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愛的國寶#《國家寶藏》節目中出現的27件國寶,你最喜歡哪一件?為什麼?
我選寧波「萬工轎」。萬工轎,世界上最豪華的轎子,堪稱巧奪天工,是中華木工頂級技藝的展示。萬工轎也許只有中國人才有這樣的巧手和耐心能夠製作的出來,實在是完美至極。
耗費1萬個工時的轎子,竟然沒有一顆釘子萬工轎需要耗費1萬多個工時。之所以叫做這頂轎子叫做「萬工轎」,因為製作萬工轎費時費力,需要1萬多個工時,在過去需要幾年的時間才能製作一頂這樣的轎子。
萬工轎通體沒有一顆釘子。萬工轎採用的榫卯結構聯結,就是說,萬工轎的全身都沒有一顆釘子,感嘆古代工匠師傅技藝真的是高超絕倫。
萬工轎上的雕刻技術讓人不可思議。萬工轎上的雕刻不止採用一種雕刻方式,而是採用了圓雕、浮雕、透雕等三種工藝,這對於匠人師傅的要求非常的高。一頂萬工轎上有200多個各種各樣的動物圖案,所以當地人稱萬工轎為「百子轎」,這也體現了人們對新娘的祝福,多子多福。
萬工轎猶如一座微型宮殿。萬工轎不僅僅需要雕刻技藝,對漆的要求非常高。俗話說,「三分雕、七分漆」,朱漆鋪底飾以金箔貼花,遠遠望去萬工轎,金碧輝煌,猶如一座微型的宮殿。
萬工轎竟然沒有轎門。我們看到的普通的轎子,都是前面有一個轎門,在轎門前裝上布匹,這樣方便乘坐轎子的人出入。但萬工轎是沒有轎門的,它是由幾百片可拆卸的花板組成,迎親時有專門的拆轎師傅跟隨在迎親的隊伍里負責拆卸,使新娘子方便出入。
大家應該都知道八抬大轎,其實這個詞就來源於萬工轎,因為萬工轎需要八個人來抬。
為什麼寧波人會製作萬工轎?每一件寶物背後都會有一個美麗的傳說,萬工轎也不例外!傳說南宋開國皇帝小康王趙構被追殺,後來被浙東的女子救下,並許諾她等到明年政權穩定,帶她回宮中生活,並以肚兜曬在門口作為標誌。第二年,小康王來到浙東時,發現家家戶戶都把姑娘的肚兜曬在門口,小康王無法辨認誰是自己的救命恩人,就把浙東的女子全部封王。至此之後,浙東的姑娘出嫁的時候都可以穿載鳳冠霞帔,乘坐龍鳳花轎,官員見到的時候,必須下轎或下馬。
這就是為什麼寧波人會製作萬工轎了!
覺得不錯,就請點個贊把!萬分感謝!
我要選 鎏金木芯馬鐙
馬鐙,是的,你沒看錯。作為國之重寶,可能你會懷疑它的價值。如果不是這一檔《國家寶藏》,很多人都沒有聽聞過這件國寶。確實,它沒有越王勾踐自作用劍的鋒芒閃耀,沒有《坤輿萬國全圖》的氣勢恢宏,沒有《千里江山圖》的技驚天下,沒有曾侯乙編鐘的渾厚古樸……
真正讓這對馬鐙聞名於世的,不是它耀眼的金色,也不僅是它精良的製作工藝,而在於它對人類歷史的深遠影響,這樣小小的一副馬鐙,對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均產生了難以想像的深遠影響。
遼寧省博物館藏鎏金木芯馬鐙
遼寧省博物館藏的鎏金木芯馬鐙以桑木為芯,外包鎏金銅片,通高23厘米,寬為16.8厘米。一副兩件,造型規整,製作精美。
蹬環以柔韌性極佳的桑木製成,三稜體的桑木條以角度圓滑的三角形揉成蹬環,在上端木條介面處,又填以三角形木楔,以保證蹬環在承重時不易變形。蹬環和上部蹬柄均仔細包了一層鎏金的銅片,這也是圖片中馬鐙外表柔和的金黃色中伴著一些不規則銅綠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蹬環內側還釘上了一層薄薄的鐵片,以防止蹬踩對桑木條的磨損。不禁讓人驚嘆,這樣一對小小的馬鐙,竟然有如此多的工序,是的,馬鐙在騎行中扮演著無可替代的角色。
試想這樣一個場景:身著戎裝,飛身上馬,手執鞭轡,如果腳上沒有什麼蹬的,無疑會像騎牛比賽般刺激,顛簸中不摔下馬便是萬幸,談何騎射。
而有了這樣一幅製作精良的馬鐙,就可以輕鬆穩定地享受這次騎行了。桑木的柔軟,可以緩解來自腳底的壓力,免於長途騎行的苦累;銅與鐵的組合,可以增加腳蹬的牢固性,不至於飛馳中突然損壞;金光閃閃的外表,無疑是騎主尊貴身份的象徵。
這幅馬鐙的主人確實不簡單。
1965年,遼寧省考古所在今遼寧朝陽北票市發掘出一個大型墓葬,出土文物達五百餘件。這座墓的主人便是北燕權臣馮素弗。正因為確定了墓的主人,再結合正史記載,便得知了這雙馬鐙的具體年代。《晉書》記載,馮素弗死於公元415年。據此推斷,這對馬鐙已有1600餘年的歷史。這也是中國乃至世界歷史上,有確切歷史年份的最早的一副馬鐙。
有了雙馬鐙,騎兵可以穩坐戰馬上長途奔襲,可以騎馬砍殺,縱馬騎射。從此,《孫臏兵法》中描述的騎兵沒有馬鐙時僅發揮的襲擾、偵察等輔助作用,被快速進攻所取代。騎兵相對於步兵的優勢逐漸呈壓倒性顯示出來,大規模戰車的場面也成為歷史。從此,中國歷史上,游牧民族軍事方面對於農耕民族的騎兵優勢,開始顯現出來。
東晉象山七號王氏家族大墓出土的陶馬俑
因為慕容前燕將馬鐙裝備于軍隊,故形成一支所向披靡的強兵。公元338年,慕容恪率領兩千騎兵,斬殺了後趙軍三萬人。公元351年,慕容恪用連環戰馬術,擊敗敵軍,生擒冉閔。公元367年,慕容德以兩萬騎兵,將東晉戰神桓溫訓練有素的五萬騎兵打得丟盔卸甲。公元385年,慕容垂在鄴城下,將東晉名將劉牢之率領的北府兵殺得狼奔豕突。正是馬鐙,成就了前燕一時之強盛。
然而馬鐙的歷史並沒有隨著前燕的敗落而消亡。
正是因為馬鐙,蒙元騎兵得以縱橫亞歐大陸,所向披靡。
正是因為馬鐙,滿清騎兵可以入關飲馬黃河,逐鹿中原。
北齊婁睿墓壁畫,眾人鞍馬出行
很快,慕容鮮卑軍隊裝備的這種改進的新馬鐙不僅由黃河以北傳至大江以南,進一步由遼東傳至朝鮮半島、日本諸島。
更令人想不到的是,馬鐙這種中國人的創造,竟然順著絲綢之路,傳入中亞,最終在歐亞大陸的另一端大放異彩。
阿瓦爾人是蒙古高原上柔然人的後裔,公元六世紀被北魏擊敗後向西遷徙,直到今歐洲中部的匈牙利地區。至公元560年時,阿瓦爾人竟然成為強大的拜占庭帝國的一個威脅,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阿瓦爾人裝備了當時歐洲還沒有的鑄鐵馬鐙。吃了敗仗的拜占庭國王提比略二世開始重視這個不起眼的馬具,公元580年,提比略二世親自訓練騎兵,並且突出強調軍隊必須配備鑄鐵馬鐙,這也是歐洲歷史首次提到馬鐙。
從此,馬鐙在歐洲歷史上,見證了一場又一場的戰爭。中世紀的歐洲軍隊,依靠馬鐙,發起一次又一次的十字軍東征;依靠馬鐙,結成騎士階層,成為歐洲走向封建社會的重要力量。
正如李約瑟曾言:「只有極少的發明像腳鐙這樣簡單,但卻在歷史上產生了如此巨大的催化影響!就象中國的火藥在封建主義的最後階段幫助摧毀了歐洲封建主義一樣,中國的腳鐙在最初幫助了歐洲封建制度的建立!」
在很多西方人看來,真正為世界帶來改變的中國發明有兩個,一個是馬鐙,另一個才是眾所周知的四大發明之一的火藥。正因如此,馬鐙也被西方人親切地稱為「中國靴子」。
有這樣一個《釘子與王國》的小故事:丟了一個釘子,壞了一隻鐵蹄;壞了一隻鐵蹄,瘸了一匹戰馬;瘸了一匹戰馬,傷了一位騎兵;傷了一位騎兵,輸了一場戰役;輸了一場戰役,亡了一個帝國。
個人認為,馬鐙在世界歷史中的作用,正如同這樣一支釘子。雖然不起眼,但是無形中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這也是這對小小的馬鐙,能夠登上《國家寶藏》名錄的重要原因。遼寧省博精心挑選的這個鎮館之寶,不僅能夠代表東北地區自古以來,多民族文化融合的特色,更能夠體現世界史視野下的中西文化交流。確實是我心中的真正寶藏!
參考:
張松:改變歐洲歷史走向的「鎏金木芯馬鐙」,今日朝陽網。
文物圖解·銅鎏金馬鐙,遼寧日報。
《國家寶藏》中出現的27件國寶,我最喜歡的是,浙江省博物館選送的鎮館之寶:唐·落霞式「彩鳳鳴岐」七弦琴。
因為小女子對古琴藝術的熱愛,所以,對於古琴,我比一般現代人多一分了解。在我的眼裡,古琴,是中華藝術的瑰寶,比之現在流行的鋼琴,更符合咱們中國人的氣質和文化特色。
古琴,是現代人對七弦琴的稱呼,為了區別西洋鋼琴而出現的稱謂。在古代,「琴」是特指,初為五弦,從漢朝時定為七弦,所以稱為「七弦琴」,又有瑤琴、絲桐的別稱。
琴,位列中國傳統文化四藝「琴棋書畫」之首,是漢文化中地位最高的樂器,被古代文人視為高雅藝術的代表。古琴具有清、和、淡、雅的音樂品格,與古代文人高士志向高遠、超凡脫俗、傾慕自然的品性氣質兩相契合,所以,七弦琴歷來就是古代文人雅士修身養性、表達心聲的首要之選。
浙江博物館選送的這張落霞式「彩鳳鳴岐」七弦琴,是唐代最著名的制琴師雷威所制。目前傳世的唐琴,數量不會超過20張,而雷威所制的就尤為珍貴,通常被尊稱為「雷公琴」。
唐代是古琴藝術的鼎盛時期,出現了眾多的制琴高手,而以雷威為代表的雷氏家族就是其中之一。「唐琴第一推雷公,蜀中九雷獨稱雄」。說的就是四川雷氏家族歷代出的九位有名制琴師,其中,雷威更是被尊稱為「中華第一制琴師」。傳說,每逢大風雪來臨,雷威就披蓑戴笠,跑到峨眉山的深山老林里,傾聽樹木之聲。如果其聲連綿悠揚,就選做斫琴之材。
這張落霞式「彩鳳鳴岐」七弦琴,琴體渾厚大氣、典雅古樸,琴音松透、音色全面,音質柔和韻長、圓潤細膩,從唐開元時期流傳到今天,雖歷經1300多年歷史,但琴音依舊悅耳動聽,富有震撼力,曾被民國時期的琴學泰斗楊宗稷珍愛收藏,視為至寶。楊宗稷讚譽此琴為「聲音絕佳」、「可謂鳳毛麟角矣」。
「落霞式」指的是琴的造型,古琴造型頗多,有伏羲式、仲尼式、連珠式、落霞式、靈機式、蕉葉式、神農式等。所謂「落霞式」,最顯著的特徵,就是琴身兩側呈現對稱的曲線波浪形,宛如天邊連綿不斷的燦爛晚霞,所以稱為「落霞式」。
古代有「鳳鳴岐山」的典故,表達了人們對於周文王的崇敬和喜愛之情,也代表著吉祥與德政,所以,此琴的名字「彩鳳鳴岐」,既好聽又含有豐富的傳統文化內涵。
大凡傳世老琴,都會有斷紋出現。斷紋,也成為鑒定古琴歷史非常重要的一點,有「古琴斷紋,不經百年而不出」的說法。
這張「彩鳳鳴岐」七弦琴,背面有冰裂斷和小流水斷,自然別緻,美麗動人,更增琴之美麗神秘與悠悠歷史,令人嘆為觀止。
此琴龍池上方有"彩鳳鳴岐"琴名,下為民國琴學泰斗楊宗稷的三段鑒藏讚美銘,龍池腹腔內有正楷"大唐開元二年雷威制"題刻。
唐伏羲式「大聖遺音」琴曾以1.15億元的天價成交,而這張落霞式「彩鳳鳴岐」琴是浙江省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更為名貴,用「價值連城」來形容,也絲毫不過分。
這張落霞式「彩鳳鳴岐」七弦琴,從唐代開元年間走來,一直流傳至今,仍舊是那麼的美麗古樸,音質動人,訴說著中華民族悠久的文化藝術歷史與古代匠人的高超技藝,永遠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小女子寫了這半天,就是希望能有更多的現代年輕人走近古琴,了解古琴,喜好古琴藝術。要知道,咱們老祖宗獨創的七弦琴與琴曲,絕對不遜色於西方的鋼琴!
能入選《國家寶藏》的文物都是有歷史故事和不小來歷的,都是國寶,所以很難說最喜歡哪件,如果非要選的話---我最喜歡的國寶是「各種釉彩大瓶」。
一開始只是看圖片,而不知道它背後的故事時,對它的第一感覺是豐富,然後就是太花了,一個瓶子竟然17種花色,像網友調侃的那樣:乾隆這農家樂的審美遺傳誰呀!我為什麼為這件國寶打call呢?1.各種釉彩大瓶的成功燒造,本身就是一個奇蹟。
故宮志願講解員現場揭秘,這17種高溫、低溫釉、彩,如果每種燒造的成功率為70%,那麼要完全成功的燒出這件國寶,概率是0.23%,這幾乎是不可能的,就是現在有各種輔助都不可能能做出來,然而清代景德鎮的匠人們卻做到了,這是多麼的偉大。
要知道那個時候可沒有現在的溫度計,溫度的把握全靠匠人的推測和經驗,這無疑又給燒造帶來了巨大困難。聽講解員說,是用單瓷片去試溫度,我曾經也聽過一種說法,是觀察唾沫蒸發的快慢,聽起來不怎麼靠譜哈。
所以我說,它的存在是個奇蹟,而它也素有「瓷母」之美稱,集中體現了當時高超的制瓷技藝。
2.還因為這是景德鎮匠人燒出來的
我現在就在景德鎮讀書,也有修陶瓷藝術鑒賞這門課,對中國陶瓷很感興趣,所以當時看到它出現,就看的很認真,而且愛豆王凱是它的國家守護人。
最近還看了《我在故宮修文物》,真心覺得當時的匠人精神值得我們學習,能花一輩子去做好一件事,流傳千古,不枉此生!
CCTV國家寶藏節目正在熱播,其中筆者關注和喜歡的國寶是浙江省博物館的良渚文化「玉琮王」。
為何筆者會喜歡這件玉琮王?
一、玉琮王的簡介:
我們先看關於這件國寶的簡介,良渚文化「玉琮王」,整器重約6500克,形體寬闊碩大,紋飾獨特繁縟,器型外方內圓,上大下小,中間對鑽圓孔,琮體四面直槽內上下各琢刻一完整的神人獸面圖像,神人頭戴羽冠,騎跨在一神獸上。在呈角尺形的凸面上,紋飾以轉角為中軸線向兩側展開,每節琢刻一組象徵性的神人獸面圖案,獸面的兩側各淺浮雕一變形誇張的鳥紋。
文字不好理解,直接上圖如下:
筆者不是考古學家,也不是工藝學家,所以喜愛與否全憑個人感覺,與寶物的珍稀及工藝特點無關。至於為何喜歡,大致是因為筆者聯想到「玉器」、」良渚文化「、「虞朝」。
二、關於玉器:
中華民族是世界上最早製造和使用玉器的民族,由於玉比一般的石頭堅硬,所以加工玉器需要先進的工藝技術和精細的分工,浙博的這件精美的玉琮王正是說明了中華民族遠在五千年前就創造了高度發達的文明。
玉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君子比德如玉「,我們的祖先教育我們要如玉器一般,溫潤謙恭,潔雅高貴,堅貞不屈。
筆者喜愛玉器,認為玉是天地之精華,是有靈性的寶石,是以時常佩玉以自勉。
三、關於良渚文化:
考古學定義的良渚文化實際上是虞朝文化在中國東南地區太湖流域的華夏文明早期文化類型,代表遺址為良渚遺址,距今5300-4000年。
而考古挖掘的玉琮是良渚玉器中最神秘又最富代表性的器物,其功用說法不一,多數學者認為它是一種祭祀的法器。
良渚文化的分布主要在太湖流域,核心區域包括餘杭良渚、嘉興南、上海東、蘇州、常州、南京一帶;再往外是擴張區,西到安徽、江西,往北一直到江蘇北部,接近山東;再往外是影響區,一直到山西南部地帶。
良渚遺址區內有一座面積290萬平方米的古城,其年代不晚於良渚文化晚期。考古學家指出,這是長江中下游地區首次發現的良渚文化時期的城址,也是至今所發現的同時代中國最大的城址,相當於當時的首都。
四、關於虞朝:
史記及先秦文獻記載的五帝之一的舜,又稱為虞舜,姚姓,媯氏,名重華,傳說舜的眼睛是雙瞳仁,故為「重」,「華」字可能為華夏族的華族之意。
有歷史學家提出,虞朝是夏以前的一個獨立的朝代,虞朝有虞舜和商均兩代君主。
而《左傳》和《國語》等常以虞夏商周四代連稱,但不幸的是春秋以後文獻散失,有關虞代的史料大量湮沒,近代辨偽思潮興起以後,古史辨派的學者們乾脆從信史中將虞朝刪去,所以如今的大中學校歷史教科書都以夏朝的建立作為中國朝代的開端。
但是考古學發現的「良渚文化遺址」為「虞朝」的存在提供了新的證據,筆者也更願意相信虞朝是中華朝代的開端。
(我是六甲番人,更多精彩,請您關注我的頭條號。)
只能是越王勾踐劍!必須是越王勾踐劍!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一提起越王勾踐劍,就不由得想起這兩句悲壯的古詩名句來,眼前就會浮現出當年義士荊軻在易水邊告別燕太子丹後,暗藏魚腸劍義無反顧的去咸陽刺殺秦王嬴政的悲壯場面。
及至看到這把傳說中的千古名劍,又不由得會想起我們唐代的大詩人李白的千古名篇《俠客行》: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似乎通過李白的絕世文采又看到了我國古代的俠士們身佩吳鉤,白馬銀鞍,去行俠仗義的一幕幕悲喜劇。
一、越王勾踐劍的來歷——王者之劍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 苦心人天不負,卧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越王勾踐劍還和著名的成語故事《卧薪嘗膽》息息相關。公元前494年,越國在和吳國的征伐中失敗,越王勾踐不但失去了他的國家,還成了吳王夫差的階下囚。而在逆境之中,勾踐為了復國,卻能卧薪嘗膽,後終於打敗了吳國,得以復國成功,並順勢成了春秋時期的最後一位霸主。這段故事激勵了我國曆朝歷代無數仁人志士的拼搏精神和頑強鬥志,成了中華民族文化傳承中的一部分。而這把越王勾踐劍就是這位春秋霸主的王者之劍。
二、越王勾踐劍的出土過程——寶劍一出鬼神驚1965年12月,我國的考古工作者在湖北江陵的一座楚國的墓葬中,出土了600多件文物,其中就有這柄銅劍。據在場的考古工作者回憶,當一名開採隊員拿劍時,一不小心就將手指割破了,血流不止。有人再試其鋒芒,稍一用力,便可將16層的白紙輕易的劃破,可見其鋒利的程度已經達到了令人嘆為觀止的地步。
三、越王勾踐劍的造型與工藝——我國古代鑄劍工藝的完美體現越王勾踐劍長55.7厘米,炳長8.4厘米,劍寬44.6厘米,重875克,劍首外翻捲成圓箍形,內鑄有間隔只有0.2毫米的11道同心圓,劍身上布滿了規則的黑色菱形花紋,劍格正面鑲有藍色玻璃,背面鑲有綠松石。
此劍採用複合金屬鑄造工藝,主要成分為銅、錫、鉛、鐵、硫等,劍脊含銅量高,使劍的硬度較強,劍刃含錫量高,使劍更為鋒利。整劍剛柔相濟,削鐵如泥。越王勾踐劍工藝之精美,鑄造之考究,造型之奇特,製作之精良,堪稱巧奪天工,無與倫比,就是拿到今天,也可與現代工藝相媲美。
此劍近劍處有兩行鳥篆銘文:「越王鳩淺(勾踐)自乍(作)用劍」八字,證明此劍就是傳說中的越王勾踐劍。此劍製作工藝精美絕倫,顯示出鑄劍師的卓越技藝。人稍微靠近,便覺其寒氣逼人,鋒利無比。勾踐劍歷經兩千四百餘年而不腐,依然紋飾清晰精美,加以「劍以人而名,物以稀為貴」,自然歷史文化價值極高,不愧為有「天下第一劍」之稱,堪稱我國國寶中的國寶。
四、謎一樣的「天下第一劍」——有多少歷史的真相被淹沒在歷史的滄桑之中?越王勾踐劍可謂曠世珍品,它的出土引起了國內文物、考古、歷史學界的廣泛關注和高度重視。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越王勾踐劍的一個個謎團也隨之浮出水面。越國地處長江下游,國君勾踐的用劍為什麼會出現在千里之外的楚國貴族墓葬中呢?對此至今有兩種說法:一是戰利品說。公元前309年至公元前306年,楚國出兵越國,繳獲了此劍,並帶回了楚國,最終成了殉葬品。二是嫁妝說。勾踐把女兒嫁給了楚昭王為姬,這柄劍很可能作為陪嫁品到了楚國。兩種觀點各執一詞,至今尚未定論,但個人傾向於第一種說法,即越王勾踐劍是楚國的戰利品。我們知道,歷史上的勾踐可不是個大大方方的人,畢竟如此珍貴的陪嫁,即便是對如掌上明珠般的女兒,陪送起來,也是會掂量掂量的,哪肯輕易送人?
五、越王勾踐劍的意義——中華劍!中華魂!中華民族源遠流長,而之所以中華文明能傳承了五千年,就因為在我們民族魂里,還有一把中華劍的存在。越王勾踐劍的出土,無疑就是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的真實體現,是中華魂的一次三維立體重放。我相信,每一個看到這把劍的炎黃子孫都會在瞬間就從內心燃起一股強烈的赤子之情,愛國之意。在為我大中華感到無比自豪的同時,也必將會變得熱血沸騰,壯志不已。這把劍就是我們中華兒女的驕傲,請問其它的地球居民有嗎?
六、最後的選擇——捨我其誰的越王勾踐劍!國寶千千萬,還真看花了咱的眼!但看來看去,我還是對這把劍情有獨鍾,為這把劍如痴如狂:
中華第一神劍——越王勾踐劍!
為你打個CALL,希望你最終不負重託,榮登王者寶座——千萬別落選呦!
在這27件國寶中,我最喜歡的便是這件——「皿方罍」,它全名叫「皿天全方罍」,出土於湖南省桃源縣,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湖南人,自然對家鄉的國寶更加青睞,當然這不是喜歡它的主要原因,更重要的在於它本身的價值和它不平凡的經歷,以及在這件國寶上國人體現出的愛國情懷。為什麼這麼說呢?下面我來和大家細談一下這件「皿天全方罍」。
方罍之王這件皿天全方罍據考證是商代晚期鑄造的一件盛酒的青銅酒器,這件國寶通高63.6厘米,分器蓋和器身兩部分,器蓋通高21.5厘米,是迄今為止出土的最大方罍,也是做工最為精美的一件,是青銅器中少有的傑出之作,也被譽為「方罍之王」。該器體形高大,富麗堂皇,整體造型雄渾莊重,集立雕,浮雕,線雕於一體。其蓋呈廡殿頂形,四角和四面中間共雕有八條粗大的扉棱;
器身用雲雷紋襯地,以獸面紋為主紋,空隙之間刻滿龍紋,在主紋和扉棱上再飾雲紋,肩部兩側裝飾雙耳銜環,正面腹部下方置一獸首鋬,看上去氣勢磅礴。
其器口銘文為「皿天全作父己尊彝」,器身則為「皿父乍尊彝」五字銘文,所以得名為皿方罍,也叫皿天全方罍。其實青銅器在世界各地都有出現,是一種世界性文明的象徵,但尤以我中華的青銅器最為出名,中國青銅文明最燦爛的時期便是商朝,這個時期的青銅器製作精美,在世界上有著極高的聲譽和藝術價值。而這件商朝晚期的青銅酒器更是那一時期青銅器中的代表之作,精美的雕紋,精細的做工,無不讓人拍案叫絕。
坎坷經歷往往越是珍貴的東西,其經歷越不平凡,皿方罍正是如此。該器於1922年(還有一說法為1919年)在湖南桃源縣被發現,據悉當時因大雨沖刷該器重見天日,後被一農民撿得,之後一位湖北石姓商人聞訊想花400銀元將其買走,而此時物主兒子得知還有人願意高價購買,便拿著器蓋找當地的一個鍾姓校長問詢,這位校長當即表示願意花800銀元買下,並要求把器蓋留下讓物主去取器身,而此事讓石姓商人知曉後,於是將器身帶著匆忙跑了,至此,皿方罍蓋身分存異處。那之後器蓋和器身又有什麼經歷呢?
據當時記載,器蓋倒是一直輾轉於國內,器蓋在鍾姓校長手裡,之後以高價賣給了當時湖南的一位陸軍團長周磐,1952年周磐將皿方罍器蓋交出,同年4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金明將皿方罍器蓋交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員會,1956年,移交給湖南省博物館保存至今。而皿方罍器身則在海外流浪了近一個世紀。當時那位石姓古董商高價轉手給了上海的古玩家,而後上海的商人又直接以高價賣給了當時美國的石油大亨洛克菲勒,之後又流傳了多位古懂商人之手,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被日本收藏家新田棟一收藏,後來在2001年,新田棟一家族將器身交到美國紐約佳士得拍賣,當時國人籌集巨款欲將其買回,不料卻被一位法國收藏家以924.6萬美元的高價拍得,這一價格也打破了當時中國青銅器以及中國藝術品拍賣的最高成交紀錄。後來2013年再次在佳士得拍賣,終於在國人的努力下完成皿方罍洽購,器身回到了母國。
愛國情懷2014年6月28日,商代青銅器皿方罍的器身與器蓋在湖南完成合體,從此身首合一。而這一切離不開國人的努力。在聽聞2013年皿方罍再次拍賣的消息後,中國的諸多收藏家群體便向佳士得正式提出聯合洽購皿方罍,以促成「身首合一,完罍歸湘」。
湖南省博物館也正式致函佳士得亞洲區總裁,商購皿方罍事宜。經過艱苦談判,在全球華人的共同努力下,2014年3月19日達成了洽購協議,以低於預計拍賣成交價一半左右的價格2000萬美元終於促成了此青銅器身首合一,重歸湘土。國寶的回歸,不但見證了中華民族文化自覺的蘇醒,中華社會文明程度的進步,中華文化的自強不息,也詮釋了中華人民的愛國情懷。正因為大家的團結,愛國,才贏得了國寶重回故土。
這便是我最愛皿方罍的原因,它不但做工精美,體現出了我國獨一無二的青銅文明,更團結了國人的愛國之心。皿方罍的回歸意義深遠,這是一個名族文化自強不息的體現,也為以後國寶的回歸開了個好頭,想想還有其他流落于海外的國寶,相信總有一天,在一代代國人的努力下,它們也終將重回故土。
我最喜歡的是故宮博物院珍藏的石鼓。
在這個節目之前,我對石鼓沒有任何了解,只是感到親切。節目結束後轉念一想,老家寶雞不是有個「中華石鼓園」的么,這其中有什麼聯繫呢?
石鼓這一重大發現是在唐貞觀年間,當時在史稱「陳倉北阪」的今天陝西寶雞市渭濱區石鼓鎮石嘴頭村的石鼓山上,人們發現了沉寂一千多年的十面花崗岩巨石,其質地為關中一帶山中所有的青石。一般高45-60厘米,直徑約60厘米,每面不很規則,其形制大致相近。每塊石頭上都精心篆刻了一首四言詩。因為石形如鼓,故謂之「石鼓」,上面的文字則被稱為「石鼓文」。
寶雞是周秦文明的發祥地,《封神榜》中的西岐就是如今的寶雞市岐山縣。公元前11世紀,周先祖之一的古公亶父率族人遷徙到周原(今寶雞市岐山縣),《史記·周本紀》中這樣記載:
「古公乃貶戎狄之俗而營築城郭室屋而邑別居之,作五官有司」.
在岐山,古公亶父建立了周王朝早期的國家組織,距今已3200多年。
秦文公四年(前762年),秦在「千渭之會」(今寶雞市眉縣附近)建立國都。秦文公在千渭之匯所建之城稱為「陳倉」。迷影的老家就在陳倉區,漢劉邦暗度陳倉,諸葛孔明兩伐祁山等等故事就發生在這裡。
石鼓是中國九大鎮國之寶之一,迷影查了下九大鎮國之寶,這個評選是由《國家人文歷史》雜誌邀請專家評選的,九大鎮國之寶分別是:
一、金銀器:太陽神鳥金飾二、青銅器:西周利簋三、石刻壁畫:秦石鼓文四、文獻書簡:《孫子兵法》竹簡五、書法:《平復帖》六、繪畫:《五牛圖》七、工藝品:真珠舍利寶幢。八、陶瓷:定窯孩兒枕九、玉器:瀆山大玉海石鼓的價值在於其上所篆刻的石鼓文,石鼓年代久遠,對研究秦統一六國前後的歷史具有極高的參考價值。
安史之亂的時候,石鼓在鳳翔,為了躲避戰爭的破壞,石鼓被掩埋,戰亂後又重見天日。韓愈為了保護石鼓,研究石鼓上的文字特意向朝廷上奏摺,但一直未被重視。
後來10面石鼓還是遺失掉了,到了宋朝,司馬光的父親司馬池遍尋天下,找到了9面石鼓。為了邀功親賞,他自己又偽造了一面,但最終還是被發現。
第10面石鼓被後世從一個屠戶家中發現,此後10面石鼓又經歷了戰亂中的顛沛流離,到了元明清一直安放在北京。
抗日戰爭爆發後,10面石鼓又先後被運往南京、重慶等地。
簡單介紹一下10面石鼓:
「汧沔鼓」描寫的是千河的美麗景色。原文大意為:「在婀娜楊柳籠罩之中,汧河裡潺潺流水清澈透明,鯰魚、鯉魚在水裡成群結伴,君子在垂釣,有很多小魚在緩緩遊動,白魚正在搶食水草,黃白相間的魚便魚,影子照在河底的石頭上清晰可見。」這是多美的意境,讓人感嘆,使人陶醉。「車工鼓」記述了秦公出獵的情景。盛言車徙之多,角弓之美和隨從張弓射箭,追趕獵物的場面。
「田車鼓」:記述秦公及隨從登原遊獵的盛況。「鑾車鼓」:記述秦公遊獵經虢城,鑾車上懸掛彤弓、彤矢,從人齊聚,進獻獵物,這時人群如障,非常熱鬧。「酃雨鼓」:記述秦公及隨從涉汧河時,從低處看到的情景。「作原鼓」:記述在山上整修原地的場景。「吳人鼓」:記述虞人為秦公獻祭而奔忙。「吾水鼓」:敘述秦國水清道平的美好河山。「而師鼓」:記述秦公的述志詩。「馬薦鼓」:記述打獵而歸時路遇之情景。
現如今,10面石鼓在故宮寧壽宮安放,人們透過壁櫥和那些古老的文字,可以一窺秦朝時的壯麗山河、漁獵場景。文物的珍貴不僅在於其自身的價值,更在於其身上所承載的歷史價值。
《國家寶藏》中的27件國寶,獨愛石鼓,它的身上鐫刻著幾千年前的華夏民族。
韓愈《石鼓歌》
張生手持石鼓文,勸我試作石鼓歌。
少陵無人謫仙死,才薄將奈石鼓何。
周綱凌遲四海沸,宣王憤起揮天戈。
大開明堂受朝賀,諸侯劍佩鳴相磨。
蒐於岐陽騁雄俊,萬里禽獸皆遮羅。
鐫功勒成告萬世,鑿石作鼓隳嵯峨。
從臣才藝咸第一,揀選撰刻留山阿。
雨淋日灸野火燎,鬼物守護煩撝呵。
公從何處得紙本,毫髮盡備無差訛。
辭嚴義密讀難曉,字體不類隸與蝌。
年深豈免有缺畫,快劍斫斷生蛟鼉。
鸞翔鳳翥眾仙下,珊瑚碧樹交枝柯。
金繩鐵索鎖鈕壯,古鼎躍水龍騰梭。
陋儒編詩不收入,二雅褊迫無委蛇。
孔子西行不到秦,掎摭星宿遺羲娥。
嗟余好古生苦晚,對此涕淚雙滂沱。
憶昔初蒙博士征,其年始改稱元和。
故人從軍在右輔,為我度量掘臼科。
濯冠沐浴告祭酒,如此至寶存豈多。
氈包席裹可立致,十鼓只載數駱駝。
薦諸太廟比郜鼎,光價豈止百倍過。
聖恩若許留太學,諸生講解得切磋。
觀經鴻都尚填咽,坐見舉國來奔波。
剜苔剔蘚露節角,安置妥帖平不頗。
大廈深檐與蓋覆,經歷久遠期無佗。
中朝大官老於事,詎肯感激徒媕娿。
牧童敲火牛礪角,誰復著手為摩挲。
日銷月鑠就埋沒,六年西顧空吟哦。
羲之俗書趁姿媚,數紙尚可博白鵝。
繼周八代爭戰罷,無人收拾理則那。
方今太平日無事,柄任儒術崇丘軻。
安能以此尚論列,願借辯口如懸河。
石鼓之歌止於此,嗚呼吾意其蹉跎。
我選雲夢睡虎地秦簡
一直以來,歷史在我的腦海中總是波瀾壯闊,車輪滾滾的。她總是那麼遙遠,遙不可及,與我的生活相去甚遠。
所以歷史很偉大,很壯闊,卻又有些冰冷,不近人情。
而雲夢睡虎地秦簡的出土卻改變了這一切,她讓我們認識了一個叫做「喜」的基層小吏,讓我猛然發現,歷史原來是活的,她彷彿活生生地站在我面前,用平和的語調,講述著自己不平凡的故事。
出土的時候,喜躺在棺槨的中央,而他的枕邊,腳下,腹部,懷裡,都擺滿了竹簡,總計1155枚。
對於古人來說,死後和生前一樣重要,因此大多數人會把生前自己最看重的物品帶到土裡,用作陪葬。
我們見過了太多的帝王寢墓,他們的墓里都有些什麼呢?不是金銀珠寶,香車美酒,就是戒指項鏈,妃嬪寵妾,極盡奢華之能事。
在他們的眼裡,生前就是享樂,死後也要享樂,還要活人陪葬,侍妾殞身。不說驕奢淫逸,起碼庸俗無趣。
而喜的墓里又有些什麼呢?都是他生前製作的公文例法,沒有一點值錢的東西。這該是一個多麼熱愛自己工作的官員啊,秦國能有這樣兢兢業業的基層官吏,怎麼會不崛起呢?
最難能可貴的是,喜辛辛苦苦製作的竹簡還擁有非常高的研究價值。它包含了秦國的歷史,法律,文化等諸多內容
摘錄一小段,我們就可以看到許多不一樣的東西。比如這一條
- 「有賊殺傷人沖術,偕旁人不援,百步中比(野),當貲二甲。」
意思是,有一個犯罪嫌疑人在大馬路上傷人,而周圍的人卻沒有施以援手,那麼距離百步以內的人都要被處以重罰。
可見在秦朝,見義勇為是被法律所規定的義務。
- 「吏有故當止食,弗止,盡稟出之,論何也?當坐所贏出為盜。」
公務員公款消費,同盜竊罪判處。
- 「嗇夫不以官為事,以奸為事,論何也?當遷。」
當官的不幹實事,一天到晚偷奸耍滑的,開除公職。
- 「匿敖童,及占(癃)不審,典、老贖耐,百姓不當老,至老時不用請,敢為酢(詐)偽者,貲二甲;典、老弗告,貲各一甲;伍人,戶一盾,皆(遷)之。」
拐賣兒童,作偽證,知情不報者,重罰。
- 「免老告人以為不孝,謁殺,當三環之不?不當環,亟執勿失。」
空窗老人控訴子女不孝的,不用庭外和解,直接抓了這幫狗東西,不能讓他們跑了。
秦簡里記載的東西還有很多,我就不一一列舉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看看。
說了這麼多,我想用張國立老師在節目里的一段話做個結尾,
「當一個偉大的時代來臨時,其實有很多的小人物都在兢兢業業地做好著自己應該做的事。當我們每一個人都能把自己所承載的工作,做到最好的時候,這個時代一定是個偉大的時代。」
文字是歷史的載體。千年竹簡,見證華夏統一。在這27件國寶中,最讓我喜愛和感動的,是雲夢睡虎地秦簡。
雲夢睡虎地秦簡
出土於雲夢縣睡虎地11號墓。共1155枚,長度在25厘米左右,是我國首次發現的秦代竹簡,包括我國迄今為止發現最早最完整的法典,《秦律十八種》對研究秦代社會具有重要價值。而我認為雲夢秦簡的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歷史文獻價值
雲夢秦簡可以說是一部秦代的百科全書。秦國在商鞅變法之後依法治國,對於它後來的崛起、統一全國是至關重要的。但是這些律令是怎樣推行的、怎樣執行的呢?2000多年後的我們一概不知。雲夢秦簡的出土卻為我們解開了歷史的謎團。它使我們能夠感受到那個時代的風起雲湧和帝國崛起。它們改變了秦國,改變了天下蒼生的命運,對我們研究秦代的律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書法藝術價值
雲夢秦簡所使用的秦隸,是中國古代文字從篆書到隸書的過渡性階段,是文字演變的過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件書法墨跡。對我們研究秦代的書法和文書也具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三.借鑒啟發價值
雲夢秦簡里所記載的關於秦代戶籍管理的方法,在我們現代社會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鑒意義,而對於足跡的研究也是我國足跡學領先世界的一個重要原因。兩千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就有環保的先進意識,秦簡《田律》里所記載的「春二月不許捕鳥,不許抓野獸,不許砍樹。」對我們的現代生態文明建設也具有指導性的啟示。
除了這些重要的價值,讓我感動的還有以下兩點:
在雲夢秦簡的今生故事中,陳振裕老先生講述了自己發明的一個為竹簡文獻編號的方法,
而老先生對於考古所做的貢獻卻遠不止這些。我想在我們國家還有許多默默無聞的考古工作者,他們不忘初心,不求名利。也正是因為有了他們,我們中華五千年的文化才能得已順利的傳承和延續。
第二點讓我感動的,就是墓主人「喜」。這是一個多麼熱愛自己工作的官員,死後他的墓葬里不用任何金銀陪葬而全是竹簡。他一定很熱愛自己的工作吧!他躺在雲夢裡,夢裡有關於自己的一生。千百年後這些竹簡重見天日,幫助我們了解了那個偉大的時代。正如節目里所說 :「當一個偉大的時代來臨的時候,其實很多的小人物都在兢兢業業的做好著自己應該做的事情。當我們每一個人都能把自己承載的工作做到最好的時候,這個時代,一定是一個偉大的時代。」
《國家寶藏》這個節目真的很好:我們中華民族不是沒有信仰,我們的信仰,就是我們的文字與歷史。
謹以此文獻給雲夢睡虎地秦簡以及那些默默無聞的考古工作者。
原創文章,未經許可禁止抄襲轉載。
推薦閱讀: