。如果經過以上的努力,還是解決不了問題,人家不屌你,那就應勇敢的去打官司,你做到仁至義盡,打官司占理,所以大吉。但是打官司要找對人,要找那衣著華麗(裼之鞶帶)的主,他才是大人,說話管用,然而這種人不好見,臉難看,一定要堅持,守住衙門外一而再再而三的求見(終朝三褫之),用你的鍥而不捨精神打動他。
在《易經》中「大人」泛指貴族,「小人」則是平民或賤民。在經文中"利見大人"多是斷辭,意思是筮得此爻利於見到地位高的大人物或能得到大人物的提挈和扶助,也就是俗說的出門遇貴人。
大人,不一定指人,乾卦的九二和九五,都有利見大人,因乾為陽,就指真陽之氣的上升狀況。關鍵大字,從一從人,人在一中,就是大,一為奇數,陽也,真陽在身中由小到多,逐漸圓滿就叫大。合起來,利見大人,就是真陽由初到身,漸漸圓滿,就顯現成為大人,見,理解成自身顯現。
周易,乾,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見為現,龍為古代傳說動物,指代君子,田為田野,引意為廣遠,暫居,大人為大德之人或有君德之人,利見為利於現。整句話是說:龍出現在田野上,正是大德之人行德之時。乾九二處下體之中位,有中正之德。已離初九潛伏之地,但未到大進之時,因此以在田為喻。田非龍久居之地,只是暫棲之所。
象:見龍在田,德施普也。
文言:九二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何謂也?子曰:龍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謹,閑邪存其誠,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君德也。見龍在田,時舍也。見龍在田,天下文明。一說見龍在田,利見大人為星占。龍即龍星,天為天田,即龍星左角的一個星。大人,有位者之稱,這裡指貴族。全句意為:龍星在天田星那裡出現,對貴族有利。
「利見大人」中所述「大人」是比喻有實力,有能力的人,所述「見「是相見、求助的意思,所述」利「是適合、應該的意思,所以「利見大人」的解釋是:應該去求助有能力的人。或者是:適合於聯合有實力的人共同發展。它們的主體意義是統一的,但在不同的場合應該有解釋的差異,如乾卦的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這裡的「利見大人」應該是第一種解釋,而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這裡的「利見大人」應該是第二種解釋,
易經中利見大人始見於乾九二與乾九五,由於易經非常重視時與位的問題,這裡的大人可以理解為一個人的不同成長階段,如九二現龍在田,利見大人,就是經初九潛學成長起來可以身體力行帶領大家實幹,苦幹的實幹家,經過九三或躍或即,九四夕惕長久修鍊到九五就成了可用精神鼓舞,引領大家前進的大人(靠主義,思想等等)。
當然也可以理解為同一組織架構中不同職位的官員。九二為具體職能部門大小領導,九五為中樞領導。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